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通過思辨找到佛學的「無我」?
01-28
首先肯定思辨的作用。思辨是通往無我的一種方法,雖然方法不是答案。但無方法想得出答案也難。
思辨的源頭是誰,誰在思辨。如能想通誰在思辨,則離無我不遠了。無我是一種體悟,無法用言語思維說出,但自己卻明明白白知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可以通過思辨分析出個大概,但是思辨並不能代替感受。就好像很多人都知道心胸要開闊,不要小肚雞腸,不要動不動生氣。講道理,他能跟你講半天。但是趕上了,瞬間就炸毛了。事情過了他還後悔,也知道自己是反應過度。思辨可以明理,讓你知道無我大概是種什麼狀態。但是只有你自己感受過無我之後,你才會明白之後會怎麼樣,為什麼要無我。這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再怎麼推理水的溫度,終究沒有喝一口來得直接。
思辨不是妄想亂想,是如理如法的思維觀修,從《凈心法要》入手反覆熏修,慢慢去靠近無我的正覺,直至證得初果。
莫思量,若放不下就思量到極致比如參話頭,否極泰來
不在意識的範疇里哎,別費勁了,搜搜毒箭喻,十四無記。很重要一個基礎概念是菩提心啊,瞎看一通很容易暈的,看看慧燈之光系列。
不能!思辨是意識,屬於第六識。人有八識,意識只是其中的一種。任何一個識都是一個陷阱。在意識里有矛盾(比如無窮大會產生悖論)。跳出思辨,不思善、不思惡,就會看到你的本來面目。
如果看到這個評論,希望繼續討論,可以私信給我。
經常出現過一種狀態,不知道算不算無我
無論做什麼事情,工作、遊戲、走路、吃飯、哪怕開車的時候。
總會有一種感覺,我不是我,我是在以另外一個角色控制著我。如果這個算是無我的話,那我給題主的答案就是,別糾結,別思量,把當下做好,做得更好。可以,有的說法叫做解悟。解悟之後再慢慢磨就成徹悟了。哲學上無我已經可以闡述的非常清楚了。沒必要憋自己,多讀讀,多了解。聞思修嘛~
你不停地念「無我、無你、無他、無無亦無」就能知道答案啦。還有心理學家拉康的鏡像理論就是證明「無我」的呀。
可以啊。好多經論都是從思辨入手的,可以讀一讀楞嚴經~
無我即沒有我,那我在哪裡,我在世界裡,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是什麼,是客觀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行走坐卧遵循規律,即無我,同道家的天人合一相似。
莫思量,另外,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空也是錯。你心思執著在空了。也是執著。
說一下我的一點體會吧,我只是個渣渣,這些裡面很可能有大量錯誤的觀念,還望各位糾正指點。首先佛教的和感性理性不一回事,佛經是要找到不變的東西達到不滅,一切你所感官到的都是會滅的,所以先要去除六識。這個我通過自我催眠可以感受到,催眠去掉前五種比較容易,感覺就像飄在太空一樣,身體感覺不到了,但是眼識很難消除掉。因為大腦里一旦想到一個東西,這個想並不是故意的也很難克制住,這個我理解就是無明,一旦有,就會有個畫面,眼睛就跟著動了。。。這個很難去掉。佛經里講無所住,就是不管它,讓這種冒出來的想法自生自滅。。消滅掉眼識之後,只是更平靜了,身體完全沒有了,眼睛也感覺不到了。。並沒有感受到更特別的東西。問過一個師傅,他說是還有我執。。。這個我執應該是指分別心吧,不知道怎麼消除掉。。更高級的還不了解。。。總的說就是避開一堆干擾信號找出自己究竟在哪,這個自己不是身體,而是起心動念的根源。
推薦閱讀:
※修安若般若,止了之後觀什麼?
※哪位前輩注釋的四部《阿含經》比較好?真有佛學功底的前輩的注釋!魔子魔孫曲解佛經是要受到果報的!?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