王小川:讓搜狗少犯錯的,不是精通,而是不懂
如果說要盤點創投圈這些年最熱的辭彙,紅海無疑算得上一個。今年以來,投投聽到身邊不少創業者對生存空間狹窄、競爭的白熱化發表過抱怨,我想你應該也有同樣的感受吧。那怎樣才能從一片紅海當中廝殺出來呢?
這一期,投投和你分享一篇王小川先生的創業感悟,他分享自己創業初期廝殺的經歷,從一開始的無知無畏,到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他的這些經驗之談,應該會給你一些啟發。
搜索:殺入紅海
2003年我剛研究生畢業,在搜狐從兼職轉成全職,之後就接到了老闆(張朝陽)的任務:給你六個人頭,咱們把百度滅掉。搜狐的搜索業務原來是用百度的服務,但是搜索引擎當時是互聯網的核心入口,無論如何也得抓住。
搜狗立項的時候,我與今天很多的創業者一樣慘,這個主要表現為三點:
第一點,我殺入到了搜索這個特別紅海的行業裡面去了。百度當時做搜索已經有五年了,我們從時間點上比百度晚五年,而且那時百度還是一個很少犯錯的公司。
克萊頓·克里斯滕森在《創新者的窘境》里說:在破壞性技術剛剛出現時,率先進入這些新興市場的企業將贏得巨大的回報,並建立起明顯的先發優勢。我們的起步落後不是一星半點,互聯網最重要的是時間,回頭想這是蠻危險的一件事情。
第二點,我們公司在整個機制上也不佔優勢。當時搜狗是搜狐媒體的研發中心,從體制上沒有那麼多的獨立性。我們當時基本找不出一個會寫C 語言的人,而且也沒有充裕的資金。我的解決方案是:在清華附近設辦公室,挨家挨戶地敲門找清華的學生,請他們進來兼職,這樣我用6個人的錢,招到了12個人。
但就是因為當時我沒有很多的想法,對風險也沒有很深的認知,毅然踏入到了互聯網行業,最終依靠的是熱愛和勇氣,幫助我在後面克服了很多的困難。這也是我想給你分享的,在整個創業的過程當中,肯定也有很多不利的條件,但是只要你努力,還是有機會突破的。
當時我們這個小團隊,沒日沒夜沒有周末,除了吃飯睡覺便是工作,每天只睡四小時,常常倒在辦公室地板上就睡著了,一行行代碼都是自己寫的。十一個月後,我們的搜索引擎上線了,用不足別人二十分之一的人員和資源,做到了他們兩三年才做到的程度。
老實說,如果百度真像谷歌一樣創新,我們直接就「投降」了,但百度的想像力、理想主義色彩還是不夠的,缺乏一種浪漫色彩,局限在中國的環境里,所以我們覺得還是有機會的。上一代的互聯網大佬,可能更多考慮的是商業競爭,理想色彩沒有我們這一代多,這也給我們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輸入法:轉型之作
然而搜索引擎完成後,我們一直沒有什麼市場,之後的一段日子裡,我們發展的速度比百度慢,品牌急劇滑落,團隊士氣渙散。
但是在2006年我們扳過來了,這個突破性的產品叫搜狗輸入法。當時我團隊有一個產品經理跟我說,發現有一個網民(馬占凱)給搜狗提的建議還蠻靠譜的,我看了覺得確實對產品上的小細節很有感覺,我覺得這哥們不錯,就把他招了進來。一個星期之後,他就給了我一份計劃,一個簡單的說明,建議搜狗去做輸入法。後來我們把他叫做「輸入法之父」。
他是怎麼發現輸入法有機會的?他總結了兩點:
1)下載站裡面排第一的是QQ,排第二的是輸入法,所以輸入法是有廣大用戶需求的,但是當時市面上的紫光、ABC都很難用;
2)他發現在百度搜索引擎裡面輸入一個拼音的時候,就能找到漢字。雖然不懂原理,但是他知道應該還能有更好的詞庫。
但是為什麼我能夠做輸入法呢?很簡單,首先當時我做搜索非常不成功,但是積累了大量的詞庫,使得我們有資源去做輸入法。其次我們沒有百度成功,但有做這個產品的能力,所以這給了我們一個機緣去認真對待輸入法這件事。
而且我們的團隊極度專註,大概兩周、一個月就會發布一個新版本,不停去想,而且足夠認真。還記得谷歌做輸入法的時候,實際是一個浙大的實習生來做,他自己資源有限,想編輯詞庫,需要編輯幫助他,但沒人理他,背後缺乏支持。而我們是每天都和團隊在一塊,如果說詞庫有什麼需求,大家立刻想著去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的輸入法一上線就讓大家振奮,當時所有人用後都覺得好,我們還收到過錦旗,還有用戶把自己的操作系統從Windows ME升到了Windows XP,就為了用搜狗輸入法。一個打字困難的人,變成了一個打字如飛的人,就好像一個啞巴能開口說話了,這個產品滿足的是人想要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
搜狐為了支持我們,把輸入法放在首頁進行重點推薦。但一年後,我們的市場份額只有2%。我們也傻了,這是為什麼呢?當時我們的理念就是,產品好了你就有用戶了,然而一款好產品也沒有獲得市場認可的時候,這是跟被雷劈一樣讓人震撼的一件事。
這個時候我就知道,不是產品問題,一定是推廣的問題。原來光有技術有產品是不夠的,今天網路條件好很多之後口碑傳播依然還會有局限性,而當年信息流動速度很慢,更需要渠道和市場。
我們做了新的策略,組建了推廣團隊,開始藉助外部渠道做推廣,把輸入法遞到需要的用戶手裡。比如在華軍、天空這些下載站做推廣,比如和番茄花園進行合作。這就好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第二年我們的市場份額就達到了40%,2009年達到了70%。這次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對渠道的理解,我們變得更強了,對產品也更懂了。
瀏覽器:三級火箭
2008年的時候,我們又遇到了新的困難。那時候,輸入法的市場份額很高,但是搜索引擎還是帶不起來。當輸入法市場份額到了40%的時候我忽然間懂了一個道理,這樣做搜索引擎是沒有前途的,搜索不只是品質的問題。
以前有很多坑,比如有市場調研表明,20%的人會選用兩個搜索引擎,所以我想做到第二位,也有20%的份額,後來我發現市場調研有太多問題在裡面。確實有20%的人使用兩個引擎,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兩個引擎。只有當他主搜索引擎不好的時候,才會用第二個,所以這種仗不是這麼打的。
用戶在什麼地方用搜索?瀏覽器。PC時代,整個搜索引擎的流量發起都是從瀏覽器開始的。大家打開IE、首頁hao123,或者其他的地方,都是百度的搜索框,不是搜狗的,怎麼辦?要做自己的瀏覽器!
我很興奮,覺得找到了破冰的點。我像一個特別落魄的將軍,一開始帶6個人攻城,後來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但是我們損失慘重,沒有打下來。我們應該做瀏覽器,瀏覽器成功了,搜索就成功了;瀏覽器失敗了,搜索就失敗了,這是一個等價的問題,所以我跑去跟老闆(張朝陽)講了這個新的想法。
老闆說,你們要做的事情,就像在攻城的時候,在旁邊打井。這口井打成了,城就攻下來了,沒有打成,城就攻不下來,這個井就像一個「巫術」一樣,所以顯然他沒有接受這樣的想法,反問我:「IE有60%的市場份額,為什麼微軟的Bing沒有成功?」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我都沒有再負責搜索業務。這也可以理解,老闆覺得你在傷害他的信心,如果我下面的員工在玩「巫術」,我也會放棄。
實際上,當時我沒有放棄,而是開始暗地裡做。老闆知道這件事嗎?也知道。所以我覺得他很寬容,我想其他公司沒有這樣寬容的老闆了。
堅持到2010年的時候, Google退出了中國,包括騰訊都覺得機會來了做了搜搜,但其實Google退了之後百度更是一家獨大,用戶還是不會用搜狗和搜搜。而我們的瀏覽器開始推量之後,搜狗搜索的量開始往上升,兩年拿下了10%的份額。「輸入法——瀏覽器——搜索」的三級火箭的模式,得到證明,而又在幾年後又被另一家公司360證明了。
我的成長感悟
我從1999年開始加入互聯網這個大潮,到2016年17個年頭,經歷的事情非常多。可以說,有些事情我們不做,早晚會有別人去做,但是因為我們有心去把握它,所以這個機會就該屬於我們,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情。
從我自身來講,我真正能夠不斷有提高,不斷有收穫,不斷能夠去做突破,更多的不是因為看到比爾蓋茨、喬布斯的演講,或者哪位大佬講了一句非常振奮人心的話,靈光一現就能走出去了,而是基於自己內心的熱愛。
這個過程中,自己失落的次數並不少,但我的想法很簡單,就好像是懷了一個孩子一樣:你非常希望他有一個好的成長,你堅信他是一個不錯的寶寶,就能夠拋棄掉別人對你的指責和不看好,很堅定地去做。那段時間非常困難,但我是盡全力去生育這個孩子,撫養下來。熱愛,會讓你克服掉所有的困難。
我前段時間讀吳曉波寫的《激蕩30年》,書中也講到了聯想這樣的過程。創業至今,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工作當中正是因為不懂,而不是因為精通,使得我們少犯了很多錯誤。這裡我也想給你兩點建議:
1)適當地堅持自我。我有一次到矽谷去,聽到這麼一個說法挺有意思:一個好的想法,一定是大家聽不懂的。所以當你做一個新東西,特別是當別人聽不懂的時候,他們一定會讓你做一個普通的、一致認可的平庸東西,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有所堅持。
當然,後來我也學會了新的觀察角度,自己會去注意當別人否定一件事的時候,不是光看他否定或者同意,而是仔細看他否定的原因是什麼。結合他的經驗背景,去理解這個否定點在什麼地方?
2)不要被過多的信息干擾。創業的過程里當然會有很多誘惑,比如估值,我看到好多創業者把估值當成第一位。但我還是建議,如果你堅持要估值高,前提就是你對公司後面的發展得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和把握。
另外,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公司能保持永續生命力,在變化當中早晚會倒下。這就像一個人別去追求長生不老,一個人活到150歲就是痴人說夢。一個企業必然會有新陳代謝、新的生長和老的滅亡,我們順應這個規律去做,過分追求不長壽,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都是一個錯誤的方向。
素材參考:王小川演講
本文為「投資人說」編輯作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投資人說」致力於傳遞充滿趣味的思維啟迪,還有接地氣的創投方法論,歡迎關注投資人說-知乎專欄,更多大咖的獨家分享請關注微信公眾號:touzirenshuo,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繫微信15273220596,違者必究
推薦閱讀:
※紅杉陳新:勤奮並不完全是投資人的護城河
※如何用10頁ppt寫清商業計劃書BP
※投資人成為科技圈代言人的弊端
※想做一個互聯網項目,見了一些投資人,但是都沒有談成,我該怎麼辦?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