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缺愛心理綜述(表現、危害和治療)
music:可不可以不勇敢
缺愛是心病之源,有愛是幸福之本。
缺愛者的有兩種基本心理狀態,一種是瘋狂的證明別人不愛你而陷入焦慮,另一種是接受了沒有人會愛自己的想法而陷入抑鬱。大部分缺愛者的一生都在兩種狀態中徘徊。
【缺愛心理的定義】
當今社會,缺愛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這裡的愛,是指父母對孩子的愛,主要包含了關注、養育和共情、鏡映。
缺愛心理,對應的也有不同。
有的是缺乏最基本的關注和養育,比如小時候不是父母身邊長大的,其他照顧者比較忽視孩子,包括孤兒、留守兒童;或者父母忙於工作或者其他事,忽視孩子;
有的則是缺少精神層面的共情;不共情的愛,孩子的內心很難被父母真正關注到,孩子內心難以得到真正的滿足;比如很多缺愛的孩子描述自己的父母是「物質上養育、精神上控制、情感上忽視」,就屬於缺乏共情導致的缺愛。
【缺愛心理的分類】
缺愛心理有三種大類:
一是從小被關愛太少,屬於「情感忽視型」缺愛。容易讓孩子變得討好求愛,覺得字不配被愛,發展為依戀模式的粘附型。
二是從小被打罵虐待,屬於「情感虐待型」缺愛。容易讓孩子變得自我否定,並對他人有敵意,發展為依戀模式的隔離型。
三是兩種類型混合,容易讓孩子又想索要愛,又害怕在愛里受到創傷,與他人情感時冷時熱,很不穩定,發展為依戀模式的紊亂型。
四是從小很少被共情,屬於「孤獨成長型」缺愛。容易讓孩子變得喜歡幻想,類似於武志紅說的巨嬰,發展為孤獨自戀型人格。
【缺愛與溺愛的關係】
缺愛者中有不少是孤兒、單親家庭或者父母有虐待傾向。不過在治療實踐中,發現更多的缺愛者家庭結構完整,父母在生活中也很關注孩子,這類缺愛者內心缺愛,但同時又難以接受自己缺愛的事實,有個普遍的疑惑就是:父母為自己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自己還缺愛?
這類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很多,操心了很多,生怕孩子受到委屈遇到風險,但是孩子的內心卻仍然覺得自己很缺愛。這是因為:缺乏共情的關愛,往往是無效的,所以出現了「溺愛」與「缺愛」同時出現的情況。具體來說有這幾個原因:
一、父母自身缺乏共情能力。很多父母自身早年缺愛,正面的情感感受性很弱。
二、覆蓋式的關心,讓孩子缺乏真實自我的表達機會和探索勇氣。
三、父母對孩子缺乏共情的互動,孩子與他人交往中也會喪失共情的能力。
四、過度單一方向得關注孩子,養成孩子「目中無人」、「自我中心」,同時又渴望關愛、渴望情感互動的特徵。
五、總的來說,這類父母對待孩子有個共性的特徵:物質上滿足,情感上忽視,精神上控制。
【缺愛心理的表現】
當父母讓孩子在情感上非常失望的時候,孩子對父母的情感會開始隔離,但是日常生活卻仍然需要他們,不能表現出來非常厭惡。既需要父母,又厭惡厭惡,既渴望獨立,又缺乏社會化的能力。長期在這樣的負能量關係內,會滋生很多心理問題,比如常見的焦慮症、抑鬱症,有不少都是缺愛心理導致的癥狀。經臨床經驗統計,有以下心理特徵:
一、幻想。情感層面不願意承認眼前的事情是對方幫自己做好的,不想感恩對方,而是傾向於理解為是自己的內心想法促使事情實現了。
二、偽裝。因為現實生活需要別人,所以偽裝成正常的社會人,迎合環境,關心別人的想法,但並不真的投入感情。
三、善變。在不同場合,就變成不同的人,變化很大,因為都不是內心的自己,而是適應性的產物。
四、隔離。「與他人之間好像有一層看不見的膜隔著」這種描述比較生動得描述出了隔離的狀態。如果在身邊的對方如果不說話也沒表情,就會覺得對方很可怕很冷漠,那是因為自己無法走進對方的心,與對方的心是隔離的。
五、脆弱。沒有能力面對真正的困難,在接收基於現實能力的批評或者現實挫折的打擊的時候,會懷疑自己一無是處。這種自我否定感會進一步把自己往幻想的世界裡推,因為在那裡自己可以是完美的。
六、羞愧。自己知道自己內心脆弱不堪,因而羞愧。真心對自己好的人,會覺得內疚難當,所以會排斥對方進一步走進。
七、嫉妒。對有自主創造性的人非常嫉妒,也可能表現為不屑、討厭、不屑一顧、攻擊、敵對,但是內心是非常嫉妒。如果身邊的人比如異性情侶關注這樣的人,會表現出極端的憤怒和不安。
八、掩飾。掩飾自己的問題,喜歡觀察他人評點他人,在他人身上找自己的問題,不敢暴露自己。比如需要得到諮詢幫助,但是不願真正按照程序付費諮詢,而是希望和諮詢師成為朋友關係,來間接獲得幫助。
九、自戀。需要別人不斷吹捧自己,喜歡待在被吹捧的人群里。但是自己並不是真心投入,而是感覺像在演戲,內心根本看不起別人。
十、膽怯。走出幻想,走進現實,就意味著幻想的世界消失了,一切都空了。所以年紀越大,越不敢這樣做。現實總是會對不切實際的幻想做出懲罰,但是即使被現實傷害得傷痕纍纍,也不敢直面現實。
十一、刺激。表面可能很文靜柔弱,但是內心對刺激性需求非常痴迷。包括酗酒、煙癮、狂歡、縱慾、施虐、受虐等。
十二、安撫。通過引誘別人來吹捧自己、臣服自己,獲得滿足感、成就感,用以安撫自己的內心空虛。
十三、抑鬱。採用刺激的方法失效或疲倦的時候,或者被「發自內心活得很幸福」的他人映襯自己幻想世界的虛弱的時候,就會陷入抑鬱、自我否定、沒有動力。
十四、失控。面對自戀幻想被打破的時候,一些幼稚的不合場景的言行可能會發生,目的往往是想操縱別人認同自己幻想的世界。比如在戀愛關係里,稍稍發現對方不被自己吸引了,就會有強烈的失控感。
【缺愛心理的危害】
缺愛,大家可能會覺得只是一種「感覺」,事實上,依戀需求是每個人自出生開始最基本的需求,而缺愛心理是一種持續性的不良心理狀態。由於內心缺少親密穩定的重要他人及和諧有愛的心理環境,缺愛者會長期處在不安、孤獨的焦慮狀態,時間久了會誘發抑鬱、社交障礙、注意力渙散、情感冷漠等嚴重心理問題。
急性缺愛心理,是各種不良創傷事件造成的,尤其是早年在經歷創傷之後沒有援助、沒有安撫的情況下,會有扭曲的心理防禦產生,在社交中尤其是親密關係里,容易不合時宜得出現衝動、暴怒、躲避、多疑、恐懼等不良癥狀;慢性缺愛心理,是一直缺乏關愛、被忽視、不被尊重、不被「看見」造成的,很難形成清晰有力的自我意識,在社交中總覺得自己又弱又缺乏邊界。
在日常生活中,缺愛心理的危害非常明顯,而且伴隨終生,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
一、社交恐懼。缺愛者大都訴說自己在高中以前或者包括大學時光,都一心學習,人際關係也不錯,但是進入複雜的宿舍生活或者社會社交圈,面對社交需求和擇偶需求時,就變得非常糟糕。往往是因為之前專註於書本,可以給自己逃避社交一個很好的理由,而真正面對社交需求和擇偶需求的時候,厭惡與依賴的衝突就無法避免得呈現出來了。
二、性單戀lithromantic。沒有追到對方時,與對方的聯結可以時斷時續,有時會覺得非常親密情感非常濃烈,有時又可以完全忽視對方;而一旦被追到,對方從缺愛者的幻想拉回到現實之後,會對這種情感一直聯結的關係強烈不適應甚至厭惡。
三、角色不滿。缺愛者內心長期處在痛苦之中,在未發掘問題根源的時候,會認為是自己的角色不夠好導致的。比如在讀初中的時候,覺得如果自己考上重點高中,成了那個學校的高中生,心理就健康了。到了重點高中之後,仍然痛苦,就會覺得如果考上重點大學,成了名校大學生,心理就健康了。如果沒有考上名校,會把自己的所有心理問題歸結為沒有考上名校所致。事實上,缺愛者對自身角色的不滿,是對內心缺愛導致痛苦的心理本質的防禦。很多非常成功、出色的缺愛者,仍然無法擺脫內心的痛苦。
四、分裂人格。缺愛者由於非常缺乏安全感,為了保護自己,思想上會顯得非常成熟老道。但是一旦進入親密關係中後期,就會變得像個非常折騰的小孩子,因為缺愛者心理成熟水平還是個孩子,而且是個情感上非常不滿足的孩子。
【缺愛者的戀愛心理】
缺愛的人都對「無條件愛自己」的完美另一半充滿了偏執的期待,渴望被361度無死角得關愛。事實上,並沒有這樣的人,是缺愛的內心通過補償與幻想的防禦機制來創造了這樣的完美客體。
有人可能會質疑,會說我就見過那麼好的人,對另一半照顧得無微不至。這就尤其值得說說了:那種「完美照顧者」確實存在,但那是一種有很大副作用的偏受虐的心理。一個對自己過度輕視的人,是有可能對另一半照顧得特別好,但是與之相伴的,是非常強烈的佔有慾和控制欲,是希望對方在精神上和肉體上只屬於自己一個人。
被照顧者一開始會覺得還不錯,但是隨著被照顧的時間越來越長,內心的安全感漸漸穩定,被照顧者的社會化需求會日益增長,就會對照顧者的內心造成極大恐慌,佔有和控制欲就會更強。這樣兩個人的矛盾衝突就會日益激烈,最後往往是悲劇收場。
對缺愛者而言,找到一個代替父母的人來無條件愛自己,是一種長期存在的執念。但是缺愛者的愛情本質不是愛情,所以往往以悲劇告終。如果自己不成長,對方再好,自己都不會滿足,生生把對方逼走。開始可能有非常美好的一段經歷,不久兩個人都帶著美好的回憶和深深的疲憊而分開了。另一種愛情悲劇,是對愛情本身的放棄,由於對愛的無能,對分離的恐懼,導致他(她)去反覆追尋的對象本身就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人,比如已婚人士;或者根本不愛的人。這讓他(她)避開對真愛能力缺失的羞愧、焦慮和自我否定,從而有一種偽裝的安全感。缺愛者戀愛狀態中會退行到接近幼兒的心理狀態,失敗的戀愛會導致較嚴重的二次創傷。
【缺愛心理的治療】
反思傳統治療:傳統治療尤其是傳統精神分析治療、靈修,往往是在助長幻想,甚至是在同時滿足諮詢師自己的幻想。每次聽到數百次甚至幾千次的治療都沒有什麼效果的時候,我覺得諮詢師和來訪者可能犯了一些基本錯誤,讓他們都非常陶醉於這種與現實脫軌的咨訪關係裡面。真正有效的治療應該圍繞問題的核心有步驟得展開,不用很多次。
反思傳統勸戒:筆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主題是「缺愛者與正常人無法真正互相理解」。缺愛者身邊人的勸導,有的過分強調」自我接納「,這可能讓你沉溺於幻想;有的過分強調」尊重現實「,則會讓你進一步失去內在的能量。內心的幻想、想像並不是沒有價值,而是失去了與現實的正確聯結,要完成這種聯結,是一個將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封閉內心與現實他人通過某種內在動力完美結合的難題。
反思抱怨父母:當下心理學界有一個不正之風,是誘導孩子抱怨父母,甚至仇恨父母。某心理專家在講座里甚至說:「
孩子,不是你不夠好,父母只是無條件的恨你而已。」,聽了以後筆者覺得很震驚,當下社會對父母斥責的無形火焰越燃越烈,越燒越猛;對自我的崇拜越演越勝,不是一個好現象。
宣洩內在負能量,包括怨恨,是心理治療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把怨恨父母上升到一種價值觀、一種信念,對心理治療並沒有任何益處。
反思自我拯救:很多人希望得到一個自我療愈的方法,其實自我療愈的作用很有限。
1、潛意識裡一大堆錯誤,而通過各種自我療愈的方法大都是停留在意識層面,對潛意識層面的影響很小。
2、自我療愈的過程沒法識別自身的潛意識錯誤。只有跟「正確的」校對,才能知道「錯誤的」是什麼,而潛意識層面的「正確」與「錯誤」不是通過表面言行能簡單識別的。也許你很欣賞一個人很懂愛自己,想學她,但她其實是個過度自戀的自戀型人格障礙者,那就會引導自己走向一個極端錯誤的方向。
3、自我癒合的思路會更壓抑早年缺失的關心和滋養。
附1:潛意識的啟動效應
【缺愛】為什麼小時候的事都忘了,對現在還有影響?潛意識的啟動效應
心理問題的根源是潛意識層面,在非諮詢關係里很難觸及,更難深入覺察。附2:陌生人情境」實驗
以下資料,通過實驗證明兒童早期依戀類型具有穩定性,也就是說非安全型的兒童,在成年後也會持續表現出迴避、抵抗、紊亂傾向,也就是所謂的缺愛特徵。nnMaryAinsworth和她的同事發展了一個著名的方法「陌生人情境」將幼兒和學步期兒童分為四類。 n安全型|安全型兒童才在主要養育者在場時很樂意進行探索活動,會因出現陌生人而產生焦慮,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會感受到悲傷,當照顧者短暫離開後又回來時,兒童會迅速尋求和照顧者接觸,而重獲接觸便可以讓兒童安心。從兒童會重新開始探索和遊戲的角度來看,這種從過激的紊亂狀態中恢復是平穩和完全的。nn焦慮迴避型 | 分開並不會使他們那麼焦慮,但當照看者返回時,不會自發地尋求親近,有些幼兒並不表現出照顧者和陌生人的偏愛。nn焦慮抵抗型 | 當照顧者離開時傾向於高度煩惱,並且表現出比較少探索和遊戲,但重聚時不能很快平靜,表現出掙扎,僵硬,繼續哭鬧或生悶氣。照顧者的在場和安慰的嘗試並不能使他們安心,他們的焦慮和憤怒似乎干擾了他們通過親近獲得安慰。n這兩種不安全型呈現出過分防備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來處理情緒激動和矛盾,因為他們似乎不確定照顧者是否會承擔調整他們情緒激動的工作(Main & Weston, 1981; Sroufe, 1990)。nn紊亂困惑型n| 第四組幼兒則呈現出一系列不定向的行為反應,給人一種紊亂和不定向的印象(Main & Solomon, 1990)。幼兒呈現出冷漠的,興奮的,不安的,即便是照料者在場都想從情境中逃離的願望,被稱為紊亂困惑型。nn普遍認為依戀類型相關的行為基礎於兒童採用的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因為情緒調節主要通過兒童的主要養育者的幫助得以獲取,兒童的策略無疑就是照顧者對其行為的反射。n安全型兒童的行為基礎於和同調的照顧者正向的互動,養育者很少過於情緒喚起,並且能夠幫助兒童從自發出現的紊亂的情緒反應中重新平靜下來。因此,他們能夠在應激狀態下保持整合,負性的情緒被幼兒當成是溝通的功能而不是危險(Grossman et al., 1986; Sroufe, 1979, 1996)。nn相反,我們推測,由於照顧者的人際和社會的壓力以及對兒童的忽視,甚至怨恨,焦慮迴避型依戀兒童的情緒激動並沒有被照顧者平復。同樣地,如果兒童被過分侵入的養育方式過分激起,他們也會過於調整自己的情感,並從可能會激起其情緒的情景中逃離。nn焦慮抵抗型兒童則調節不足,他們加強苦惱的表達可能是為了努力引起預期的照顧者回應。這些兒童對威脅的感受逾限很低,會變得過分專著於同照顧者保持接觸,但當接觸來臨時卻又顯得很挫折(Sroufe, 1996)。nn普遍認為紊亂困惑型的照顧者既產生恐懼,又提供安慰,因此,依戀行為系統產生了強烈衝突的動機。並不奇怪,嚴重忽視,身體或性虐待經常和這種類型相伴隨(Cicchetti & Beeghly, 1987; Main &Hesse 1990)。nn對陌生情景試驗中的兒童的跟進縱向研究:對青春期和年輕成人的AAI( 成人依戀訪談)研究戲劇性地呈現了依戀的穩定性(Georgeet al., 1985)。AAI詢問被試童年的依戀關係和對其現在的意義。這個實驗依據Main & Goldwyn (1994)的評分系統打分,這個系統將個體分為安全自治型,不安全迴避型,不安全專著型,或由於喪失或創傷導致的未解決不定向型,分類根據他們對早期經驗的敘述的結構化的特性。(自治的個體清楚地評價依戀關係,把依戀關係看成是極其重要的,不安全的個體則不能很好地整合他們對這些經驗的記憶和經驗對他們的意義。迴避型的人否認和貶低早期的關係,專著型個體在他們現在和父母或其他人的關係里傾向於困惑,生氣和被動。兩個研究(Hamilton, 1994; Waters, et al., 1995)顯示幼兒和成人依戀類型分類68-75%的相關。這證明了依戀類型在整個生命期間的明顯的穩定性。用其他的成人依戀的測量方法也有相似的發現(Hazan & Zeifman, 1994)。n有更多的證據顯示,依戀關係可能在困難和剝奪的跨代轉移上有重要作用。安全型個體的小孩和他們有安全依戀的是其他類型的3到4倍(van Ijzendoorn, 1995)。甚至,在兒童出生前就對父母依戀類型進行的評估的預測性研究中,結果也是如此 (Benoit & Parker, 1994; Fonagy et al.,1991; Radojevic, 1992;nSteele et al., 1996; Ward & Carlson,1995) 。這些發現強調了養育質量在兒童依戀類型上的重要性。我們實驗室的這些發現說明:除了氣質,以及像經驗,社會支持,婚姻關係,精神病理,人格這些情景性因素,父母養育的依戀類型也有預測作用(Steele, Steele & Fonagy,準備中)。至於說到依戀類型和人格障礙的聯繫,我們可以預期在幼兒安全感的決定因素和犯罪行為的長期預測因素有廣泛的重疊。n
附3:缺愛型抑鬱症
岳曉東博士現已認同了我對抑鬱症提出的觀點,感謝岳老師的認可。n
摘自 光之泉:抑鬱症真的能好嗎? 回答時間是2015年。
以下是岳曉東博士新近提出的觀點:附4: 我的缺愛有多深?——缺愛心理標準化問卷 計分:
1-5、52、63題反向計分,即1分計6分,2分計5分,3分計4分,4分計3分,5分計2分,6分計1分。n如果母親序列或者父親序列總分超過144分,建議諮詢;如果超過216分,應當儘快諮詢。n(刪掉六題,對應的分數應該分別為132分和198分)n
【關於本文】
作者:光之泉,依戀關係專家,中國最年輕心理協會法人。 高級心理諮詢師,高級私人心理顧問,多年聚焦缺愛領域微信:ilufugong【拓展閱讀】缺愛和抑鬱心理系列文章匯總
公眾號:源泉心理推薦閱讀:
※2017,什麼樣的戀愛更適合你?
※你第一次花一萬塊錢以上買的是什麼?現在後悔嗎?
※愛上一個坐台小姐,怎麼辦?
※100塊錢買不到愛情,1000萬呢?
※【調查】您認為缺愛最痛苦的場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