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沒到四十,趕緊再裝一會兒

還記得二十歲的時候寫過一篇《轉眼奔三》,假模假樣的感慨了一番,那是一個生怕別人看出自己那點單薄閱歷的年紀,每天把自己捯飭的跟中年農村企業家一樣,嘴裡蹦出的全是拾人牙慧的金句,恨不能沒有一點哲理顯不出自己高深就堅決不張嘴,現在想想,真二啊。轉眼奔四,到了真有那麼一點滄桑感覺的時候,自己倒是誠惶誠恐起來了,擔心轉眼四十的時候,回看今天,會像現在看自己二十歲一樣,後來琢磨了下,這事兒估計避免不了,也罷。

而立之年的生日嘛,雖說今天跟昨天沒有任何什麼區別,但人嘛,總是喜歡一點儀式感,整的跟重新做人一樣,就打算落筆寫一點,可想了想又著實沒有著墨的地方。

「已經過了喜歡炫耀和喧鬧的年齡了,遇到喜歡的事情就努力的去做,不再期待周圍人的回應和鼓勵,也不再在乎他人的褒貶和說辭。不會因為興奮而四處叫囂了,也不會因為低沉而祈求他人的理解和寬慰了。好的,壞的都學會了不去渲染,不去吆喝。懂得了要用詼諧的方式,過正經的人生。」

其實挺想這麼裝的感慨一番,三觀特正,范兒也足!可真實的情況是這是年輕時候拿了裝逼用的,到現在為止竟也沒能領悟到文中的境界,想想也夠失敗的。

二十到三十歲這十年,是人的黃金年代,有好多奢望,想愛,想吃,想玩,想飛天,想入海,後來知道人會一天天老去,奢望會一天天消逝,但二十歲那幾年,自己沒有預見這一點,以為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這就像場宿醉,前半程酒香易入口,人想著清醒卻越喝越醉,到了後邊意識到醉的時候已經止不住了,糾結和擰巴著放下酒杯,又再次端起。好在臨近尾聲,慢慢的不再在意是否清醒的時候,才慢慢意識到醉的魅力,在那醉的一刻,不再糾結於清醒,不再擰巴於取捨,就像是而立之年,領悟了不惑,一個人沉沉睡去。

當然,來日清晨,酒醒也並不會是全新的自己,日子如常,所謂的不惑也不過是醉酒後的虛妄。

想是因為小時候看《十萬個為什麼》看多了的原因吧,自己一直喜歡萬事問個為什麼,想的多了,自然做的就少了,在悶頭一門心思奮鬥的年紀,忙著想「為什麼」疲於選擇,所以在同齡人已經可以泰然選擇生活的時候,自己卻需要為了一斗米去折五下腰了。師兄說的對「人生一開始是一連串建設,到後面是一連串選擇。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沉迷於選擇,到後面才忙不迭懂得建設的,大多淪落。」好在,自己不那麼在乎「淪落」這檔子事兒,只是問了半輩子「為什麼」,自覺懂了不少,但還是隱隱覺得有一條經脈未通,那是一條可以一通百通的經脈,哎呀呀,裝了半天,裝不下去了,其實就是琢磨了半輩子,越想弄明白,就越覺得不明白...白琢磨了。t

以前曾經想過,勵志的雞湯本質上和消極的悲觀沒什麼不同,它們都偏離了這個世界的本源,可後來慢慢發現,自己的精力基本上都用在了抵觸那些勵志故事上了,拆穿雞湯所獲得的滿足感,就像是給自己的碌碌無為找了一個天衣無縫的借口,每想及此,自己都被自己的狡黠驚出一身冷汗。

內心平靜是一種特別難得的狀態,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修養,根據環境來調校自己的欲求,不折騰自己,不為難別人,始終站在激進和頹廢的中間,不偏不倚,知足的過著自己的日子。這是我所嚮往的但還未達到的狀態。

價值觀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觀是與世界交互的方式。這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自己都只意識到前者的存在,執拗的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後來發現這個東西有底線,也需要有彈性空間,需要培養自己的鈍感,在底線的基礎上校正交互方式,方才能有世界觀。

怎麼說呢,這十年,多走了不少彎路,也多看了不少風景,無論如何,得應景的感謝一下經歷!

未來十年的寄語,還是那句話,達摩面壁,愚公移山,各下工夫,各摘果子!餘下的交給造化吧。

Good luck! 戴某DEMO


推薦閱讀:

停止挑刺吧!那並不能令TA變得更好
吹過的牛B,離兌現還有31天
你是否比別人多付了那一盎司?

TAG:生活感悟 | 人生感悟 | 裝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