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走上巔峰後的悔悟是否是個偽命題?

夏洛走上事業巔峰,迎娶女神,這個時候,他為什麼要不快樂呢,他真的會不快樂嗎?

穿越和重來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那麼為什麼很多電影都要藉此表達珍惜當下這樣一種立意呢?除非真的有人經歷過,到那個時候確實會覺得一切都是原來的好。否則,誰會知道在夢想成真的情況下會真的不快樂,會不想要這一切,會想要變回原來平凡但心酸的樣子。

事實到底是怎樣的?真的會後悔還是珍惜當下只是我們平凡人連最後一點不甘都要放棄的對生活徹底的妥協。類似於,別想了,現在這樣就很好。

比如有人劈腿,到最後得到的是真愛還是後悔?有人窮盡一切名利雙收,到最後真的會失去最寶貴的還是會生活的很好?

有沒有類似經歷的人可以現身說法,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今天剛看了夏洛特煩惱,自己總結了一下,覺得導演要告訴我們的主題應該是珍惜眼前人,少年時的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是我們在心目中把它過於美化了。

對於這個觀點,我大體上是贊同的,但是我覺得我的觀點可能和這個不一樣。

其實電影里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幕是夏洛與大春一起去打街機遊戲,夏洛看著大春興奮地沉浸於遊戲世界,說出羨慕大春的那一段。因為在我看來,大春的生活方式其實很接近我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方式。

(注:分割線內的內容可以選擇不看,並不影響觀點的表達,但是如果看了請看完,只看一半的話可能會造成誤導。)

------------------------------------------------------------------------------------------手機切割,不齊勿怪-----------------------------------------------------------------------------------------------

當我漸漸了解這個世界之後,我總會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所做的一切意義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工作,為什麼要干這干那。

想多了之後,發現其實沒有任何事情是有意義的,感情和興趣是化學反應的堆砌,工作是面對生活的無奈。這個時候的我是相對消極的,不過並沒有走極端,只是不上進,也上進不起來。

直到有一天,我的腦子裡突然靈光乍現,發現現實其實不是我想的那麼回事。感情和興趣並不是真的不存在,只要我們彼此相信其存在,其實它就是存在的。我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當時的思考過程吧。

當時我是發現,雖然我們看見的世界只是由可見光和我們的視覺組成的,我們觸摸到的世界是分子間的斥力和我們的觸覺組成的,我們聽到的世界是…,看起來我們像是處於一個由我們的各種感官所構成的虛擬的世界一樣。但是如果我們不曾學過這些,我們對於我們的身體感知到的世界,是深信不疑的。而且這種這種深信不疑是社會的共識,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並且也都是在這種基礎之上正常地生活的。那麼真實的世界其實就是存在的,存在於我們所有人的共識之中。只是我們一旦不相信它了,我們就脫離了這個真實的世界。但是這個世界依然存在,存在於相信它的人群里。只要我們重新地相信它,那麼我們依然可以進入這個世界。這個道理一樣可以推廣到感情、興趣等。

------------------------------------------------------------------------------------------手機切割,不齊勿怪-----------------------------------------------------------------------------------------------

經歷過這樣一番思考之後,我便對生活方式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我覺得生活應該去追求一些更本真的東西。比如如果你想當歌星,是真的喜歡唱歌,還是只是為了在舞台上的閃耀和榮華的生活。如果是前者,那麼不管你是否成名,你的歌唱,就是你快樂的所在。可是如果是後者,即使你的慾望得到了滿足,你依舊是不快樂的,盲目的追求是很難得到舒心的結果的。

對自己不夠了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對世界不夠了解,不知道自己的作為會有怎樣的結果。我想這大概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所以我們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所在。要在不斷與世界的交互中總結並了解世界。

有了這樣一個基礎,我們才能更好地去生活。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和興趣,以及世界的運轉模式。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來確定自己的工作等,以最大限度地追尋自己的興趣。

不過對興趣的追求都應該是建立在能夠保證正常生活的基礎上的。畢竟我們還不是大同社會,每個人都應該面對現實。

嗯,保證生活的基礎之上,追求自己的興趣或理想,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方式。


沒有真相,每一種選擇都有不同的結局。生活永遠都有很多種,每一個結局都不一樣,沒有必然幸福的結局,也沒有必然痛苦的結局。

私以為,當下的不一定是幸福的,改變以後不一定會痛苦。 《夏洛特煩惱》中所代表的只是其中一種而已。我不是很贊同這種隱約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的,暗中綁架了你的人生觀。告訴你重新來過還不如現在,我覺得這可能有一點為了迎合某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夏洛特煩惱》這部電影,單純的當作喜劇片只為搞笑的話無疑是很成功的 但對生活的解讀總有些彆扭,比起《天堂電影院》這類電影還有差距。(個人意見,如不贊同,可以探討。)

電影中如果是想要通過夏洛穿越的經歷來表達珍惜當下的話,是比較欠妥的。電影中看似給了你選擇,但是它用一種大家所能想像的寓言形式的劇情,簡單的分辨好壞美醜,然後就得出了一個「正確」的結論,輸出了一種人生觀,太簡單粗暴。(啊詞語匱乏啦,形容不出來)

就像是我們看參考答案一樣,本來只是參考,但我們看到的只是答案。

這部電影中看似存在選擇,但其實只給了你一種選擇,一條路。而生活不一樣,它有很多選擇,它要比你想像中的更離奇更精彩,也更艱難。

第一次答題寫的有點亂,自己看電影后的一點感受,望能對題主有幫助。

就這樣。


當然不可能不快樂,這樣拍只是教人安於現狀怕窮人造反而已。

沒有選擇的人除了認清現實還能怎麼辦呢?

安慰劑比較受歡迎。


夏洛的痛苦源於他得到的並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他看到秋雅的美貌,看不到她對於提高生活水準的不擇手段。等他看到了,就沒那麼喜歡秋雅了;

他看到了明星台前的風光,看不到幕後明星依舊被大佬們當玩物,被身邊人當搖錢樹。等他看到了,就沒那麼想出名了。

最主要的是,夏洛得到這些,沒有付出過一絲努力,完全是剽竊。總有一天,剽不了了,他連守護這份飄渺虛偽的生活的能力都沒有。


如果初戀秋雅依然純潔美麗,還有馬冬梅什麼事嗎?

記得學生時的馬冬梅東施效顰秋雅穿淑女裝,在球場偷看夏洛彈吉他時,還說了一句裝淑女真他媽累。

學生時代明明和校花是兩種性格,結尾卻把校花寫成腐女她成淑女了。

唉,和諧社會電影結局也只能這樣寫了才能播出吧


先答一點,慢慢碼。

寫在前面,答主是個傻逼;以下所有專有名詞均是胡編亂造與現實沒有半點關係。

《夏洛特煩惱》這部片子如果將穿越化為宗教里的某種觀點便是輪迴,此輪迴不是消除記憶的輪迴,而是有意識的,完整的輪迴。


推薦閱讀:

不敢隨便答應你,是怕一不小心辜負你
面對失敗,別自己嚇唬自己
有一種善意,悄然無聲
不是所有人,玩遊戲都為了贏

TAG:電影 | 生活 | 哲學 | 生活感悟 | 夏洛特煩惱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