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馮柯是人渣,也不意味著張媽的干涉是對的

本文 首發於微信公眾賬號「別處World」(ID: else-world)。 一群世界的異鄉人,浪遊在「別處」,談論生活、人類以及美。

文 | 別處的朋友們

一覺醒來,被張靚穎媽媽和張靚穎的微博喊話給刷屏了。 母親捨不得把女兒嫁給一個「有問題」的男人:當眾阻攔女兒的婚姻,這樣是否合適?一個富有爭議的准女婿和一段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又是否有問題?

F小姐說,「就算馮柯之後被證實是人渣,都不能代表張媽這樣干涉是對的。這完全是兩回事。」這句話深得我心。 人們總是對明星八卦出奇關心,但尤其關心的,大概還是因為切中了許多人的痛點吧。

催婚、逼婚、相親,或者對兒女的伴侶並不滿意想要插手,彷彿談戀愛結婚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一樣。也不僅僅是婚姻,年青一代和原生家庭的矛盾,穿插在生命的各個節點。 還能不能和父母好好相處了?那些人生中的大事,還能不能和父母好好商量了?

我們和身在「別處」的小夥伴聊了聊,來聽聽各自的想法吧。

? 我們是孩子,我們也是「人

在國外讀書的時候,問到華人(包括台灣、香港等)學生,大多都會講:我爸媽「送」我出國來讀書。「送」這個字,真是微妙極了。英美國家的學生可能很難理解,我們要上哪個大學、要讀哪個專業,不是自己想的嗎,為什麼會變成「送」字呢?許多孩子上大學是拿的學生貸款(Student Loan),這些錢以後工作了,都得一個月一個月地還回去呢。 這一個「送」,裡面既包含了父母對子女的經濟支持——動輒數萬美元/英鎊的學費、生活費、交通費,也包含了事無巨細的各種安排。學哪個專業好找工作?上哪個學校出去「給面兒」,以及別處曾經討論過的,「回不回國」。

子女生命中的大事,家長一刻都不能缺席,甚至還需要親力親為地打點,而兒女作為「孩子」的身份,卻一直高於獨立的個體而存在。往小了說,父母是「操心」「為孩子好」,往大了說,就是「控制欲」——父母是無私的、也是自私的。無私地希望孩子「好」,但自私地制定「好」的標準,或者將這種標準框在家庭利害中衡量。

孩子需要什麼、追求什麼,你的父母能理解嗎?問題在哪裡呢?

@小可依:

多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鼓吹的就是「偉大的母親為了孩子無私奉獻一切」,本質沒錯,但很多人因此活得沒了自我,孩子有了獨立人格就是不孝順不懂事。

@Chaos不吵:

中國式父母有很多金句,「我都是為了你好」,「你懂什麼」,「我吃的飯比你吃的鹽還多」……爸媽都太把孩子當回事情,甚至是當作唯一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圍著孩子轉,到頭來一旦孩子不聽話了,父母又會嘮叨著說「我養你來幹嘛的」。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意願,還可能會很粗暴得被冠以「不孝順」的罪名。 其實我一直都覺得很多中國家庭里的孩子,自主性都很少,想要的東西不敢追求,上大學、選專業、找工作、處對象……中國父母都勞心勞力害怕孩子有哪一步走錯了,孩子也很容易養成依賴心理,不敢自己做決定,甚至要到很晚的時候心理上才能完全獨立。 我很慶幸我媽還算比較開明,她很清楚我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的是父母在三觀和精神層面的引導以及家庭的愛,但她不會幹涉我的人生;我爸在這方面就會比較保守,他比較擔心的是我會不會因為年紀小閱歷不足而導致選擇有誤。但我一直都有一個態度就是,父母可以站在過來人的角度為孩子提意見,但一定不是站在制高點指責說,你不對你就得聽我的。

@Half of the Glass:

我其實很認同胡適的「父母本無恩」的觀點,把孩子帶到世界上來卻沒有詢問孩子的想法,使父母對孩子有一種虧欠,養育孩子是對這種虧欠的一種償還,而不是綁架孩子的籌碼。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義務,但這個義務並不賦予父母任何控制孩子(在成年後)的權力。

@走來走去的F小姐:

我覺得虧欠有點重了。但是有些中國父母把孩子當成一種「財產」「所有物」,真的是醉醉的。 每個人首先是應該被尊重的人類個體,其次才有別的角色,父母、子女什麼的。說到底,還是生活在開放社會的人類個體應該得到哪些尊重的問題。

@選凝:

或許追求與需要這種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本身也在不停變化。年紀非常輕的時候總是責怪父母對自己有各種不理解,認為問題都源自那些不理解。但隔了幾年再看會發現自己當時那些想法也已經在產生非常大的變化。 我認為世代之間的問題其實是在於年輕人對於新世界的看法、對推翻常識的渴望與熱情,和父母輩的經驗之間的對抗。我們的思維模式更多是從自己當下的需要出發,而父母輩是從他們透過時間所深信的那些經驗來看待我們的人生。沒有對與錯的一方吧,這應該是在們如何面對經驗的脈絡和對很多事情當下的實時反饋之間的落差。

? 原生家庭,你是否能逃脫?

我們有時候覺得「父母皆禍害」,將許多事情強加在自己身上。希望獨立的我們對此唯恐避之不及。但我們真的夠獨立嗎?我們準備好了從家裡出發了嗎? 我們這一代,許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小時候我們的頭銜是家長的「小皇帝」「小公主」,後來變成了「叛逆」的80後;一番拉鋸之後,卻又只是普通的城市工薪。比如,我們自己也有拋不掉的「安家」情結,沒有家長的支持,我們能買得起房嗎? 西方的「千禧一代」(Millennials)也是一樣。單身,經濟拮据的他們,許多人還和家長住在一起,甚至有不少研究表明,千禧一代和他們父母的關係比他們的長輩要緊密。他們的父母一代已經經過了「獨立」的洗禮,或許比我們的父母更懂如何培養獨立的孩子,但孩子們依然會將情感、經濟和資源的紐帶,與家庭捆綁起來。

而我們,既抱持著獨立人格的價值,卻又在殘酷的現實中,逃離不開家庭給予的資源。不止一次讀到勇敢逃離原生家庭「魔爪」的故事,不管是重男輕女也好、控制欲也好、三觀不和也好,但讀過了爽氣、為它們點贊的我們,又有多少能夠真正逃離原生家庭,切斷傳統家庭觀加諸我們的所有聯繫?

你覺得你自己夠「獨立」嗎?如何理解獨立、依靠與父母施加的影響的關係?

@選凝: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很獨立的人,包括這些年一直刻意讓自己輾轉不同地方,看起來都是在實踐獨立這件事。但我認為真正體會到「獨立」這個詞的意義是在我意識到父母其實已經開始衰老、他們對我的影響力再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的時候所必須承擔起的責任:以後的人生不但只有自己能對自己負責,還要學會讓父母依靠自己。獨立到最後為止是一種心態上的堅韌吧,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Chaos不吵:

我覺得我自己還算比較獨立,在這裡我特指為自己考量、做決定這方面。因為獨立的面也是很廣的,比如很多人生活上自立得很早,但其實內心上還是很依賴別人。我對父母的依靠心理也只是基於一種,「我在外面闖,但家裡總有一盞燈為我亮著」這樣一種親情溫暖,我尊重父母給我的意見以及他們的看法,但如果他們要嘗試施加過度的影響,我覺得我自己有本能會把他們推出那個度。 我一直都覺得無論是和朋友、戀人還是父母,人都應該有一種界限感,不隨便去干涉別人的決定是一種體現,對方可以施加影響,但我也有我自己的坐標系。

@Cleo:

中國禮俗社會本來家庭成員間的 boundary 就很模糊。不僅是家長對孩子控制問題,孩子對家長很多時候也是覺得任何要求都理所應當。這個雙向的,說到底是邊界不明顯,雙方不能互相尊重。而西方是法治社會,大家界限比較分明,不能因為你是我親人我就能為你破壞原則,反之亦然。國內處於禮俗和法制之間的過渡期,所以會有很多觀點碰撞。

? 怎樣的家庭關係才是健康的?

問題出在哪裡?我們不可能有理想的解決方式,只能在不斷的摩擦、溝通和權衡中,彌合彼此的不同,承認彼此價值的存在,然後尋找一個保持自我但又不至於斷裂的相處方式。 那麼情感呢?說到底,「為你好」「為我好」,也是傳統家庭觀念在情感上的投射,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單一價值觀、群己權界模糊的社會中,與家庭捆綁在一起的,是財富、地位、階層和安全感,是權力與制度安排,而個人的追求與浪漫,有時候必須讓位與此。

我們的父母,很多時候恰恰只是關心我們「好不好」,卻無法為我們的快樂、悲傷、興奮而共情。父母之愛,拋卻一切安排,還剩多少?而我們,又能不能體會從物質匱乏中走來的傳統一輩,如何安放他們的焦慮和社交需求? 我感到最幸運的是,至少我的母親,問我最多的一句話是,「最近開不開心,郁不鬱悶」?或許我們之間還有很多不同,但快樂著我的快樂,悲傷著她的悲傷,這也就足夠了。

你心中健康的代際關係是什麼樣?

@走來走去的F小姐:

我覺得愛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不要成為彼此的枷鎖。

@選凝:

就和健康的其他任何關係一樣,要有充分的尊重和換位思考。大家可以有不同的價值觀念,也可以允許對方的價值觀與自己不同。能夠出現真正的傾聽,而不是各說各話。

@Chaos不吵:

我心中理想的代際關係會比較西式,雙方平等尊重,爸媽對孩子不要過度關注,要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而不是滿心都掛在孩子身上,因為這樣孩子心理壓力也很大。我不喜歡被自己愛的人綁架,我覺得理解會比較重要。

一群浪遊在「 別處 」的人,行走列國,洗滌三觀,捍衛開放社會,熱愛並嘲諷人類。

歡迎搜索「else-world」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賬號。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煩請留言獲取授權。

weixin.qq.com/r/MUgCGi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90%女人都會犯的錯:生了孩子就把自己活成了中年怨婦
兩個人適不適合,吃頓飯就知道了
這輩子,遇到一個對的人有多難?
耍大牌被包養,遭成龍反感,袁詠儀為何能與張智霖一起走過23年?
女人決定辭職在家帶孩子失去最寶貴的是什麼,在哪一刻讓你覺得自己做這個決定簡直是蠢爆了…?

TAG:与父母相处 | 婚姻 | 家庭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