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逃離北上廣是錯誤的?談中國城市發展的觀念誤區及為什麼我們深受其害

一、大者恆大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大城市本身並不代表錯誤和罪惡

大者恆大的馬太效應是客觀世界中一個非常普遍的規律,例如,鷹一窩可以生數個小鷹,那麼其中強壯的搶食能力強,強壯的小鷹得到食物更多,那麼它將更加強壯,更加強壯的小鳥搶食能力進一步增強,由此,一個正反饋形成。到最後,強壯的小鷹展翅高飛,而其它弱小的小鷹將會餓死和淘汰。這看上去是一個悲哀的故事,但是我們分析一下,強壯的小鷹是否是罪惡的?弱小的小鷹是否是應該得到照顧呢?真實答案是:一群不夠強壯的小鷹可能都無法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而馬太效應則保證一隻或幾隻強壯的小鷹能在自然的考驗下生存延續下去。

我舉這個例子也許不是很恰當,這個故事太殘酷了。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套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發展的上,情景是這樣的:大城市就是已經強壯的小鷹,而中小城市就是弱小的小鷹,大城市本身由於人口眾多,經濟和社會自然更加發達,所以吸引力強,而中小城市人口少,經濟和社會發展落後,所以吸引力低,不斷的被大城市搶走它的食物:人口和其它資源。這反過來導致中小城市進一步萎縮,吸引力進一步下降的負反饋。

最後的結局是大城市展翅高飛,中小城市被淘汰。

這個故事的結局比小鷹成長的故事容易接受多了,因為這個故事中,最後人們都快樂幸福的居住在大城市,中小城市衰退和被淘汰並非是一件真正值得悲哀的事情。

我們來看看真實世界高度發展的大城市的真實情況:

————

日本東京都市圈(面積1.34萬平方公里),人口3700萬,佔全國人口的28%

俄國首都莫斯科,1200萬,佔全國人口的8%

法國首都巴黎都會區(面積1.7萬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佔全國人口18%

英國首都倫敦都市區(面積8400平方公里),人口1400萬,佔全國人口22%

美國紐約都市圈(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佔全國人口6%,廣義紐約都市圈人口6500萬,佔美國人口的20%

德國魯爾城市群(面積1萬平方公里),人口1100萬,佔全國人口13%

我們看到,幾個充分發展的國際發達城市中,馬太效應非常明顯,像日本有超過四分之一都人口都住在東京都市圈,美國紐約也佔了至少6%的全國人口比例。

我們再看看北上廣:

北京(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佔全國的1.5%

上海(面積6340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佔全國人口的1.7%

廣州(面積7400平方公里)人口1300萬,佔全國人口的1%,廣佛兩城總計人口210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5%。

從城市人口聚居比例來看,中國的特大城市與國外差距相當明顯,這表示中國的城市發展水平還不高,與充分發展的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差距。

二、 大有大的好處,大城市勞動生產率平均比小城市高30%

I、有研究表明,大城市的勞動生產率平均比小城市高30%,這意味著什麼?同樣的勞動力數量,如果合理居住在大城市,其產值將增加30%,這是非常驚人的效益。我們拿快遞業舉例,如果大部分人口都聚居在少數幾個大城市,那麼將顯著的降低物流成本,電信、工商業、文體等產業同樣如此。

II、大城市增加了民眾生活的品質,因為許多城市設施沒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是無法實現的,比如說國際機場、大型體育館和體驗設施、劇院、大型購物商城等等。

III、大城市增加了就業機會。大城市人口眾多,所以消費需求更大,需要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在大城市,人們可以更容易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工作。

IV、大城市更利於企業發展。大城市更容易找到企業發展需要的工人和僱員,科技企業扎堆北京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於此。大城市消費需求龐大,更利於企業行銷和推廣產品。

V、大城市生活更豐富多彩。大城市人口足夠多,文娛需求龐大,所以有更多的文化娛樂場所和設施,我們在大城市能有機會認識更多的人,生活比小城市會更豐富多彩。

三、中國北上廣大城市病嚴重,罪魁禍首是城市規模太大了嗎?

談到大城市的優勢,有人會反駁,中國的北上廣已經人滿為患,污染嚴重,城市擁擠不堪,你還鼓吹髮展大城市,你是不是有病?

我來解釋這個問題:

I、中國大城市確實人滿為患、污染嚴重、擁擠不堪,城市超負荷運行,那麼罪魁禍首是城市人口太多,規模太大了嗎?

我們先對比下國外的大城市:

我們拿日本首都東京和中國首都北京來對比,

日本東京都市圈人口3700萬,北京2000萬,東京人口比北京多85%;

日本東京都市圈面積面積1.34萬平方公里,北京面積1.6萬平方公里,東京面積只有北京的83%;

東京人口密度2761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1250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只相當於東京的45%。

但是日本東京的污染和城市擁擠問題相對北京而言要好很多。為什麼北京人口密度小,反而城市更加擁擠,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我們再來看一個數字,北京雖然有1.6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土地,但是北京市區建成區面積只有1400平方公里左右。東京核心區面積2188平方公里,居住了1300萬人,密度5900平方公里人,而北京則是1400公里的城區居住了2000萬人,密度1.42萬人平方公里,其居住密度是東京的2.4倍!

這能不擁擠嗎?能不污染嚴重嗎?能不塞車嗎?地鐵能不擠破頭嗎?(何況北京的城市軌道交通規模遠小於東京)

如果拿北京和台南第一大城市高雄比,北京建成市區面積是高雄的3倍,但是人口卻是高雄的7倍,城建差距可想而知。而且台灣總體的人口密度是大陸的4~5倍之間。

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大城市擁擠的根本原因不是城市規模和人口太多,而是城市建設嚴重滯後於人口的城市化進程發展。

上圖:北京建成區。加上通州、房山這些地方。滿打滿算也就是1800~1900平方公里之間。

上圖: 東京。建成區在3800平方公里以上,是北京的2倍。

你能想像在這個區域里種成千上萬畝棉花和玉米高粱是多麼荒唐的事情嗎?而這種事情正發生在北京,而且受到法律和行政的雙重保護。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受到國民大腦中意識的保護——『耕地保護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是對的』。

相比之下,北京的城區面積只有東京的1/2左右。與東京在衛星地圖上一比無疑相形見拙。就這樣,北京市政當局還千方百計把人趕出北京。人都趕走了,如何發展?保持現在這種大農村的模樣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了?難道不是打造成東京那種超級繁華城市才是真正的發展、真正的未來嗎?

上圖: 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區面積1800平方公里左右。旁邊綠油油的都是稻田啊!

日本土地少不具代表性?我們看看土地遼闊的美國。紐約都會區彼此相連的無縫城區面積超過3200平方公里。

加州洛杉磯就更不用提了。洛杉磯城市城區面積高達4500平方公里以上。

四、是什麼原因妨礙了大城市的正常擴展,造成城市擁擠不堪?

我們知道,在我國目前的體制下,城市建設主導權是自上而下有政府來實施的,無論是城市設施建設和規劃,以及土地的供應和土地規劃也都是政府來決定的,而且在土地供應上,還必須經過中央批准,地方城市的政府對土地也沒有完全的所有權。當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從農村和中小城市移居到大城市居住的時候,這層層的、自上而下的官僚機制效率跟不上快速變化的城市發展狀況也是可以想像的。

所以,城市建設速度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上而下的土地審批機制,很難滿足地方城市的實際需求。

其次,城市建設緩慢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內心對城市規模的恐懼和錯誤認識。

五、我們為何對大城市規模的如此恐懼?

這說起來甚至有些荒唐,我們為何要對城市人口和規模如此恐懼?我們為何要限制大城市、特大城市、超級城市的發展?總結起來,無非是下面幾個論調:

1、城市人口爆炸論。到處都很擁擠了,再允許全國各地的人來到這裡,我們這裡房價要上天、公交、學校要擠爆了。

2、環境崩潰論。大城市人口太多,「超過了環境承載的極限」;

3、均衡發展論,中小城市持續衰落,所以要把資源向中小城市傾斜,保持「均衡發展」。

4、耕地保護論。城市發展佔用了「大量的耕地」,必須加以阻止,否則我們就鬧饑荒。

我們來逐條分析造成大城市恐懼症的這幾個流行論調。

I、城市人口爆炸論。

近10年來,大城市房價飛漲、公交擁擠、堵車、小孩入學難、就醫難、城市污染嚴重這些問題嚴重困擾著我們,我們輕而易舉的將這些問題歸罪與人口太多,城市規模太大,因為我們從小就接受了這樣的教育:人口是負擔,是消耗資源的消費者。我們又親身經歷了種種令我們生活品質嚴重受到影響的大城市病,對城市人口已經達到上限這種論調我們堅信不疑。

但是事實如此嗎?

我們仍然以北京舉例,我們假設如果北京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面積只有1400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那麼你確實有理由對城市擁擠感到憂慮,但是實際上北京只是一個城市,市區轄區面積達1.6萬平方公里,而且只要我們願意,把北京轄區擴展到16萬平方公里都沒有問題,一條法律和決議就可以了,即使如此這也不及中國國土的一個零頭。我們1400平方公里市區里住了2000萬人,這太擁擠了,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把市區擴大?為什麼不把市區周圍的農田和空地買來下用來擴大市區,我們可以把市區面積擴大3倍,這樣我們的居住密度就跟東京差不多了,如果我們把市區面積擴大4倍,那麼我們的居住密度就跟美國低密度城市洛杉磯差不多了,那麼北京人民大部分都可以住別墅了。即使把北京市區面積擴大4倍到5600平方公里,也不及北京現在轄區面積的零頭。是什麼理由阻止了城市的大面積擴展?你猜對了,是「耕地保護」,也就是所謂18億畝耕地紅線。

針對這個理由,在這裡我提出兩個問題:

1、為什麼要堅持18億畝耕地紅線,耕地不夠用了嗎?

耕地紅線是一個偽命題,但是在中國卻很有市場,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歷史上一直是一個農業國,饑荒的噩夢離開我們並沒有多久,歸根結締我們還是小農思想。我們忽略了經過50~70年代的人類大發展,糧食問題已經不再是人類的主要問題—在發達國家,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已經僅有5%左右,也就是說只要5%的人從事農業勞動,在現代科技條件下,就能滿足全國國民的糧食需求。我們看一下糧食畝產量和人口數量直接的關係:

1900年小麥畝產50公斤,人口16.5億,2010年小麥畝產已突破500公斤,人口70億。百年中小麥畝產增加了10倍,而人口僅增加了4.2倍。雖然現在70億人,但對耕地需求反而比百年前更少。

這說明一個規律:人口增長帶來的生產力增強,生產力增長帶來了糧食產品的提高,遠遠比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人類永遠不會因為人口過多而造成糧食短期,因為更多人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大。

2、哪裡種地不可以?大城市郊區的耕地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嗎?

可以看到,一邊是大城市市民在擁擠的城市裡艱難的生活著,一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城市郊區土地種植玉米和小米,另一邊是大量的中小城市衰退,農村、鄉村大量的土地由於城市化和計生導致的人口驟減,土地無人耕種在拋荒野草從生,這難道不是人為原因造成的荒唐困境嗎?

中國每年消失6萬個自然村,這些人很多是移居到城市裡居住了,這本是一件好事:在農村散落居住不僅生活水平差,而且資源利用率低,土地利用率也低。但是人已經移居到城市裡了,為何不允許城市、特別是大城市自由擴展到附近的農村?!我們為何要制定政策把我們自己城市關在籠子里?

ii、子女入學難和就醫難問題

許多人把子女入學難和就醫難歸咎於城市人口太多,搶了孩子的學位和醫院的床位,那麼,難道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不應該同步的擴大學校和醫院的規模嗎?對於教育和醫療來說,它是服務於城市的附屬服務機構,如果用腳和鞋子的比喻來說,腳是人口,教育和醫療等服務是鞋子,只有鞋子來適應腳的道理,絕對沒有讓腳來適應鞋子的道理,把教育與醫療的投入不足造成的困難歸咎於是城市人口太多是削足適履的荒唐道理。(北京前幾年因為生源減少甚至一度關閉了500多所小學)

退一步說,我們誠然可以把新市民都趕跑,但是我們的教育和醫療狀況並不會因此而得到改善,因為我們趕走了人口也就是人力資源、勞動力,勞動力減少直接導致城市能獲得的產品和服務的減少,從而使得城市生活水平的下降。

iii、城市環境崩潰論。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某某城市已經達到了環境承載的極限,不能再允許更多的人進入了,聽上去似乎冠冕堂皇,但是我們分析下這樣的論調裡面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

1. 如果城市市區的面積是定死的,假設北京只有1400公裡面積,無法做任何擴展,那麼隨著人口密度的增長,居住密度超過1萬人平方公里之後,在現在中國的科技條件和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下,堵車、汽車尾氣污染、高房價等大城市病將會顯得較為嚴重。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中國是一個國土遼闊的大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宜居土地500萬平方公里,高居世界第二。如果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現代城市寬鬆居住密度,13億人全部居住在城市,那麼城市佔用土地的面積為28萬平方公里左右,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3%,宜居面積的5% 。

而北京上海實際的居住密度達到了1.4~2萬人/平方公里,如果全國13億人按照北京上海居住密度居住,僅僅需要9.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能住完,僅僅比重慶市大一點的面積,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宜居面積的2%,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這麼擁擠的居住。

北京如果把其中1萬平方公里轄區全部建設成市區,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寬鬆居住密度可以住5000萬人。

2.所謂資源不足論。除了空氣、水、土地,其它任何資源都是可以人來創造的,土地的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了,我們絕對不缺,空氣是無限循環的,水也是無限循環的。水危機是近年來炒作最嚴重的話題,但是實際上水資源也是無限循環的,只是我們污染了太多的水資源,以至於能利用的水資源減少了,即使如此,水仍然不是一個問題。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已經降低到6~7元左右,加上運輸及污水處理成本,送到城市手中,售價也不會超過超20元人民幣,按照城市人均年用水50噸計算,每人的水費支出為1000元,所以水資源問題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

其他還有什麼資源問題?難道地殼承受不了太多人的重量會崩潰嗎?

3. 轄區面積小,人口密度真的不低了,這種狀況並不常見,比如說深圳,深圳面積只有2000平方公里,而常駐人口達到了1200萬,加上有大量的工廠,所以深圳人口密度高居中國第一,為6000人平方公里,為北京上海的4倍以上,即使如此,深圳的大城市病並不比北京上海更糟糕,因為深圳的土地利用和開發程度較高,真正的市區面積甚至超過了北京。

綜上所述,如果限定城市的面積,不允許城市擴展,那麼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大城市病將變得嚴重,現有科技和城市管理水平下,市民的生活品質確實可能下降,但是如果允許城市按需自由的擴展和建設,那麼將不會存在什麼問題,城市規模將得到發展,城市生活水平將會提高。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允許大城市不受耕地保護、土地審批的制約,給城市擴展自由的空間。

六、除去我們的心魔:我們為何以不和邏輯和常理方式敵視城市發展。

我們可以看出,城市發展原本應該是我們樂於見到的景象,但是我們的心魔引發的政策限制了城市跟隨人口擴張同步擴張,由此引發的城市擁擠問題和大城市病,進一步堅定了城市人口太多規模過大是災難的想法,由此我們在限制大城市發展的錯誤上有去無回,越陷越深。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這樣不合常理的思考問題?

究其根源,我們從小從教科書上就接受了計劃生育的宣傳的影響,這些思想反覆灌輸到我們的腦海中,深入了我們的內心,以至於我們無需思考就能得出下面的結論:

「人多底子薄」 — 意思是,人多是一個問題。

「人均資源少」 — 意思是,資源是天上掉下的餡餅,而不是人的勞動成果。

「少生快富」 — 人少會更富裕 —實際上這完全違反最基本的經濟學常識。

「人口是負擔」 —好像人就是只會吃,而不會生產勞動的廢物,即使會勞動,也無法補償他所消耗的資源 —這實在匪夷所思,難道現在高度發展的人類社會是天上掉下來的?

以上這些思想,都是教科書上反覆強調的,我們對上述理論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完全失去了再反思的能力,如果誰提出與此相反的意見,我們肯定會先反駁,而不是反思,因為人類從來都是習慣主導理性的動物。

近些年來,歐洲極左環保思想的興起以及被左翼控制的美國好萊塢,也不斷的通過各種媒體向我們傳輸類似的思想,就如同《黑客帝國》里的台詞:人類是病毒,他們在不斷的蠶食地球母體,直到毀滅。

這些極左思想產生的根源在於傳統宗教信仰在西方和東亞地區的衰落,西方和東亞都失去了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自己無知的理解,自我膨脹的結果—他們開始以上帝的角度來判斷這個世界,他們自認為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可以來決定地球的未來。對於這個問題,我簡單講到這裡,如果深入討論下去,那將是另外一個龐大的話題。

中國城市若想自然而然的發展下去,我們首先要除去自己的心魔,除去城市規模增加是災難的錯誤想法,這很困難,但是我們必須反思,否則我們就是自我設限的跳蚤,我們自己會傷害我們自己,我們如果內心是侏儒,那麼我們不可能變成巨人。

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未來的城市將是也必將是這樣:

限制人口增加,也就等於了限制城市發展,未來的城市只會是這樣:


推薦閱讀:

入局網劇的新世相,想拍電影還是算了吧!
人間驛站天恩寺
逃離你終將衰落的家鄉:關於中國勞動力變遷的深度分析
超然於空間
你拚命逃離的北上廣,卻是我最想安家的地方

TAG:城市规划 | 北上广 | 逃离北上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