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也批不倒的「酸鹼體質」理論(1)——引言:無處不在的謬論
「酸鹼體質」理論本是個老掉牙的偽科學學說,對於許多上知乎上其他科普網站的人來說,已經再熟悉不過,根本沒有重複閱讀相關闢謠文的必要了。比如,這裡放幾個經典的闢謠文鏈接,想直接知道參考答案和正確意見的,看這裡列出的的幾篇闢謠文就可以,並不需要花時間閱讀我之後的系列長文,畢竟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
騙人的「酸性體質學說」——方舟子_Newton-科學世界
酸性體質到底是什麼意思? - 丁香醫生 - 知乎專欄
人的體質真存在酸鹼性嗎?
酸鹼性食品理論有多不靠譜?
酸鹼食物的傳說與真相
人人都有pH值
(我的文章確實是非常嚴肅地花了大量時間寫出來的,但是不一定適合一般讀者,而是給感興趣希望深挖這個現象背後原理的又有一定知識基礎的人看的。本文最乾貨的部分,就是上面這幾個鏈接。)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直到近幾年,對這個已經被批得體無完膚的偽科學理論,迄今為止仍然在民間流行,甚至依然有一些生物醫學界人士對這個理論態度曖昧,或者被其蒙蔽。這套學說不僅活在各種各樣的出版物中,還更像一個幽靈,活在人們的腦海里,時不時地從人們的口中蹦出來。
多年以來,酸鹼體質的理論在全球廣為傳播。這一理論指導下,人們製造了大量的文化產品,乃至垃圾出版物。雖然許多專業人士平日可能對這類宣傳品不屑一顧,但它們依然擺在我們書店暢銷書的櫃檯上,擺在百度百科的詞條里。許多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人可以很容易地獲得這些文化產品,受到不必要的誤導。
雖然謬論的市場非常廣闊,根本消滅不完,我也不相信這些文字能對現實有多大改變。而那些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可能大多都早已知道酸鹼體質理論作為一個理論架構的荒謬之處,並不需要什麼進一步的交流。但是,我依然樂意花時間介紹我了解的信息。有以下一些原因:
- 每一次重複勞動和大眾傳播都可以影響一些人,說不定有一些旁觀者能更新觀念。
- 通過觀察知識和觀念的大眾傳播的過程,我們能進一步認識許多社會現象。
- 在整理和交流資料的時候,我們說不定也能溫故知新,對自己有所幫助。
基於上述理由,我自己再重複勞動一次,花時間梳理一下酸鹼體質的民科理論有多少種批駁的方法,記錄一些有趣的資料,依然很有價值。
在之後的文章中,為了避免自說自話,我會把一些食物酸鹼性和酸鹼體質的原文引出來,讓我們一起領教一下,市場上的合法的健康知識方面的出版物的質量究竟如何。通過綜合前人的文章,我們可以從各個角度分析一下謬論之所以為謬論的荒謬之處。與此同時,說不定也能揭示人們樂意相信這套理論的原因。
首先,我們在第一個問題上遇到了困難:什麼是酸鹼體質,或者酸鹼食物理論?要找一個精確的定義並不容易。為了避免堂吉訶德鬥風車式的困境,我得找一些例子,確定一下論敵是什麼。
下面先列一些反面教材,請注意,後文【引用】的所有信息,沒有一個是靠譜或者可以直接採信的。
綠藻的功能大概有下列各項:①促進蛋白的合戍。②抑制脂肪的合成——以動物實驗的結果,肉質增加,脂防減少。⑤具有凈化血液作用——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值,促進造血作用,對患有貧血、冷感症及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有益。④增強肝、腎的功能。⑤能改變酸性體質為弱礆性—『弱礆性體質的人不易疲勞,不易患病,綠藻是優秀的礆性食品。
《皇漢醫藥大攬》編輯委員會,皇漢醫藥大攬,巨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8年01月,第492頁
一提起「酸」,人們就會聯想到「酸味」,然而這裡所說的酸性食品,和食物的酸味是鳳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所謂酸性食品,是指該種食物含有的無機質在體內表現出酸性的食品。磷,硫,氯等,在體內形成酸,亦為酸性,所以就把含有這些成分的食物統稱為酸性食品。另外,鈉、鉀、鈣,鎂等,在體內表現為鹼性。於是,把大量含有這些成分的食物就叫作鹼性食品。(日)大分大學教授 飯野節夫著 顧時光編譯,益智新探:談智力與營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07月第1版,第86頁頭皮屑有二種,一種是酸性體質所產生的黃色帶油性的大頭皮屑,另一種是乾燥,小型白色的頭皮屑
(台灣)王家編譯,年輕十歲的秘訣,鷺江出版社,1986年01月第1版,第52頁
食物的酸鹼性,是指食物在人體內代謝的結果,產生酸性性質的為酸性食品,產生鹼性的為鹼性食品。任何食物進入體內消化系統,不論原來是酸性或鹼性以至中性,均將不斷被分解,產生的熱量供給人體能量消耗的需要。糖類和脂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質中的氮變成尿素排出體外,如兩者剩餘的鈉、鉀、鈣等陽離子為多,則顯鹼性性質;而磷酸、氯以及硫生成的硫酸根為多,則顯酸性性質,也即分別為鹼性食物或酸性食物。因此,這裡所指的酸鹼性質與原來食物本身的性質(酸鹼性)無關。
劉宏振等主編,吃與健康,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49頁
正常情況下的機體,由於自身的緩衝作用,人體血液中PH值均保持在7.3~7.4之間。這就是酸鹼平衡。如果飲食中各種食品搭配不當,就會引起機體內酸鹼失衡。一般講,酸性食物在飲食中容易超過所需要的數量,導致血液偏酸性,這樣不僅會增加鐵、鎂等鹼性元素的消耗,引起機體缺鈣症,血液色澤加深、粘度增加,還會引起酸中毒。所以,飲食中必須注意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的適宜搭配,尤其應控制酸性食品的比例。
李元秀編著,食物相剋:解毒竅門800招,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06,第6頁
這類劣質出版物看多了也沒什麼意思,我們來看有名一點的:
膳食中長期攝入酸性食品,就會形成所謂酸性體質。相對而言,呈酸性體質的人力量較弱,手足經常發涼,易患感冒,傷口不易癒合。因此,我們應注意調節飲食結構,平衡食品的酸鹼性。考慮到我國大多數人習慣以米、面、肉等為主食的飲食傳統,因此應該注意增加鹼性食品的攝入。
新世紀版 十萬個為什麼 3 化學分冊. 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295
再來個學術一點的:
而機體的鹼性物質主要由食物中的蔬菜和水果所提供的,即通過代謝過程產生的鹼性物質非常少。一般情況下,動物體內的酸性物質的產生量大大超過鹼性物質的產生量,所以極易造成酸性體質的傾向,從而引發各種疾病。人體為了維持pH很窄的弱鹼性環境,自身生成許多酸鹼緩衝系統,這可以使得鹼性物質經常因為調節過多的酸而被消耗掉。
沈青著,分子酸鹼化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03,第420頁
放一個國內醫學課本的:
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很多,鈣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認的因素。而酸性體質是鈣質流失的重要原因。人體的正常環境呈弱鹼性,即體液的pH值維持在7.35~7.45之間,可是因為飲食、生活習慣、周圍環境、情緒等的影響,人的體液很多時候都會趨於酸性,尤其是在人體攝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時。為了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身體會動用體內的鹼性物質來中和這些酸性物質。而體內含量最多的鹼性物質就是鈣質,它們大量存在於骨骼中,在大量進食酸性食物的時候,身體就會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鈣質來中和血液的酸性,以維持酸鹼平衡。由此可見,通過改善酸性體質,防止體液酸化,保持人體弱鹼性環境是防止鈣流失的最有效方法!那麼如何保持人體弱鹼性環境,預防骨質疏鬆呢?首先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大多數的蔬菜水果都屬於鹼性食物,而大多數的肉類、穀物、糖、酒、魚蝦等類食物都屬於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的攝入比例應遵守1:4的比例。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消除吸煙、過量飲酒、喝濃咖啡、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不良嗜好,這些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多進行戶外運動以及接受適量的日光照射會有利於鈣的吸收。(張雷 邵素霞)
唐軍民,張雷主編,組織學與胚胎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01,第53頁
上面我們很容易看出,酸鹼體質學說絕非中國內地的原創。比較早的信息來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文獻,然而如果我們強行搜資料,還能追溯到更早更早。此外,搜資料的時候我還沒想到那套新世紀版的《十萬個為什麼》也會淪陷。。。
再來個科普網站的闢謠文
西方的營養學家們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認識到,膳食對人體酸鹼平衡存在影響。我們平時吃的肉類、蛋類、海鮮等葷食富含蛋白質,而蛋白質在體內經過消化分解後產生酸性代謝物,還有大米、土豆、酒、甜食等含有澱粉和糖的食物消化分解後產物也是酸性,因此這些食物都屬於酸性食物。蔬菜和水果,雖然很多味道是酸滋滋的,但是這些植物性食物在體內分解後生成鹼性物質,所以屬於鹼性食物。營養學的研究表明,如果日常攝入大量的酸性食物,酸性代謝物增多,確實會影響人體的酸鹼平衡。
作者:DNA鏈接:酸性體質引發疾病?
本文版權屬於果殼網(http://guokr.com),禁止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這段話也見於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358《人人都有pH值》
這兩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是為了闢謠的,然而文章裡面都來了這麼一段很關鍵的信息,而且沒有給出處。上世紀20年代就發現這麼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現在的營養學教材上對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多筆墨。這真的是闢謠嗎?我已經在評論里詢問原作者有沒有參考文獻。
醋是鹼性食物嗎?
@范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 回復@焦糖瑪奇朵RR: 您把食物本身的酸鹼性和在人體代謝之後的成酸成鹼性弄混了。我們烹調牛肉是在鍋里,不涉及到進入人體之後的事情。醋的pH只有3,是酸性;但它的代謝終產物是金屬陽離子,故為成鹼性食物。牛肉pH值是5-6,但代謝終產物是酸根離子,故為成酸性食物。
2011-10-17 10:04 來自 微博 http://weibo.com鹼性食物可使尿pH值增高,促進體內尿酸鹽及尿液中尿酸的溶解,增加尿酸的排出量。對於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的患者,應多吃鹼性食物,如白菜、胡蘿蔔、油菜等黃綠色蔬菜,以及西瓜、冬瓜、黃瓜等含充沛水分的水果蔬菜,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還可以起到利尿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醋也是一種十分有利於健康的鹼性食物。醋中的有機酸則有利於維持人體內環境的酸鹼度平衡和穩定,使各種代謝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進行
陳長青,陳廣棟主編;杜紅梅,白克昌副主編;許化恆,劉衛衛,武文瀟等編著,關節疼痛怎麼辦,金盾出版社,2015.04,第202頁
Q26醋是酸性還是鹼性食物?
A 自然醋(沒有經過加工)是鹼性的,加工醋則是酸性的。
Q27 水有能量嗎?有能量的水對人體細胞是否有很大的幫助
A 活水在自然界中是有能量的,因為乾淨的水能吸取星星、月亮和太陽的能量,這種活水能凈化環境和人的細胞,不幸的是現在城市的水經過自來水管的運輸和加漂白劑、消毒劑,又有環境中的污染,已不是活水,不但沒有好的能量,還帶負的能量,對身體反而有害,不能達到原來的功效。可以嘗試通過人的好心念,感恩、祝福來提升水的能量,日本的江本勝先生(《水知道答案》的作者)已通過水結晶的實驗加以證實。
(美)雷久南著,身心靈整體健康Q&A 即問即答,北方文藝出版社,2012.03,第27頁
《健康大講堂》編委會主編,痛風怎麼吃,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9,第102頁
知乎上的近期提問
更進一步,這類問題至今仍然活躍在知乎上,比如堅果是酸性食物,還是鹼性食物? - 健康這個問題。題主在問題描述中說道:
不過大家好像都認為「酸鹼體質」說屬於偽科學,我原來也曾相信這個說法。但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化學老師提到了這個事兒,所以我現在相信化學老師的說法……
化學老師的視頻在這裡,第18分鐘處講到酸鹼體質的問題:http://www.http://tudou.com/programs/view/iO-sLgRdxLk/?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我前面說的不太清楚,我再補充一下:按照化學老師的說法:身體的酸鹼性是食物代謝後產物的酸鹼性所造成的結果。而不是食物本身的酸鹼性所造成的結果。我同意這樣的說法,所以我想問問,我們平時經常食用的堅果(的代謝產物)是酸性的,還是鹼性的呢?
毫不客氣地說,我在原始回答中已經指出了酸鹼體質學說的問題,然而,「鴿子為什麼這麼大?」這位題主並沒有辦法看懂我給的資料。雖然我非常同情被謬論困擾的人們,也為自己的表達能力感到遺憾。但是,這裡我依然遵照之前自己一氣之下做的決定,把她的一個回復掛出來:
yj liu(提問者)
說的多不代表就說的對,真正的科學精神是簡而精的。
現在的很多的所謂專家總喜歡說一大堆,好像很淵博的樣子,結果把人越說越糊塗。這可能也就是他們的目的,反正自己也說不清楚,把對方說糊塗了就可以敷衍了事了。呵呵
這種心態其實也是很典型的。科學精神是追求簡而精的,但是在複雜的現實面前,關於世界的知識往往是浩大而繁雜的。不然也不勞煩人們自上幼兒園以來要花20年甚至更多的受教育時間才能拿到博士學位。讓知識條理起來並不是簡單的工作,而喜歡走捷徑的人容易上當受騙。
另外,說到的這個視頻叫:【6初中化學范卿平第9講_溶液的酸鹼性---2】如今,酸鹼體質理論已經變成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了?這當然加深了我對目前學校教育的擔憂。不論是對於許多年輕的學生,還是對於其他的公眾而言,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是有一定公信度的。在年輕時受到的學校教育,會對我們造成長期的影響。謊言重複千遍就成了真理,青年時代被灌輸的錯誤觀念,可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糾正過來。我們有理由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內容進行慎重的審核,這樣才能給我們更美好的未來。
下面是一篇中文的「學術」文章
楊子彬. 防治酸體,醫學面臨的新問題[J]. 醫學研究雜誌, 2007, 36(11):5-7.
〔作者簡介〕 楊子彬,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如果體內酸性代謝產物過多,超出人體生理酸鹼平衡的調節能力,則體液轉酸,並引發身體一系列不適病症。人們對於人體體液內環境出現的這種pH酸化狀態,稱之為酸體,即酸性體質的簡稱。n
最後是個歐美的例子
有人會問,歐美有相信酸鹼體質的人嗎?當然我們也可以找到。最起碼,通過翻譯的中文文獻,我們可以發現,至少在民間人士裡面肯定是有的,比如某些素食主義者們:
保持血液酸鹼的平衡對身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的血液變得太酸,我們會因此而死。因此,如果我們的飲食包含太多的酸性食物,我們的身體就會有智慧地從骨骼中抽取鈣質,用這鹼性的礦物質來保持血液里的酸鹼平衡。
我們可自第170頁的圖表看到,肉類、蛋及魚類是最易致酸的食物,也因此使骨骼里的鈣質被抽取去平衡酸鹼。大部分的蔬菜通常會產生鹼性物,所以不需白骨骼中抽取所儲存的鈣來維持血液的中性。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使得素食者幾乎對骨質疏鬆症免疫。雖然乳委會不斷告訴我們,攝取鈣質是治療這種疾病的答案,他們忽略未提的是,身體吸收及利用鈣質的能力是視飲食中磷的含量而定。(美)約翰·羅賓斯著,新世紀飲食 危險年代的求生飲食,珠海出版社,2011.06,第169-171頁
因為在酸鹼體質理論中,肉類通常被視為一種不健康的酸性食物。所以一些素食主義者們非常喜歡用這種肉會使人體酸敗的理論去宣傳,以提倡素食主義的觀念。然而,真實情況是,素食主義除了倫理和宗教方面的考量,在真實世界裡,從營養層面,比普通的飲食方式並沒有明確的優勢。當然,這篇文章提到的骨質疏鬆,則是另一個問題了。真實世界裡的素食主義者們,一旦營養學知識不足,在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上也並不少於普食者們。
上面的遺留問題會在之後的文章中近一步展開。後面的文章可能涉及如下一些內容,比如:
- 食物的酸鹼性到底是什麼東西?食物進了人體之後會怎樣影響人體酸鹼平衡?
- 酸鹼平衡對人體到底有什麼用?人體如何維持酸鹼平衡?
- 幾種我們常說的疾病與酸鹼平衡有沒有關係?有什麼關係?
- 學界對這個理論持什麼態度?為什麼人們喜歡接受這套理論?
- 現代主流的營養學在飲食方面給出了怎樣的建議,思考方式與偽科學又有什麼差異?
下面是第二篇,講食物的酸鹼性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460072
等不及更新的,再次建議,直接看本文開頭提供的幾個鏈接,之前其他人的科普文已經寫得很好了。
推薦閱讀:
※每個人體內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寄生蟲嗎?
※醫生界是不是有什麼約定俗成的書寫規則?
※如何判斷醫療的有效性?
※「吃榴槤後喝可樂毒過眼鏡蛇」有科學依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