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技術】多種結構的選擇與搭建

結構的最後一部分了。結構的選擇與搭建,是建立在有一定結構能力的基礎上的,如果經典的三幕劇結構還沒搞清楚的朋友,請回顧之前的文章。並且在這個部分之後的文章之中將會逐步加深內容,所以基礎能力不夠的朋友們請點進專欄之後,看看前面的玩意,並且下一次我會扔出一個書單來。然後讓我們進入正題。

結構的選擇和搭建實際上算不上一種專門的技巧或者技術。往往我們在創作過程中結構技巧會很複雜,有可能會用到多角度敘述或者環形敘事的方式,但是無論什麼敘事方式都脫離不了基本的結構理論。(當然後面我會自己打臉的,還有反高潮、反戲劇化,甚至完全打散的結構方式

那麼我們如何選擇自己的結構方式呢?其實也不複雜,我們只需要搞定一件事情就好了——「核心」。在戲劇中我們稱之為「戲核」當然,「戲核」這個名詞比較口語化,大概意思是主題。結構實際上還是為了主題而服務的,我們選擇合適的結構來闡釋自己的主題,表現自己的人物。同樣我們還有一個名詞——「戲劇性前提」,指的是產生和維護「戲劇性」的前提條件。比如《麥克白》——「貪婪使人墮落」;《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戰勝世仇」之類的。我們選擇的結構實際上就是為了這些東西來服務。

然後我們先從敘事方式上來說一下不同的敘事方式有什麼區別和意義。

線性敘事:通過時間線索來作為敘事的線索,從時間線索上表達事件、人物的發展。

線性敘事帶來的直接效果是更好的「移情作用」,也更加符合閱讀習慣。這可以使得讀者更好的接受事件和人物,並且在閱讀過程中逐漸的被故事吸引,也可以逐步的豐富人物,來使讀者獲得滿足;線性敘事能夠最好的呈現事件的發展過程和脈絡。但是同樣的,線性敘事的懸念感並不是很足,而且人物的呈現上也不夠具有衝擊力,但是線性敘事卻是最平均的一種敘事方式,可以通過線性敘事講述幾乎所有的故事。

多角度敘事:(多視角敘事)通過多個人物視角反覆講述同樣的事件,從人物的視角角度串聯事件發展。代表性作品《羅生門》、《追兇者也》等。

多角度敘事具有很強的懸念感,對於事件具有反覆強調的能力,但是其承載不了長發展脈絡事件。對於人物的表現上是多角度,多層次的,但是其力量依舊不是十分強烈,但是卻可以足夠深刻的開掘人的側面。多角度敘事常常使用「反轉」技巧,在不同的角度下,事件多次發生反轉呈現,這也是營造懸念的重要手段。

在人物表現角度上,多角度敘事的方式需要我們抓住敘事者的心理狀態和自身立場。這就是為什麼《羅生門》比《追兇者也》好的多的原因,《羅生門》具有更為強烈的敘事者的人物表現和人物立場呈現,並且開掘的更為深刻。而《追兇者也》僅僅完成了事件的多角度呈現和豐富。

環形敘事:環形敘事與多角度敘事相似,但是相對於多角度敘事環形敘事不改變視角,而拆分時間線索,將事件的開頭與結尾相連接,代表《暴雨將至》

同樣具有很強的懸念感,但是其懸念並不如多角度敘事快速,其更加具有延續性。環形敘事往往不以事件或者人物作為核心敘事點,而更總要在於闡述主題性。環形敘事往往對於作者的主題具有更強的闡釋力,環形敘事自帶「反覆」屬性,可以強調其內核。而同樣的環形敘事在於事件以及人物的表現上不足,而且往往環形敘事的適用性相對狹窄。但是其也是不錯的史詩敘事的選擇。

這是三種常見的敘事方式,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故事進行選擇,但是無論什麼樣子的敘事方式,我們都應該知道其「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在什麼地方。而這三種敘事方式我們怎麼樣將「結構部分」合理的安排在內呢?

線性敘事和環形敘事實際上在這個部分是相似的,只是環形敘事的結尾和開端相接而已。但是都是在與其之前一部分作為高潮。而環形敘事還要考慮的是主題的呈現點,高潮點需要坐落於主題呈現的高潮上。而實際上,環形敘事的高潮往往在與結尾前的一點點,即揭示環形敘事的時候(這並不絕對)。

多角度敘事的排布應該是事件的真相,或者是作者想要講述的「真相」作為高潮點。一個事件的呈現出的「真相」往往代表著作者的主題,也代表作者的立場。而多角度敘事伴隨著的「反轉」都代表著——信息的揭露,事件的清晰化,人物的呈現。所以其實質的發展是逐漸揭露事件「真相」的過程,而高潮也就自然落在了「真相」被揭露的時候。

實際上,無論什麼樣子的敘事方式,都不是影響結構的核心。結構實際上還是相對穩定的,其區別往往就在於以「什麼作為發展的脈絡」,其實就是線索的選擇。那麼為什麼我還要說結構方式呢?其實還是為了後面的文章做個鋪墊,因為在文學發展過程中,特別進入現當代文學範疇之後,結構方式也就隨之複雜起來,其是根據不同的哲學、美學以及文論指導而來的,而且結構的拓展也是一步一步創新而來的。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討論的都是——

古典敘事手法

所以後面的的文章好擔心大家一臉懵逼......就好像大家聽到當代嚴肅音樂一樣的懵逼

那麼在具有一定的結構能力之後我們要做什麼?其實這一片稍微有點跑題,但是也沒辦法,圖都做了...

我需要寫一個之前一直忘了的東西——「情節線和情感線

情節線很簡單就是事件情節的發展線,但是我要將情節線拓展一下。

  • 人物行動線

  • 情節發展線

人物行動線,指的是在我們的故事中人物的行動過程,其可能和我們的情節有關係也有可能無關係。人物的行動是複雜的,是具體的,我們不能忽略不在情節中的人物行動部分,這在戲劇中我們稱之為「暗場戲」。這一部分往往牽扯著從人物前史一直到故事結束之後的人物行動,我認為,人物是不停的行動的,無論其行動有沒有意義,都會對於人物造成影響,而人物的行動會帶給人物狀態的改變,其之後行為也會受其影響。這就是結構上的連續不斷。讓我們舉個例子。

人物A在家看著某片,連擼三發,再接到電話去到一個地方處理某件棘手的事情。那麼A的狀態是會受到他在家裡行動的影響的。而有可能我們並不寫A在家的行動,直接從他到達事發地點開始寫起,這樣A就可以帶著在家裡的行動狀態出現,並且在後面做出暗示或者揭示。

但是要注意一點,結構的完整性上提到的,我們不需要完全無意義的行動,所以實際上我們需要A進行的暗場行動對我們寫出來的行動具有影響,哪怕只是個狀態影響。

然後就是情節的發展線,這個情節的發展線按說應該是「貫穿事件」的發展線,也就是「中心行動」的發展線,是揭示主題的情節事件,是核心的事件。比如《麥克白》里的篡位,比如《哈姆雷特》里的復仇。

人物發展線和情節發展線是相互影響,相互勾連,相互作用的。它們應該交至在一起,緊密而有機的結合起來構成完整的情節發展線。

然後就是情感線我們同樣將情感線分為兩條

  • 人物情感線

  • 觀眾情感線

人物情感線,很明顯指的的人物的情感發展線索,其實我們這條線索往往指的是人物的情感關係發展線。說的是人物之間在關係上的發展過程,其實如果從電視劇上來看,這個事情很好理解——「歡喜冤家」。這是常見的都市情感劇的套路,《心術》就是歡喜冤家的寫法,如果有心可以從中拉出兩個人的情感關係發展線,兩個人是如何逐漸從「冤家-朋友-上床-結婚」的過程。《離婚律師》更為明顯一些。這些具體的我就不再這裡贅述了,大家自行回去拉一邊就可以了。

而人物情感線實際可以進一步的深化,比如人的個人情感和自我意志的發展線索,其呈現在情感關係或者個人情感發展之中,也是人物情感線的一個很重要組成部分。《逃離拉斯維加斯》中就是很明顯的,將個人的情感發展線索呈現在人物關係的情感發展之中。當然也可以更深化一步,那有可能就脫離古典手法了,就讓我們先放下不談。

觀眾情感線,實際上還是一個比較難把握的東西的。其應該是觀眾對於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在移情作用下的情感發展線索。我們需要對整個故事的結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並且對於觀眾的閱讀或者觀看習慣有一定的認知。我們要知道觀眾怎麼樣才能看的舒服,我們作為創作者應該是引導觀眾情緒和注意力的。當然這其中還有「敘事節奏」的影響。從一個方面來講我們需要張弛有度,緊張場面和緩和場面在一個規律下反覆進行,同樣也需要考慮到人物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對於受眾情緒的影響。簡單的例子就是「欲揚先抑」的方式,或者「欲抑先揚」。而複雜一點就涉及到細節上的處理了。

而實際上,結構能力是需要將情節線和情感線能夠較為優秀的結合起來,相互影響、相互交織。人物的情感發展要在事件發展之中,而同樣,情感也會影響事件的發展。現在說著簡單,但實際上開始著筆處理之後還是聽難得,往往需要大量的調整和修改。

——————————————————————————————————————————

賣萌時間

結構差不多就到這裡了,然後下一次我會發個書單,首先我的書單相對無聊一些,可能不太好讀,但是說實話,我覺得價值上來說還是不錯的。

後面就要進入一些比較複雜的寫法的,其實古典敘事手法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說,但是我實在是不想寫了。可是又好擔心掉粉啊...畢竟可能有些艱深。我在考慮要不要先進行一下史論的普及...但是史論不配合代表作品的閱讀沒有用的啊...

那就這樣好了~


推薦閱讀:

究竟什麼是寫劇本的邏輯?
如何以「那具屍體正在對著我笑」為開頭寫一個故事??
我的奇妙女友 | 外星脫線女pk地球總裁男
Brainternet | 七堇年,愛情與犯罪的互聯網+

TAG:文学 | 写作 | 编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