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吃瓜群眾的西方繪畫找北指南(九):課後作業分析參考

【多圖預警,流量黨請先關注,有WIFI再看】

這是一份寫給吃瓜群眾的西方繪畫找北指南。對,有西有北有南沒有東,那就由我做這個東,請大家吃瓜。咱們一邊吃一邊嘮嗑吧!

錯過往期的吃瓜群眾,請關注本專欄就可以閱讀往期文章了~

鑒於有幾位吃瓜群眾想要看前幾期課後作業的答案,我就寫了一些,僅供各位參考。記住,每個人的觀察會有不同程度的差別,所以我寫的東西並不等於標準,事實上怎麼去欣賞每一張畫,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角度。還需要說明的是以下的說明僅僅是針對留作業那一期講到的問題,所以並不是一個全面的分析,但一定是對應那一期的知識點。

-------------------------

第六期課後作業問題:

上面是上一期和本期出現的兩幅畫,請各位用比較的方法,重點觀察:

兩幅畫在手臂的處理上,有何差異?有何共同點?

差異:第一幅畫採用偏體積感的方式造型,第二幅畫採用偏線條感的方式造型;

共同點:都強調在空間位置上靠前(靠近觀眾)的那隻手的刻畫,而空間靠後的那隻手則非常放鬆,用這種強調-放鬆、深入-簡略的手段來表達空間前後關係。

大腿的四條邊線,有何差異?有何共同點?

按照畫面上從左到右的順序,給四條大腿邊線編號1234

左圖1號弱,2號強;右圖1號強,2號弱;這個差異是由於兩者的造型偏向不同而造成的:左圖偏向光影塑造,因此受光的1號邊線和背景白色的對比度弱,2號邊線由於處於暗部,對比度強,因此1弱2強。右圖偏向線條塑造,因此用強線條強調受光的強烈程度,反過來用弱線條表達暗部邊線,因此1強2弱。

左圖3號和4號邊線,比較而言3號大腿弱、小腿強;4號大腿強、小腿弱;右圖的3號和4號剛好又反過來,3號大腿強、小腿弱;4號大腿弱、小腿強。我知道上面這段話看起來很繞,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兩兩比較這條腿的左右邊線,即3號上半截和4號上半截,及3號下半截和4號下半截,一定是一邊強,另一邊弱。兩幅畫雖然是反過來的強弱,但是這個強弱關係都是成立的,此為它們的共同點。

兩幅畫是兩種不同的人物動態,但它們給你的感覺是否有一些相似?有哪些因素相似?(構圖、視覺中心、力量……)

兩幅畫的構圖均以軀幹為中心,兩腿構成穩定的三角形。左圖的視覺中心在腹部-手肘-臀部這個區間,右圖的視覺中心在頸部-肩部這個區間。為什麼這樣處理?這是一個習作常用的方法:把在空間上處於最前端最靠近觀眾的部分作為視覺中心。左圖最近的是手肘,右圖最近的是肩部。如果仔細體會,你會覺得右圖的肩膀是突出的,而手肘是往背部夾著收進去的一個力量。從畫面力量來講,右圖只強調往外沖的力:左邊簡略的手有一個外沖的勢,右邊的腿往下往外沖了之後就沒有收回來了。這也符合習作的完成度,把要研究的因素研究完就行了,不必再多。而左圖的左邊手臂形成一個角的形狀,把力量往外沖,同時拳頭往畫面內走,形成一股往外沖(強)同時往內收(弱)的力量。右邊的腿形成往外沖的斜線,但是腳往內收,同樣是外沖-內收的力量處理,加上這兩個力量分布在左上-右下,總體非常均衡。這對於一張完成度這麼高的素描來說,這個力量設計的考究程度是非常合適的。

-------------------------

第八期課後作業問題:

這是屬於上文對體積感和線條感分類中的哪一類?

這幅畫屬於強調體積感,弱化線條感的一類素描,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全因素素描」。

你能從畫面里觀察、感受、理解到哪些基本的幾何形體?

先放兩張圖有助理解:

還記得上一期講的「寧方勿圓」嗎?雖然人體總體來說是圓潤的,但是我們仍然應該把圓潤的形體歸納到方形體的理想模型去進行理解。所以在上圖這些繪畫的基礎教材里,首先強調的是方的,有稜有角的形體。比如說大腿,我們很容易就想,哦,大腿是圓柱體。這當然沒有錯,但是記得嗎?圓柱體是可以從長方體里切割出來的,所以如果按照圓柱體去理解的話,很容易把大腿畫得過於「順滑」,體現不出太多的內部結構。當然這是從實際畫畫的角度去說的,如果僅僅是欣賞的角度,能夠理解到「所有基本形體都可以歸納到方形體」里這個概念就足夠了。至於具體的觀察、感受因人而異,沒有什麼特別標準的答案。

請看畫面左下方一塊突出來的石頭,它是什麼幾何形體?把視線移到這塊石頭右邊,人物比較暗的這條腿,你是否能感受到同一種形體?你是否能感覺到這塊石頭和這條腿之間的共性?如果是右邊的石頭和右邊的膝蓋呢?

如上圖:我畫的三條線不是箭頭,而是代表了一個方形結構三條邊線交匯的頂點

左邊的石頭實際上暗示了左邊膝蓋的結構,右邊同理。可以這麼說,把膝蓋的形體結構簡化為理想模型之後,就是對應那邊的石頭的樣子。

從這個例子我想引出一個概念,就是成熟的畫家在選擇進入畫面除了主體之外的物體時,一定不是因為它剛好就在那裡,而是去暗示和襯托主體的某種結構、力量,或者其他的光影、顏色等元素。這些襯托物體實際上就是畫家的道具,在什麼位置放什麼,怎麼放,怎麼和主體發生視覺和感覺聯繫(比如上圖,石頭的尖角是否暗示出膝蓋的堅硬感?),都是非常有講究,非常有關係的一件大事。我們吃瓜群眾看了可能就覺得,哦,模特坐在石頭上,但是經過今天的講解,大家可能就逐漸可以注意到這些背景上的陪襯物,並且可以開始感悟到陪襯物和主體的聯繫。

講到這裡就再看一個例子,我之前在某個回答里提到的:

先注意看主體,感受主體人物的動態,再稍微注意一下背景裡面的物件:

首先這張畫的視覺中心,在人物這個彎曲的手臂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J的線條暗示。再去看背景,比如說鏡子旁邊的燭台真的就在那裡嗎?不一定。它和其他幾個物體都是道具,它們的作用就在於強化這個主體J形的線條暗示。

強的力量有多的暗示,弱的力量有少的暗示:

再來個簡單的:

請吃瓜群眾思考:前景那個花瓶憑什麼就這麼肆無忌憚地橫在前面? 它對應暗示了主體的哪一部分?瓶口?瓶把兒?瓶身上的花紋?整個瓶子的形狀?

答案下期揭曉,如果你觀察感受到了,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這樣的例子在西方繪畫的名作、大作里比比皆是,習作里由於完整度差一些,不那麼明顯,所以這種欣賞方法主要在完整的作品裡用到,然而也不一定每張畫都有,每張畫都明顯,所以現階段僅作為參考,先知道有這麼回事,以後講構圖的時候還會說到。

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藝術欣賞就是見招拆招,畫家出了個招,我們作為觀眾來拆,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這個招為什麼這麼出、怎麼出的、有什麼意義。這個見招拆招的過程充滿驚喜,往往是看半天沒看出個所以然,然後下一眼忽然看出個招來了。我個人真是樂此不疲,希望各位吃瓜群眾也能逐漸在欣賞方面找到更多的線索,更多的樂趣。

這一期就這樣,如果你開始若有所思,我的文章就值得了,謝謝!

喜歡請點贊!如果想要收到以後的文章更新,請關注專欄 zhuanlan.zhihu.com/ziyi 或者關注此ID。

謝絕轉載!工作忙恕不回私信,請善用評論!

推薦閱讀:

畫家劉野:她們有少女的外表,而靈魂早已衰老。|張小玉
《馬奈夫婦》背後:揭秘德加與馬奈的塑料花兄弟情誼
觀看之道|變動中的形象_四月:包豪斯Bauhaus
voice|1流明_遙感
如何反駁「梵高奶奶比梵高畫的好」?

TAG:艺术欣赏 | 绘画 | 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