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實例(下)----------更換琴橋
01-28
繼續上篇內容,上部鏈接:知乎專欄
都做好了就是開始製作了
一般的D型琴,琴橋重量在30G是比較合適的,我自己製作的D型琴碼重量一般不會超過30G,不過這把琴本身的琴橋形狀是比常見的琴橋要大一些的,同時樣式不做大的改變,重量也比較難以下降。目前是33G,比理想中重了10%,考慮到這把琴本身的結構很厚重,這個琴碼-面板重量比也可以接受,之後會繼續處理一些倒角,打磨等,最好能在下降到30,31g比較好。
這部分需要維修的是更換壞掉的琴碼,先來看下之前的
這個琴橋在6個弦釘孔位之間,和弦枕槽的位置都有裂開,是比較常見的開裂位置,分析一下原因
先說弦枕槽開裂,這個是最常見的,原因很簡單,槽開的太深了,這裡的深度大概在6MM。上緊琴弦之後,弦對下枕有兩個方向的力,一個是向下,一個是斜下前方,如果槽太深,向前的力過大,時間長了,弦枕槽前面的木頭受力過大,導致圖片中的開裂
再來看另外的開裂
弦釘孔需要倒角,這個琴橋的做法估計是用沉頭鑽打的,外面更大直徑的圓是直著下去的,而正確的是需要一個坡度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這個沉頭孔打太深了,導致每兩個孔位之間距離過短,同時深度比較大造成的受力能力變差,跟剛才的原因其實差不多。先拆下來原先的琴橋
具體過程不細述,之前的文章都有詳細的過程這次客戶要求用烏木做琴碼,按照之前的琴橋形狀來製作,在一些細微的線條上稍微改良一下。不過這次換了新玩法,用CNC來製作,先畫圖。
然後要編程做刀路這個玩的不是很6,智商到瓶頸了,再畫大力氣去突破有較大的困難。。。。就這樣吧
剩下的部分需要手工來調整一下首先需要打孔,由於不是給新琴製作,更換琴碼就必須要和之前的孔位完全一致,不然需要在面板上重新打洞,而結果一定會和之前面板上的留個洞有重合部分,造成不良後果。
可以看到之前機器的刀紋,還需要打磨,而且我們要匹配一下琴橋的重量,先看下目前多重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分析過琴橋的重要性,他的各方面指標和性能對琴的聲音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小的一點改變能帶來很大的效果,所以應該盡量追求做好。這次由於有很多的限制,可能也無法達到非常理想的狀態了。
做一下倒角,降下來一點重量
只下到了32g,看來也就這樣了,稍後還會繼續有一些倒角和打磨,能再稍微的輕一點點。先打磨一下整體,把刀紋去掉,本來的木紋清晰可見了,這是我比較喜歡的烏木的狀態,很質樸,有木頭的質感,個人覺得那種高度打磨和拋光的烏木顯得無趣。現在洞打好了,要做以下倒圓角。
再把琴橋的背面做下弧度,讓其與面板的弧度貼合,就可以準備粘合了。
老樣子,清理乾淨,可以粘合了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