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往事:為什麼嬴駟的兄弟叫樗里疾,而不姓嬴?

先說說先秦人的姓氏問題。

按照上古傳統,「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一再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從上古至春秋時期,見於文獻記載的只有姚、媯、姒、子、姬、姜、嬴、風、己、任、羋、祁、妘、姞、漆、歸、偃、允、曹、董、曼、隗,共二十二姓。其中八個姓為女字旁,從側面反映了姓的母系社會起源。傳說中的神農炎帝姓姜,黃帝姓姬,堯帝姓伊祁(祁),舜帝姓姚(後遷居於媯水,遂改姓媯),夏禹姓姒,商湯姓子。

古人出生後取名,成年時取字。而且男女都有名和字。但是先秦史書中記錄女性名或字的情況並不多見,通常是以姓來稱呼。女性未出嫁時,以伯、孟、仲、叔、季、少等序稱加上姓來稱呼,比如孟嬴(秦景公長女)、孟子(宋武公之女、魯惠公夫人)、仲子(宋侯次女、齊靈公夫人)、少姜、叔隗、季隗等等。有時也在姓後加上名字,比如楚平王有個女兒叫「季羋畀我」。季是其排行;羋是楚國國君之姓(楚國為羋姓熊氏);「畀我」是其名字。

國君之女如果嫁給外國國君,一般以夫家之國名+母家姓稱呼,比如楚文王之女羋氏嫁給江國國君,稱為江羋;陳庄公之女媯氏嫁給息國國君,稱為息媯。如果嫁給大夫,則以夫君的氏+母姓來稱呼,比如晉文公的女兒姬氏嫁給趙衰(趙成子,趙國君主祖先),稱為趙姬。大夫之女也可以用「母家氏+母家姓」的方式稱呼,如雍姞為(宋國)姞姓、雍氏大夫之女,國姜為(齊國)姜姓、國氏大夫之女,宋華子為宋國、子姓、華氏大夫之女。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作為正室出嫁。如果女性出嫁之後成為側室,則在姓前面冠以所出之國的國名,比如以「烽火戲諸侯」而出名的褒姒,出身於褒國(姒姓),十三歲時以側室的身份進入西周宮廷(當時的周王后是申侯的女兒申姜)。再比如晉國公子夷吾(晉惠公)出奔梁國避難,梁伯(嬴姓)把女兒嫁給他為側室,史書中稱為梁嬴。

先秦女性的這種稱呼方式有一個缺陷,就是伯仲叔季排行固定,姓稀少,國號有限,因此二字稱呼容易混淆眾多的「伯姬」、「季姜」、「宣姜」、「文贏」。所以《春秋》、《左傳》等史書有時會在女性稱呼前加上母家或夫家的國名,變為三字稱呼。比如周桓王的王后叫「紀季姜」,意為出自紀國(紀桓公)的姜姓幼女。魯庄公之長女叫「杞伯姬」,意為嫁到杞國的(魯國)姬姓長女。如果夫家是大夫,則冠以氏名,比如嫁給宋國盪氏大夫的盪伯姬。

周朝貴族女性去世後,可以單獨取自己的謚號。比如《春秋·庄公二十二年》「葬我小君文姜」,文姜是魯桓公的正室夫人,生前因與其兄齊襄公亂倫而出名,死後其丈夫魯庄公卻為她取了「文」的美謚。再如齊靈公的兩位夫人顏懿姬、鬷聲姬,二人都來自魯國,懿、聲是兩人的謚號,顏、鬷是兩人母親的姓。

女性稱呼前面也可以冠以夫君的謚號。比如齊僖公的女兒姜氏嫁給衛宣公,因此史書稱其為「宣姜」。晉惠公的姐姐姬氏嫁給秦穆公,史書稱其為穆姬;而秦穆公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晉文公,稱為文嬴,另一個嫁給晉懷公,稱為懷嬴(後來也嫁給晉文公,改稱辰贏,「辰」是其自己的謚號)。

順便說一句,春秋時期貴族女子再嫁的情況平淡無奇。比如鄭國大夫祭仲專政,先後擁立昭公、厲公、鄭子亹、鄭子嬰四位國君。鄭厲公在位時懼怕其專權,曾教唆祭仲的女婿雍糾在郊享的時候殺掉岳父。祭仲之女雍姬知道此密謀後,問其母親:「父親和丈夫,哪個更親?」雍姬之母說:「凡是男人都可以做女人的丈夫,丈夫哪裡比得上父親只有一個的可親,怎麼可以拿來對比呢?」(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於是雍姬向父親告發了丈夫的密謀。祭仲殺掉了雍糾,鄭厲公嚇得放棄國君的位子,載著雍糾的屍體逃亡櫟地,怨恨地說:「大事和婦女商量,死得活該!」

這種夫謚+母姓的稱呼還可以用三字形式,如《左傳》稱秦穆公夫人為秦穆姬,意思是其丈夫為秦國國君、謚穆;母家為姬姓(晉獻公的女兒)。再比如晉國趙氏遭陷害幾乎滅族的「下宮之難」,《左傳》稱其元兇為趙莊姬(史記中對於此事有另外的說法),這個稱呼的意思是夫家為趙氏,謚庄(趙朔);母家為姬姓(晉成公的姐姐)。

以上說的是諸侯國和大夫貴族的情況,周王室的情況有些不同。周天子的女兒統稱為「王姬」,並不冠以伯仲叔季的排行。周王后有自己的謚號,稱「王某後」。比如周景王的王后叫「王穆後」,「穆」就是她的謚。周王的側妾則在母家姓的前面冠以「王」,比如「王姜」、「王贏」等等。

先秦女性以姓稱呼,是因為周朝嚴格貫徹「同姓不婚」的原則。對女子的姓看得特別重要,因為這反映了其血統傳承。至於「男子稱氏」在周朝並非普遍現象,因為周天子、諸侯國君及其子孫,以及庶民男子都沒有氏,只有卿和大夫才有氏。因此氏也可以視為卿大夫家族的貴族身份標誌。

春秋時期氏是如何產生的

周朝諸侯國君的正式稱呼方式是「國+名」,比如公元前632年晉文公為稱霸而舉行的「踐土之盟」,其盟書開頭列舉參加會盟的國君為「晉重、魯申、衛武、蔡甲午、鄭踕、齊潘、宋王臣、莒期」,分別為晉文公(姬)重耳、魯僖公(姬)申、衛夷叔(姬)武、蔡庄侯(姬)甲午、鄭文公(姬)踕、齊昭公(姜)潘、宋成公(子)王臣、莒子(己)茲輿期。周天子則稱為王,死後加上謚號,比如武王、成王、康王,並不直呼其名,以表達對王室的尊重。如果非要稱名不可,也只冠以謚號,比如成王誦、穆王滿、厲王胡、幽王宮涅等等,而不能稱其為姬誦、姬滿、姬胡、姬宮涅。

周朝時期,各國國君之子也有名而無氏,稱為公子某,再下一輩稱為公孫某(周天子的子孫則稱為王子某、王孫某)。再傳至公孫之子,「其親已遠,不得上連於公」,於是賜以氏。氏名一般來自排行(比如伯、孟、仲、叔、季),祖或父的字,或者官名(司馬、司徒、少正、中行)、封邑(荀、韓、趙、魏、羊舌、令狐)、居住地(東野、東郭、西門、南門)等等。比如戰國著名的政治家商鞅,本為衛國姬姓公族的後代,因此也稱為公孫鞅或衛鞅,封為商君之後也稱為商鞅。除了同姓公族後代外,異姓臣僚也可以因為功勞而受封賜氏,一般以官名或封地為氏的居多。大夫的家族繁衍數代以後,其庶支小宗也有別氏,例子非常複雜,不易細說。

公子、公孫的後代與國君擁有同一祖先,屬於公室的親族,因此常以卿和大夫的身份擔任司徒、司空等重要官職。到春秋後期,出現了大夫家族掌握權力、國君反而被架空的情況。最有名的是魯國的「三桓」(仲孫、叔孫、季孫,始祖均為魯桓公之子)和鄭國的「七穆」(良氏、游氏、國氏、罕氏、駟氏、印氏、豐氏,祖先均為鄭穆公之子)。

春秋時期其他國家也有許多著名的大夫世族,比如周天子有周、召、單、劉、尹等氏;齊國有高(齊文公後代)、國、崔、慶、欒、高(齊惠公後代)、陳、鮑等氏;宋國有華、樂、皇、魚、盪、向等氏;衛國有孫、寧、孔等氏;楚國有斗、成、屈等氏。晉國先後有欒、郤、狐、羊舌、祁、先、胥、伯、荀、知(智)、中行、范、韓、趙、魏等氏。

這些大夫世族中,同姓公族的地位比較穩固,比如周的周氏(周公後代)曾因作亂而被殺及出奔,但其後代仍世世在位。魯國的仲、叔、東門、臧諸氏,齊的國氏、宋的向氏、楚的斗氏也是如此。魯國和衛國的同姓大夫公族尤為強健,甚至於隨意驅逐國君,使其終身不能復國。宋、鄭的同姓公族勢力也很強大。至於晉國,由於其國君的祖先曲沃武公(晉武公)是以小宗篡位奪佔大宗地位的(即「曲沃篡晉」事件),因此得位後不遺餘力地削弱同姓公族的勢力,並且消滅了同樣有政治野心的桓、庄兩氏。此後不任用同姓公族成為晉國特有的政治制度。

但是由於同姓公族被削弱,異姓大夫當權,也導致晉國後來出現六卿(智、范、中行、韓、趙、魏六家)專政的現象。范氏是祁姓,趙氏是嬴姓。智氏和中行氏出自荀氏,與韓氏和魏氏的祖先都是周文王的兒子,雖屬於姬姓,但並非晉國的公族(晉國始祖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兒子)。最終趙氏消滅范氏和中行氏,韓趙魏三家又消滅了智氏,然後「三家分晉」,晉國亡國。這件事也標誌著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始。

春秋時期氏的產生還有一種情況,即亡國之君的子孫,多以祖先的國爵為氏,如夏侯、韓侯、滑伯、滑、項、紀、谷、隨、劉等等。比如公元前445年楚國滅杞,杞簡公姒春的弟弟姒佗逃往魯國。杞國的祖先為夏朝後裔,春秋時為侯爵,因此魯悼公稱姒佗的後代為夏侯氏。類似的例子還有秦穆公滅滑國(姬姓),其子孫成為滑氏和滑伯氏;楚文王滅息國(姬姓),其子孫成為息氏、息夫氏;魯僖公滅項國(姬姓),其子孫成為項氏……

西周開國時,曾經追封前朝後裔為「二王三恪」,即封夏、商兩朝的後裔為公爵,封於杞國(姒姓)、宋國(子姓),稱為「二王之後」;又封黃帝、堯帝、舜帝的後裔為侯爵,封於祝國(姬姓)、薊國(祁姓)、陳國(媯姓),稱為「三恪之賓」。孔子的祖先是宋國的公族,因此姓子。傳到宋湣公的五世孫孔父嘉(孔子七世祖)時,按照宗法規定,「五世親盡」,應當另立族,因此取孔父嘉的「孔」字,作為這一支族的氏。但是孔父嘉的後代,除了曾孫孔防叔外,大多隻稱名而不稱孔氏,比如孔父嘉的兒子叫木金父,孫子叫祁父,玄孫伯夏,六世孫叫叔梁紇(孔子的父親)。「孔」作為氏世代流傳,是從孔丘開始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這個「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因此「文革」批孔時稱孔子為「孔老二」。嫡長子稱伯,庶長子稱孟(孔子的庶長兄名孟皮,字伯尼),次子稱仲,末子稱季。仲與季之間的諸子都稱為叔。換句話說,如果有兩個兒子,排行就是伯/孟、仲;有三個兒子,就是伯/孟、仲、季;如果有五個或五個以上的兒子,就是伯/孟、仲、叔、叔……叔、季。所以周武王的長兄稱為伯邑考(名字叫考,伯是其排行),弟弟裡面有管叔、蔡叔、郕叔、霍叔、康叔、毛叔等一堆「叔」。但是《禮記·檀弓》有「五十歲乃稱伯仲」的說法,也就是說活到五十歲以後,才能以伯、仲等排行相稱。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春秋「國君無氏」的傳統,秦始皇應當稱為「秦王政」或「秦政」。但是史書中常稱其為「趙政」。比如《史記》稱「(始皇)及生,名為政,姓趙氏」,「秦莊襄王卒,秦王趙政立」。氏的地位變得日趨重要,這是戰國時期宗法制度崩潰的反映。

贏姓共有十四氏,為秦、趙、黃、梁、馬、廉、徐、江、葛、谷、繆、鍾、費、瞿。西周成王時期爆發管蔡之亂,周公東征,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國。盈人即嬴人,本為東方種族,在這次征伐後被遷往西方。周穆王時期,贏人造父為周王駕馬有功,封於趙地(今山西洪洞),成為嬴姓趙氏的祖先。造父的六世孫非子住在犬丘地區(今甘肅禮縣),為周孝王牧馬有功,封於秦(今甘肅張家川),於是從趙贏中獨立出來,另立宗廟,成為秦贏的祖先。

樗里疾(?―前300年),名疾,又稱樗里子、嚴君疾,戰國中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其母為韓國人。因足智多謀,綽號"智囊",被後世堪輿家尊之為"樗里先師"。曾輔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國君主。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一說楮里,今陝西渭南)而稱樗里子。其後他任庶長(大良造的幕僚輔官),被稱為庶長疾。後來他被封於蜀郡嚴道縣(今四川省滎經縣嚴道鎮),號嚴君,人稱嚴君疾。後人以采邑為姓。

  • 他不是姓樗里,而是被分封在這個叫做樗里的居邑,因為封地名字而得姓,被後人稱呼。
  • 參考文獻:司馬遷《史記》
  • 《世本》

推薦閱讀:

千古幽幽人狐情——《任氏傳》譯
網遊策劃邪門心法6+1
人種的識別,是文化現象?還是生物事實?
魏滅蜀之戰-第二章(下)-五月詔書
政治迫害是不是在很多國家都出現過?

TAG:姓氏文化 | 历史 | 先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