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總總,金庸筆下的「腹黑」男(三)

上接

知乎專欄 林林總總,金庸筆下的「腹黑」男(二)

上輪說的洪七公,不以為然的朋友不少,其實這篇文算是我難得的腦洞文,在第一篇的開頭已經說過了,只是提供一個更新的視角,沒必要糾結太過.

三,張松溪

【出身】

張松溪是倚天屠龍記中武學宗師張三丰的第四個弟子.

他在書中的定位是「俠」,雖然及不上洪七公,但是端方守義,並沒有越雷池半步.

不過腹黑和卑劣是兩回事,今天亦知墨試圖用幾段原文,幾句分析,為大家揭開一個全新的張松溪.

也許張松溪的形象會沒有之前的張四俠那樣高大,但是反而會真實許多.

倚天屠龍記中的武當七俠,是金庸塑造幫派類型的典範.

與先前的紅花會十三太保,全真七子,俱各相映成趣.

不過我曾經說過,倚天屠龍記時期已經是「後金庸時代」了,這個時候的金庸,筆法非常老練,思路也極其可觀.

可以說武當七俠的塑造,是要遠超過全真七子的.

不過只要是作家,多半只擅長有限類型的人物形象,只不過好作家擅長的類型多一些罷了.

我們在張松溪身上可以清晰的看到當年書劍恩仇錄中 武諸葛徐天宏的影子.

張松溪在原文中的定位是「足智多謀」,而他的所謂腹黑,也是圍繞他這個特點來展開的.

在這裡借著引子說一遍武當七俠奪嫡之事.

掌故】

【列子·說符】

楊子之鄰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日:「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日:「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日:「亡之矣。」日:「奚亡之?」日:「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之,所以反也。」

...........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這是「歧路亡羊」的出處,讀過列子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的.

不過這篇裡面的經典很多,大家一般都記得愚公移山神馬的,這篇就比較容易被忽視.

歧路亡羊這個道理有點朦朧,大抵的意思是事理繁雜多變,就會誤導人,讓人走入歧途.

我們可以將其引申一下,大概就是把典故中結尾「心都子」說的話改一下:

心都子說,道路多了,羊就容易丟...研究的方向多了,學者就容易迷惑而無所成.

亦知墨說,心眼太多了,人就容易走上心靈的岔路,從而明珠暗投.

.........

【分析】(注,其中有一部分抄襲了自己寫的大坑)

要分析張松溪,就不能脫離他的生活環境.

他是武當七俠的老四,張三丰的親傳弟子(七俠並非都是親傳弟子,只有前五個是,所以張翠山實際是關門弟子,明白他為什麼得寵了吧)

所以說與他最親近的,舉世一共幾個人而已. 我們可以通過這幾個人,來分析張松溪的思想歷程.

莫聲谷 七俠之么,為人剛硬耿直.我曾經說過,金庸一句話就把這人寫死了,因為他太直,不給別人留餘地,也不給自己留餘地.但他是有意義的,因為他幾乎直接代表著正義.

殷梨亭 老六 他和莫聲谷一剛一柔,戲份較多,為人懦弱重感情.所以容易為人利用,操控.但是由於他很軟,所以最終活下來了.

張翠山 老五 主角之爹,張三丰最青睞喜愛的弟子,沒有之一.張翠山聰慧仁義,長得又帥,說實在的比張無忌有魅力.為了義兄和師兄,最終掛掉了.

張松溪 老四 沉默寡言,潛心料事,言必有中,高謀善斷.其他的之後再說.

俞岱岩 老三 出場最早的武當弟子,為人單純迂腐,中規中矩.基本上沒有城府,學武的資質也很一般.

俞蓮舟 老二 七俠中武藝之冠,實在是張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為人精明又大氣,理智又重感情,干大事的人.參見遇峨眉弟子故意誤作崑崙一事...

宋遠橋 老大 倚天前期武當的攝政王,也是老六老七的真正授業者.為人道貌岸然,實則名利心極重,一心想要繼任武當派.

張三丰 老師 金庸小說兩大宗師之一,倚天中橫空出世的武當鼻祖.風度高絕,胸襟寬廣,不著於表相,正邪之見.

張三丰在後世的地位我們也毋庸贅言了,可是倚天中的武林又不同,他們是親眼見證了這個武學史上的神話的.

他在當時的地位就已經非常高,殷天正說武當拳法「冠絕古今」,而滅絕師太則從未想過能超越張三丰. 要知道這兩個人都是不可一世的貨啊.

假設把倚天的武林比作矽谷的話,張三丰就是一夜締造傳奇的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而少林(IBM)再牛,也得把福布斯的首位給人家讓出來.

既然武當和張三丰的羽翼已成,那麼傻子都知道武當是大大有前途滴.

而張三丰當時已經百歲了,自然有人開始關心那個繼承問題了——人家又不知道張三丰能活多少歲. 外人會想,七個弟子也未嘗不去想.

想這種事其實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因為張三丰當初選擇這幾個弟子的時候,就是為了傳承衣缽的.

再說七俠也沒有像後宮電視劇那樣玩奪嫡的戲碼,只不過有的人心熱,有的人淡定一些罷了.

首先我們先問問,誰想當掌門?

這不廢話么,誰不想當啊?

那好,換個話題,誰能當掌門呢?

按照書中的說法,有三個人有資格競選掌門.

第一個是宋遠橋 這個是按資歷長幼論的.

第二個是俞蓮舟 這個是按武功成就論的.

第三個是張翠山 這個是按師父喜愛程度和悟性論的.

問題是,張三丰傾向於誰呢?

  俞蓮舟道:「可是我七兄弟中,文武全才,唯你一人。弟妹,我跟你說一個秘密。五年之前,恩師九十五歲壽誕,師兄弟稱觴祝壽之際,恩師忽然大為不歡,說道:『我七個弟子之中,悟性最高,文武雙全,惟有翠山。我原盼他能承受我的衣缽,唉,可惜他福薄,五年

  來存亡未卜,只怕是凶多吉少。』你說,師父是不是最喜歡五弟?」

張三丰在95歲的時候,明示給弟子他的想法.

他認為,資歷是沒有P用的,武功是可以練的,但是悟性卻是後天努力不能取代的.

張三丰平時是不會說這樣話的,因為他知道,最熱心掌門之位的,是他的大弟子宋遠橋.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3個原因:

1.宋遠橋非常熱衷權力

 「這幾年大哥越來越愛做濫好人,江湖上遇到甚麼疑難大事,往往便來請大哥出面」

2.宋遠橋悉心培養自己的兒子有人會說你這不是放P么,誰不培養自己的兒子啊?

可是宋遠橋培養兒子是花了大心力的,宋青書精通對戰陣法和現場指揮,這顯然是掌門才用得上的知識儲備.

可見宋遠橋在向張三丰暗示著,暗示自己另一個當選掌門的理由:好賢孫.

3.宋遠橋非常敏感

 「那有甚麼干係?只要媳婦兒人品不錯,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們山上,難道不能潛移默化於她么?翠山,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萬別自居名門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正派弟子若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張翠山大喜,想不到自己擔了十年的心事,師父只輕輕兩句話便揭了過去。張三丰又道:「你那岳父教主我跟他神交已久,很佩服他武功了得,是個慷慨磊落的奇男子,他雖性子偏激,行事乖僻些,可不是卑鄙小人,咱們很可交交這個朋友。」

.....

宋遠橋等均想:"師父對五弟果然厚愛,愛屋及烏。連他岳父這等大魔頭,居然也肯下交。"

原文有了一個等,但是為什麼單提宋遠橋一個人?因為他的念頭最重,對張翠山的忌憚心思也很明顯.

他對張翠山的忌憚心理還體現在這裡:

  宋遠橋待問情由,只見張翠山從內堂奔將出來拜倒在地,叫道:「大哥,可想煞小弟了。」宋遠橋是謙恭有禮之士,雖對同門師弟,又是久別重逢,心情激蕩之下,仍是不失禮數,恭恭敬敬的拜倒還禮,說道:「五弟,你終於回來了。」

宋遠橋與張翠山的情誼不遜於兄弟,但他卻非常理智的顧全了禮數.相比之下,張三丰就又有不同.

  張三丰活了一百歲,修鍊了八十幾年,胸懷空明,早已不縈萬物,但和這七個弟子情若父子,陡然間見到張翠山,忍不住緊緊摟著他,歡喜得流下淚來。

可見縱然胸懷空明,不縈萬物,遇到真正有感情的人久未相聚,也會真情流露. 此處相比,宋遠橋顯然涼薄了.

所以如果張翠山還在,張三丰是不會輕言要把衣缽傳給張翠山的話的,否則老大會很沮喪(應該不會採取什麼過激手段).

但是張翠山這貨居然磨磨唧唧的回來了,對宋遠橋來說,算得上晴天霹靂.

不過說起陰謀論,有人認為宋遠橋是故意提起真武七截陣找人代替來害死張翠山,我倒是不相信的. 武當七俠的所謂腹黑奪嫡,都只是有想法,但是絕不會同室操戈,心生惡意.

希望大家在閱讀的時候,也不要搞得過猶不及.

而俞蓮舟呢?他有沒有想過做掌門呢?

我認為是有的. 原因如下:

1.後期宋遠橋被張三丰廢黜,責令俞蓮舟接任掌門.第一說明俞蓮舟具備接掌掌門的能力,第二也一定是俞蓮舟具備接掌武當的準備了.

2.俞蓮舟為人隱忍,必然有非常之志,雖然他為人重情重義,但是不能因此排除他想要建功立業的志向.他勤練武功不輟,也是在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而在接張翠山的路上,他可以迴避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則顯現出他有做大事的風範.

3.俞蓮舟在後期隱隱與宋遠橋處於對立面,雖然沒有撕破麵皮,但是頗具黨同伐異之勢.張松溪的腹黑面目也是在這裡揭開的.

7個人,倒出了3個候選者,那麼其他四個就要選擇了,如果站對了排,自然以後有擁立之功.

俞岱岩這人沒什麼城府,當年傻到沒要到解藥就把屠龍刀扔出去,可見其智力.我認為他應該擁護老大,因為長幼之序比較適合他這種傳統保守的人.

殷梨亭雖然是宋遠橋教的功夫,但是他和張翠山私交極好,所以他很可能支持張翠山.

莫聲谷為人剛硬,應該是不偏不倚,屬於中立票.

那麼剩下的張松溪,秉武當第一智囊,參謀銜的人物,他的一票就至關重要了.

我個人認為,張松溪最初的選擇是張翠山.

為什麼呢?因為他和張翠山的私交極好.

我們知道,如果兄弟超過5個以上,那麼年齡,輩分接近的人,感情會好很多. 所以張翠山和殷梨亭關係極好,也有這個因素的.張松溪排老四,張翠山則是老五,他們倆又都是聰明絕頂之人,關係一定是非常不錯的.

按照張松溪的智商,張三丰對張翠山的心思他一定是猜的透透的.所以無論於情還是於理,他擁5都是最佳的選擇.

有人會說,你憑什麼YY張松溪和張翠山關係好呢?原文如下:

  莫聲谷性情直爽,不明白張松溪這些行徑的真意,張翠山卻如何不省得?  四哥盡心竭力,為的是要消解龍門鏢局全家被殺的大仇。他知虎踞鏢局是江南眾鏢局之首,冀魯一帶眾鏢局的頭腦是燕雲鏢局,西北各省則推晉陽鏢局為尊。龍門鏢局之事日後發作起來,這三家鏢局定要出頭,是以他先伏下了三樁恩惠。這三件事看來似是機緣巧合,但張松溪明查焙訪,等候機會,不知花了多少時日,多少心血?

張松溪為張翠山洗清仇怨,花了大心力,可見情誼之篤.

但是張翠山掛掉了.

在張翠山掛掉以後,武當群俠面臨著重新站隊.

分析了局勢,張松溪算出了一個結論,宋遠橋必然上位. 原因我分析過:

1.宋遠橋有管理經驗.

2.宋遠橋有輿論支持.

3.宋遠橋有資歷基礎.

4.宋遠橋有賢孫繼承.

勢單力孤的俞蓮舟是不可能看不到這兒的,他也想到了自己估計玩不過老大了,又不願破臉,自然也就緘口不言了.

其實他們都沒分析錯,宋遠橋的上位是必然的,因為最後一條. 三代弟子中,沒有什麼出色的人才,原文稱宋青書「出類拔萃」.

所以無論是誰上位,宋青書也必然是三代掌門. 那麼宋遠橋是否上位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所以張松溪看似擁大,實則擁太孫.

誰知道張無忌 居 然 沒 死.....

說到現在,張松溪的大部分心理都是我猜想的,那麼他腹黑究竟體現在哪呢?

我們先看這段:

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五人面面相覷,准都拿不定主意。宋青書突然說道:「爹,四位師叔,讓孩兒去料理了他。」武當五俠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武當晚輩,由他出手,勝於累及武當五俠的英名。  俞蓮舟道:「不成!我們許你出手,跟我們親自出手並無分別。」張松溪道:「二哥,依小弟之見,大局為重,我五兄弟的名聲為輕。」莫聲穀道:  「名聲乃身外之物,只是如此對付一個重傷少年,良心難安。」一時議論難決,各人眼望宋遠橋,聽他示下。

這地方,是俞蓮舟與宋遠橋的暗中衝突. 宋遠橋顯然是錯的,而俞蓮舟即刻表示反對.

張松溪的態度在此刻耐人尋味,以他的智力,當然是知道宋青書去代替,純屬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但是他仍然表明了支持宋遠橋的態度. 而代表正義的莫聲谷卻堅持了原則.

也許有朋友會說我牽強附會,也許張松溪本來就是一個重於大局,不太在乎個人的人. 那請看下面這段:

==========================

  張翠山道:「他們相互約好了的,大家見面之時,顯是成竹在胸。雖然有些人假作驚異,實則是欲蓋彌彰。」張松溪道:「不錯,他們並非誠心來給師父拜壽。」張翠山道:「拜壽為名,問罪是實。」張松溪道:「不是興師問罪。龍門鏢局的命案,決計請不動鐵琴先生何太衝出馬。」張翠山道:「嗯,這些人全是為了金毛獅王謝遜。」   張松溪冷笑道:「他們可把武當門人瞧得忒也小了。縱使他們倚多為勝,難道武當門下弟子竟會出賣朋友?五弟,那謝遜便算十惡不赦的好徒,既是你的義兄,決不能從你口中吐露他的行蹤。」

===========================

張松溪說,謝遜就算是十惡不赦之徒,既是你的義兄,你就不能出賣他.

這個時候的張松溪,為什麼不想著大局了?

雙重標準,暗示了他善變多謀的腹黑本質.

看倚天比較用心的朋友,會發現在相當一段時間,張松溪是扶著宋青書的,這個很真實,因為張松溪與張翠山好,不代表也要給他兒子面子.

所以張無忌與宋青書利益衝突之時,他明明能看出誰更可能是對的,但卻在輿論上支持了宋青書.

說實話,張無忌突然從外邊蹦出來,讓張松溪分析好的倚天格局重新變得複雜了,張松溪未必就真的喜歡他.

甚至一直到宋青書劣跡已現,張松溪還在保護著他:

====================

「聽那陳友諒之言,丐幫還想假手青書,謀害我等恩師,挾制武林諸大門派,圖謀江山。恩師的安危是本門第一大事,天下武林和蒼生的禍福,更是第一等的大事。青書這孩兒多行不義,遲早必遭報應。咱們還是商量大事要緊。」

====================

東窗事發以後,張松溪還是沒有力主追逐宋青書而殺之.這一來是賣給老大一個人情(開玩笑,讓你去追殺親兒子你樂意啊?)

二來也算是放任自流了,想來在他心中宋青書最好的辦法就是為陳友諒等奸徒所害,也免得要親自面對.

他所支持的宋遠橋此刻回到武當,先見了師父,也未必就會失寵. 不想張三丰根本不糊塗,直接把宋遠橋罷黜,扶了俞蓮舟上位了.

綜上,張松溪所謀雖深遠,卻限於不可預知的因素最終沒有謀得成就.

總評曰:張松溪,金庸作品腹黑男之三。機關算盡,智蓋武當.然而歧路亡羊,不免流於廢事.


推薦閱讀:

喬峰的眾籌:請照護這個姑娘平安周全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金庸小說中有沒有武林高手是阿訇或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金庸說了:沒高人指點,再怎麼練武,都只能是三腳貓的功夫
他們未曾登場,卻深刻地左右了江湖

TAG:金庸小说 | 文学 | 腹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