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讀博士,知道這7條,少走些彎路

過來人的個人經驗,以次重要到最重要,大約進行了排序。寫完了,發現大部分其實也通用性地適合所有的讀博,未必是在德國讀博。

7. 讀博士、讀什麼?

如果博士畢業了,不出意外,自己進入了一個很牛逼的圈子:

在這個圈子裡,成功不是以金錢為唯一衡量標準;

在這個圈子裡,追求的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層次;

在這個圈子裡,你知道科學研究是怎麼回事,而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在這個圈子裡,你有了批判和懷疑精神,不再為馬路上所謂的「磚家」肆意忽悠;

在這個圈子裡,最重要的,你有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領域成為專家,在另一個領域你也可以比常人更快速的成為專家。

(說這麼多,有雞湯的嫌疑,對不對?那麼接著往下看。)

6. 讀博目的其實很重要

如果你還在溫飽階段,為了生存而奔波;如果你還在小康階段,為了歸屬而奮鬥;那麼,請捫心自問:

真的想要明星們那種表面看起來光鮮靚麗、私底下不知道啥樣的生活么?

真的認為那種隨隨便便日進斗金才是人生的最終追求么?

如果答案都是「yes」,請及時懸崖勒馬,讀博士不適合你。

當然,你也許會說,我就是為了拿到最高的文憑,做敲門磚。我始終認為,目的決定心態,心態決定好壞,抱著「拿文憑」的心態去讀博,會讀的很辛苦。

上面的一句話,複製過來,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讓會讓你一生受用。

其實,談及經濟條件。對於大多數在德國讀博的博士生來說,不管是拿工資還是獎學金,收入還是可以的,應該高於溫飽階段了。本科和碩士階段,很多人總想著怎麼打工來減輕經濟壓力;博士階段,經濟基本沒有壓力,全力以赴做好博士課題才是真諦。

5. 別人畢業,和你無關

很多人都喜歡看德國學生、留學生的畢業率,拿畢業率說事,本科、碩士如此,德國也依舊如此。

很多人喜歡問已經畢業的博士或者旁敲側擊問別人,博士幾年畢業的?發了幾篇論文?博士答辯成績是不是summa cum laude, ausgezeichnet?

我見過的事例實在太多,有些也很殘酷。

2-3年輕鬆畢業;

發了很牛逼的論文;

畢業後直接回國拿到教授;

中途被勸退、自己放棄的有幾例;

讀了很多很多年,依舊沒有答辯的;

熬了很多年,艱難畢業、明顯是少白頭的;

……

可是,這些都是極端的例子,極端的例子總是讓人更容易記住。而大多數的博士,都是4年左右畢業,發了2-3篇論文,成績是magna cum laude, sehr gut甚至只是cum laude, gut。所以,到頭來,你還是會明白,自己能不能畢業、幾年畢業,成績好不好,和統計數據無關,和別人無關。

德國本科和碩士需要考試,有些科目,自己考的好不好、最終成績的績點也要看他人。

德國讀博不一樣,上課、考試不是必須,畢業只看最終的畢業論文和畢業答辯。

明白了這一條,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會更好地理解下面的。

4. 英語比德語更實用

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實是,德國的科研水平要跟上潮流,走國際化是必須的;幾乎所有的教授都有留學背景,英語都很好;出去開會,即使是在德國國內,作報告、poster都是英語。而且,德語的市場太小,在這裡掘金,顯然競爭不過德國人。

只有少部分工科的教授,為自己的研究所是純德語而得意;還有少部分的非德國博士生,為能寫一篇德語博士論文而高興。熟不知,越來越多的德國人都是用英語寫博士論文了。

另外,從實際的角度出發,發表科研論文絕大多數都是英語,而博士論文內容又是小論文的整合,如果用德語寫博士論文,還要再翻譯一次,對於母語是中文的我們,也是一種折磨。

3. 過程沒有結果有說服力

某篇重要參考文獻找不到、實驗儀器有故障、樣品買不到、電腦出問題資料丟失……一切的一切,尤其是對於做實驗的博士生而言,你會發現,讀博就是生活,一切都不會如你想像的順利。

做好計劃固然重要,但問題就是在於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但不管怎麼樣,做課題的過程中,遇到這些問題,自己和相關人好好處理就可以了,不要跟導師說過程如何,更不要抱怨自己遇到的困難。和本科、碩士追求的成績績點一樣,別人看到的、評價的都是你做課題的結果如何。

2. 科研分對錯,做事分利弊

科學的事情只有對錯,在此不贅述,關鍵在於後半句話。

而這後半句,是要自己在讀博過程中不斷摸索的;在德國,很多人都覺得做事、人與人之間很單純,沒有國內的那一套套那麼複雜。其實不然,你覺得單純,是因為你還不夠牛逼,人家不帶你玩而已。接觸久了、層次不一樣了,你也會發現,德國人也是趨利性的,如何跟德國教授、同事打交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適用。

1. 什麼是最重要的?

導師,導師,導師……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也不夠。

德國稱導師為「Doktorvater/Doktormutter」很形象,意味著你讀博士的「出生、長大、成人」(即入學、博士工作、博士答辯)最大的決定權都在於導師。

「讓導師滿意」是鐵律。

也許有作者個人沒總結到的?歡迎吐槽。

不知道有沒有博士,把自己的感悟留言、分享一下?先謝過了。


推薦閱讀:

深度學習方向的phd選擇,四大還是MILA?
有哪些東西是你讀博士以後才懂的?
什麼叫做「能獨立承擔科研項目」?
PHD身邊的時間陷阱
連這些都不清楚,你也想申Ph.D.?

TAG:教育 | 博士 | 德国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