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美術館設計師柳亦春 | 給說走就走的年輕人,做一個「說走就走的家」

與上一期特贊的「設計不畢業」專欄採訪的設計師青山周平一樣(《獨家 | 在青山周平那間有「破牆」的辦公室里,我們挖到了他的成長史》,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主持設計師柳亦春不僅參加過《夢想改造家》的節目錄製,同時也是CHINA HOUSE VISION 理想家合作建築師之一。

此文是「設計不畢業」專欄與CHINA HOUSE VISION 理想家合作的特別企劃之一,在此之後還將陸續推出系列採訪,探索更多中日先鋒設計師對「未來之家」的思考。

設計並非「真人秀」

去年9月,柳亦春憑藉《夢想改造家》的曝光在大眾視野里「火」了一把。但在節目播出前,他在建築圈內早已頗負盛名。他和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合伙人陳屹峰所主持的作品,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專業領域的關注。其中位於上海的龍美術館(西岸館),可謂載譽無數。

大舍建築事務所的創始合伙人柳亦春(左)與聯合創始人陳屹峰(右)。大舍建築事務所曾獲「遠東建築獎」、由美國《建築實錄》雜誌評選的2011年度全球十佳「設計先鋒」(Design Vanguard 2011)以及由英國《建築評論》雜誌評選的AR Awards for Emerging Architecture等獎項。

柳亦春其實很少做居住有關的項目,但在節目中,他成功改造了一套被稱為「奇葩房型終結者「的房子——將一個35平的假山房巧變為四層洋房。

《夢想改造家》中的奇葩房型

最近,《夢想改造家》在網路輿論上遇到一些風波,有人指出一些被設計師們精心設計過的房子,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愛護,有的被打回原形,有的被閑置,甚至有的被拆除……對於這一系列爭議,柳亦春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夢想改造家》多少有點真人秀的成分,節目組希望建築師去設置更多機關來增加節目效果,儘管有些機關可能並不實際。柳亦春和團隊當時努力地跟導演組協調,他們希望導演組能站在設計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把表演的成分盡量降低

因此,柳亦春對這些爭議也就不奇怪了。他覺得也許正是太過追求節目效果,而多多少少使設計偏離了建築之本——功能性舒適性

柳亦春團隊改造後的成果

坍塌的外在?永恆的結構!

也許正和《夢想改造家》類似,柳亦春同意自己的代表作之一——龍美術館成功的一大因素,是因為它具有足夠的規模效應,各方面的性質都比較易於傳播,所以影響力會比較大。

但在他看來,龍美術館最大的突破性,還是在於他長期以來對建築的結構與空間的思考

結構為何?》或許是柳亦春被流傳最廣的一篇文章。而「結構」一詞,也成為了柳亦春的建築生涯里,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

龍美術館西岸館正門

在他看來,中國的設計師對於對結構的重視總是不夠,或者想重視卻不得其法。

在中國,通常是建築師方案做完了,再請工程師來配結構。但在日本或是瑞士等西方國家,在方案階段,工程師就有機會給建築師一個及時的反饋,這樣一來,設計與結構就會結合得更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很多建築師所想追求的「表裡如一」。

龍美術館西岸館的建築形式與其內部形式是完全吻合的。柳亦春認為這種方式能受到歡迎,是因為從古羅馬開始,只有內外一致的建築,才能成為永恆的建築。隨著時間的流逝,一棟建築的很多東西都被歲月侵蝕了。而那些沒有被侵蝕、被留存下來的結構性的東西,恰恰承載著那個社會更為深層的建築與城市文化。這才是柳亦春覺得建築中,建築之所以為建築的一個最根本的東西。

永恆的建築:羅馬斗獸場

如果建一個建築,我會先打造一個好的骨骼,儘管人們也許根本看不到它。」等這個建築「坍塌」後,柳亦春希望其仍然能露出一副「好骨骼」,它仍然能承載一些那個時期的設計文化。

這正是柳亦春在很早以前提出的建築學需要的一種「簡樸性」本質。所謂簡樸性,就是把表面的東西剝離,剩下的仍然有其價值。

表面的東西只是一時的歡愉,只有本質上的東西才能給人帶來營養和力量,讓人們更好地前進。

龍美術館西岸館內景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媒體社會,能夠傳播的都是外在形象。內在的東西,很可能普通人看不到或者難以理解,所以也難有傳播效應。

但我們不應該放棄內在的價值,因為這樣才能對當代社會構成一種批判。」他談起這些,頗有一番文人桀驁的風骨。

龍美術館西岸館內景

作為一個專業人員,自然會有自己專業的話語。如果普羅大眾能夠讀懂,當然是件好事,但即便不被人理解,也沒有減少作品的經典之處。而他相信,正是這些專業話語,能夠給下一代,甚至是更遠的人帶來影響。

人們確實是越來越關心外在了。柳亦春不喜歡這種現象,他也擔憂人們到最後,會完全失去對內在的關注。然而哪怕到了這個時候,柳亦春還是希望自己是堅持到底的最後一人。

龍美術館西岸館入口

都市游牧人與私物邸

同樣是對居住環境的思考,與頗受束縛的電視節目不同,柳亦春在「CHINA HOUSE VISION 理想家」這個項目里感到「非常自由」。HOUSE VISION 是由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發起的項目,試圖喚起人們對社會基本單元「家」的關注,以及對新的生活模式的探討。

他首先想到HOUSE VISION 是關注未來的,所以讓兩位年輕設計師的參與到研究計劃中。他考慮到,時代發展非常快,尤其是像互聯網這樣的新事物出現後,未來的家也許會有脫胎換骨的變化。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從哪個角度入手?

他和年輕設計師都覺得,家更重要的還是「人」。回顧整個家庭的變化,從以前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到獨生子女在外單打獨鬥,「家」的形態正發生著巨變。人們的工作並沒有固定在一個城市,在空間上的移動也變得越來越頻繁,因此誕生了龐大的「都市游牧人」群體。

他們參考了中國2015年兩場與互聯網息息相關的居住實驗:「18天不出門」挑戰和「365天住民宿」計劃。在前者,挑戰者需要在18天中,足不出戶,依靠互聯網來獲得各項生活服務;而在後者,挑戰者用一年的時間,帶著一個旅行箱,住在民宿,來尋找家的意義。

儘管18天未踏出家門一步,挑戰者卻利用互聯網提供的服務度過了非常充實的三個星期,其中包括上門化妝、上門服裝顧問、上門廚師等

在「365天住民宿」實驗中,以Airbnb為典型的互聯網空間共享平台消解了「家」的地點,而豐富了「家」的內容

這兩個例子雖然比較極端,但極端案例更易顯露某些隱藏的趨勢--在網路時代,游牧生活方式興起之時,物品與人的關係,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

最早在石器時代,原始人會把狩獵帶回的戰利品(比如牛的頭骨)掛在牆上,這就形成了最早的家居擺設。到現在我們所用的家用電器,都已經深刻影響了家庭陳設。今天,移動互聯網的誕生,也正在迅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家的空間。我們曾經需要的東西或許就被削弱,甚至完全變為虛擬狀態了。

原始的牛頭骨,也許是最早的一種家居陳設品

智能家居的誕生,帶來了很多家居陳設上的改變

經過農耕、羅馬時代等漫長的歲月,直到現代社會,家居陳設品的變化,恰恰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變化。

柳亦春團隊最早想要設計不同大小的旅行箱,這樣人們提著它到了一個新的空間之後,能夠把它「解體」,展開變成家裡的陳設,呈現與自己家裡類似的「家」。但後來,他們發現由於不同類型的人會攜帶很不一樣的物品,所以這個想法的呈現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最終,柳亦春團隊決定去設計一個空間——以相對結構化的方式,用細的鋼方盒,去構建一種介於家具、空間、裝修之間的骨架。

私物邸構想

這個骨架被命名為「私物邸」。它依託於現存的建築空間與生活基礎設施,按不同房間特性分為卧室模塊、客廳模塊、書房模塊和廚房模塊。這些模塊或可以和「都市游牧者」現有的家結合在一起,當他們需要遷徙之時,只需帶上需要的模塊;或可以在一個臨時的居住空間中,創造出一個功能齊全的家。

對於大舍與方所共同構想的「私物邸」來說,未來的「家」不再是一個固定的場所,它存在於虛擬網路之中,讓都市游牧人能夠在遷徙之中自在生活。

現代社會的物質豐富往往使「家」變成一座堆滿物品的「倉庫」。雖然家裡囤積著各式各樣的物品,人們卻依然無法消除「缺一樣」的感受,而不斷繼續消費。而對自身來說,真正重要的物品卻湮沒其中。

作為對這種狀況的反思,私物邸希望通過居住者有意識地去定義生活中對自己有意義的物品,來了解自己與自己的需求,創造出「輕裝上陣」的自在生活氛圍。

私物邸在威尼斯雙年展現場

因此,私物邸的意義不僅僅局限於都市游牧人,它也促使著每個人,重新思考自己與物品、空間之間的關係。

Q&A小花絮

Q:您覺得什麼時候才合適自己創業做工作室?

A:本來什麼時候都可以,但現在設計的大環境和我們那個時代已經大有不同了。我們當年獨立建築事務所很少,所以社會上只要有一點點需求都能發展。

然而現在獨立事務所很多,而且不管是開發商還是業主,他們的眼界都提高了,這時候年輕人在社會上的信任度變得很重要。別人憑什麼去委託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做設計呢?這需要每個創業者足夠的積累。其實我們創業時,我也是工作了七八年了的。

大舍西岸工作室

Q:對於「虛實空間」的營造,您是怎樣理解的呢?

A:虛,就是空間。但把一個虛的東西構建出來,需通過一個實的東西。但最終,我們其實只是使用了「空間」,也就是「虛」的那一塊。

海德格爾曾經說過一個「壺」的故事,我們要造一把壺,實際上是要造這把壺盛水的空間。這個壺是喝水用的,來了客人就需要倒水,而倒水就是一種「饋贈」,所以壺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饋贈」。當「饋贈」的行為發生後,壺才完成了作為壺的真正意義。

Q:您個人最喜歡的建築師是誰?

A:路易?艾瑟鐸?康(Louis Isadore Kahn)。因為我的設計思維與他比較相近,看他的房子我就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雖然我們從未謀面,但冥冥之中就覺得我們倆是一夥的。對待空間、材料,甚至結構的關係,都有某種相似性。

路易?艾瑟鐸?康的代表作之一——耶魯大學美術館

另外就是日本的筱原一男,他的作品比較野性,比較生猛。和前者相反,他的設計思維正好是我比較缺乏的。

Q:您也在高校任教,您覺得學生們有什麼轉變嗎?

A:班裡的女生越來越多了。原來我讀書的時候,女生很少,但現在都倒過來了(笑)。

我帶的是大三下學期,他們這代人對社會、事情的認識還是比較感性的,特別靠感覺來判斷。我帶他們的課題,還是希望把我對結構的認識帶給他們,所以我的題目就是《結構、建築、城市》。

當然他們一開始並不是很理解,因為結構的重要性需要比較長時間的實踐才能理解透。但不管他們現在理不理解,我想至少能讓他們先有這樣一段經歷,也許他們在將來回想起來能有所幫助。

柳亦春的「特贊手」

採訪 | 張自靈、葉萌

撰文 | 王師境

「設計不畢業」是特贊精心打造的採訪計劃

我們向世界各地的設計大師們發問

追溯他們的設計之旅

悉心記錄其中觀點、心得、體悟

點擊查看「設計不畢業」合輯。

-------------------------------------------------------------------

轉載請與我聯繫,並註明文章來源:

原文鏈接:龍美術館設計師柳亦春 | 給說走就走的年輕人,做一個「說走就走的家」

來特贊 ,找到最對的設計師

特贊(www.tezign.com )| 產品策劃 | 貴妃奶黃包

知乎專欄:讀點兒設計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建築是為了表達我對光的熱愛
Greenery成2017年度最流行色彩!絕對不是因為前面的日子太苦了!

TAG:设计 | 建筑 | 梦想改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