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夾菜血案 | 如何健康安全的聚餐

今天小編在微博上了解國(ba)家(gua)大(xin)事(wen)的時候,微博熱搜榜里一條微博的標題引起了我的注意。

唉唉,好友聚餐,上了十二道風味,變成了十二刀瘋味。以關心國家大事,關心國民健康為己任,三觀明確準確正確的小編,作為醫學界的清流砥柱,為了大家以後聚餐的時候不要再發生這樣的血案,覺得有必要給大家推薦和科普一下更加安全健康的分餐制:

中國的聚餐歷史似乎由來已久,談論分餐制好像背離我們的傳統。其實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分餐制歷史更久。典型的例子是戰國時期好客養士,食客數千的孟嘗君。

《史記?孟嘗君列傳》的記載:」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剄。士以此多歸孟嘗君。」

中譯中字幕:大土豪孟嘗君夜宴賓客,其中有個坐的遠的屌絲因為被遮住了亮光,看不見孟嘗君吃的是什麼飯菜,以為自己被區別對待了,憤而離坐,於是孟嘗君把自己的飯菜端去給那人看。那人看了覺的太丟人了,便拔刀自刎了。雖然這個故事有孟嘗君籠絡人心的成分在裡面,但是說明那時候,我們是有分餐制的。

還有故宮中收藏的中國十大名畫之一《韓熙載夜宴圖》(其實這幅畫比清明上河圖更有故事),描繪的南唐李後主時代的夜生活,畫中人物,兩個食桌,一大一小,食桌大小雖然跟人物身份尊貴有關,但是可以明顯的看出每人都是分餐而食的。

進入現代,中國人更喜歡同飲共食。明月當空,親朋好友圍坐一桌,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大家從小到大,都能無數次回憶起這種溫馨的場景。沒有什麼比一起合桌吃飯聊天更能促進感情和活躍氛圍的了。圍坐共食有了一種感情紐帶的味道。

但是慢慢的有了一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首先,這變化出現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台灣,(這個年代好熟悉啊)那時候台灣B型肝炎猖獗,後來研究發現,口水是可以傳染這種疾病的。於是,台灣便在那時提倡公筷母匙運動。也就是說,希望大家在圍桌而食的時候,用公筷夾菜到自己的碗里或別人的碗里,再用自己的筷子來吃。而母匙,就是大家都不要把自己的湯匙往那一大碗湯里勺,而共用一隻母匙來勺湯。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句下到黃口小兒,上到耄耋老人都知道的話,這並不是一句俗話,這其實是古訓--晉.傅玄《口銘》。

現代醫學研究更多表明,一個成人口腔里的細菌平均有600多種,就像每一個人的指紋一樣人人不同。唾液里就有幾百萬株細菌,其中的細菌有些是有益的細菌,可以幫助食物的消化;有些是有害的細菌,會傳播疾病。在我國,傳染性肝炎,腸道疾病等很多疾病都是在餐桌上傳染的,所以「共餐制」對健康的潛在威脅和現實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為了大家的健康和安全,還是提倡分餐制,最少我們也要堅持用公筷來給你愛的人夾菜!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醫數iFU,如需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

推薦閱讀:

廈門有什麼適合全家聚餐的地方?
喝不了酒的人如何在酒桌上「生存」?

TAG: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