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洞穴巨怪們監視著的網路世界
作者丨或閃
不記得是什麼前因後果了,但某天我和我的同事吳寒雪聊起了那款叫好又叫座的遊戲《最後倖存者》(The Last of Us),她順帶就提起了最近她「視頻通關」的遊戲《神秘海域4》(Uncharted 4: A Thief』s End)。
會把《最後倖存者》和《神秘海域4》放到一起說自然是因為它們都是同一家公司製作的,但問題不在這裡。我在這場簡短的討論中聽到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吳寒雪跟我說,她在觀看遊戲實況視頻的時候,時不時能看到類似「真好笑,《神秘海域》有什麼意思,《最後倖存者》更有內涵好嗎」之類的評論。
我立刻就理解了這種好似吃了一隻蒼蠅一樣的感覺。
但當時我的第一反應現在想來也很有趣。我說,「啥?這有什麼好爭的,這兩個遊戲哪個我都不想玩。」如果我也看了那個《神秘海域》的直播,並且看到了「更有內涵」的那個評論的話,我想我也會回敬上這一句吧。
我只知道《神秘海域4》的畫面非常棒,但我個人不喜歡德雷克(尤其是他的髮型);但《最後倖存者》的口碑和影響力是如此巨大,我也曾經打算「視頻通關」 過,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可能也是因為男主角的髮型)。
總之,這兩個遊戲的受眾大概都不是我(該死的髮型)。
我不知道其他人對於「我對很多大家都喜歡的東西其實不太感冒」的想法抱持一種什麼態度,但在我看來,這至少在很多時候都是一種「資本」,因為它可以用來顯示自己和「庸眾」品味的不同,不管這個品味到底是好是壞,是高是低,總之,「我和你不一樣」。
這也是我當時如此回復她的原因。
但仔細想想,我沒有玩過這些遊戲、甚至連完整的通關視頻都沒有看過,但我能理直氣壯地因為主人公的髮型而「詆毀它」,並且還洋洋得意。但髮型和遊戲本身關係大嗎?
我感受到了一種共通的東西,我姑且把它稱作「惡意的萌發」:說得小一些,這僅僅關乎於喜好問題;說得大一些,這也許就是網路暴力的開始。
丨 萌芽和開始
如果仔細想一想,你會發現一個問題,要在一個直播遊戲通關的視頻中看到「我討厭這個遊戲,我不知道為什麼你們要看這個遊戲還那麼興奮」的彈幕,需要滿足很多條件:
評論者至少要對這個遊戲有所耳聞,甚至可能相當熟悉;這個視頻在很多時候必須要出現在主頁或者熱門榜單上,否則,那些真正討厭這個遊戲的人很可能永遠也看不見這個視頻;這些人必須有極強的忍耐力和極高的行動力,因為換做是我,可能只會對著電腦(或手機)屏幕用眼神或者鼻音發出冷笑,並不會點進去,更別提還要花上幾秒難熬的時間來寫下那些評論或者彈幕……
我忍不住去猜想,那些經歷了重重困難,克服了重重噁心,但也還是要寫下這些「我不喜歡,我不懂為什麼你們要喜歡」評論的人……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1、他/她想要通過「更有內涵」這個說法來表示自己是一個「更有品味的人」
2、他/她單純只是因為討厭《神秘海域》,所以見不得有人說它好:「你竟然喜歡這樣的垃圾!」
3、他/她這兩個遊戲都沒有玩,但是ta聽說《最後倖存者》拿了很多獎,很多名人都誇這個遊戲,但是聽說《神秘海域》只是爆米花,所以需要站「更正確」的那一邊
4、他/她終於忍受不住了,抱著為創建更和諧的明天、為萬世開太平的美好願望,他/她覺得自己有責任告訴大家什麼才是最好的
但我依然有理由去為這麼乾的人們辯護,按照他們假象中的目的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生意,這麼乾的人其實投入很少,但能夠得到超過投入許多的報酬,並且令人滿意。
如果我們只是在自己的微博或者朋友圈發表了自己的厭惡,你可能只看得到一個安靜又純白的世界,沒人會理你;但如果你去別人的「地盤上撒野」,狀況就不同了。
首先,你反駁了一個你特別煩的意見,無論將來對方會不會真的開始和你爭論,你至少「發泄」出了心中的不滿。而且,還會有機會藉此敘述一下自己不喜歡這個遊戲的1234點,讓自己顯得理由充足,並且,「看,我不是來爭執的,而是來討論問題的。」
如果是給別人添堵的話,在你開始這麼乾的那一瞬間,你就贏了。匿名性和虛擬性都是你的堅實武器。這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加投入低就能爽的事情嗎?
這種現象的產生源頭甚至都不需要翻開書本查找:想一想那些從小到大我們在我們身邊圍繞著的「說閑話」的人們(和自己)吧,我們就是最初的原型。只是有一點,在一個互相認識並且封閉的小圈子中,這樣的閑話會很容就會咬到自己的舌頭,這種制約使得大家都傾向于謹言慎行;但在網路世界中,制約消失了,於是言論的「自由」在一些人身上逐漸上升到了極端的位置,他們開始四處搜尋那些細小的瑕疵(甚至不是瑕疵,僅僅因為那些攻擊對象是少數族群,比如說女性、同性戀等等)。
一個被惡意的巨怪們監視著的網路世界開始漸漸誕生了。
丨 不要喂大那個巨怪
我經常關注一些國外的個人博客,在這些博客中,有一個名叫Gamecast的博客在日本SNS上掀起了一陣小小的風潮。
上個月末,日本的手游開發商Cygames舉行了一場名為「Cygames NEXT 2016」的發布會,在發布會上,Cygames發表了一系列新作。作為一個對手游有著特別關注的、頗有影響力的個人博客,Gamecast也發布了一系列關於Cygames發布會的文章。這場發布會的確精彩,而Gamecast對於這場發布會的敘述也中肯地延續了這種精彩:他寫了一篇名為《如果想要給自己喜歡的遊戲應援的話,就要努力在推特上大喊,「我喜歡這個遊戲!」》的文章,對一款名叫《Seven』s Story》、由Cygames代理的遊戲稱讚有加。
翻蓋機時代的社交遊戲名作《Seven』s Story》將由Cygames重新製作並登錄智能手機平台Gamecast在文章的開頭寫:「常聽別人說,網上的惡意一直都在增幅,但其實我覺得善意也在增幅。」他認為,雖然SNS上充滿了謾罵,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歡某一款遊戲的話,大喊三聲「我喜歡這個遊戲!」有時會比單純課金來表達「愛意」效果更好。
「比如,剛剛發表的《Seven』s Story》這個遊戲就是很好的例子。」Gamecast說,他同時列舉了一些核心粉絲的推特以及推特之下的的回復,他還補充:「可以看到,凡是大聲地喊出了喜歡這個遊戲的普通玩家,都會收到各種不同程度的正面評價,有不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款遊戲的人也說,我是不是應該試一試呢?」
然後,在這篇博客文章下面的評論區中,就有一個名叫「我只是路過的」網友,留下了以下這段話:
「真抱歉,我寫這段評論一定是帶著十分的惡意的,但是我實在忍不住要寫一個。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Gamecast墮落成了Cygames的廣告商了的?
我感覺Gamecast桑已經忘記《碧藍幻想》的那場騷動了……我覺得手游界又喪失了一個良心,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真的……」
除此之外,在那篇文章之下還有不少類似的評論。
當天,Gamecast就專門對這些評論發表了一些關於個人立場以及看法的推特,事件有了一些發酵的跡象。
第二天,另一個名叫「不倒城」的博客發表了一篇名為《有些人得了一種名叫「不能原諒那些喜歡我討厭的東西的人」的病,並且他們都好煩》的文章聲援Gamecast。在文章中,「不倒城」談到了這樣一個觀點:
「我認為,去批判自己討厭的東西是沒有問題的,應當得到尊重。
而如果說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別人罵了,自己感到憤慨,只要對方不太過分,那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但是,如果對方不是一個營利的網站,也並非企業官方的運營者,如果他說他很喜歡的那個遊戲恰好是你最討厭的,那是不是就應該放過這個人呢?你連這樣的餘裕都沒有嗎?」
不倒城在文章中鏈接了另外一篇博文,列出了一個我很能感同身受的現象:
「在我的博客中,寫了任天堂『壞話』的文章要比寫好話的文章有10-20倍以上的閱讀量。」
在英語國家,大家會把這些經常在網上發表一些給別人添堵評論的人稱作troll或者troller,這個詞和那些居住在洞穴中、智力底下行動遲緩的巨怪的關係可能不太大,更多是包含了「釣魚」(trolling)的意思:我投下了一個魚餌,引起了你的注意,為的就是要和你開始吵。在日本,這樣的行為則稱為「炎上」、或者是「ネット荒らし」,也就是「擾亂網路分子。」
這些「釣魚者」們已經養成了對網路中污言穢語的忍耐力,他們使用這個武器去攻擊他人,並通過「存在感」和「曝光率」來發展壯大。
在我國,這個詞有許多說法,比如說「網路暴力」、「噴子」、「鍵盤俠」,甚至「網路水軍」。我想幾乎每個人都曾感受過他們的存在,每一次熱門話題中也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鍵盤俠每個地方都有。很多時候他們的目的也並不在於宣揚自己的美好和德行,而是以他人的痛苦為餌食,來讓自己受到關注、甚至僅僅只是因為內心很爽。
時代周刊在8月18號的封面文章中也談到了關於網路暴民的問題,並且,按照時代周刊的慣例,他們宣稱所有的網路暴力事件其實都是一種變形的「政治鬥爭」問題。
《時代周刊》封面:為什麼我們逐漸將網路文化推向了憎恨?在這篇封面文章中,原作者Joel Stein也提到了網路暴力最初的由來:4chan、8chan、reddit、網路遊戲。而最近,也有一個旨在反抗遊戲中對女性的暴力、污名化和刻板印象的名為#GamerGate(遊戲門,玩家門)的2014年的推特標籤也成為了網路暴動的熱門話題之一。這個話題直到現在還在不斷發酵中。
丨 網路或許放大(或者縮小)了很多東西
和罵一個遊戲這種行為相比,表揚遊戲是一種非常吃力不討好的行為。因為很明顯,你只要抓住一點問題就能開罵,但如果要說一個東西好,按照慣例至少得給出3條以上的理由。
不過,朝日新聞社最近的一篇報道給出了一些有趣的數字。調查公司Internet Monitor在2014年面向大約2萬人進行了一次輿論調查,內容是說「在過去所有那些網路事件中,你參與過討論、寫下過評論嗎?」
而結果是,會在網路熱門「口水」話題之下留言的人僅佔了1.1%,而其中在過去1年中曾經留過言的甚至僅有0.5%。今年他們又對大約4萬人進行了新的調查,這個數字變成了0.7%。
經常參與網路熱門事件和話題的記者津田大介也談到,「很多時候SNS或者傳統媒體都會把那些喊得最響但其實只是一小撮人寫下的意見當成「網路公共言論」,但如果太以這些人的想法和觀點為主,「真正」的輿論反而會被左右」。
這也是我們在談論到網路暴力的時候經常談到的一個觀點:「不要喂大那些巨怪。」(Don』t feed the trolls)而之前提到的Gamecast在那篇受到小範圍批判的文章中談到的也是同樣的做法:「相比討論『這個遊戲為何使我厭惡』,盡量更多地喊出『我很愛這一款遊戲』可能才是驅散這些惡意的最好辦法。」
但就像《時代周刊》做出的「政治」判斷一樣,這些小眾的一點一點的惡意也許反映了某些階級(群體)的「政治」訴求。在極端情況下,它們很有可能是某些被「真善美」等等主流言論壓抑了許久的保守派極右分子;但除了那些明顯以少數群體為靶子的無意義行為之外,網路中匿名之下的惡意也會以很多不同其他的形式散發出來。
這種力量不需要很大,也許就像文章一開頭談到的我對德雷克髮型的無端厭惡一樣,它說不定在某一天就會被發酵。
點擊此處查看視頻:TED2015:Jon Ronson 網路暴力的失控
在維基百科上,對應「Internet Troll」的中文是台灣俚語「白目」一詞,「是形容搞不清楚狀況、不識相、亂說話、自作聰明的人」。在百度百科中,「鍵盤俠」和「噴子」這兩個詞語的解釋就更「血腥」一些,這是一群「用惡毒的語言攻擊他人,他們喜歡成群結隊,按鍵傷人」的人。
很多人會習慣於用「人言可畏」這樣的話來提醒自己,並注意在SNS上小心說話,甚至不再繼續發聲。這也是「不要餵飽那些巨怪」行動的一種極端消極的抵抗手段。上面我提到的「不倒城」博主也有一個自己的解決方案:「如果你和某個推文的立場相同,你當然可以在下面留言表示支持。但是,如果說你在一個充滿讚美的聲音面前要出聲反駁,甚至是惡意地反駁,那我勸你不要這麼做。」不倒城認為,如果同樣是喜歡,那就一起大聲喊出來吧;但如果是不喜歡,那就請回到自己的推特上(博客上)出聲,而不是去他人地盤撒野。總之,他的建議是,讓世界充滿更多的「喜歡」和「同意」,而不是「討厭」或者「反對」。
這個觀點當然並不適用所有情境,甚至有些局限。大多數情況下,重要的不是同意或反對本身,而是表達和交流的方式。
不要餵養那些巨怪們丨 為了反駁而反駁,還是為了……?
這似乎是一個和遊戲沒什麼關係的文章,雖然它起源自關於遊戲的一場討論,我又舉出了很多和遊戲相關的例子,但本質上,這可能還是一個「我們應該如何表達意見」的問題。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爭論吧,其實從一開始,那位發言者就應該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把兩款遊戲拿來比較呢?
有這樣一個理論,有一類人群的大腦無法適應「過於複雜或者看起來矛盾」的觀點,拿A和B遊戲舉例來說的話,這種人腦子裡就只有「A比B好」或者「B比A好」,而對於另外的那些可能,比如「A和B一樣好」,「A和B都不好」,「有些人覺得A好,有些人覺得B好」這樣的觀點,因為太過複雜和難以理解,所以會被主動忽略掉。
但並不是所有人的大腦都有這個問題,對於沒有這個問題的大腦來說,更主要的可能是如何表達的問題。我和同事們對這個問題討論了半天,最後覺得,一場討論也好,一個發言也好,必須要「有價值」,這裡所說的價值,可以理解為「讓自己提高」「讓自己學到了新東西」「讓自己改正了一個錯誤」……不管怎麼說,它總應該給你的人生提供一點幫助才對。
但是有些時候,有些人的反駁其實只是在「反對」,換句話說,只有摧毀,而並沒有建設,更誇張的是,有些人的「反對」其實也只是「發泄」或者「嘲諷」,雖然也不能說發泄對人生沒有幫助,但是通過給別人帶來困擾而讓自己滿足,這也不是一件好事。
遊戲行業從開始到現在,其實從來不缺「爭論」,從最初的「什麼遊戲機好玩」(我的同事祝佳音說,造成這個爭論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玩家太窮,沒法全機種制霸),到後來的「暴雪好」「暴雪不好」「DoTA比LOL好」「LOL比DoTA好」,至於「罵一個遊戲」和「喜歡一個遊戲」哪種更容易「引戰」這種事情,老實說,因為夾雜了商業因素,所以大多數人會覺得說「喜歡一個遊戲」背後都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很無奈,但也是現實。
不過不管怎麼說,如果能貢獻一些「對自己和對他人都有幫助」的東西,要好過出產「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的文字,再退一步來說,就算只是發泄,沒有忍住,那至少要清楚地知道「我是在發泄」,而不是得意於「我有多聰明」,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至少也還有些幫助。
除此之外,我的同事祝佳音還和我分享了一個躁狂症患者「在網路世界中狂暴地和他人對噴,但反而在現實世界中對家人朋友的脾氣態度都變好了」的暖心故事,所以,也許混沌的網路世界本身才是世界的原貌,或者說最大的贏家吧。
觸樂網原創,轉載請保留作者名、註明源自觸樂(觸樂帶給您最優秀的移動遊戲資訊)及附帶原文鏈接:被洞穴巨怪們監視著的網路世界。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chuappgame
推薦閱讀:
※如何回嗆「你那是嫉妒」?
※網路上所謂的鍵盤俠,噴子都是什麼樣的人群?
※如何看待b站鍵盤俠?
※在漫威超級英雄中添加一名名為「鍵盤俠」,將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做小米的精神股東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