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君一席話,不如讀一小時原著
知識分享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越來越流行,經常有些人打著幫你讀書的名號做演講啊,讀書心得啊什麼的,號稱能幫助你更快地掌握書的內容,使你花更少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別人的心得,畢竟是經過別人主觀加工過得到的二次知識,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這並不是正確對待一本書的最好方式,這是為什麼呢?
年齡不同,理解不同。年齡這個變數對於書本的理解有著極大差異。三歲孩子看西遊記就只會看到孫悟空的廣大神通,將他比作心裡的偶像,但是稍微大點的孩子可能看到的是他們的互相協作的精神,而成年人則會更多地思考師徒四人映射著當時社會的哪層階級,反映了他們的那些特點,又諷刺了什麼東西,他們更多地會從社會層面細細品味這些,而這不是低年齡段的孩子們所能想到的。根據不同年齡段的人寫出來的東西當然相當不同,當我們閱覽別人的二次處理過得信息的時候不免會受到年齡的界限。
心智不同,理解不同。即使是相同年齡段的人心智也是有差別的,一個智障和一個智商超群的人能理解到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再次接受到他們的內容時,就會將這種影響進一步放大,從而對自己的認知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嚴重的有可能懷疑自己的信息能力,使自己保持長時間的三觀被顛覆,正所謂是不能和傻子吵架,不然自己的智商會被拉低到他的層次,並將自己打敗,而且是敗得一敗塗地。
地位不同,理解不同。這個可能會更好理解一些,所處的形勢和地位不同,對書中內容的理解不同,不同地位的人會以自己的身份理解書本,而不是以客觀第三方的身份去複述書本的內容,這樣對於不同的讀者來說是有支持的,感覺說得特別對,同時也有餘下的人是絕對的反對,因為不是自己的階級方面,和自己相反的論斷必須完全反對。所以對於這種情況兩極分化特別嚴重,而置身其中的你也是暈頭轉向,不知去了哪個方向。
當然,你如果只是圖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取一本書的概覽,並且不追求得到自己的見解,那麼去接觸這樣的二次內容是沒有問題的。會有一些技巧在李裡面,比如找和自己的年齡、心智和地位相似的人加工出來的二次內容確實可以為你提供一條捷徑。
但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若想探索出自己的心得,就去飽讀原著,而不是聽別人的二次加工過的東西,這樣才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獲得自己心中想要的知識儲備,不然就只能人云亦云,即使是讀了也不能提高自己認知和水平,獲得一個更好的自己。
推薦閱讀:
※學習Anki精神——以知識點為單位的卡片
※麗莎大夫說,換個思路解決健康問題!
※漢字教學的十種方法 寫給對外漢語教師的你
※國際註冊漢語老師教學技巧分享之語音篇
※官話套話應對地方輿情該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