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 [線上講座] 聆聽傳統文化里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文 / 王喆(可道運營部項目官)

我們丟了一點東西在過去

現在他們拿過去的記憶做人質

編了一首舊時的曲調教我們哼唱

只有星座沒有星,只有雲沒有一角藍天……

走到鋼筋混凝土盡頭的時候,我還是想回過頭

好好疼愛我的可愛記憶

那些沒有好好聽過的故事裡

教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違農時

你們也曾搖著蒲扇,守著啟明星的光,聽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嗎

沒了螢火蟲,也點不燃當時的蠟燭了

慢慢走來,不在意的東西還是模糊了,剩下電音在耳朵里嗡嗡

我們好像,都欠過去一個傾聽

除了桃花源里的落英繽紛,過去的風景是什麼在吸引著我們?

愚公移山或是精衛填海,除了改造自然的勇氣還有什麼流傳的生命力?

從「楊柳曉風殘月」到「枯藤老樹昏鴉」,傷感的背後又在訴說些什麼?

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到底有沒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可道特此邀請:中國第一批環評工程師,汕頭市澄海區環境應急管理中心主任,林廣清,為我們解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講座綱要:

一、農耕社會順應和改造自然的環保行為,就是為了可持續發展

二、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多元組成之一

三、最具文化代表的古詩詞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精髓

四、啟示和碰撞

活動時間:北京時間11月6日早9:00-10:30,美東時間11月5日晚9:00-10:30

活動形式:微信群講座

參與方式:請添加可小道(kexiaodao2015)為好友,或者掃描下面二維碼,我們會第一時間邀請您加入講座群。

weixin.qq.com/r/vPzYwKr (二維碼自動識別)

等待是一場儀式,不用拼盡全力,不去歇斯底里,用幾十里的長度等你歸來,聽傳統文化里的可持續發展之道,找回丟在過去的東西。

主講人簡介:

林廣清,汕頭市澄海區環境應急管理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全國第一批環評工程師,長期從事環評、環境監測、環境管理、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等方面工作。因擁有20多年基層環保工作經驗,常在探索和思考的基礎上,把專業知識、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懷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專業性散文寫作風格,為可道一貫的忠實讀者和支持者。

可道是致力於中國環境觀察和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網路,歡迎您加入我們。

可道文章均為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官方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及網站kedao.org.cn

歡迎全球關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議題的盆友們說出你們的觀點,讓我們一起"可持續,道未來"!來稿請至:contact@kedao.org.cn

投稿要求: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相關主題,文章簡介、有趣、原創即可。

微信公眾號/WeChat:kedaogreenpath

weixin.qq.com/r/kTni_r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讀詩?
如何高效地聽一場講座?
一般3本的大學,法學院想請賀衛方這個級別的法學教授來校講座,通過什麼途徑邀請?
單從智識增加的角度去講,優秀的紀錄片與講座是否能代替閱讀學術著作的功效?優秀的藝術電影可以代替小說的想要傳達的精神世界與藝術情緒與美感?

TAG:讲座 | 可持续发展 | 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