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種子」,亭亭凈植——敦煌藻井蓮花紋樣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被世人傳誦至今,更是入選初中課文,少時老師要求日日背誦。至今仍朗朗上口。

蓮花,與佛教淵源相生,亦常為中國文人托物言志。魏晉以降,佛教蓮紋由印度傳入成為石窟裝飾與佛教造像的系統裝飾紋樣。入唐宋,隨佛教世俗化而普世化,出現諸如「蓮(連)生貴子」之類民間吉祥寓意。

及至現代,蓮花依舊作為「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高潔形象,為藝術創作注入禪意與文人氣質。

獲「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優秀兒童圖畫書獎的作品《安的種子》,一個關於「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經過一個擁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蓮花特質的小和尚之手開出千年蓮花的故事。在原創圖畫書界,這本作品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不炒傳統冷飯不說教,原創故事語言中少有的朗朗上口。

老師傅分給本、靜、安每人一顆古老的蓮花種子。「這是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非常珍貴。你們去把它種出來吧。」

拿到種子後……

我要第一個種出來。本想。怎樣才能種出來呢?靜想。

我有一顆種子了。安想。

本跑去尋找鋤頭。靜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安把種子裝進小布袋裡,掛在自己胸前。

本把種子埋在雪地里。靜去查找種植蓮花的書籍。安去集市為寺院買東西。

等了很久,本的種子也沒有發芽。

等不到種子發芽的本憤怒地刨開了土地,摔斷了鋤頭,不再幹了。

我一定會種出千年蓮花的。靜想。

雪下大了,我先去把廟門外的雪掃一下吧。安想。

靜將選好的金花盆搬來,放在最溫暖的房間里。安接著清掃寺院中的積雪。

靜用了最名貴的藥水和花土,小心地種下了種子。安和以前一樣做著齋飯。

靜的種子發芽了。靜把它當成寶貝。用金罩子罩住。清晨,安又早早地去挑水了。

靜的小幼芽因為得不到陽光和氧氣,沒過幾天就枯死了。晚課後,安像往常一樣去散步。

春天來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種下了種子。

不久,種子發芽了,安欣喜地看著眼前的綠葉。

盛夏的清晨,在溫暖的陽光下,古老的千年蓮花輕輕地盛開了。

故事結束。這本圖畫書的最後,有四篇關於故事的不同解讀。從養兒觀念到生活哲學,很全面,不需我再來解讀一遍。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去買來和孩子一起閱讀。

我感興趣的是「蓮花」本身。「千年蓮花種子」最早是從哪裡來的呢?

說到我國最早與蓮花相關的文物,不得不提的就是河南省博的鎮館之寶——春秋蓮鶴方壺。蓮鶴方壺壺蓋上有十組雙層鏤空蓮花,如同青銅器時期的所有文物一樣,哪怕是現代人眼中脫俗的蓮花,都如同饕餮一樣,有一種詭譎的莊嚴美感。

春秋蓮鶴方壺

但我國固有的蓮花自然所指和蓮紋形態,與佛教中的自然所指和蓮紋形態,可能是不一樣的。

《詩經》、《爾雅》中有「有蒲與荷」、「荷,芙蕖」的記載,證明我國固有的蓮花自然所指,應該是指荷花。而在古埃及,睡蓮被奉為「神聖之花」,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石柱上,最下層是一層覆瓣蓮花,瓣形細長,更接近睡蓮的形態。佛教中蓮花的自然所指,應該是睡蓮。而佛教藝術中常見的細長蓮瓣紋樣,最初也是由希臘水草葉演變而來的,與我國先秦時期的蓮花紋樣迥異。

阿育王石柱

我國現有的被視為傳統的紋樣,八成是外來融匯。漢代以前,我國固有的傳統紋樣主要有雷紋、斜線紋、斜方格、斜方萬字紋、直線或曲線的水波紋、繩紋、鋸齒、乳、箭頭葉、半圓弧紋等簡單抽象紋樣。此外有饕餮等各類龍紋、鳳凰、朱雀等各類鳥紋、人物車馬紋、羊、鹿等動物紋。蓮花在漢墓藻井中有發現,因為漢代人認為蓮花是五行之一,出於水,可以克火,所以在漢墓藻井中,常畫蓮花和水草類植物。

漢末佛教傳入,佛教蓮花紋樣也隨佛像和石窟的營建開始大量出現。延續千年的敦煌莫高窟營建,見證了紋樣傳入與融合的過程。

北朝是敦煌石窟藝術的初發期,整個藝術形態都呈現西域文化與中原文化交融互映的藝術特色。北朝時期的莫高窟裝飾圖案主要以佛像台座、佛像頭光、裝飾帶、窟頂平棋裝飾和藻井裝飾為主,雖然傳入了一些新的紋樣,但總體紋樣簡練鮮明,組合不複雜。

北涼三窟 275 268 272

北涼時期的蓮花造型以圓輪表示。現存的照片已看不出具體細節,我們以常沙娜著《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中整理的紋樣來欣賞。

272窟藻井,中央為圓形蓮花,花瓣為單瓣中間有線形裝飾的寶裝蓮花樣式。從形態上看,為印度傳入的蓮花樣式。作三層疊澀,四周飾以另一重要外來紋飾——忍冬紋,疊澀形成的岔角繪忍冬紋和飛天。飛天的形態雖然依舊是印度式的大胸袒乳,但相比雲岡石窟中完全印式的五短肥碩造型,已經是美麗太多了。

北涼 272窟

北魏時期藻井蓮花在圓輪基礎上有多層單瓣蓮花出現。以單線勾勒花瓣形狀。四周飾以忍冬紋和火焰紋,疊澀形成的岔角繪盛開的側面蓮瓣紋與忍冬紋組合變形的紋飾。

北魏 249窟

北魏 251窟

北魏 254窟

西魏與北周時期莫高窟藻井蓮花紋樣延續北魏時期風格,總體來說,北朝時期蓮花紋樣趨向幾何化與抽象化。285窟井心蓮瓣紋樣很有特點,為蝌蚪形,是盛開的側面蓮花的形態變體。在邊式紋樣上加入了鋸齒紋。

西魏 285窟

隨後在北魏時期開始營建的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蓮花雕刻與莫高窟風格一致。並出現了輪廓似錨形,蓮瓣中央向外鼓出,形態並不太像蓮花的「凸面寶裝蓮花」。還有飛天的五短身材、希臘柱式、模仿犍陀羅風格的雕像,都是雲岡石窟的整體西域特徵決定的。

雲岡石窟蓮花紋樣

北魏孝文帝公元494年前後遷都洛陽,開始營建龍門石窟,出現很多中間瓣壓二邊瓣的單瓣蓮花。龍門石窟更具中原風格,從長得像荷花的蓮紋上就可看出來。

龍門石窟蓮花紋樣

從隋代開始,蓮花紋樣經歷了豐富多樣的本土化創造。隋代雖只延續數十年,但在裝飾藝術方面充滿了創造精神。莫高窟洞窟形制由北朝時期的中心柱窟為主體,變成覆斗頂窟為主體,藻井作為窟頂唯一的視覺中心,顯得更為重要,因此,藻井的紋樣變化也猶為豐富。

隋代是一個創造性的時代,藻井圖案內容豐富、表現細膩,紋樣傾向自然形態,很少雷同,沒有形成程式化特徵。401窟藻井,中心是一朵八瓣蓮花。圍繞同向飛翔的飛天與異獸,邊飾紋樣變化豐富,四角繪製蓮花化生。

隋 401窟

407窟藻井是隋代藻井的典範,這個藻井中心是一朵雙層八瓣大蓮花,花心是一個綠色的圓圈,圓圈中即是著名的三兔造型,當然,三兔造型也是西域傳來的。

隋 407窟

隋 397窟

隋 392窟

隋 390窟

隋 314窟

隋 311窟

隋 305窟

初唐時期的部分洞窟,藻井形式繼承了隋代樣式。如329窟藻井,以蓮花飛天為中心,周圍四個飛天圍繞蓮花旋轉。

初唐 329

進入盛唐,蓮花紋把蓮瓣做了變形,變成桃形和捲雲形,做放射狀構成,形成花瓣豐富,色彩斑斕的一朵大花。這時的花朵大體已失去了蓮花的特徵,花瓣越來越豐富,通常稱作團花圖案,或稱寶相花。豐滿,圓潤,端莊是其主要特徵。

比起初唐的藻井,更加圖案化了,形象的東西減少了,抽象何程式化的內容增加了,蓮花也變得更加不像蓮花了。

盛唐320

盛唐444

盛唐319

盛唐171

中唐和晚唐,藻井色彩整體淡雅而雅緻,更具裝飾意味。團花形式延續唐前期樣式,但不像前期那樣富於立體感。這一時期出現茶花紋,但總體呈現寶相花樣式,也就是既不像蓮花也不像茶花的把花瓣全部壓平樣式。

中唐188窟

中唐 159窟

中唐112窟

晚唐 196窟

晚唐 85窟

晚唐 9窟

晚唐 9窟

五代時期流行團龍與團花紋樣,瀝粉堆金的方法廣泛應用,有一定的立體觸感,又有貼金的效果。紋樣上吸收了蓮花紋和茶花紋的特點。相比唐朝的雍容繁複,五代時期的的紋樣趨向簡潔規整,抽象嚴謹。

五代 36窟

西夏 408窟

《華嚴經》記載佛有「四德」,蓮有「四義」,蓮花四義「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喻之佛陀四德「常、樂、我、凈。」由佛教東傳的蓮宗至佛教本土化的禪宗,蓮之象徵寓意不可不謂崇高,蓮紋變化之多不可不謂工匠之虔誠。今借欣賞兒童文學作品之名,探究「千年種子」之來源,也不負修身、養性之愜意。

(說人話就是我很無聊,於是看了幾本關於石窟的書,順便來掉了個書袋。有錯誤之處敬請各位指出,不勝感激。)

書目如下:

《敦煌石窟藝術簡史》 趙聲良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佛像的歷史》 梁思成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敦煌:眾人受到召喚》 《生活周刊》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安的種子》 王早早 黃麗 著 海燕出版社

《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 常沙娜 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推薦閱讀:

做了個小繪本:笠地藏
BigMonkey『s繪本推薦:100本最棒的幼兒繪本推薦(南方都市報《城市周刊》出品)
就是看著開心
圖畫書 | 400冊書就可以充實一面書架,和孩子的幼童期。
小動物們開爬梯

TAG:绘本 | 敦煌 | 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