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不會因其自稱技術平台,沒有價值觀而不用承擔責任
近期,《財經》雜誌對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做了專訪,問題涉及到今日頭條的低俗內容、標題黨、個性化、價值觀等關鍵點,張一鳴有問有答,應對自如,但卻拋出了幾個相當驚世駭俗的觀點,令人直冒冷汗。例如,張一鳴說今日頭條不需要設立總編輯崗位,也不需要有價值觀,最好的內容管理就是實行不干涉原則,言外之意,有今日頭條的機器演算法就夠了。
對這些言論的最近回應來自於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信息時代演算法盛行下更需要總編輯」。這篇文章站在社會運行的角度,從假新聞和謠言入手,高屋建瓴地闡述了機器演算法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的局限性,批判了媒體運營中的唯技術論,並強調了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應處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可有所偏廢。
機器演算法在移動時代被強調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媒體傳播行為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信息流動速度的加快,用戶將獲得比PC時代更多的信息。但凡事都有負面,加速的信息流動意味著一些關口的失守,例如謠言和假新聞的失控,低俗內容的大量出現等,在這些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奢談什麼一切依賴機器演算法而不做干涉,並在信息傳播行為中盲目摒棄人的因素,是非常沒有道理的看法。
信息傳播確實需要提升效率,不僅如此,一切都需要提升效率,包括你在購物時的支付驗證步驟。最理想的支付方式是一步到位,刷個臉或掃個指紋就能完成支付,而這些技術目前很多公司都已掌握,但為什麼就是沒多少公司敢於向外提供呢?效率的提升有個前提,那就是安全原則,如果你能做到安全可控,即便用意念去支付也沒人會說什麼,問題是真的達到這一步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技術進步。在當前狀況下就貿然把一切交給機器去解決,無異於飲鴆止渴,是一種顧頭不顧尾的做法。
張一鳴說今日頭條是個技術公司,不負責媒體內容的生產,只負責媒體內容的分發,言外之意是不需要去管那些內容的事情。但問題是,這是個自媒體時代,所有持證的不持證的,都有權生產內容向外傳播。過去的郵局確實是不會管自己發的是什麼雜誌和報紙,反正都是國家登記註冊在案的,有自律能力的,雜誌來了自己只管往外郵寄就是了,那時候可沒什麼自媒體一說。張一鳴將今日頭條比作郵局,卻忘了今日頭條是個並不按國家指定的合法的書報刊目錄對外分發的郵局。
這裡面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如果按張一鳴的說法,今日頭條像郵局一樣只負責分發,當然也可以,但請只分發國家指定的有正規媒體執照和內容自律能力的一萬多種書報刊,這恐怕也不是今日頭條願意看到的情景吧。如果幾十萬個大小媒體和自媒體都要通過今日頭條進行分發,而其中有絕大部分是沒有主管單位,沒有正規合法媒體經營執照,沒有自律能力的,既然今日頭條不去管內容,不管價值觀,那麼這些對媒體至關重要的東西誰來管?不會出了問題連能夠解決的地方也找不到吧。
今日頭條的低俗內容,標題黨,一直以來都是問題,如今張一鳴說今日頭條不會對低俗內容進行推薦,彷彿不主動推送就萬事大吉,那些低俗內容就不會被人看到一樣。其實媒體傳播的路徑並不是張一鳴想像的那樣,別管什麼樣的內容,只要有一個平台供其傳播,就會有相應的社會影響,這跟推送不推送毫無半點關係。有些用戶就是不看你給推送的內容,就是要自己去找低俗甚至反動黃色的內容去看,惡劣的社會影響和傳播效果出來之後,平台就是幫凶,是難辭其咎的。
媒體是需要價值觀的,包括美國媒體在內,任何國家的媒體都不例外。這個價值觀就是呈現好的內容,引導和帶動整體社會價值觀向好的方向發展。當一條明星離婚的信息在網上被熱炒至瘋狂傳播,與此同時奧運健兒奮勇摘金和宇航員登月的消息卻無人問津,這反映出來的是整個媒體導向的失序。而對媒體傳播行為採取無價值觀做法的今日頭條,則會將這種失序進一步放大,因為機器演算法的一個特點就是熱上加熱,看到熱門的內容後就加把火讓其更熱,而不會做出主動修正,尤其是在這些否定價值觀作用的平台上。
在沒有價值觀導向的媒體傳播行為中,效率越高的傳播危害越大,這一點從2016年的幾個大面積傳播的謠言中就可以看到端倪,機器是分辨不出新聞真偽的,至少在近5到10年這麼一個較長周期內,不管是人工智慧也好,機器演算法也好,做不到人的那種辨別是非的能力。因為人並不是只看一篇文章中的關鍵詞來判斷內容真假,更不會只去判斷標籤,人會通過一種綜合的邏輯思維和思辨意識,來判定一篇文章到底是垃圾還是精品,這一點在相當長時間內,機器是做不到的。
過去幾年總編輯的地位確實不過10年前,但這並不意味著就不需要設置這樣一個崗位,不需要總編輯的說法,就像是說小學生不需要老師那樣可笑。其實小學生要學的內容,一個平板電腦就完全能容納了,內容肯定比老師教得更多,問題是沒有一個正常人會認為這是可行的吧。機器演算法是技術的代表,總編輯是人的因素的代表,只是為了提倡技術進步而摒棄人的因素,這未免有些失之偏頗。
上世紀50年代之後,美國掀起了一波機器化狂潮,有人妄言美國日常生活可以實現99%的機器化,並製造出一系列驚世駭俗的機器,如理髮機、翻譯機、摘蘋果機等。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切薯片確實是不需要人工了,但翻譯和理髮師也並沒有失業反而收費越來越高,加州的櫻桃和草莓還在依靠墨西哥非法移民採摘,採摘費用甚至要超過果品本身價值。張一鳴今日所描繪的這個場景,與當時那一幕何其相似。
世界頂級人工智慧專家,在研究人工智慧的同時,也並沒有否定人工智慧中人的因素,甚至認為人是人工智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決定因素。即便有朝一日人工智慧和機器演算法真的發展到完全可以不需要人的地步,相信那也會是在相當遙遠的未來,那麼眼下這幾十年怎麼辦呢,把媒體傳播活動全部交給機器,讓社會承受假新聞橫行,謠言泛濫的代價嗎?也許這在任何一個社會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吧。況且,以目前的技術能力來看,實在是看不出有任何技術的完美運行,是不需要人的因素再從中發揮作用的。
張一鳴在專訪中拋出的這些觀點,讓人冷汗直冒,也非常不解。在媒體傳播這麼重要的問題上不存價值觀,不干涉內容,拋棄人的因素,等同於製造出一個弗蘭肯斯坦,卻拒絕對其行為做出約束,拒絕為其設定運行原則,也拒絕用人的力量來對其進行管理。要知道,如果有戰爭機器的話,最基本的原則也是要讓這台機器分清敵友而不濫殺無辜,如果有媒體機器的話,讓其具備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謠言什麼是真知,也是最基本的條件。
雖然機器和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但唯機器論和唯技術論都是庸俗的也是靠不住的。不信就試試,看看哪天今日頭條在不做干涉的情況下,眼睜睜看著一個驚天大謠言在自己的平台冉冉升起,今日頭條能夠不擔責任?這並非一句我不是媒體而是技術公司,就能夠卸掉的責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