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敘利亞阿薩德家族之縱橫

12月9日,敘利亞軍方宣布,敘政府軍已收復第二大城市阿勒頗老城區,近日阿薩德政府又宣布同意重啟和平談判。敘利亞內戰自從2011年起,無論戰場形勢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是,阿薩德家族領導的敘利亞政府始終處於統治地位。本期進入到《敘利亞阿薩德王朝》第二期:縱橫。上期請點擊敘利亞阿薩德家族之崛起。

阿薩德的奪權路

1963年9月5日,第一屆復興黨敘利亞地區大會召開,阿薩德被選入敘利亞地區指揮部(Syrian Regional Command),躋身敘利亞復興黨組織的決策層,而且他公開承認自己是復興黨中的「左翼分子」。此時,復興黨的元老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勝利果實,鞏固在黨內的權威,開始對「思想不正確者」展開清洗,「左」的「共產主義者」與納賽爾主義者遭到排擠。不過阿薩德卻是毫髮無傷,因為他儘管觀點偏「左」,但不是「共產主義者」。然而,自此之後,阿薩德行事更加謹慎,並注意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

復興黨基於「伊斯蘭教-民族主義-社會主義相統一」的核心思想對敘利亞的社會各界進行整合,並把伊斯蘭政黨列為非法政黨,這激起了反對派敘利亞穆兄會的極大不滿。他們開始煽動群眾,拉攏伊斯蘭法學家,組織街頭抗議。很快,敘利亞各個城市都掀起了反對復興黨執政的遊行示威。而穆兄會更是於1964年在大本營哈馬發動叛亂。復興黨就對待穆兄會問題上發生了分歧。

以烏姆蘭為代表的元老們認為應該通過協商解決問題,而以賈迪德為代表的少壯派則表示要武力鎮壓。精明的阿薩德一開始選擇了沉默,然而當敘利亞總統阿明?哈菲茲(Amin al-Hafez)表示了武裝鎮壓的傾向時,阿薩德選擇了和賈迪德站在一起。於是,哈馬起義以敘利亞軍隊炮轟穆兄會藏身之所蘇丹清真寺、殺死數百名穆兄會成員而告平息。而元老們不久也因為他們「持不同政見」而被邊緣化。在哈菲茲·阿薩德的舉薦之下,其弟弟里法特·阿薩德接替了烏姆蘭的位子。阿薩德家族在軍隊中的勢力進一步得到加強。

里法特·阿薩德

後來,元老派和少壯派的分歧進一步加大,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1966年,賈迪德、哈菲茲·阿薩德等人發動政變,罷免總統阿明·哈菲茲,開除了米歇爾·阿弗拉克等元老的黨籍。作為主謀的賈迪德並沒有自任總統,而是把這個位置留給遜尼派的努爾丁·阿塔希(Nurredin al-Atassi,阿塔希是大馬士革一個非常富有的家族)。由於賈迪德認為哈菲茲·阿薩德對他忠心耿耿,因此就把軍隊的控制權交給他,任命他為國防部長,而自己則投身公共事務當中去,離開軍隊。

同年,軍隊中出現了反賈迪德的政變,並一度置後者於險境。得知消息的阿薩德抓住時機,為賈迪德解圍,於是賈迪德對他的猜忌進一步減弱。為了保證軍隊對黨的忠誠,賈迪德對可疑人物展開清洗,而阿薩德則藉機安插親信。經過這一輪的瞎折騰,敘利亞軍隊戰鬥力下降,最終在「六日戰爭」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然而賈迪德與阿薩德也並非鐵板一塊。在他們掌握實權後,矛盾很快浮出水面。賈迪德把支持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打擊以色列放在首位,並強制推行社會主義制度;而阿薩德則主張先搞好國內經濟建設。更為嚴重的是,賈迪德把「六日戰爭」的失敗歸罪於阿薩德,使阿薩德一度瀕臨被罷免的險境,這使阿薩德十分惱火。他們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升級為文官集團與武官集團之間的對立(1968)。最終,阿薩德獲得了軍隊的全力支持,因為正如一個遭罷免的官員穆尼夫所說的,賈迪德的致命錯誤在於始終堅持「黨凌駕于軍隊之上」。

話雖如此,阿薩德念及舊情,並沒有打算廢黜賈迪德。但是,1970年9月15日約旦「黑九月事件」再次激化了兩者的矛盾。阿薩德援助巴解組織失敗,其軍隊被約旦打敗,而賈迪德趁機嚴厲指責阿薩德,並再次企圖罷免他。惱羞成怒的阿薩德派兵包圍了敘利亞國民議會(10.30),監禁了賈迪德以及總統努爾丁。對此,阿薩德給出的理由是:賈迪德的統治造成了敘利亞各階層的不團結,因此應該被罷免,以糾正他們的錯誤。這就是所謂的「糾正運動」。

阿薩德家族的兩代人

阿薩德掌握實際權力後,立馬開始展現他的「親民」形象,極力拉攏社會各個階層的民眾,同時努力促進敘利亞不同教派的團結。他沒有就任總統,而是自任總理,並推舉了一個遜尼派傀儡。直到1971年3月12日阿薩德在大選中勝利,才正式就任總統。因為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合法選舉,因此在執政伊始,阿薩德政權具備「民主」的光環。1973年3月17日,敘利亞憲法頒布。於是,敘利亞歷史上的第二個「阿茲木家族」——阿薩德家族就這麼開始統治敘利亞,直到今天。

阿拉維派地位問題

由於哈菲茲·阿薩德是阿拉維派,被廣大的遜尼派民眾看作是「異端」,因此阿薩德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促進阿拉維派與遜尼派的和解。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巴勒斯坦的大穆夫提曾經聲明阿拉維派也是地道的穆斯林。隨後,阿拉維派與遜尼派的交往便日漸頻繁起來。1952年,許多阿拉維派的長老上書敘利亞大穆夫提,請求承認阿拉維派屬於什葉派的一部分,得到大穆夫提的批准。1958年,開羅愛資哈爾大學的法學家宣布希葉派十二伊瑪目派屬於「正統的伊斯蘭教」。

70年代,黎巴嫩的什葉派開始覺醒,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政治權利。著名的阿亞圖拉穆薩·薩德爾為此奔走四方。而阿薩德也在為阿拉維派的地位問題而感到鬧心。在此情況下,薩德爾與阿薩德走到了一起。薩德爾時常拜訪大馬士革,與阿薩德討論什葉派的地位問題。漸漸地,他們成為了朋友、知己。而阿薩德也常常給黎巴嫩的阿拉維派和什葉派提供幫助。1973年,敘利亞憲法頒布,其中規定敘利亞總統必須是穆斯林,這就使承認阿拉維派為穆斯林的決定更為迫切。終於,穆薩·薩德爾為了給阿薩德送助攻,在同一年發話了,承認阿拉維派是什葉派的一部分,「幫助阿薩德對抗遜尼派評論家」。阿拉維派的地位問題最終在法理上得到了解決。

穆薩·薩德爾,阿薩德的知己

「阿薩德模式」

鑒於敘利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用巴沙爾·阿薩德的話來說,就是:「中東是世界的中心,而敘利亞則是中東的中心」),歷史上很少有一個家族或一個勢力能以敘利亞為根基持續統治一百年以上的,而能長時間統治敘利亞的,必然有著自己獨特的統治模式。伍麥葉王朝如此,阿茲木家族如此,而今天的阿薩德家族,也是如此。

在政治上,阿薩德主要依靠「三根支柱」來維持其統治:

1、軍事安全機構

軍隊是阿薩德政權最為忠誠的捍衛者,因為阿薩德自從政以來就深知軍隊對權力的重要性。賈迪德之所以在政治鬥爭當中輸給他,是因為他失去了軍隊的支持。而重視軍隊的作用也是自古以來中東統治者的「基本國策」,符合古老的「公平循環論」。

阿薩德為了籠絡軍事安全部門,自執政以來就斥巨資建設自己的軍隊。阿薩德執政伊始,敘利亞軍隊的總人數只有8萬人,而到了九十年代全國武裝力量總人數達到了43萬人,再加上警察以及其他各類人員,軍事安全系統總共僱傭了國家15%的勞動人口。

2、復興黨組織機構

敘利亞是一個宗派林立、部落眾多的社會,宗族觀念濃厚。雖然在阿薩德時代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傳統的社會觀念依舊對人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阿薩德為了整合社會各階層、各團體的力量服務於自己,放寬加入復興黨的門檻,同時把復興黨黨員安排到社會各個重要崗位上。像大學、工會、婦聯等團體的負責人都是復興黨員,而阿薩德政權也鼓勵大量農村人口加入黨組織,以增強敘利亞的凝聚力。

3、行政官僚機構

敘利亞推行國家控制經濟的政策,有眾多的國營部門。通過這種方式,敘利亞政府容納了大量的勞動力。九十年代初,敘利亞的政府僱員超過70萬人,約佔勞動力人口的20%。每一個人只有真正協調好了自己與政府部門、政府僱員的關係,才算真正融入到主流社會之中。

在統治策略上,阿薩德有著自己的「總統集團」,他們由阿薩德家族及其親信組成,而且牢牢控制著軍隊、警察等暴力機關。另外,阿薩德總統本人在敘利亞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集行政、立法、司法權於一身。他曾氣勢洶洶地對反叛他的弟弟里法特·阿薩德喊道:「我就是敘利亞!」

阿薩德即敘利亞

當然,敘利亞國民議會在形式上起到了行使立法權的作用,給阿薩德的統治賦予了合法性。除此之外,「統戰組織」全國進步陣線不但起到了團結一切進步力量以對抗猶太復國主義者的作用,同時也拉攏了各在野黨派、孤立敵對勢力。

總之,由於政府保持著對社會的強大控制力,在阿薩德執政的30年間,敘利亞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成為了中東地區一個十分具有影響力的國家。

「三十年中,沙姆無事」

與獨立以來和巴沙爾掌權之後的敘利亞比起來,哈菲茲·阿薩德時期是20世紀以來敘利亞最穩定的時期。雖然期間敘利亞參與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受到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的影響,國內的反對派如穆兄會等也時常起來鬧事,但是敘利亞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卻從來沒有中斷過。

阿薩德努力糾正他的前任所推行的教條主義式的僵硬政策,拉攏城市中的遜尼派居民,鼓勵他們投身到國家的經濟建設當中去,並對有突出貢獻者予以獎勵。在大力建設國營經濟的同時,又放寬政府對經濟的管制。考慮到敘利亞經濟基礎薄弱,阿薩德積極引進外國資本,投資國內的工業。雖然敘利亞石油不多,但在阿薩德政權的努力下,到1989年,敘利亞從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出口國。

敘利亞是中東地區一個發達的農牧業國家,。阿薩德在它們的發展上也是盡心竭力。敘利亞農業人口眾多,可耕地面積卻極其稀少(1994年人均耕地面積為0.6公頃),為了使農業發展更有效率,政府在興修水利工程的同時,也鼓勵成立農民合作社。到20世紀末,敘利亞的蓄水量達到190億立方米,灌溉面積130萬公頃。到1997年,農民合作社達到5284個,擁有耕地244.9萬公頃。由於措施得當,敘利亞不但實現糧食自給,而且還大量出口。1994年以後,敘利亞成為小麥出口國;另外,向海灣地區出口羊等牲畜,賺取大量外匯。

這一時期敘利亞的製造業也成績斐然。到了第五個五年計劃時期(1981-1985),敘利亞製造業年平均增長率達15.3%,工業投資占經濟投資的16%。隨著經濟開放程度的加深,諸如展覽業之類的服務行業也得到了巨大發展。

阿薩德第五次連任

然而,政府維護其統治的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為了對抗以色列,政府一直處於備戰狀態,軍費開支常年占國家總開支的20%-38%,有時甚至達到50%以上,嚴重製約了政府在經濟領域的投資能力。而且,敘利亞人口增長十分迅速,消耗了經濟發展的成果,失業率居高不下。80年代末,敘利亞經濟走到了崩潰的邊緣。雖然90年代以來政府積極調整政策,繼續放寬管制,但是經濟發展的成效始終不明顯。這就迫使巴沙爾繼位後不得不進一步推進體制改革,以適應新世紀的需要。

在外交政策上,阿薩德是一個務實主義者。他竭力把自己塑造成阿拉伯人對抗以色列的「鬥士」,增強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同時加強與黎巴嫩什葉派特別是與真主黨的關係,更加深入地介入到黎巴嫩的政治當中去,打造黎-敘「特殊關係」。另外,由於感受到伊拉克所謂「正統」復興黨政權對敘利亞的威脅,在兩伊戰爭期間又毫不猶豫地與伊朗合作,從而換取了伊朗的廉價石油。海灣戰爭期間出兵伊拉克,從而改善了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並獲得大量投資。因此,到阿薩德去世的時候,誰也無法忽視敘利亞在中東地區所具有的影響力。

死磕穆兄會

儘管阿薩德在維護政權穩定上不遺餘力,也努力推動國內各個階層、群體、宗派的和解,但是他的阿拉維派身份以及在執政上過度偏向阿拉維派和任人唯親的做派還是讓不少人憤怒不已,而阿薩德又藉機大搞不得人心的個人崇拜。因此敘利亞社會的穩定只是表面的,實則暗流涌動。鬧的最狠的自然是復興黨的宿敵穆兄會。

自復興黨成立以來,它就因爭取民眾等問題上與穆兄會結下樑子。復興黨把穆兄會視作威脅自己政權安全的「頭號大敵」,而穆兄會也立志搞死復興黨。雖然阿薩德上台後廢除了政府在1963年頒布的審查法,但是卻通過自己的情報網路強化了對社會各界的監視。穆兄會對此極為不滿,但是其內部卻在採取鬥爭的方式上發生了分歧。最終以哈迪德為首的激進派佔了上風,溫和派退居次要地位。1976年6月,敘利亞政府出兵黎巴嫩,幫助基督教馬龍派對抗穆斯林。憤怒的穆兄會在國內挑起了「伊斯蘭大起義」(1976-1982),通過不斷製造恐怖襲擊,對政府發動「聖戰」。

為了應對穆兄會的威脅,阿薩德讓其弟弟里法特·阿薩德全權處理鎮壓「恐怖組織」的問題,並允許其調動「蘇丹親兵」(Defense Companies)來鎮壓穆兄會。里法特嚴刑拷打被捕的哈迪德,並在同年將其折磨致死。而里法特則繼續殘酷對待穆兄會成員,在1976-1980年期間,他逮捕了數以千計的穆兄會會員以及與穆兄會相關的人士,把他們集中關押在帕爾米拉的監獄中。

形勢對於穆兄會而言越發不利,他們決定搞事情。1980年6月26日,阿薩德在出巡的過程中遭遇一次未遂的刺殺事件。狂怒的阿薩德命令里法特不惜一切代價對付穆兄會。於是,里法特藉機虐待關押在帕爾米拉監獄的穆兄會會員,很多會員甚至在沒有接受審訊的情況下就被處死。不久,阿薩德又頒布一道法令,只要逮到穆兄會會員,殺無赦。在這之後,敘利亞政府開始以「連坐」的方式搜捕穆兄會成員,即如果穆兄會成員逃亡的話,政府可以逮捕甚至殺害他的家人。

下一講我們繼續講解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的統治歷程。

今日主筆 徐偉傑

註: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戈蘭高地:敘以之間被遺忘的前線
85後迪拜穆斯林土豪新生活:喝酒把妹愛日本
童軍還是內政部:埃及科普特教堂的安保困境
霍梅尼的那些事:從平民到領袖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