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唯物主義」是怎麼來的?

辯證唯物主義歷來被看作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兩大組成部分之一,是馬克思主義者的自然觀。然而,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或者說,是誰最先提出和使用的?可能你會想當然地說:既然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那麼也必然是他們最先提出和使用的嘛。比如列寧就如此認為:「所有這些人都不會不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幾十次地把自己的哲學觀點叫作辯證唯物主義。」(《列寧全集》第十八卷,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第一版序言)然而恐怕,我們並不能如此想當然地認為。在目前已經發現的馬恩著作和文稿中,從未出現「辯證唯物主義」一詞,他們在表述其無產階級世界觀時常用的是「實踐唯物主義」、「新唯物主義」、「現代唯物主義」等詞,而這些辭彙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

在探討「辯證唯物主義」概念提出的源流時,我們要注意分為兩種情況討論:第一,「辯證唯物主義」在語言學意義上的能指層面的提出。也就是說,這個概念的具體的表述形式的提出。第二,「辯證唯物主義」在傳播學意義上的提出,傳播學意義上的提出深刻影響了後來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建構路徑和語用環境。「辯證唯物主義」在傳播學意義上的提出更為重要,這種提出決定了我們所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地位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

首先討論「辯證唯物主義」在在語言學意義上的能指層面的提出。能指層面上的第一個提出者是1 9世紀後半期德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中傑出的思想家、活動家和工人哲學家約瑟夫·狄慈根(Joseph Dietzgen,1828—1888)。1886年,狄慈根在《一個社會主義者在認識論領域者的漫遊》這部重要哲學著作中首次使用了 「辯證唯物主義」這一術語。在這本著作中,狄慈根依據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18世紀唯物主義哲學和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批判,經過自己的深刻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的哲學是一種「辯證唯物主義」的論斷。狄慈根在具體論述中,以恩格斯關於「了解了以往的德國唯物主義的完全首足倒置,這就必然導致唯物主義,但是要注意並不是導致 18世紀的純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語出《反杜林論》)的論述為理論依據,指出:

「因為唯心主義的首足倒置的最後的著名人物,特別是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等人的唯心主義的首足倒置的產物,完全是德國的,所以,這種首足倒置的產物,辯證唯物主義,也主要是德國的產物。」(《狄慈根哲學著作選集》,三聯書店1978年版,241頁)對自己的這一觀點,狄慈根還進一步論證和說明,指出:因為舊唯物主義不理解這一事實,因為它不知道把物質和精神這兩個概念看成具體事物的抽象圖象,「......而因為這種無知,它就不可能克服形而上學,正因為這樣恩格斯稱這種不懂概念學的唯物主義為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而稱社會民主主義的唯物主義為辯證的唯物主義,社會民主主義通過在它之先的德意志唯心主義獲得了更好的教益。」(《狄慈根哲學著作選集》,255頁)

不過,我們現在很清楚的是,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在目前我們所接受的蘇聯式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並沒有傳承狄慈根的思想。1913年,列寧在《紀念約瑟夫·狄慈根逝世二十五周年》中指出:「工人們要想成為有覺悟的工人,應該閱讀約·狄慈根的著作,但一刻也不要忘記,他闡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說並不總是正確的,只有從馬克思和恩格斯那裡才能學到哲學。」(《列寧全集》,第二十三卷)

在傳播學意義上提出的第一人是最先將馬克思主義引入俄國的著名革命家、理論家格奧爾基·普列漢諾夫(Georgi Plekhanov,1856—1818)。1891年,他在文章《黑格爾逝世六十周年》中首次使用「辯證唯物主義」這一術語:

「現代辯證唯物主義較之唯心主義更加闡明了這個真理,即人們創造歷史是不自覺地的: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來:歷史進程歸根結底並不是人的意志所決定的,而是物質生產力的發展所決定的。」(《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一卷,三聯書店1962年版,495頁)

在這之後,這一術語被他大量使用,為列寧等人所接受,遂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通用術語。

普列漢諾夫為什麼使用「辯證唯物主義」來概括和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呢?他有自己的解釋。1898年,他在著作《論一元論歷史觀之發展》指出:

「我們用『辯證唯物主義』這一術語,它是唯一能夠正確說明馬克思的哲學的術語。......『經濟唯物主義』這一名字是非常不恰當的。馬克思從來沒有自稱為經濟唯物主義者。」(《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一卷,768頁)

註:題圖為格奧爾基·瓦連廷諾維奇·普列漢諾夫

文中所引文本來自: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版權聲明:本文採用的版權協議是創作共用協議(CC BY-SA 3.0版本),

這意味著您可以自由地:

分享 — 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複製、發行本作品

演繹 — 修改、轉換或以本作品為基礎進行創作

在任何用途下,甚至商業目的。

只要你遵守許可協議條款,許可人就無法收回你的這些權利。

惟須遵守下列條件

署名 — 您必須按照作者或者許可人指定的方式對作品進行署名。

相同方式共享 — 如果您改變、轉換本作品或者以本作品為基礎進行創作,您只能採用與本協議相同的許可協議發布基於本作品的演繹作品。

推薦閱讀:

談市民社會和共識
馬克思主義對待同性戀是什麼態度?
談方法論(一):認識與方法的基本問題
無處不在:馬克思主義的全球變異和逃逸
廣義歷史唯物主義、狹義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現象學(其一)

TAG:马克思主义 | 哲学 | 卡尔·马克思KarlMar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