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套路:用戶細分,各個擊破

分類是我們簡化認識、理解世界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世界本為一體,我們為了便於理解,把原子及以下層面的事情叫做物理學,原子組成了分子,進入化學領域,有機大分子,又和生物沾邊,生物越來越複雜,有了人類學,人類個體研究叫心理學,一群人就是社會學,衍生出經濟、政治、文化……

淘寶有一批產品經理,專門研究「類目」,即如何把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商品進行分類;

之前,我也寫過一篇和分類有關的文章 (鏈接:聊聊互聯網產品的分類);

今天,我們講講用戶細分的實用套路,這是在眾多用戶中,尋找最關鍵的核心用戶、精細化設計、運營的必備技能

分類的角度有很多,我們先從邏輯上,複習一下什麼樣的分類是好的?我的理解是把全集分為子集後,不同子集的個體之間差異盡量大,每個子集內的個體差異盡量小。那麼,我們對用戶進行分類的原則就是——

不同細分的用戶,「需求場景」差異要盡量大

第一,如果產品的用戶是多邊的,先根據不同角色分類。

多邊型的產品,對應單點(如小工具)和單邊(某些同好社交應用)的產品,要有至少兩種明顯差異的用戶群體,通常這種產品都具有平台屬性。

舉例,對於淘寶來說,常見的分法是買家、賣家、第三方服務商、平台方;對於滴滴出行,就可能會分成司機、乘客、平台運營方;對於知乎,可以分為提問者、回答者、吃瓜群眾、平台方……這種就是按不同的角色來分類,一般我們會把不同角色作為第一維度來對目標用戶進行分類,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場景差異顯然巨大。

第二,新人、中間用戶和專家。

這是按照用戶對「產品所在領域的熟悉程度」來分類,也是一種非常常用的用戶分類方法。對於單邊的用戶角色,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分法,我建議用這個方法保底,畢竟新人和專家的需求場景差異巨大,前者希望「簡單易用易上手」,後者期待「穩定可靠性能高」。

比如QQ音樂,對於聽歌的用戶來說,如果是新人,他可能需要最熱的榜單、通過場景自動選歌,對於專家用戶,他可能會去搜某一張專輯,或者搜某位歌手;又如開車,新人需要一輛好開的自動擋,專家可能需要能上賽道的手動小鋼炮、能進山的硬派越野。

與此近似的角度,是新用戶與老用戶。

第三,根據人口統計信息。

年齡、性別、職業、所在地、消費水平……這個方法要慎用,要避免人口統計信息和產品關係不大的情況(比如按照不同職業來區分打車用戶,就沒什麼邏輯),這樣劃分成的幾類用戶,需求場景差異往往不是很明顯。

說幾個比較適合的例子。銀行各種級別的信用卡,是按照資產、收入、消費水平來分的;樂高的玩具,是按照年齡——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常規智力水平區分的;一些服裝品牌款式的策略,按照地域——一線大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劃分;奶粉,不同的年齡段;K12教育里的學生,不同年齡段;廁所,性別(這個例子比較扯淡,哈哈)……等等。

第四,根據產品的業務場景。

這個很難總結為通用的規則,通過幾個例子給大家一點啟發。

比如做企業服務,可以按照用戶(公司)的階段分為種子輪、天使輪、A、B、C……PreIPO、已上市等;

做培訓的,可以按照互聯網、IT、快消、生產製造等行業劃分,產品、運營、技術、管理等不同崗位劃分;

做航旅的,可以按照用戶累積里程分為普通、銀卡、金卡、鉑金;

做媒體的,可以按照讀者的三觀進行區分,信中醫的和反中醫的,民族主義的和世界大同的;

做社區的,經常分為原創內容的PGC寫手、加工內容的(點贊、轉發等)積極分子、純消費內容的瀏覽型用戶;

做出遊的,可以分為單人、情侶、親子、團建等等;

還有比較通用的,分為需要引導的菜鳥,需要維繫的忠粉,需要召回的舊愛,需要趕走的討厭鬼;

……

分得不好,後面做起來一團亂麻,分好了,便於分而治之。

-----------------------------

iamsujie,前阿里產品經理,寫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淘寶十年產品事》,現在做創業者服務,『良倉孵化器』創始合伙人,『B12』合伙人。更多信息可以關注二維碼。


推薦閱讀:

產品新人進階(一) 關於商業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們都是怎樣成為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的?
NPS·關於產品和用戶的終極問題
鮑捷:我對產品經理的一些碎想
如何用產品經理的思維做短租?情懷運營推廣一個都不能少!

TAG:产品经理 | 用户研究 | 用户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