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務證券化

今天我們來談談銀行業務的證券化。

首先,我們來看看傳統銀行業務是如何處理的。

假設有一家銀行,他自有資金1元,接收用戶存款99元,假設不需要準備金,則可以將100元全部放貸出去。

具體為:

如果儲戶存款的利率為5%,客戶貸款的理論為10%,則在年末,具體為:

可以計算年投資回報率=利潤/自有資金,得到:

對上述過程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一年的過程中,需要銀行漫長地等待最後的結算。

在這一年的中間,銀行是閑著的。

看個概念,飯店的「翻台率」。

飯店的翻台率就是指桌子板凳重複利用率。簡單講,進來吃飯的客人更多,翻台率更高。

比如快餐店為了提高翻台率會設置非常不舒服的硬椅子,讓我們不會久坐,吃完趕緊走人,好換下一波。

銀行當然也要提高資金的效率,啊,翻台率,為了提高周轉率,怎麼做呢?

他可以實施證券化。

簡單講就是這樣。

假設有一家銀行,他自有資金1元,接收用戶存款99元,假設不需要保證金,則可以將100元全部放貸出去。

具體為:

此時,銀行借貸出去100元,年化10%,則有一張可能收回來110元的借款單。將這個借款單以104元的價格賣掉。

對於銀行來說:

能夠收回:104元

需要付出:成本100元+儲戶利息大概1元(時間很短,假設1元)+運營成本1元

此時,經過很短的時間,就盈利了:104-102=2元

實現了投資回報率=利潤/自有資金,得到:投資回報率=2/1=200%

很短的時間,就都快趕上上述一年的年投資回報率了。

對於購買證券化的人來說:

以104元的價格購買了價值110元的存單,到期可得6元的溢價,大概6%的年收益。比把100元直接存在銀行可能得到5%的年收益要合算。

如果上述過程反覆進行,對於銀行來說,其每次收回和付出是這樣的:

當N足夠大,儲戶的利息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實際上,每次銀行的利潤都可以達到:

(104-101)元=3元

每次的利潤率為:3/1=300%,也就是每次的利潤幾乎就是傳統銀行業務的年利潤率。(證券化每次投資回報率=傳統銀行業務年投資回報率)

翻台率提高了,最後銀行的利潤為:N*300%元。

可見,翻台率的提高,對於銀行的利潤影響是巨大的。

所以,在證券化的驅動下,銀行會選擇多多發放貸款。

在傳統模式下,銀行發放貸款會嚴格審核,避免收不回來。因為此時收不回來,損失的是銀行自身的利益。

在證券化模式下,銀行的貸款發放會越來越寬鬆,盲目追求高翻台率。因為,即使貸款收不回來,自己的利益也不會受到很大影響,受影響較大的是證券購買者。

最後,各個銀行就演變為發放債券競賽,導致金融危機,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就和證券化直接相關。

有一個關於「前景理論」投票還在繼續。前景理論的提出者憑藉該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目前大家的投票已經偏移了該理論,讓我們從不同的視角看待投資,歡迎大家繼續參與。

單擊【原文鏈接】即可參與。(僅限手機端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yuanmu8,歡迎大家關注以獲取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

從顯而易見到視而不見
信貸的邏輯
老闆的故事

TAG:金融 | 资产证券化 | 银行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