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賽的故鄉 | 印度 · 目的地

作者:Lavigne

從阿格拉離開的時候是清晨,本想趕上中午開往齋普爾的班車,沒想到中途就被馬車撂下,蜂擁而來的是如饑似渴拉生意的炯炯目光,在高顴骨黑皮膚間撲閃……我殺過層層遊說,在前往齋普爾的必經之路旁打聽車況。

這是一個馬路集市,好心的糖果店鋪小伙兒從屁股下抽出一張毛氈遞給我「喏,坐下等吧」,潛台詞就是永遠別打聽印度的時刻表。我找了個避陽角落,盤腿端起一本有關西方文學吉普賽精神的書打發時間,大篷車碾過塵土飛揚,載著一車妻兒老小吹拉彈唱、叮噹作響,他們大聲唱著歌在黃沙中遠去,回眸間留下一張咧嘴笑著野性的臉龐……

我躲在彩色糖果串成的珠簾里,童心盎然。恍然間看見卡門嘴角上銜著的皂角花、小牝馬一樣的走來,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吉普賽之風」如原野上盛開的野花,就在這個焦躁不安的午後,就在這條通往吉普賽發源地的路上,清冽得朝我襲來。拉賈斯坦,用這樣的方式,提前向我揭露了它千年的氣質,吉普賽回家了——

拉賈斯坦邦:吉普賽的故鄉

拉賈斯坦,這個印度西北角毗鄰巴基斯坦的半沙漠地帶,被公認是吉普賽人的故鄉,也是風靡世界波希米亞元素的發源地。在印度獨立前,還只是由十八個國王分而治之的幾十個土邦,獨立後將它們合併,命名「拉賈斯坦邦」,意思就是「諸王侯之地」。世居在這裡的是驍勇善戰的拉傑普特人,他們的祖先被分為「太陽部落」「月亮部落」和「拜火部落」三個族群,歷史上多次抵禦外來侵入,在黃沙漫漫的單調土地上留下了無數的城堡和哈威利。

至於吉普賽人,沒有人知道他們確切屬於哪個族群,也沒有人知道什麼原因,在公元1000年左右,他們離開印度西北部故鄉,開始全世界遷徙。幾千年間,他們帶著吉他、蛇笛、木偶、詩歌、占卜術和塔羅牌,經小亞細亞和希臘,進入羅馬,將波希米亞文化帶到了全世界,以至於在上世紀60年代,「波希米亞」一度成為歐洲青年向循規蹈矩的中產階級主流生活挑戰的招牌,直到現在,不滿現實的西方文藝青年仍然逃遁到這裡,尋求精神自由。

波希米亞在都市中突出表現為一種自由奔放、爛漫不羈的服飾風格:褶皺、刺繡、珠鏈,層疊蕾絲、蠟染印花、皮質流蘇、手工細繩結,木瓷貝骨掛滿一身,叮叮噹噹招搖過市,再配上印巴女孩的古銅色皮膚、煙熏大眼睛,她們愛跳舞的妖冶身軀在陽光麥田裡隨意起舞……這一切都與現代文明工業化的冰冷機械背道而馳,是都市青年精神傾向的註解。

由於吉普賽人行走世界,收集各民族的風俗:印度的刺繡亮片、西班牙的層疊波浪裙、摩洛哥的露肩肚兜皮流蘇、北非的串珠全都熔為了一爐,穿在身上似乎將世界民族千百年來的風俗變遷微縮收藏。而這些,我都在即將到達的拉賈斯坦「四色城市」尋到了蹤影。

粉紅之城齋浦爾

作為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普爾是進入西部的一個重要門戶,也正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沙漠中相對富腴的平原環境,自古就是印度武士群雄爭霸的兵家必爭之地,從15世紀伊斯蘭教入侵到16世紀歸順莫卧兒王朝,今天的齋普爾城是由卡奇瓦哈家族的齋.辛格二世於1728年所建,精通建築、天文的博學王子參考了當時歐洲一些知名城市的建造方案, 並彙集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建築師共同商討, 最終確定了齋浦爾的藍圖。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按規劃建造的城市,規劃後的齋普爾分為九大區,分別象徵天上九大星象,中間街道統一寬度為三十公尺,還有以太陽月亮命名的東西方大門,城內建築則完全是按照古老的印度建築風格設計,圓塔尖檐的屋頂,許多小孔的窗戶凸出在外, 被雕飾成不同的形狀,城市地下還有一個完整的排水系統可以疏通暴雨積水。而齋普爾真正享譽世界是在1856年為迎接英格蘭阿爾伯特王子來訪,一項強制性的命令要求將全城建築刷成粉紅色!從此它有了一個夢幻般的名字「粉紅之城」。

或許是進入沙漠地區,或是粉城自有的熱烈,早上撩開窗帘被一片粉色的陽光晃的睜不開眼,合著這陽光展現在眼前的是:拖著紅色裙裾、頂著水罐,逶迤輕盈的粉紅紗麗女子,紅色的吉祥痣Teuta、紅色的頭包Turban、隨處可見的粉紅服飾體系是對色彩天生敏感的印度人與環境融合的方式。

屹立在Tripolia Bazar入口處的五層屏風式建築「風宮(Hawa Mahal)」是「粉城」第一個標誌性建築,如一位高貴少婦展開她傘蓬式的粉紅裙擺,將陽光反射的更加絢爛。九百五十三扇雕花窗戶以小孔成像原理,巧妙得隔絕了外面集市的喧鬧,保持宮廷清幽,陽光無論從哪個角度也射不進去,且通風采光極好,即使是高達40度的高溫,屏風牆後也舒適宜人。試想幾百年前嬪妃貴婦們在這裡倚窗納涼俯瞰世間百態,卻不被暴露尊容,一抹嫩粉掠過她們的眼瞼,心頭泛起的是對集市熱烈的羨艷,抑或是獨處深宮的酸楚?

在風宮的照耀下,八個相互交錯的Bazar構成了印度西部最大的服裝珠寶交易市場。商業,或許是深入體驗一個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唇槍舌戰之間,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審美價值、不同商業觀念的碰撞,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管他禮儀、面子還是信仰,只要雙方能達成一個好價錢,對牛彈琴或是指鹿為馬都在所不辭。

精明的印度人,只有在這種小商品極度繁華的表象背後,能偶爾重現出那個具有千年大國歷史、曾經繁華昌盛的中世紀風貌。我想這應該算是一種榮耀吧,比起那些至今殘留的陋習和詬病,古代曾經稱雄世界的那個印度總算在這一點上還未曾磨滅。特別在齋普爾這個伊斯蘭教成為主流宗教的城市,古蘭經教導下聰慧的商業特質,致使這個城市終於和它滿城的粉紅一起,在太陽的烘烤下,持續升溫的空氣中,不斷沸騰……

熱愛珠寶的民族

齋普爾有全印度最好最便宜的珠寶首飾,據說早於1976年就在齋普爾堡附近發現了許多寶石,也正從那時開始,齋普爾的神秘面紗才逐步被揭開。今天的Bazar,我們有幸從許多的小工藝品商店的櫥窗里就可驚異的發現稀世的紅藍寶石,當然真偽不敢保證。但我只為了享受購物的樂趣以及尋訪流傳在世間有關印度寶石的種種傳奇。

現在大多數人都對南非鑽石耳熟能詳,且不知迄今為止世界首飾史上具有神話傳奇色彩的鑽石都幾乎來自印度:珍藏於俄羅斯克里姆林宮,重達190克拉的「奧洛夫」(orlow)鑽石,據說是一名法國士兵從印度邁索爾邦的一尊神像上偷來的;珍藏於法國盧浮宮,重達140.5克拉的「攝政」(Regent)鑽石,曾被法國4個國王引以自豪作為攝政王王冠鑽石;還有突然出現在日內瓦的克里斯蒂古玩店裡的「瑪希雅爾」Mahiyal鑽石,重達139.38克拉,是非常稀有的黃寶石,長期蹤影杳無,後被神秘人高價買走;700多年來一直聞名於世的「光之山「(Kohinoor)鑽石,據說經過顛沛輾轉,上面留下一塊血斑,被視為不祥之物,後被鑲嵌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王冠上,1937年女王加冕時曾戴過……

宗教興盛的古印度,人們深信寶石有神奇作用,並同命運有關。所以從印度河文明開始,不管是皇室還是民間,不論是神靈還是動物,都裝點了種類繁多的首飾。不怪乎英國人托馬斯?羅參加莫卧兒皇帝祝壽慶典時,曾為看到的珠寶驚嘆不已,他寫道:「頭、脖子、肚子、上臂、手腕、手指都戴著鑲嵌鑽石的鏈或環,紅寶石像核桃那麼大,珍珠大得令人難以置信。」齋普爾的琥珀堡至今仍記載著1510年前後王后身上佩帶的首飾重達16公斤,以致只能以車代步的誇張情形。

然而自從英國殖民統治以來,簡潔的西式服飾風格已經逐漸替代了印度佩戴首飾的繁複之風,如今只有拉賈斯坦邦的集市上還能窺見許多首飾的傳統遺風。從頭到腳,分為頭飾、耳飾、鼻飾、手飾和腳飾……頭飾是用小鏈和小鉤固定在頭部和額部的裝飾,不僅是鑲嵌寶石的頭冠、垂吊前額的孔雀滴水狀寶石,還有編結在髮際里的飾品,甚至還有與耳環、項鏈連為一體的頭飾……與印度姑娘濃密的黑髮纏繞在一起,猶如黑夜裡的星星。

耳飾不僅限於耳垂,從耳輪到耳屏,只要能穿孔的地方都可佩戴,形狀也不局限環狀,有的呈方形牌裝,有的呈貝殼狀將整個耳朵嚴嚴遮住,它的重量也從克到斤,從出生開始逐年遞增將耳垂不斷拉長,據說佛教傳入中原時那「兩耳垂肩」的菩薩像便是由此而來。印度古代耳飾上的紋飾也帶有明顯的土著文化痕迹,日月、大象、母神等具有生殖崇拜的圖案。據說一些偏遠農村的寺廟中,神靈耳朵上佩戴的耳飾圖案竟是兩隻砍斷了的人手,目的是警告人們請勿偷盜。

印度的鼻飾,據說是由穆斯林傳入印度,通常由已婚女子佩戴,鑲有珠寶的金銀環穿過鼻間隔, 懸掛於鼻端,或是鑲嵌在鼻翼,她們笑得時候鼻上的小碎飾品也不經意的閃動,平添了笑意和光彩,西部的婦女們常常在鼻環的另一邊也穿上一根銀鏈, 與髮鬢相連以示牢固。

項鏈的種類在印度五花八門,從價值連城的寶石項鏈,到價格低廉的玻璃珠子,一應俱全,材質除了寶石、黃玉、珍珠、水晶,象骨、檀香木以及各種奇石外,偏遠山區的窮人還常用椰子殼、貝殼和芒果等富含大自然天真的想像力,農村地區還偶爾可見脖子上套滿頸環的風俗,類似非洲某些原始部落里的傳統,以脖子越長、套的頸環越多而越美。

手和腳的飾品有手鐲、戒指、趾環。手鐲一般用金銀、玉石、玻璃、細瓷製成,分為開口式和封口式兩種,開口式鐲子的兩端分別用蛇、獅、象等頭像裝點。在齋普爾Bazar上最撩動心思的也正是這些色彩艷麗的鐲子了,不大的櫃檯上往往架著幾根圓管,密密麻麻的套滿了花色各異的鐲子,把手伸給店主,他會捏捏你手掌的柔軟程度便知你佩戴手鐲的大小尺寸,老百姓戴的鐲子大多都是玻璃、塑料製品,價格便宜,往往都是四個一組、十個一串的買,從腕部一直戴到了肘部,甚至肩胛處,走起路來叮叮噹噹,根據不同紗麗的顏色還可隨時更換鐲子的花色。

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手鐲具有幸福和長壽的含義,拉賈斯坦還有一種風俗:一個女人在訂婚時會戴上一個鐲子,正式搬入丈夫家時會增加一個鐲子,以後,她每回一次娘家就增加一個鐲子,以此類推;而當一個女人變成寡婦時,她要取下手臂上所有的花鐲,而以一對簡單的銅銀手鐲替代,腳踝上的鐲子也要被摘除,只有耳環與趾環可以保留,有些寡婦還會保留脖子上的銀鏈,但是大部分寡婦都會選用植物飾品取代。

如今的印度珠寶首飾已經成為民族出口業重要的支撐,外國遊客偏愛植物、孔雀、星辰等帶有莫卧兒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的主題圖案,同時印度首飾保留了印度河流域流傳下來的主要文化特徵。近年來,印度的珠寶製造商既生產具有保值收藏價值的貴重首飾,也生產美化裝飾為主的模擬寶石和新工藝首飾以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

我們追隨著古印度的神秘,進入了印度最西部的拉賈斯坦邦,這裡被公認是吉普賽人的故鄉,也是風靡世界波希米亞元素的發源地。波希米亞風格近年來風靡時尚界,在都市中突出表現為一種自由奔放、爛漫不羈的服飾風格:褶皺、刺繡、珠鏈,層疊蕾絲、蠟染印花、皮質流蘇、手工細繩結,木瓷貝骨掛滿一身,叮叮噹噹招搖過市,再配上印巴女孩的古銅色皮膚、煙熏大眼睛,她們愛跳舞的妖冶身軀在陽光麥田裡隨意起舞……這一切都與現代文明工業化的冰冷機械背道而馳,是都市青年精神傾向的註解。

古印度布料與紗麗

齋普爾最出名的當然就是西部最大的紗麗定做批發市場了,拉賈斯坦因為地處偏遠,許多小城鎮又因風沙阻隔,不能方便去德里、孟買等大城市批發進貨,齋普爾自然就成為了西部物資的一個集聚站。黃沙漫漫的蒼茫天地間升騰出了對色彩如饑似渴的渴望,這裡的紗麗顏色特別艷麗,鑲有金銀綉邊或珠寶刺繡,由於氣候炎熱,多以輕、薄、透為主要特色。

拉賈斯坦傳統色彩印染的布料chundari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還出產巧奪天工的更紗,這是一種由印度傳統木板染布術印出的奇異花色,淺色背景上印出深色的點狀圖案,花色紋路古樸典雅。染色過程是首先將經過漂色的氈布放在紗麗上,染色時重新上色,待染上背景色之後,點狀的彩色圖案就會慢慢凸顯在淺色背景上。這是一種拉賈斯坦特有的傳統印染布料chundari。

而木板印刷術更為古老,被稱作「bhat」或「chhapa」,首先由人雕刻木製印版,雕刻印版的工作本身也是一項藝術,在雕版上要適當的刻孔,以便通風,避免在染色時色塊凝固,三種顏色的色塊在背景布上不斷融合創造出色彩艷麗的圖案,整個過程極其繁複,人工完成耗時又精細。目前這項在印度其他城市都難尋蹤跡的工藝,就出產自齋普爾往南16公里的小村落桑格內爾。

瑟勒斯沃蒂河畔鱗次櫛比的手工作坊,全村的大人孩子都一起在有規律的分工協作著,製版、染色,晴空萬里的藍天下數千幅更紗被風吹得獵獵作響。

陳列在齋普爾民俗博物館的一件Choli+Ghaghara

攝影| 彭穎

印度紗麗根據不同的種族、區域、信仰,相應有許多不同的色彩、質感和穿裹方式。印度婦女穿著紗麗時,上衣是一件短袖、露出肚臍的緊身衣(Choli),下身是一條及地的直筒襯裙(ghaghara)。蕾蕾被拉進一間制衣店,熱心的店主非要當場為她示範紗麗的穿著方式,出於好奇試試也無妨:

1. 首先拉住紗麗布左邊一端,塞進右側的襯裙裙頭。

2. 將紗麗布由右至左環繞下圍,約三、四圈。

3. 接著用紗麗布在右前方折成四折,並且塞入裙頭。

4. 然後將剩餘布塊,由左後方繞過右邊腋下,披向左邊肩膀上。

5. 最後直接將紗麗布披在肩上、或披覆在頭上。

全身上下裹好了走起路來戰戰兢兢,既害怕絆腳跌倒又怕紗麗松垮掉下,感覺比中國的旗袍更加淑女約束,可是看印度女子走得爛漫輕快。

除紗麗外,印度女性最愛穿的是另一種民族服裝,叫「旁遮普女裝」又叫沙瓦克米茲( Salwar Kameez),上身是一條寬鬆的長及膝部的外衣,一般都在領口、胸前和袖口綉有美麗的圖案,下身穿一條低腰寬鬆的褲子,褲腳稍微收縮,脖頸上從前往後披一條薄如蟬翼的紗巾,走起路來紗巾隨風拂動,青春飄逸。這種服飾除了錫克教徒的妻子常穿之外,也是未婚少女的流行服飾,似乎行動更為方便。

鞋上的印度

一直沒在意印度人鞋子的特徵,由於印度教大部分寺廟都是要脫鞋入內的,印度又是一個主張與大自然親近的國度,無論是舞蹈還是勞作,似乎都喜歡光腳,曾經還發生過印度國家舞蹈劇場不允許北京舞蹈學院學生穿鞋上台演出的糾紛,可是鑒於印度曾經也是歷史上泱泱文明古國,怎能沒有鞋裝的講究?

果然,在傳統保存較好的拉賈斯坦邦齋普爾的集市上我看見了「鞋的藝術」。隔三差五的店鋪前都掛滿了印度民間手工鞋,夥計站在門口看見一個外國遊客就拿起兩隻鞋表演90度對摺,還啪啪的互擊,為其吆喝聲配奏。剛看見這「表演」時我驚呆了,什麼樣的鞋可以彎曲成這樣?原來這就是拉賈斯坦邦獨有的駱駝皮鞋,駱駝皮非常柔軟,可以隨意彎曲對摺,也可在表面繡花鑲嵌,由於其表面精美的綉片飾品及錦緞,加上其獨具古典風情的尖頭小三角,這個被稱作「Mojaris」的鞋享譽世界,與紗麗、包頭巾(Turban)、吉祥痣(Teuta)一起成為象徵印度的四大裝束。

齋普爾市集上傳統手工製鞋的老婦人

頭上的印度

至於包頭巾,正式名稱為turban,更是印度人留給世界的形象特徵。對於即使沒來過印度的中國人來說,「紅頭阿三」也是耳熟能詳的。三十年代的上海灘,高級公館都是印度人當僕人看守大門,他們清一色都裹著大頭包,頭包顏色多為紅色,低頭哈腰時格外明顯,讓那時的達官貴人倍覺高貴。加上他們一直「yes,sir!yes,sir!」的叫著,上海人就聽成了「阿三」,長久以往「紅頭阿三」就是印度人的代名詞。

攝影 | 彭穎

看齋普爾牆頭掛滿紅色turban,在粉紅城煞是熱烈!關於turban的顏色如今是沒有限制的,上層階級男子會根據款式和場合搭配不同色彩的頭包。但是頭飾的顏色在印度歷史上曾一度有過政治傾向的爭論,由於甘地喜歡戴白色小平帽,黑色的華達呢帽子和白色的甘地主義帽子一度象徵了人們的意識形態信仰。

不僅是顏色,頭包的款式和佩戴方式都暗示著地區和階層的不同,在拉賈斯坦隨處可見頭戴大頭包,留著濃密大鬍鬚的傳統男子裝束,這是拉賈斯坦人尊嚴、榮耀和身份的象徵,可是在印度其他地區這種由帽子代表的階層象徵已經逐漸消失。即使在拉賈斯坦,頭包還有詳細的細分:

齋普爾人的頭包是有稜角的,烏代普爾人的頭包比較平坦,焦特普爾人的包頭相對苗條細長,而最具特色的是錫克人的頭包,形狀通常格外的高而大,呈渦旋型。這是因為錫克人對頭包有嚴格的規定與傳統,從十五世紀錫克教在印度西部旁遮普邦創立開始,直到第十位古魯明確了錫克人區別於其他宗教的穿著特徵,錫克教才發展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宗教,被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傳統,並一直保留到今天,那就是「五K」和戴頭包。

具體來說,「五K」是指:蓄長發( Kesh )、加發梳(Kangha) 、戴鐵手鐲( Kara ) 、佩短劍( Kirpan)和穿短褲(Kachera),因為這五個詞都是以「K」開頭,所以簡稱為「五K」都是由錫克教師尊古魯那納克規定的。

蓄髮(Kesh)代表著一個完整的、自然的人。人的整個身體都是神所賜予的,人不能剃掉身上任何部位的毛髮。蓄髮象徵著人的精神境界,剃髮則是出於虛榮或是為了遵循世俗的標準,拒絕虛榮和世俗的標準體現了一種自由的精神與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

加發梳(Kangha)可以梳理頭髮,把頭髮打成結,並使之固定,加發梳也是一種心靈修鍊,錫克教徒通過佩發梳,時刻提醒自己要控制心思,以防止自己的思想處於無目的遊盪或無秩序狀態,避免種種自私慾望的增長;

鐵手鐲(Kara )可以被用作武器,配合寶劍使用,也可以抵擋敵方的寶劍,用來保護手腕和手臂,除了這種自我保護的功能之外,還象徵著錫克教的團結精神是永恆的,超越時間和空間;

佩短劍(Kirpan)是錫克教徒尚武精神的表現,也是他們幾百年來反對壓迫、爭取自由的象徵;

穿短褲(Kachera)可以使人動作輕快、行動自由,是西部人騎士風度的展現,也象徵著與印度教長衫的分離,是與印度教傳統決裂的一種表示。

因為錫克人都保留長發,包頭巾既可以保持頭髮整潔,還猶如頭頂皇冠,提升人的尊嚴。最初錫克人包頭巾與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當時,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的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

有意思的是,現在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頭,而錫克人卻執著如故。對於男性錫克教徒來說,是一種必須履行的義務;而對於女性錫克教徒來說,纏頭巾具有選擇性。大多數女性教徒都不纏頭巾,但也有極其虔誠的女性教徒纏頭巾。他們的古魯尊師曾描述過:「一位真正的古魯信徒應該纏上頭巾,以使他的服飾更完整。」這也使得他們和當時包頭巾的莫卧兒統治者處於平等地位。

錫克人的包頭巾通常有將近13米長!相當於一件紗麗裹在頭上,但是據說頭巾布料很輕很透氣,並不像看上去那麼沉重。在現場我請教了牆頭賣turban的錫克人,他為我現場示範頭巾的包裹方法:先用5米長的小長布把頭髮裹成個小球在頭頂,這個第一層頭布叫PATKA,然後把13米長的大布包上,你會在前額的地方看到裡面小布的一角……大頭布包的時候可是把兩個耳朵也一起包進去。平時較為隨意的人只包第一層,像中國道士一般,頭頂一個小圓球。印度獨立後,政府非常尊重錫克人的包頭習慣,因此批准錫克男人騎摩托車可以不戴頭盔,參軍也不用戴制式軍帽,只要在包頭布上別上軍徽就行。

當一個家族的長者去世後,族群里的人將會在他去世後的第12天將全族人聚集起來,推選長者最大的兒子成為族群領袖,這個儀式被稱作bhawni。其他的兄弟將會給他獻上一頂紅色的頭包,而族群里其他的長者會給他獻上一頂白色的頭包,接受了這等榮耀的大兒子也就是當眾表示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從歷史上來看,印度頭飾的傳統可以追溯到1346-1565年Vijyanagar王朝時期。在伊斯蘭統治還未入侵之前,印度人流行一種叫做「庫拉維Kulavis」的華美帽子,作為turban的前身,「庫拉維Kulavis」的樣式只能從青銅雕像和古代壁畫上才能大致推測:

富人戴的庫拉維鑲嵌滿了翡翠綠寶石

庫拉維是印度甚至世界服飾史上第一款裁減講究的帽子,高約6-8英尺、周長15英尺,通常用由亞歷山大港(埃及城市)、大馬士革和中國進口的天鵝絨、綢緞、平紋織品製成。為了將帽子製作的更加吸引人,貴族們喜歡在帽子上裝點寶石來炫耀自己的身份,或飾以浮飾及彩色的刺繡。那時無論是建築還是文學、音樂及繪畫,印度藝術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藝術品位同樣體現在衣著打扮上。

後來在西方人統治期間,庫拉維漸漸的淡出了時尚,被西式帽子所取代。可是一直到現在,有著森嚴等級觀念和文化積澱的印度人仍然把頭上裝飾作為區分地區、階級、職業等複雜背景的標誌,比如烏代普爾的人們頭包比較平坦、齋普爾人的頭包是有稜角的、焦特普爾人的包頭相對苗條細長;上層階級的人還會根據款式和場合戴不同色彩的頭包;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裡,帽子的式樣還代表了人們所信仰的意識形態陣營,白色的「甘地帽」(Gandhian cap)和黑色的華達呢帽子,在印度自由時期曾激烈的對峙過。

想到這些再看現在不斷被賤賣的頭包,年輕人已經不願意再頂著笨重繁瑣的頭飾,而他們還能找回祖輩那種骨子裡的尊嚴和榮耀嗎?

想到接下來深入拉賈斯坦腹地的旅途都將是齋食相伴,晚上我和蕾蕾拚死也要把自己喂個飽,找了家吃烤肉的高檔餐廳,這一頓可吃掉了我們一千多盧比,心痛之餘這也像是災荒年間的「打牙祭」吧,抹了抹殘留在嘴邊的肉香,迎著天邊的夕陽,該啟程了。

推薦閱讀:

禪宗是如何成為中國佛教界唯二主流之一的?它為什麼能夠立足於中國主流社會一千二百多年?
在哥本哈根的田野里,藏了幾個巨人
現在有代表性的亞文化有哪些?哪些亞文化和彈幕那樣與產品結合的好,起到了正面效果?
[美讀客]在線沙龍第十八期:韓松落:身體里住著一個老靈魂

TAG:印度 | 旅行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