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瀰漫愛與藝術(上) | 巴黎 · 地標

巴黎北部130米高的蒙馬特高地相對於巴黎其它各區而言地勢頗高,塞納河無法逆流而上。蒙馬特高地歸屬於巴黎市只有短短的100多年時間,可以說是巴黎最年輕的一個區。這裡有風景秀麗的蜿蜒小徑,有高大神聖的聖心教堂,有畫家聚集的小丘廣場,有夜夜笙歌的紅磨坊,還有寫滿愛情的巴黎愛牆……這是一個和諧包容了宗教、藝術、香艷和愛情的地方。

蒙馬特高地

蒙馬特高地,這是一個到處都有傳說的地方。蒙馬特高地曾是一片布滿葡萄園、磨坊風車的鄉間小村落,1860年才被當時負責巴黎城市改造的塞納大省省長、巴黎警察局長喬治·歐仁·奧斯曼男爵劃歸巴黎市,從此它就成為了巴黎的一個區。

從奧賽博物館遠眺蒙馬特

拿破崙三世與他的城市規劃師奧斯曼男爵計劃將巴黎變成歐洲最美麗的城市,而第一步是給予奧斯曼的朋友和財務支持者大量城市中央的土地。這也讓原本的居民動遷到了城市的邊緣:克利希地區、拉維萊特地區及可以俯瞰城市的蒙馬特。

蒙馬特由於位在城市的範圍之外,所以不必支付稅金給巴黎市,於是蒙馬特很快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飲酒區域。這個地區發展到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已經成為一個不受約束,且頹廢的娛樂中心。紅磨坊的歌舞表演受到廣泛的歡迎。

蒙馬特因為是巴黎市內少有的高地,所以環法自行車賽在蒙馬特賽段因為有坡道騎行和扛著自行車爬樓梯而備受矚目和充滿趣味。

紅磨坊

2001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以紅磨坊歌舞廳為故事背景拍攝的《紅磨坊》上映,該片由當紅明星尼科爾·基德曼和伊萬·麥克格戈聯袂主演。

《紅磨坊》電影海報

《紅磨坊》電影劇照

電影《紅磨坊》中的服裝

真實還原了當年紅磨坊的舞女裝束

紅磨坊的祝興歌舞節目取得巨大成功得益於1870年普法戰爭後,曾因戰事過度操勞的人們需要尋找一個放鬆的地方,於是酒吧和歌舞廳就成了當時人們的首選。

1890年代的紅磨坊

紅磨坊於1889年起建,很快就成為了人們尋找另類相遇的情色場所,更成為藝術家們尋找靈感和相互結識的地方。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紅磨坊

「紅磨坊」之所以舉世聞名,原因之一是畫壇怪傑亨 利·圖盧茲-勞特雷克以歌舞廳為題材創作了一系列名畫;

上色照片(海報為勞特雷克作品)左邊的這位就是勞特雷克

勞特雷克作品

二則是這裡上演的法國著名的「康康舞」現今幾乎被世界各國視為了法國的「民族舞蹈」。

跳「康康舞」的舞女們穿著厚重的滾有複雜花邊的拖地長裙,頭頂著插有彩色羽毛的帽飾,伴著狂熱的音樂節奏,扭動著豐美的腰臀,把大腿直直地踢向天花板,毫無顧忌地大露著裙下的春光。

保守的英國人認為這種舞下流放蕩,不登大雅之堂,禁止在英國演出。但是「康康舞」在熱情豪放的法國卻很受歡迎,而且每逢狂歡節,舞者們更是走上街頭盡情搖擺。

蒙馬特高地的「紅磨坊」一直是法國及歐美、澳洲舞者中高手的雲集地,也曾成就了古呂、弗羅瑪茨等紅遍全球的舞女。而今紅磨坊的演員們早不像百年前的舞女,為了生計而強作歡顏,她們把舞蹈演出作為一種藝術演出,一種傳播美的方式。演員們身姿優美,舞藝精湛,演出原始而高雅。

紅磨坊後台的舞女們

該怎麼理解紅磨坊呢?你可以把它想像成《錦繡緣華麗冒險》里上世紀三十年代被稱之為「東方巴黎」的上海的那個百樂門。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百樂門

如果當年的百樂門是烏煙瘴氣的地方,那其時的紅磨坊更是荒淫無度的所在。只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今天的百樂門和紅磨坊都煥然重生,雖然還有人固執地認為紅磨坊不是「正經人」去的地方。

愛牆

愛牆坐落在蒙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個街頭小公園裡。公園是一個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那種公眾休憩場所,牆也是一面不是特別高大厚重的普通石牆,但是牆上卻有用三百多種文字寫成的「我愛你」

愛牆約有40平方米,由511塊規格為21x 29.7厘米的深藍色的長方形瓷磚貼成,瓷磚上用311種語言和方言的手寫筆跡寫滿了同一句話 「我愛你」:i love you(英語), je taime(法語), ti amo(義大利語), ich liebe dich(德語)…… 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到這裡都未免一下子看花了眼。

在牆的上方還有一幅漫畫,畫中女郎身穿深藍色弔帶裙,斜倚在一張小桌旁,畫旁邊一行小字寫道:「保持理智,勿要強求」。

愛牆的發起者弗雷德里克·巴隆是法國一位以寫愛情歌曲見長的音樂家。也許是受法國充斥於整個國度的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1992年他開始收集和記錄下了1000多條用300多種語言寫就的「我愛你」的手寫體,並於1998年就此撰寫了一本書,成功發行5萬冊。巴隆早期的愛情歌曲都是在他居住在蒙馬特高地時寫下的,因此,他選擇這裡作為愛牆的歸宿。

愛牆的建立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巴隆說,在暴力強權存在和個人主義至上的世界裡,牆把人們分隔開來,然而送去一聲簡單而真情的「我愛你」,卻時常能解除誤解和拆除分歧的樊籬。愛牆不僅是為相愛的有情人而建,它還為不同民族和語言的人提供了一個和諧共處的地方。巴隆邀請研習中國書法和東方繪畫藝術的法國女藝術家克萊赫·吉托為這堵牆作了藝術設計。

在愛牆密密麻麻的字裡行間,散布著不同形狀的紅色色塊,據說這些色塊喻義破碎的心,作者期冀用純潔和美好的愛來重新彌合 這顆散落在愛中的已碎的心。在 2001年情人節舉行的愛牆落成儀式上,有100隻白鴿展翅飛向藍天,所要表達的就是人們對和平與愛的渴望。

聖心教堂

位於蒙馬特山頂的聖心教堂在19世紀開始動工,被定義為「對巴黎公社社員所犯下罪行的補償」,並且紀念1871年普法戰爭的法國犧牲者。它的白色圓頂是巴黎一個非常明顯的地標。

1888年,距離奠基開工13年後

建造中的聖心教堂

1919年建造中的聖心教堂

同年,聖心教堂竣工

20世紀初剛建成的聖心教堂

聖心教堂呈白色,其風格奇特,既像羅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羅曼建築的表現手法。它潔白的大圓頂具有羅馬式與拜占庭式相結合的別緻風格,頗具東方情調。

教堂內有許多浮雕、壁畫和鑲嵌畫。聖壇上方是巨幅天頂壁畫,高大的耶穌伸開雙臂站立中央,身後有光環,頭上方有展翅飛翔的和平鴿,再上方是呈倒影式的天父,只露頭和雙肩,頭戴三層寶冠,右手結印,三指伸直,無名指和小指彎曲。

耶穌兩臂斜上方有兩排天使恭敬站立,聖母隨侍右側,左側為舉旗天使,腳下為下跪的主教與衛士,他們的後面站著向上帝祈禱的各色人物。

聖心教堂以其視角廣闊,景色如畫而著稱。在巴黎這個浪漫之都海拔130米的山丘之上,挺立著這座宏偉的建築,因相對高度較高,聖心教堂讓所有的參觀者都有高山仰止的感覺。從聖心教堂所在的山丘往巴黎市中心看,巴黎的千年歷史盡收眼底。

人們也可以登臨聖心教堂中心最高的大圓頂,從那裡能看到周圍方圓50公里內的景物。這裡是艾菲爾鐵塔之後巴黎的第二個至高點。

階梯

因為是高地,所以遊客上下蒙馬特除了搭乘由巴黎大眾運輸公司經營管理的纜車從山丘南邊上山外,也可以自行走階梯上下。

纜車

掩映在樹蔭之下的階梯,迤邐曲折,一路無限風景,除了稍微累一點之外,卻會有更多不經意的收穫。

這充滿浪漫情調的階梯,也是藝術家熱衷於通過繪畫作品來表達的蒙馬特高地象徵。

By Gargovi

街景

畢沙羅曾經畫過幾幅《蒙馬特大道》,但是蒙馬特大道並不在蒙馬特高地上,這條開闢於1763年,位於巴黎最東端的大馬路是巴黎的4條林蔭大道。

蒙馬特大道 | 畢沙羅 | 1897

在蒙馬特高地上的街道,限於環境特點,不會那麼寬闊。大部分是依勢而建的蜿蜒小徑,或處熱鬧繁華的廣場周邊,或在遊客罕至的尋常巷陌,信步而行,總能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1950

1951

小品

蒙馬特高地遊人如織,這裡匯聚了成群街頭表演的藝人和臨街作畫的藝術家,再加上其本身獨具魅力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更是巴黎游不可錯過的盛景。


推薦閱讀:

Bruce Conner: Crossroads
每周資訊|拍賣史上最昂貴的10幅超現實主義作品
翁昕的 Live —— 印象派之前的大變革時代
藝術之熵:生命的延續
西方油畫里的那些中國茶具

TAG:巴黎Paris | 法国 | 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