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生活—冬日取暖

也許只有我們這裡是用日曆上的日期來衡量是否供暖的吧?

也許只有我們這裡是用一條江來劃分是否可以取暖的吧?

明天就要降溫了。熱水袋也該從柜子里翻出來了。這可能是我們在統一生活樣式的條件下,唯一能自主掌控的取暖方法吧。

灌上熱水,擰緊塞子,一隻胖胖的熱水袋就能用了。抱在懷裡,暖暖的熱流順著肚皮,直達身上每一個神經末梢,很舒服、很放鬆,被一家人就這麼搶來搶去的抱在懷裡。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子橡膠的味道,有人喜歡,有人不悅。用手指在熱水袋錶面的散熱膠皮上划過,軟軟得好像撥動琴弦一樣。記憶中的熱水袋,外形都是一樣的簡單,材質是用橡膠做的,就紅色、綠色那麼幾個顏色。媽媽的手比較巧,自己用毛線,織了幾個漂亮的套子,樸素的熱水袋一下漂亮起來,絨絨的毛帶著熱水袋溫度,更柔和、舒適了。也就順帶手,多做幾個當做禮物,拿給鄰居、朋友們用。

熱水袋的構造和原理很簡單,在它被發明以前,人們用銅、錫、陶瓷器,甚至木材等作為容器來裝熱水或熱煤余灰來取暖。自宋朝以來,中國人就有了這樣的取暖用具。

【湯婆子】又稱「湯捂子」,「錫夫人」,「湯媼」、「腳婆」。宋黃庭堅《戲詠暖足瓶》詩:「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湯婆》詩:「布衾紙帳風雪夜,始信溫柔別有鄉。」每晚臨睡前,將湯婆子灌入滾水,再用絨布套包住,放入被窩,到天亮還是熱乎乎的。在當時那個年代裡,湯婆子不僅是人們的取暖用具,更承載著一門手藝和匠人的生計。老銅匠們辛辛苦苦、敲敲打打純手工做出來的成品,一用就是好幾十年,用壞了修一修又可以繼續用。

【烘籠】也稱火籠。裡面放著陶盆或是瓦罐,外部用木條圍起來,或是用竹條編成個提籃,一隻烘籠就製作成了。撮上一點燃燒的木炭放入其中,上面再用一點炭灰覆上,讓炭火變得溫和一些,就可以取暖了。可提可放,坐、行都方便好用。烘籠的編製多用竹子製成,取材簡單,通常情況下,菱形花紋為多,也有編成菊花型的,樣式別居一格,那細細密密的竹條藤編出來,透出一股精緻古雅之風,無論遠看,近看都是一件絕妙的工藝品。用久了竹藤一圈微微的焦黃烙在邊上,淌出歲月悠悠的模樣。

19世紀末,隨著橡膠材質的廣泛流行,克羅埃西亞工程師Eduard enkala(1871–1922)發明了我們現在最為常見的橡膠熱水袋,實用又便宜的橡膠熱水袋很快流行起來。在早些年的歐洲,都是用陶瓷瓶來裝熱水,所以英文叫hot water bottle,即便是後來材質換成了橡膠,樣子也變了,但名字還是延續了bottle。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器物,在誕生伊始,其基本構造與原理,就已明確下來。它們沒有新奇的外觀,沒有設計師的署名,可能也沒那麼多的功能,有些都不具備多少技術含量,更不被看成藝術作品,往往在毫不起眼之處發揮著它們作為一個物品的本份:為我們所使用,解決我們所遇到的困難。越是日用品,也許越平凡。


推薦閱讀:

新來的小喵星人超級粘人
第一台摩托車選擇400cc的SR400是否明智?

TAG:文化 | 设计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