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內容與總結 —— 聊聊當代藝術里的高科技

感謝大家參與了不起的蘇小姐的第八次知乎 live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周六晚上都出去玩了,還是網路不太好,這一次的線上討論不是很多,一直都是我自己在不停的說,希望下次能有更多的互動哦~

以下是一些我們提到的藝術家,大部分作品這一次都已經在圖注里標出來了,今天就主要放一些視頻鏈接吧:

-------------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主頁;紐約時報:IPad Is an Artist』s Canvas for David Hockney

「Under Scan」 (2005) by Rafael Lozano-Hemmer:作品視頻

nnnnnnnnnnnnnnnJeffrey Shaw (邵志飛) 1993,EVE:Extended Virtual Environment;Computergraphic installation:EVE

1989,The Legible City —— Manhattan version (1989), Amsterdam version (1990), Karlsruhe version (1991);Computergraphic installation 作品網站

Harold Cohen(才發現今年四月老人家已經去世了。。。sad face)個人網站;新聞:紐約時代的報道,他發明的Aaron程序和它的機械繪畫,我們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什麼是藝術的人性?是什麼讓一個人類的藝術家所做出的作品的個性?什麼是藝術的原創和靈性呢?

TimonArnall ,2014 Internet Machine:作品網站

nnnnnnnnnnnnnnnMichaelnMandiberg ,Print Wikipedia,突然發現這些Wiki書還可以買?每一本都有ISBN?購買鏈接:Print Wikipedia;更多這個作品介紹可以順便看看:如何把維基百科完整地拷貝下來?需要多大的存儲空間? - 了不起的蘇小姐的回答

nnnnnnnnnnnnnnnEriknKessels ,2011 24 PHOTO,erik kessels image tsunami

nnnnnnnnnnnnnnnMoMA 今年四月的 VR 藝術展覽:Slithering Screens: 10 Years of New Frontier at Sundance Institute

nnnnnnnnnnnnnnn艾未未,虛擬線上展覽,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 Ai Weiwei 360

nnnnnnnnnnnnnnnVR作品:梵高的油畫《夜晚的咖啡館》:Borrowed Light Studios

nnnnnnnnnnnnnnn達利 VR (題圖作品):Dreams of Dali

nnnnnnnnnnnnnnn曹斐 在MoMA PS 1:MoMA PS1: Exhibitions: Cao Fei Her online project RMB City( 2008–11)

------------

Q:想了解下如何學習製作這些藝術里的高科技?或者有什麼推薦的學習書籍?@shawnwei

A:學習製作新媒體藝術首先你要知道自己要利用哪個方面的媒體手段和展示方式,而後再去專業的學科研究去學習,這邊的分工很細緻,例如:3D列印,多頻現象播放,電子機械,交互界面設計,等等,都是有專門的學科和研究人員的。可以考慮去一些藝術學院的digital art或者new media art學習,國際上對於技術性培養特別權威的學院和國際大會我在live里也講過了,再分享一下給大家。

Q:當代藝術有什麼話題和內容是以往很少或是沒有的?@巴達獸

A:隨著電子技術和網路時代的出現,新媒體藝術里很多討論的話題和內容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的,這些話題是原來沒有的,根據Chritiane Paul的書《Digital Art》里的一章內容,電子藝術里的主要話題有:Artificial Life(人造人生);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Telepresence and Telerobotics(遠程監控和遠程操作); Body and Identity(身體和身份); Database aesthetics and data visualization(數據審美和數據圖像); Narrative environment(新媒體敘事環境); Gaming(電子遊戲); Tactical media, activism, and hacktivism(媒體戰術,激進主義和黑客文化); Technologies of the future(未來科技); Redefining public space(重新定義公共空間); Augmented reality and mixed reality(擴張的現實和雜糅的現實); Social media and the Wed 2.0 era (社交媒體和網路時代)。

這些話題應該是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刷新世界而產生的。也推薦你去看看這本書,每個主題都有解釋和作品為例子。

Q:想問,科技含量很高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一個人完成的嗎?有團隊嗎?是藝術家重要還是技術人員重要?@蓮花村村長

A:那麼到了網路時代,尤其是當代藝術的新媒體藝術的領域裡,很多複雜的藝術作品都是一個團隊,甚至是好幾個不同技術和學科的團隊相互合作的結果。例如有的藝術家提供一個創作的概念,而他並不會展示這個概念的數碼技術,於是就需要專業的這類掌握計算機技能的團隊來幫助,於是,在很多大型的數碼裝置作品裡我們就會在一個藝術家的名字後面看到一長串的人名,這裡面可能有編碼工程師,有負責數碼現象的工程人員,有設計用戶體驗的界面設計師,有專門負責場地安裝的技術人員,有調職燈光的人,有控制環境溫度的技術員,等等。

這也是新媒體藝術,尤其是高科技含量很高的藝術作品的一個發展特色,就是「合作」與「綜合」。現在的新媒體藝術家所涉及的工作通常是跨學科的,需要綜合他人的技能,這跟電影製作的過程類似,需要網路了不同技能的專業人士來完成一個項目。有的時候,藝術家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作品不一定也不應該致變現自己。藝術家應該是需要以積極的行動介入社會生活的,把藝術導入到一個新的境地,這樣藝術才有意義。讓藝術變得有價值,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這件作品的思想放入到當下人們生活的語境之中。

關於,藝術家重要還是技術人員重要 —— 我認為技術人員和藝術家應該是平等地位地對待。畢竟,沒有藝術家來提出這些概念和設計,就沒有這個作品;但同時,沒有技術支持去實現這個想法和設計,也是沒有一個具體的作品的。但是,必須要知道的是 —— 概念總是先於藝術作品而產生的,所以在這個層面上,無論如何,一個藝術家永遠都是一件作品的第一創作者。技術搭檔是為藝術家的計劃而服務的,藝術家是唯一的設計者和合法的發起人。

Q:在不了解作品內部工作原理的情況下(僅限於對作品的體驗),如何對高科技作品critique?@每天一瓶奶

A:其實大部分的人在面對一個複雜的、高科技的藝術作品時,都是不了解其內部工作的原理的。就像我上面說的一樣,一個提供概念和創意的藝術家本人,也學都需要專門的團隊和技術人員來幫他實現和視覺化他的作品,那麼連藝術家本人都不一定能夠完全懂得作品內部的工作原理,我們作為觀眾又何必去考究其中是如何操作的呢?

所以,如何去賞析和評論一個高科技的藝術作品,首先,如果你是普通觀眾,沒有藝術基礎和技術知識,可以完全放開你的眼睛、耳朵、四肢的空間感等,去純粹地從顏色、大小、聲音、互動性等直觀的角度去體驗和感受一個作品,然後得出自己的觀後感就好;而如果,你是一個藝術家或者是從業人員,可以根據你已有的藝術知識去思考藝術家之所以使用這種「顏色、大小、聲音、互動性」等藝術語言的理由,可以從這些手段去評價藝術家所期待的作品效果出來了沒有;而如果你是一個新媒體藝術家,掌握一些技術知識,可以對比這個作品使用的方法和你心目中期待的作品效果間的完成程度,也可以根據更多的網上資料和藝術家自述,去了解這個作品內部的工作原理,看看它有無在技術層面得到突破和創意。

Q:科技的進步是否會改變藝術的流行方式?@susanna wang

A:一定會。科技很大的程度上就是改變了人類的觀看方式,而觀看方式就是藝術的流行方式。例如,我提到的,原來在攝影發明之前,人們要去美術館和博物館,要親自去才能看到藝術,而攝影發明之後,就像本雅明所說,觀眾和藝術品之間的距離消失了,攝影的複製品讓藝術失去了靈光;而在信息網路建立之後,我們連印刷複製品都不需要了,我們可以直接在網上看圖片,看視頻,自己可以保存,裁剪,放大,等。而以Google Art Project 為例,在網上建立免費參觀的虛擬的美術館系統,它們把美術館裡的場景、建築、作品本身都拍下來,像街景視圖一樣的,讓大家在網上就可以真的像在美術館裡看作品一樣。這就是一個虛擬現實對於用戶體驗的巨大改變,人們都是想獲得越來月全面,越來越真實的觀看體驗的。這種慾望,在網路世界的延展,就會引起藝術的流行方式的改變。

~~~~~~~~~~

關於下一期 live 講什麼呢?請大家還是來幫忙選一下吧!

a:如何理解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1943-1970,怎麼欣賞那些看不懂的天價畫

b:怎麼樣在當代藝術里展現「時間」?什麼是「時基藝術」(time based media)

c:一起聊聊英劇《黑鏡》(Black Mirror)里的有關當代藝術的反思

-----------

歡迎大家回購我們的前期知乎 Live (8場),分別是:

聊聊當代藝術里的高科技

如何體會裝置藝術

當代雕塑與身體;

從杜尚到傑夫昆斯;

現代主義與現代藝術;

去美國讀藝術;

美國藝術地圖(上);

美國藝術地圖(下)


推薦閱讀:

「鯉躍龍門」互動藝術裝置,你是否願做那條逆流勇進的「鯉魚」?
在人人都能成為傳播者的今天,媒體的存在價值在哪裡?媒體從業者應該具備怎樣安身立命的本領?
想知道新媒體藝術、多媒體設計和數字媒體藝術之間的關係(._.)求業內人士幫助解答一下。?
關於新媒體藝術的網站?

TAG:当代艺术 | 知乎Live | 新媒体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