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利用人性弱點賺錢的好方法?

最近看書看到一個案例,一個國內的絲巾廠家生產一種高檔絲巾,賣200一條,銷量慘淡。然而另一家法國公司從他這裡拿貨,也在國內賣,賣2000,竟然賣得不錯。 這是為啥?因為很多人覺得用200的太丟人,拿200的東西送禮也覺得太丟人,於是喜歡買2000的。 為什麼要多花1800?無非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買得起,證明自己的地位不比其他人低。 你能想像一個月薪2500的醫院護士,晚上在YY開直播能月入數十萬嗎?因為這個醫院護士在YY直播里是個萬眾矚目的女神,大家都很愛女神,想得到女神的矚目。想得到女神的矚目,就需要證明自己愛女神,想證明自己愛女神,就需要給女神送錢。送多少錢合適呢?一百兩百肯定不行,你得送得比其他人多,才能證明你愛女神。其他人送5000,你就得送6000。 難道人性就這麼不值錢?還有哪些類似的賺錢方法?


大部分人都有」明天會更好「錯覺,這是人性的弱點之一:總是把應然和實然混淆。

大部分人都有從眾心理,容易被他人決策影響,這是人性弱點之二:順風一窩蜂,逆風鳥獸散。

綜上,在市場中,弱點一決定了散戶們經常在高位大把大把接住獲利的多頭的籌碼,和弱點二結合起來,導致結構性下跌永遠比結構性上漲速度快——所謂踩踏。

那麼,牛市輕倉跟多,熊市重倉壓空,當一名見風使舵的滑頭選手,就是一個投機者利用人性賺錢的最典型方式。

不僅限於金融市場的領域。


給我支付寶打100塊錢,教你一夜暴富的方法,無效全額退款


小高考包a班3000一期,沖a班2500一期。

開課前考試分班,考得好的進包a班,不好的進沖a班。

包a班最後沒有拿到a可以全額退款,沖a不能。

今年那個培訓中心好像只有兩個同學要退款。真是穩賺的生意啊!


我想分享這個案例幾乎80%的人遇到過,甚至吃過虧,聽我道來。

有一次我父親聽說中國某動有充50送100的活動,立刻就趕赴現場,但是了解了一圈之後才發現,他需要月租38元以上才能參與,同時還要開通萬能副卡才可以參加這個活動。

我爸那個時候氣得直跺腳,既然有這麼多活動限制,為什麼一開始不說清楚,要等到活動現場再來解釋。如果你入過坑,請往下看,我會解釋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

做活動策劃的人可以坐在辦公室等數據,卻辛苦了活動現場的工作人員要一遍一遍地跟用戶解釋充值活動規則。

從用戶服務的角度上來講,這個服務是不及格的,但是從活動營銷的傳播上來看,可以得高分。

為什麼?如果營銷人員把活動限制條件全部放出來,會有什麼後果。

首先會嚇走很大一部分人,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是目標客戶,然後這些目標客戶不會把這個優惠往身邊的人分享的,因為他們都不能享受優惠,為什麼要分享,更何況那麼複雜的條件,不看都罷。

這樣的後果就是,那些是目標客戶,同時也想參與這個活動的人,是接收不到這個分享信息的。甚至他們有一些收到中國某動推送的信息,也不會詳細去看。

請相信我,大部分人都不會去看一條寫了很多限制條件的廣告推送信息。他們什麼時候會對廣告感興趣,就是來自於他周圍的同事、朋友、親戚的分享,有好處大家都會相互通知,這個時候朋友告訴他中國某動有充值活動,他能不心動。

所以面向大眾的營銷推廣,才能把你的營銷優惠推送到你的目標用戶那裡。

這裡面他們會遵循兩個原則:

第一、文案編輯通俗易懂,直指痛處。

第二、放低門檻,吸引人群後再篩選

設想一下,你的廣告寫得高大上,條件限制很多,人家要花很長時間來弄懂你的廣告,本身就是失敗,記住,秒懂的信息是最容易得到傳播的。

放低門檻,主要是吸引人群。大家還記得心理學上的從眾效應嗎?不用多講,一堆人圍在活動現場帳篷下面,你這時候剛好路過有空,你不想去看看。你有這種心理,別人當然也有。把人吸引過來之後,再慢慢篩選。

辛苦的是現場的促銷人員,一場活動的費用都是固定的,一天臨時促銷人員的工資也是固定的,你閑也那樣過一天,忙也那樣過一天。這種火爆的現場,不單是能篩選到目標客戶,更能對上面的領導交代,那些管理層一來到這裡,這邊拍一張太火爆了,那邊拍一張,成交了多少,做成PPT,又是一次工作表現。

所以,以後在微信群、朋友圈做微商什麼營銷,還發一大堆文字和九張圖片嗎?那隻會趕走你的用戶,那隻會逼著他們去屏蔽你。


「先生,買束花給女朋友吧。」


私生活訛詐。


利用你作為較富有者的優越感和你不肯相信世界上騙子多的天真(第二天補充:還有貪小便宜)

我是說較富有。因為這本身也是一個相對的形容詞。。。

雍和宮地鐵站,一個老太太在我走錯出口的時候喊住我,說是另一個口(她給我指的路是對的)。我往她那邊走的時候發現她賣香。然後她告訴我雍和宮裡面的香60一把 不如在她這花20買。這個老太太好像左半邊身體都被燒傷了,於是我一看她可憐二看她好心,就買了!買了!居然就買了!後來發現雍和宮會繳外香並且免費贈送香。。。但是老太太看起來真的很可憐啊,不想相信這是她化的妝╭(╯ε╰)╮。不匿了,雖然被騙很丟臉但是這是給自己的一個教訓哼╭(╯^╰)╮


一、傲慢

網路上有很多鍵盤俠,點評、留言、吵架營銷。都是運用很廣泛的套路營銷。先說吵架營銷,之前有些公眾號就是互相懟對方,然後發文各種聲明,其實也是互推粉絲。在線下也很常見,有的老闆有兩家店面,然後製造一些店面的互掐假象,吸引客戶。俗話叫做老大老二打架,老三老四餓死。

然後就是留言,具體的運用實例,比如說評論引流,或者在陌陌上面引流,都會起一些爭議性的標題,這時候就會有幾種人參與進來,鍵盤俠過來互噴可以幫助把動態往前面刷新,其他評論增加文章權重之類的,就好比今日頭條也是這樣,評論的真實以及數量都是有好處的。

至於點評就更厲害了,只要你的文案或者內容得到某某大咖、大V點評,再放大傳播,那就是蹭上了大IP。

二、貪婪

(1)團購。由團購引申出來的項目非常非常多,團購可以帶來裂變,有些平台有團購的連接,可以借用來裂變

(2)秒殺。秒殺衍生出來很多項目,淘寶上面有代秒殺的業務,就是別人幫你搶購電商平台的的活動產品。秒殺還衍生賣軟體的業務,當然秒殺還能衍生出黃牛業務,各種搶票項目。秒殺就是人性貪婪的一面,想比別人搶先一步,想獲得別人沒有的東西。

(3)抽獎。抽獎更不用說,大名鼎鼎的浪琴手錶,批發價格幾十塊錢,但是做一些抽獎鏈接,很多人抽獎抽中原價888元的手錶,開心得不行,對方要求付郵費或者到付,完全不知是套路。

這就是人性,當然現在抽獎送手錶的營銷套路也很難搞了,不過換個產品,換個組合套餐,又有一大波網民買單。抽獎永不過時,抽獎裂變也是數不勝數,要求轉發多少個群,過幾天會自動到賬,微信錢包,可是一般人過了一兩天就忘記了。

(4)下載。因為貪婪而去下載,也衍生出CPA項目。比如很多金融APP為了增加下載量,打出送50元紅包的廣告,很多人可能就會去下載,你的一個下載估計能給作CPA項目的人帶來好幾塊錢的收入。

(5)存儲空間。儲存空間也很好理解,有些網盤的會員資格買賣,還有一些硬碟的買賣,硬碟裡邊甚至有小視頻之類的,一些人就是貪婪硬碟裡面存貯那麼多的福利資源而買單。

(6)購滿返現。購滿返現,也是老的營銷方式,尤其是針對女性用戶,一些線上商城,賣一些護膚品或者營養品,累計積分,購滿返現依舊能留住一些老客戶或者促進消費。甚至一些小說項目也是這樣玩的,購買50元的讀書幣,就返還30元的讀書幣,線上H5抓娃娃項目也是這種玩法,先送你60個幣,玩得上癮,充值之後,再送你一些幣。

三、虛榮

(1)等級制度。跳一跳遊戲最近很火哦,有人利用漲粉攻略來裂變漲粉,想獲得攻略需要拉幾位好友一起關注或者添加好友,甚至有人開發出跳一跳腳本拿來賣錢,自動玩遊戲,一不小心就是3000多分,遠遠把幾十分的人甩在後面,這就是虛榮心作祟。

(2)號碼搶先。電話號碼、扣扣號碼、車牌號碼、選房搖號、看病排隊。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多的,靚號出租,號碼出售等等,

(3)簽到打卡。這個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項目,有人開發簽到打卡界面,玩家最先越好籤到日期,時長以及約定的金額,過了約定好的期限之後,按時簽到打卡的人就能分享沒有按時簽到打卡的人,各種約跑,約看書,約早起早睡,都一直在朋友圈開展。

(4)粉絲數量。刷閱讀,一方面是為了面子上好看,滿足大號的虛榮心,同時也是刷給投資人看,這種事在公眾號領域可不少,都是業內公開的秘密。有些賬號為了接廣告能拿到更多的廣告費,他們的粉絲數量可能也是刷一部分。


1. 開個服裝店,價格標很高,有人進來,不要抬眼皮,大部分人會摸衣服,這時候,你就冷冷的說,不要摸,很貴,你買不起。如果是土豪,他會一氣之下把你店裡的衣服全部買光。回家數錢去吧。(激怒別人,他將失去理智)

2. 給我1000元,我教你一個賺10000的辦法,無效全額退款。

付款後,方法是:找10個像你一樣的傻瓜(人都喜歡投機取巧)

3. 虛構一個項目,找人投資,只要讓別人相信利潤超過30%,投資人智商瞬間降到80,如果利潤超過100%,投資人智商會降到50,如果利潤有1000%,投資人智商降到0,這個時候基本任你宰割了。(貪婪是人性最大的弱點)


杜蕾斯品牌的安全套

一天,銷售員問顧客:你用什麼品牌安全套

顧客:xxx

銷售員:你不覺得有點緊嗎?


根據我簡單地總結下,能引起人注意並能讓人陷入其中的就是:1.身同感受(只要你做多些數據收集尋找每個人都會發生的普通事,引起共鳴就能賺的人性弱點,例如一些星座 風水命理)2.互動性(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贊同,但又不能是豪沒理據的虛偽贊同,如果建立一些活動或者小遊戲讓人發揮一下小宇宙,在某些事上獲得少少超過身邊人的成功感就能攻克得人性弱點)3.故事性(故事也是引起令一個人性弱點的方法,因為每個人都有好奇心,例如你在街邊看見別人開罵,也停下腳步看個幾分鐘,直到你大概清楚發生什麼才會離開吧。而且故事是最容易使人吸收記憶的方法,所以故事能攻克人性)這些事比較正面的人性的吸引方法。如果要用人性的醜惡的弱點去攻擊,會有其他好多方法,但是為了這個世界更美好,希望我的們想法都正面地去思考吧


兩塊錢買不了吃虧!兩塊錢買不了上當!全場兩塊!!


題主說的利用人性賺錢,我不太苟同。因為低端手段效果太差,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你玩傳銷別人也玩,風險大。單純用這樣的方法容易失敗,必須配合其他手段,成本挺高的

高端就不同了,你利用別人的各種性格缺陷,再加上科技手段…下面就是利用偽科技手段賺錢的案例,利用的是人對事物的好奇心。如果此手段能半真半假就完美了。但中國騙子實在太低端了,弄的基本全是假的,根本騙不了細心的人

———————————————————

這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工程熱物理及流體力學專家,絕大多數時間都呆在實驗室里。一次意外的「隨友造訪」,竟讓他和一個完全不知底細的公司聯繫在一起,並成了這家公司對外宣傳的「托兒」。

這家公司聲稱自主研發出的空氣動力汽車,開創了人類能源歷史,它還要通過向民眾私下集資的方式來累積經費。

在這場「發明」中,高歌是這樣「出場」的:在這家公司研發中心進門登記處的牆壁上,掛著三塊醒目的宣傳板,上面影印文章的標題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動力學院高歌教授談真空能發動機」。但是,作為文章觀點的論述人,高歌對此全然不知情。

類似的重大「發明」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細心的網友梳理此前曾出現過的名噪一時的水變油、螞蟻壯陽、氣功治病等「發明」,他們最終都無一例外地被證明是騙局。

眼見不一定為實,「知道一點」的民眾最容易上當

上世紀80年代的「水變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984年年初,文化程度只有小學4年級的王洪成推出了所謂「水變油」的發明,他本人也由哈爾濱市一名普通的公共汽車司機搖身一變成為「偉大的發明家」。

水真的能變成油燃燒嗎?這看似不可能的事卻在王洪成的表演中實現了。在進行膨化柴油燃燒的表演中,王洪成授意操作人員開大柴油管道閥門,關小甚至關閉水管道閥門,任意加大柴油比例,而實驗人員對參觀人員宣布的油水比例為7:3,混合成為「膨化柴油」。點燃時只抽浮在上面的油,如此,表面看燃燒的是「膨化柴油」,實際上燃燒的卻是柴油。

一位長期工作在王洪成身邊的人寫信檢舉王洪成時提到,王洪成每天要接待上百人,為他們表演「水變油」,其中還不乏政府官員。遺憾的是,直至公安部門介入調查時,仍有不少曾到現場的參觀者對這一「發明」深信不疑。他們不相信,自己親眼所見也能有假。

這也印證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李大光的觀點——高科技騙局慣用招數之一便是利用公眾自己的「科技錯覺」。他說,真正的高科技原理通常很簡單,解釋起來也較容易;相應的,偽高科技在向民眾解釋的時候通常會營造出一種「跟你說,你也聽不懂」的氣氛,並故意將民眾帶到科技產品現場,「讓你看到『實物』,但就是不跟你說清楚,也說不清楚。」

1995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等人在上書黨中央、國務院揭露該騙局時稱:粗略統計,王洪成在詐騙活動中已獲利數千萬元,國家和有關企業損失已近4億元。而所謂「水變油」高科技也並不高明,「新一代」柴油膨化劑不過是將製造肥皂用的原料——皂基打碎了重新包裝而成。

「一聽是自己曾經聽過的事物,就多少知道一點,這個時候最容易上當。」李大光告訴記者,從「水變油」等騙局中上當的人群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受騙者年齡在55歲以上,基本上都是老年人,這些人通常是「知道一點」的人,卻往往限於經驗,在認知片面的情況下,容易受到誤導。

在一次醫學科技的行騙解釋中,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黃光民表示,消費者一般看到廠家提供專利號、國家知識產權證書,就會認為產品有一定的保障。這是一種很常見也是很低級的誤解,黃光民說,普通公眾由於接觸專利較少,知道專利,但不了解專利,便常誤以為有了專利,就是有了受到保護的產品,殊不知,沒有實際產品的專利數不勝數。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則是公眾容易被高科技騙局利用的另一個弱點。這一點主要表現在保健領域,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鄭念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保健品行業常常言過其實,但很多老百姓還是願意花錢去買『健康』,為的就是一個心理安慰。」

他以近幾年流行的「鈦項圈」為例說,「鈦項圈」號稱能治療頸椎病,「其實根本沒那回事。」作為鈦項圈的知名品牌之一,「法藤」對外宣稱,「鈦具有特殊的電流特性,對人體會產生有益的生理作用,戴上能緩解頸椎疼痛。」但到了2008年,鈦項圈治頸椎病便登上媒體評出的該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騙局」。榜單上這樣描述:在醫學上,治療或緩解頸椎病的方法就是牽引,如果病情嚴重就要進行手術。而「鈦金屬治療」在醫學文獻中並沒有記載佐證。

搬出專家、媒體造勢,迴避實質性論證

當然,公眾並非主動走進高科技騙局,「任人宰割」,通常情況下,上當受騙者多是被引「入瓮」。這就需要對騙子設套布局的行騙邏輯進行分析。鄭念發現,利用專家學者、媒體公關在輿論上「助威造勢」是高科技騙局中的常態。

這其中有不少細節可以拿來琢磨。鄭念告訴記者,不少公司的營銷手段是只將專家搬出來,對其言論則很少給出完整的呈現,「專家來了,拍幾張照片,拿給民眾看,就是一種『專家認可』的暗示。」

高歌所稱的「隨友造訪」就是一個佐證。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年三四月,一個朋友聽了一個有關投資事宜的講座後,猶豫不決,便向「懂科技」的高歌請教,並帶他到該公司的研發中心參觀。當時,研發中心進門登記處的牆壁上還是空空如也。聽說來了一名高校教授,十分重視的公司領導陪著高歌全程參觀。

在不到半個小時的交流中,高歌發現:陪同他參觀的公司領導對「科技不太懂」,而他親眼所見的「空氣動力汽車」就是一台「空氣壓縮機」;至於更深層次的原理和設計,他本人則「沒有看到」。高歌回憶,臨走前,他向公司領導建議,「只做空壓機難有大作為,只有做了真空能發動機才有前途」,他還對真空能發動機解釋了一番。

可高歌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番「建議」竟被掛在了該公司供投資者參觀考察的倉庫門口,而這篇落款為該公司的文章實則是他在2010年接受某媒體採訪時談真空能發電機的報道,「和他們的產品並沒有任何關係」。

高歌的「遭遇」不是個例,在這次事件中,原機械部領導(副部級)孫祖梅等專家參加的一次論證會也被貼上了「專家好評」的標籤。儘管這些專家最終給出的評審意見與「好評」還有一定的差距。

與專家評價相比,媒體的宣傳則更容易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鄭念說起此前聽過的一個企業公關案例:某電視台對一家公司的高科技產品進行報道,同一天,這家公司的產品宣傳片也出現在這家電視台網站某一頻道主頁的顯著位置,「後者是用錢買來的廣告,這一點十分明確,至於它和新聞報道有什麼關聯就很難說清楚了。」

事實上,正當企業也會對產品進行大力宣傳,這本無可厚非。不同的是,高科技騙局常常只推出這些專家、媒體的造勢「佐證」,至於那些權威部門對產品檢測檢驗的數據報告等「直接證據」則避而不談。鄭念說,他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投資者不來問,我也就不解釋」。如果解釋了,也多是從產品的前景如何好、政府一定會給予相應支持等套話出發,迴避關鍵問題。

科技騙局往往與金錢騙局捆綁出現

有媒體評論稱,最可悲的事情,不是有新人上當受騙,而是那些舊人「好了傷疤忘了疼」,甚至可以數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正如有人評價前納斯達克主席麥道夫一樣:「假如,人們把注意力過多放入案情,而忽略對其產生的原因和環境進行病理解剖,不管最終結果如何,人們真算是白白經歷了。」

然而,談及真正受騙的原因,很容易被「無知」、「貪小便宜」等幾個詞簡單概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楊叔子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騙局往往與金錢騙局互綁出現,一切高科技騙局離開了金錢的土壤,頂多是實驗室里自吹自擂的「異想天開」,很難發展成為社會騙局。

在2005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的十大科技騙局中,包括「『漢芯一號』中國造」在內的20個騙局,有7項科技騙局都涉及金錢的交易,其中有諸如念力醫學包治百病、學習魔法石提高智商等直接的產品交易,也有哈佛戴高樂增高神話等類似投資、經銷權的買賣。

這從另一個層面道出了破解高科技騙局最簡單也是最根本的方法——看看需不需要民眾個人掏腰包。楊叔子說,如果需要,不管是什麼理由,都需要謹慎處之。

以2008年開始風靡全國的「世界通」軟體為例。據這項軟體的研發者稱,用戶通過此軟體「每天花1小時看廣告,月收入2700元;花兩小時看廣告,月收入1.8萬元。」當然,這種天上掉餡餅的「生錢之道」並非伸手就來。想要擁有這一軟體的消費者,需首先購買有效期5年、每張價值999元的會員卡至少5張,成為「世界通」的底層經銷代理商,然後發展下一級代理商。另外,如果消費者協助「世界通」招來代理商後,將晉陞為高一級代理,並獎勵價值30萬元的轎車一輛,獲取旗下所有市場2%的分紅……

這一高科技軟體產品的「傳銷」屬性已經顯現。第二年7月,這家軟體公司的老闆便因涉嫌非法傳銷被刑拘,一場波及全國10多個省(區、市)涉案金額上億元的大騙局狼狽謝幕。

值得思考的是,對非法傳銷危害性早已耳濡目染的人們,怎麼還會參與其中?楊叔子告訴記者,高科技騙局存在的一大原因還在於法律的盲區和監管的缺位。騙子公司宣稱運作的載體是「3G時代手機無線流媒體」——這在普通老百姓眼裡是無可質疑的高科技。可是,在「高科技」出世後乃至出世前,卻沒有相應的監管部門對其進行查處。等一些民眾的血汗錢被捲走後這些部門才站出來,為時晚矣。

李大光認同這一說法,他表示,近些年,高科技騙局之所以生生不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不少公司企業在鼓勵科技創新政策乃至私募等金融領域上鑽法律的空子,相關部門在事後監管之餘,更需要在立法上進行相應補充和調整。

————————————————————

有個好方法 : 故意給他人製造麻煩。比如你偷聽到別人急著做某事,你搶先一步,打電話給同夥,佔了他的機會,然後向他出售。比如購房、買票、車位……


《刑法》上一條一條都給你列出來了怎麼還問?


乞討


可以看看Robert
Cialdini的著作,標準的商業應用心理學!

有些因子強度大,一兩個或許就夠了,有些因子強度小,堆棧多個也會有顯著效果!


說個最常見的例子:社保機構利用工人的貪婪推出最低工資法


朋友,你知道安利嗎?


搶劫--利用人性的恐懼

偷竊--利用人性的大意

販毒--利用人性的好奇

..

總之刑法里寫得蠻全的


當今社會,賺錢的方法換湯不換藥舊瓶裝新酒,一言以蔽之——互聯網啊!許多問題都可以回答互聯網。

你喜歡什麼——互聯網啊!你的創意——互聯網啊!你靠什麼賺錢——互聯網啊!

然而,互聯網卻在利用你的慾望,一切就是那麼悲傷。


推薦閱讀:

誰來監督媒體?
外行人對你所在的行業有哪些誤解?
有什麼別人看著體面高大上,但只有自己或同行才明白個中辛酸苦逼的職業?
預付卡行業的未來在哪裡?

TAG:創業 | 創業想法 | 經濟 | 賺錢 | 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