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運營:是技術的追求,還是產品的不挽留?

不止一人說過,接下來的互聯網將會進入到運營驅動的時代。認同但以為它不夠準確,接下來的互聯網更應該是精細化運營驅動的時代。

要說精細化運營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運營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在於「粒度」,用戶、流量、數據粒度無不更細。那麼什麼是精細化運營?

精細化運營

結合市場、渠道、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對用戶展開有針對性的運營活動,以實現運營目的(這個運營目的可以是更多的用戶留存、可以是更高轉化,甚至可以是吸引更多的用戶去你家飯館吃飯)的行為,我們稱之為精細化運營。簡單講,從流量角度來說精細化運營是流量價值最大化,從用戶角度來說就是看人下菜。

精細化運營大概有下面幾個特點:

  • 更關注用戶細分,做用戶分析(行為、設備、渠道、心理等等各種分析),我們恨不得把用戶剖析,擁有足夠完整的用戶畫像。

  • 更關注流量的有效利用,跟過去粗放式不同,強調精準,更多的去關注留存和轉化,更重視發揮現有流量的價值。

  • 更多元的數據分析方式和維度,強調數據價值的有效利用和充分發揮。

互聯網3個不同階段的核心驅動力

「技術+產品+運營」我們暫且稱之為互聯網時代的三駕馬車,這三駕馬車跑起來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用戶,再抽象一下,也就是流量。技術、產品、運營圍繞流量獲取展開的的角逐似乎就是互聯網的本質。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二十年里,流量為王還沒受到過挑戰,握有流量,就掌握了互聯網生態圈的話語權。就像經典物理被相對論打破,互聯網「經典物理」也許會被打破,但也許會是永遠的生存法則。有點偏題,我們繼續。三駕馬車在不同的階段,分別發揮了不同重要性的作用。

在互聯網早期,新技術剛剛出現,這個時候就是技術上誰先實現聽誰的。我們現在有很多人覺得可能那個時期是「點子」驅動的,但事實上當時能把「點子」實現的都是互聯網的技術泰斗。世界上第一個商業瀏覽器「Mosaic」出現,大家覺得點子棒極了,但馬克安德森當時就是NASA的實習生,後來做了網景的 Netscape Navigator 。比爾蓋茨、喬布斯、 Wozniak 都是這一時代用技術實現產品的弄潮人。所以,我們認為這一時期是技術驅動的。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同類產品的競爭加劇,用戶也完成了由「小白」到整明白了互聯網產品是怎麼一回事的轉變,對產品有了更嚴格的要求。這個時候強調用戶體驗的產品經理站出來了,大量在用戶體驗上做的好的產品脫穎而出。不是說這個時候技術的作用不明顯了,而是僅僅依靠技術無法在競爭中取勝,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微信,把產品做到極致,成就了騰訊的另一護城河。我們認為這一時期是產品驅動的時代。

但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成熟和規範化,產品在設計和解決方案上有了很多通用的「模板」和解決方案,這時候很難有質的創新,產品經理在其中的價值和作用可能會逐漸淡化。這個時候,引爆產品增長的就可能會是運營,精細化運營。

為什麼會是精細化運營驅動的時代?

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考慮的是 ROI ,也就是投資回報率。也就是說通過精細化運營來實現產品成功的成本低於其他方式的實現成本,而回報也相應更高。這裡面需要考慮下面幾個因素。

買不起的流量

引用36kr《買不起的流量,創業者每一天都是生死存亡》里的一句話:

一個下載App用戶的成本為40元以上,但7成的人下載後都沒有消費,「每10個人下載我們的App,就有近300元人民幣被白白浪費掉。」

而這僅僅是對流量價格相對降低的電商App。一款 iOS 遊戲下載激活的成本高達60元,而金融行業的獲客成本的頂峰已經達到1000-3000元。加之流量黑產橫行,「人傻,錢多,流量速來」的粗放式流量獲取早已行不通。我們需要精細化的流量運營,優化流量漏斗,對 AARRR 模型里的轉化率、留存更加關注。

人口紅利消失

國內互聯網網民數、移動用戶數飽和,人口紅利消失,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然而,增量乏力,存量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在這種環境下,有兩條路:一條路出海,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不乏出海互聯網公司的影子;而另一條路就是精細化運營,用最小的成本,挖掘最大的流量價值。

技術的發展

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發展和應用更加成熟,廠商的開放,使得雲計算及大數據分析成為企業生存的水電煤,成為一種基礎資源。精細化運營有了足夠的技術支撐,應用數據分析技術挖掘用戶數據,並進一步迭代優化產品,進行個性化針對性運營成為可能。

這會是精細化運營最好的時代

互聯網發展至今,技術、產品和運營這三駕馬車不斷地協調配合,實現各種產品,滿足著人們不斷出現的不同需求。曾幾何時,運營的行業地位一直得不到肯定,但我想,在即將到來的運營驅動的互聯網時代里,「好運營」的價值會愈發凸顯,在 SaaS 行業或許更是這樣。

準備好了嗎?這可是喵人最好的時代吶。

本文由 Ink @ 吆喝科技投稿。


推薦閱讀:

提升用戶留存,市場、產品和運營都有哪些方法?
你可能不知道木木老賊是誰,但我不就是我嗎?
「沉默的用戶」和「流失的用戶」,比「活躍的用戶」更值得研究嗎?
乾貨 | 用產品思維製作你的PPT
一個運營人的自我修養

TAG:运营 | 产品运营 |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