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打新門檻提高後,收益被無情的攤薄了嗎?

文 | 黃翔宇

前情回顧:

今年10月,網下打新基金大熱,成片的打新產品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大家面前。小編為驗證網下打新的真實收益,在10月底按2、3季度的實際情況對網下打新收益進行了測算,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麥策版的網下打新計算公式及結論:

其中利潤率按打新需要6000萬市值計算

當時我們認為按今年2、3季度的網下打新實際情況,不考慮底倉波動,理論網下打新部分能得到的收益應該在28%左右。但這個數值是一個理想化的數值,還應考慮到建倉期的損耗、底倉的規模與運行方式損耗、打新門檻的提升造成的損耗、政策變動等因素的影響,這是作為參與者一定要注意的因素!

希望大家在看上一篇打新文章的時候,注意到了當時那段標紅的文字,而不僅僅只看了收益率,因為按墨菲定律: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果然,為了趕上這趟誘人的「無風險套利」列車,各類機構馬不停蹄的發布了各自的網下打新產品,可謂群雄角逐、眾星追月。那麼,現在打新這輛列車的運營情況究竟如何呢?

實況直播:

11月份網下打新情況匯總:

通過WIND數據計算得出:11月份新股總計發行31隻,可參與網下打新的23隻,總規模199616.4萬元,該月實際網下獲配比率僅為0.012%,較10月0.019%下降36.8%,較2、3季度均值0.026%下降58.3%。截止12月15日,11月網下發行已打開漲停股票11隻,加權平均收益300%。

通過上述數據我們按以往打新總市值6000萬元計算,11月份少參加打新股數為4隻,除去該4隻股票規模後,計算該月預期打新部分收益為:

其中打新參與率按可參與股票只數計算,6000萬市值11月網下打新參與率為82.6%。

相比前後兩次的收益測算,造成收益率下降的原因頗為淺顯易懂,主要為C類實際獲配比率的大幅下調。而造成該類現象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一個字:「擠!」,擠的程度完全不亞於首都周一早高峰的地鐵,其擠上車的決心大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之勢。

我們來看具體數值:

PS:有效報價投資者家數數據為3000萬門檻下月均值

數據來源wind

通過數據我們發現,11月3000萬門檻下平均投資者家數為5288家,較10月上漲32.9%。所以,蛋糕就這麼大,分人多了,大家能吃到嘴的自然就少了。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該數據12月又上漲了25.5%,按推理認為,12月的收益預期會在11月的基礎上再次按比例下調,但現實情況總是那麼的撲朔迷離,要人們防不勝防。為了防止擁擠效應的進一步擴張,大類資產收益的下降,一隻無形的手早已想到應對之策:提高網下打新門檻!單市提到5000萬!

我們通過對10月31日到12月5日網下發行的33隻股票數據進行分析:

11月共有4隻股票提升打新門檻至5000萬,該四隻股票網下參與人數均值僅為2324家,較3000萬的5288家下降了56%,其造成C類實際獲配比率均值增為0.024%,較3000萬的均值0.012%,上漲了100%!與此同時,12月截止至15號,網下可參與打新數量20隻,其中5000萬門檻的9隻,佔比由十一月的17.4%,提升至45%。看似很有效的方法,對於網下打新中的底層人物恐卻是另一番風景了。因為他們發現手中這張打新門檻6000萬的舊車票,在這輛列車上,就快沒有一席之地了。

那麼打新門檻的提升到底會對C類投資者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我們以12月上半月的數據測算,網下可參與打新數量20隻,5000萬門檻的9隻,其中滬市5隻,深市4隻。若按以往單市市值各3000萬為底倉,C類投資者網下打新可參與11隻,參與率僅剩55%。我們按不同市值下參與度的不同,以11月的收益和規模作為參考計算:

由於12月新股大多數目前處於發行初期,C類實際獲配比率尚未得出,暫按11月的均值計算,該數據沒有考慮12月擁擠效應將帶來的損耗。我們發現,單憑參與度的下降,6000萬市值的打新收益率已降至7.9%,較上月預期下降29.4%。而10000萬市值的收益為8.62%,較6000萬稍有提升。

此時此刻,我們是否該通過提升市值去提升收益呢?

我們先找出相同收益下,不同參與度最終收益率的平衡點:

即不同市值的參與度在60、80、100%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同樣的收益,參與度的升降會同比造成最終收益的升降。因此,是否提升門檻主取決於未來參與度能保持在相應的水平之下,若保持不了,要麼提,要麼······

最終結論:

按現行情況,過度擁擠,使得網下實際獲配比例已從2、3季度的0.026%下降至11月的0.012%,是造成了11月打新部分收益的大幅下降至11.2%的主要原因。此時,打新門檻的提高,雖使得擁擠效應大為減弱,促成該類股票網下實際獲配比例的提升,但由於門檻的提高,市值也需相應提升,除損失建倉期,對於收益存也在著沖淡的現象,終將再次拉低實際收益率。

所以,這輛「無風險套利」的列車雖依舊存在,但已車馬輻輳,前行動能大不如前,相信終究會歸於平淡。因為這就是市場,未來會怎樣,我們永遠無從知曉,我們能做的,就是敬畏。

(文章來自公眾號【麥策家】)


推薦閱讀:

【Excel圖表】- 製作專業級金融圖表(二):雙堆積圖
【轉載】SecurityScorecard發布2016年上半年美國金融行業網路安全情況報告
來東三環,本周五我們一起重歷金融危機
一頁紐約?· 夜店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到底在說啥|?

TAG:金融 | 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