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花筆記」Beating like a hammer: 花柱草 Stylidium uliginosum
物種ID
Stylidium ulihinosum
花柱草科 Stylidiaceae 花柱草屬 Stylidium
(看到一個小眾「科長」了,是不是很興奮!)
學名解析
Stylidium: Column, στυλο? (the united styles and stamens) 柱子,指合蕊柱(花柱與花絲癒合的結構)。
uliginosum: marshy, of swamps or marshes, uligo, uliginis. 沼生的,濕生的。
講述
花柱草這種東西,大部分人沒見過,也沒聽說過,但確實是極有意思的植物。
它的身上,有兩個對於植物而言很小眾的標籤:食蟲,以及會動。
食蟲植物往往會擁有腺毛,這些分泌黏液的結構,一來是可以黏住蟲子,二來分泌的液體也常常具有消化酶,可以將不幸失足的蟲子轉化為自己的美餐(一開始筆誤成「每餐」,想想好像也沒錯?笑cry)。這些植物形成食蟲的特性,往往是由於缺乏氮元素的環境帶來的脅迫所致,在缺乏蛋白質原料的地點,想要活下去,沒有一點特殊的本事,總是不行的。
花柱草就是這樣一種擁有腺毛的食蟲植物。相對於其他的食蟲植物,它的身軀實在是太過於嬌小,包括身上的腺毛也是如此,這也造成了其弱小的「捕食」能力。一般的蚊子蒼蠅它都沒有辦法黏住,只有微小到肉眼都難以看到的昆蟲或者其他動物,它才能「吃」得動。
而另一個神奇的特徵,「會動」,觸發的方式類似於以此出名的含羞草,但它的動作甚至要更加激烈。
當有昆蟲訪問花柱草的合蕊柱,並且發生接觸時,會引發合蕊柱基部的細胞膨壓迅速發生改變,合蕊柱猛烈移動,向著昆蟲擊打。這個動作相當快,有一種說法稱,為花柱草傳粉的昆蟲甚至可能因為這種敲擊動作而被開膛破肚。在這個過程當中,合蕊柱上的花粉傳播到昆蟲的背部,而花柱則接觸到其他花柱草傳播到昆蟲背部的花粉,從而實現傳粉的過程。
由於知乎不能直接載入gif動圖,這裡粘貼一下同屬的丹波花柱草 Stylidium debile 花柱移動的示意圖。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2/Stylidiumdebileanimation2.gif
當然,這是觸發之後恢復的動圖,而非錘擊的動作,後者的速率要快得多。
也正由於這種類似於扳機觸發的動作,花柱草也被稱為 trigger plant。
花柱草屬大約有300個物種,絕大部分僅分布於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種子植物當中第5大的屬。僅有少數幾種花柱草不是當地的特有種,據說有大約4種僅分布於亞洲,另外有4種屬於亞洲-澳大利亞間斷分布。中國有兩種,一種是今天筆記當中的花柱草,另一種是狹葉花柱草 S. tenellum。
圖與真相
其實拍攝照片時,已經不是我第一次見到花柱草。去年的初冬,我在很靠南的某地看到了它,當時與朋友一同採收豬籠草的種子,順便看到了好幾種狸藻開花,相當開心。那一趟我就看到了花柱草,然而並不在花期,只看到寥寥幾片葉子,並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今年我又去了那邊,那天上午是去那個城市跟朋友見面,下午空出來,就又打算去轉轉。差不多是在同一個位置,我又看到了花柱草,並且恰逢花期,即使是在無人的荒野(也算不上荒野,跟城市還是挺近的),也讓我愉悅到叫喊出聲,手舞足蹈——這一趟值了!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國產的花柱草實在是太袖珍了,花朵甚至不大於婆婆納、繁縷這些以微小出名的東西。
左邊是觸發前,右邊是觸發後。
實際上,右邊那張拍攝的時間更早,而我也沒有合適的工具,在花柱草恢復「待擊發」狀態之後,撓到它的G點(噫),再觸發一次。
說起來,之前畫過一幅同屬 S. turbinatum 的手繪:
顏色也比素色的花柱草 S. uliginosum 要絢麗很多。
最後放上一個視頻鏈接(油管,需翻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sV5whfbV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