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 「熊孩子」養成:缺乏「心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導語:祝現在天下所有的「熊孩子」,將來都變成盡職盡責的好父母。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Alice)。本期文章從「缺乏』心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講起,分析了「心流」體驗的缺失會為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並通過真實案例分析「熊孩子」為什麼會「熊」,以及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改善現狀。
本文所使用的兒童教育案例均來自本人在加拿大工作中的親身體驗,為保護兒童隱私,文中所有的姓名均為化名,人物配圖全部來自網路。
本文章屬於原創,已開通有償轉載。如公眾號想要轉載請聯繫本人。拒絕任何不規範轉載(違者將會被追溯承擔法律責任,並按照作者標準支付稿酬)。個人用戶想轉發朋友圈請隨意。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或者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
前面幾期文章,我們提到了「心流」的本質,在於讓自己自由地做快樂的事。如果因此而獲得了外界的認可,那自然最好;即使沒有獲得外界的認可,時間也是在快樂的狀態下流過,比任何其他的狀態都更值得。
「心流」就好比是人生的一個支點,透過這個支點,我們能撬動地球。如果沒有這個支點將我們固定在地面上,我們就會總覺得自己不斷被輕飄飄的空虛所蠶食。
舉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吧。
上個月的某個周六,我的家庭醫生休假去了,我不得不去找一家無需預約的診所(Walk-in Clinic)開健康證明。在加拿大,這類診所因為方便快捷,所以總是人滿為患。我早早的到了那裡,可候診室已坐滿了人。前台告訴我需要按照排號輪候。我百無聊賴的坐下來,快速翻完了診所提供的雜誌,隨時豎起耳朵聽有沒有人叫我的名字。沒過一會兒,我就感覺不耐煩了起來。看了看手機,發現居然才過去了5分鐘,只好不斷嘆氣。
最後我見到醫生是在45分鐘以後。那簡直是「慢動作回放版的超乏味平行宇宙」,是我所經歷過的最無聊的45分鐘,漫長得簡直讓人覺得「生無可戀」。
相反的是,在同一天晚上,當我吃好晚飯並收拾好廚房後,看看錶才七點半。於是我歪在沙發上看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說、喝冰可樂、時不時摸摸我身邊打著呼嚕撒嬌的貓咪,覺得人生真美好……
片刻後手機響了,我拿起來一看,嚇了一跳,一轉眼間,居然十點半了!三個小時一晃而過,而我才覺得自己坐下來才不過十分鐘呢。
從這樣的經歷中我意識到,自己在讀小說的時候最開心,並且非常討厭無所事事的等待狀態(浪費生命)。所以,以後每次在排隊輪候的時候,我都會盡量帶上電腦處理簡單的事情,或者帶上自己正在讀的小說,保證自己有事可做。
我還意識到,缺乏「心流」、無事可做的狀態是很可怕的,因為它會將我們自身的乏味和陰暗面無限放大,直至它們將我們淹沒。
沒有「心流」的人生,最直觀的感受是「人生是一場緩慢的煎熬,有人在悄悄偷走我的人生」。
前段時間網路熱傳的一篇文章說現在的精英大學生,很多都有「空心病」:他們承載著朋友的祝願、家人的囑託,卻發現生命失去了意義。在我看來,缺乏「心流」體驗,正是產生「空心病」的原因之一。
有一種人生,叫做「什麼都有,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這樣的人,內心有一團火焰,卻從未被點燃;內心有一股力量,卻無法得到釋放。他們隱約知道,自己本該成為「了不起的人」;但他們卻又說不上來,現在的自己究竟是誰、將來的自己究竟想成為誰。在他們的人生中,大抵沒有多少「心流」的體驗,導致他們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
關於「缺乏心流是什麼樣的體驗」,有一個現成的例子,來自一部曾經很火的國產動畫(根據描述,猜猜名字是什麼☆_☆)。
在劇情設定中,女主角是一名「寄靈人」,體內具有強大的潛能和無比強悍的「守護靈」。然而,由於受到「鎖心鏈」的禁錮,她一直無法召喚出自己的「守護靈」,才華和能力也一直不得施展。女主每天渾渾噩噩的「混吃等死」,不知道自己的使命究竟是什麼,輾轉難安……
直到有一天,她誤闖靈域,經歷了一系列詭異離奇的事件,在外部危機的刺激下,她吃下了堪稱「作弊器」的增強靈力的樹枝,她的「守護靈」終於掙脫束縛,釋放了出了強大的、不受自己控制的力量,又引發出後面一系列的糾纏。
以上的例子是一個絕佳的心理學隱喻。這部作品之所以讓人喜愛,是因為它的情節是人們對於自己的投射。
大多數人的「心流」或者「內在激情」(即案例中的「守護靈」)也像女主角一般,被生活中的某些桎梏(「鎖心鏈」)所禁錮,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導致自己的信心不足、個人價值感低下。真正能自我實現的人總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還是陷入「天人交戰」中的漩渦中,不斷掙扎。
當一個人一味的壓抑自我時,他/她以為已經完全擯棄了自我感受,可是自我能量和負面情緒並沒有消失,只是被「鎖心鏈」鎖在了一口內在的巨大黑箱子中。隨著外界刺激導致的積累情緒愈來愈多,總有一天,自我能量會撐破心中的「鎖心鏈」,引發負面情緒大爆發,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一旦我們透過外力的刺激、而非依靠內在力量,強行砍斷自己的內心鎖鏈,後果也一樣會很可怕:長久壓抑的情緒會爆發出巨大的破壞性,輕易就會讓人走向「非黑即白,有你沒我」的極端。許多報紙上聳人聽聞的案件都告訴了我們,暴走的「老實人」是最可怕的,因為沒人知道他們心中的恨積累了多久多深。
那麼對於孩子而言,缺乏「心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讓我們來看看,我生活中接觸到的真實的兒童案例。
我曾經在加拿大一家很著名的早教中心工作,主要負責三歲以下的幼兒教育。我有位同事在4~5歲的兒童大班工作。她在和我聊天時,常常大吐苦水。
她負責的班上有個孩子無論怎樣都跟不上班級的進度。他年紀本來就在班上算最小的,剛剛到了中班升大班的及格線,結果被父母硬塞進大班裡,認為這樣對孩子有好處。可惜,孩子的身體發育和認知發展明顯是更適合中班的,強行把他「升級」到大班,讓他對周遭的一切都充滿了挫敗感和對抗情緒。
在別的孩子津津有味的讀故事、練習寫自己名字的時候,這個孩子還在掙扎著分辨26個字母,唱ABC字母歌的時候都斷斷續續的很困難。當別的孩子沉浸在藝術與科學活動中如魚得水的時候,這個孩子對一切都毫無興趣、鬱鬱寡歡。
他自己身上的一切都令他感到羞愧;而這種挫敗感會一點一點腐蝕個體的尊嚴。於是,這個孩子開始出現情緒性的行為問題:無緣由地狠狠咬自己胳膊、推人打人,或者為著一點不如意的小事就倒在地上放聲大哭,引得其他孩子紛紛側目。他在班上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別的孩子看到他發脾氣時,都會皺著眉頭走開,批評說:「他怎麼表現得像個小Baby一樣。」
上面的案例讓我們看到,缺乏「心流」體驗的孩子,很容易感到挫敗、煩躁不安,表現形式則是到處惹事生非。可以說,「熊孩子」之所以「熊」,除了缺乏父母正向的關注之外,還有重要原因:他們自己也飽受無聊和空虛的折磨。
中文語境下,大家會說這是「四五六,嫌死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連狗都嫌棄)或者「熊孩子花樣作死」;英文語境下,我們則稱其為「Act Out(哭鬧)」或者「Have a Tantrum」(壞脾氣大爆發)。在網上,我們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們對於「熊孩子」的抱怨。我發現,關於「熊孩子」的輿論導向,中國和加拿大有著明顯不同的傾向性。
在中國,對於「熊孩子」的詬病和控訴特別的多,並且炫耀自己「主動修理了熊孩子一頓」的網友也特別多。其中,有一個事例是這樣的:
一位網友被「熊孩子」弄壞了自己價值幾萬元的收藏品。於是他將孩子一把捉住,鎖上門對著屁股一頓狠打,打完了把孩子和孩子父母都轟出了家門。當孩子父母表達憤怒時,他還警告了他們:再唧歪連你們都一起打。
這樣的事例下面的評論區,總是一片點贊之聲;主要是大家都吃過「熊孩子」的虧,對此覺得很解恨。
然而,這樣的現狀,讓我覺得心慌。我對於我們的社會輿論生出了一些擔憂:管教小孩不是應該由父母自發的進行嗎?可是現實就是,許多中國的父母對「熊孩子」的行為不加管教、溺愛放任,沒能以身作則的幫助孩子建立好「邊界意識」,對於孩子的哭叫吵鬧視而不見,導致孩子進入了一個「既然怎麼吵都沒人理睬我,我就要把事再鬧大些,怎麼還不來滿足我」的惡性循環,不僅讓父母感到頭痛,也為他人的生活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但是,即便是這樣,「熊孩子」所犯下的錯誤,也不給予網友任何權力去使用越界的激烈手段懲罰兒童。這就好比是越俎代庖的代替父母去教育他們的孩子,其性質等同於繞過法律的裁決私自動用私刑,可以被理解,不應被提倡。
反觀加拿大的兒童教育,則給予了兒童、老師和家長更多的選擇。例如上面那個例子,經過三方會談,孩子的家長已經承諾,願意先去幫自己的孩子找找是否有更適合他發展的其他學校;如果沒有更合適的,願意讓孩子回到中班,繼續緩慢但堅實地填充自己的知識儲備。
關鍵在於,加拿大不同風格的早教學校和兒童中心多如雨後春筍:
有「森林幼兒園」,他們的理念是主張孩子大部分時間在戶外與大自然接觸;
有「兒童藝術中心」致力於拓寬兒童的藝術視野,他們認為兒童是最好的藝術家,應該鼓勵他們通過繪畫、音樂和舞蹈表達自我;
還有以「在玩中學、寓教於樂」為宗旨的兒童機構,他們著重鼓勵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的「兒童精英教育」,對孩子參與的每一部分的課程都量身打造,以智力開發和學術教育為主,早早的就為孩子將來進入頂尖的私立學校鋪平了道路。
以上這些,都只是我所親眼見到過的,我相信這個領域內還有更詳細的分類,讓無論哪一種孩子,都能在家庭可負擔的範圍內,找到屬於自己的Right Fit。
這讓我想到大學時期學教育心理學時,心理老師推薦的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書中記錄的是一名小小「怪胎」少女的成長史。這名叫「小豆豆」的小姑娘,由於過於活躍和調皮,被好多所小學退學了。後來,經過介紹,她來到了一所叫「巴學園」的學校,這所學校的小林校長是位慈祥的老先生,專收不受主流學校歡迎、被退學而無處可去的小孩子。作者在後記中這麼寫道:
「我想要說的是一個叫小豆豆的女孩子,在周圍大人們的引導下,終於能夠順利地和大家一起學習、交往的故事……先生不停地對我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是怎樣激勵著我,支持著我,一直到現在的啊!它對我的鼓舞無法計量。如果我沒有進入巴學園,沒有見到小林先生,恐怕無論我做什麼,都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被自卑的心理所包圍,不知道該怎樣做才好,就懷著這種無所適從的心理,直到長大吧?……我常想,如果今天還有巴學園的話,可能就不會有孩子討厭上學了吧?因為,在巴學園,即使放學之後,孩子們也不願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著早一點兒到學校去。巴學園就是這麼一所充滿魅力的學校。」
後來「小豆豆」在戰爭年代還是健康快樂的長大了,並沒有成為「社會邊緣人」,而是變成了一名知名的節目主持人和作家。她在巴學園認識的小同學們,也都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還有遠赴美國的著名物理學家。這些孩子,在小時候,可都是不受人待見的「熊孩子」呢。長大之後,大家再聚會的時候,都不無感慨的說:如果當年沒有小林校長溫柔的愛與接納,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nnnnnnnnnnnnnnnn由此可見,由此沒有哪一類孩子是更「優秀」,更「高級」的;每一種性格,在合適的環境下,都能燦爛的綻放。
我真心希望,有一天我們中國的父母和整個社會,能把對孩子的標準放寬些,價值觀不要只是那麼單一的一種「進入好學校,將來找到好工作」。什麼叫做「好」?過得開心幸福,不給社會和他人造成負擔,有能力負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這樣就已經很好。
如果有選擇,我們到底是希望逼迫孩子成為「痛苦的別人」,還是允許他們成就「幸福的自己」呢?
人生的每一個岔路口,無不充滿選擇;下一個選擇權,就在你我手上。
(未完待續)
下一期我們會講到Part 5,如何幫助孩子尋找「心流」。敬請期待!
~P.s. 祝現在天下所有的「熊孩子」,將來都變成盡職盡責的好父母~^_^
推薦閱讀:
※現代家庭教育畸形:家長視孩子為私有財產
※教導孩子防範性侵犯,你還有多少是不知道的?
※讓信仰自由
※有與沒有之間的女孩——《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做幼教是怎麼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