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謂的吸毒岔道,其實就是甲基苯丙胺精神病
2012年7月21日在中山市東區亨尾萬和街一起砍殺3名兒童,造成一死兩傷嚴重後果的惡性案件,據警察公布犯罪嫌疑人陳某偉已被批捕,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經查,犯罪嫌疑人陳某偉在7月21日上午7時許,因吸食過量冰毒,產生被人追殺的幻覺,遂產生殺人念頭,並從酒店廚房攜帶刀具,沿路闖入東區亨尾萬和街78號出租屋內砍殺三名兒童,致一名一歲男童當場死亡,一名六歲男童和一名十歲女童受傷。
2015年東莞市長安鎮男子鄧某在吸食冰毒後產生幻覺,在家幻想被害而放火燒屋。無獨有偶,大嶺山鎮男子鄒某在吸食冰毒後,持刀砍傷妻子及幼子。後二人分別被抓獲。前日,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分別對鄧某涉嫌放火罪及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鄒某涉嫌故意傷害罪這兩宗因吸毒而起的案件進行公開開庭審理。2016年3月28日台北市內湖區發生駭人命案,一名四歲女童當街遭一名無業男子砍斷頭顱,殺人嫌犯當場被捕。警方初步審訊證實嫌犯是33歲的王景玉,長年無業,靠已退休的父母供養,還有長期吸食毒品記錄。
每當看到這種因吸毒引發的慘絕人寰的惡性事件,心中都會悲憤不已,想把滿腔怒火化作子彈打在罪犯身上。但總有一些人恬不知恥的為吸毒犯事者辯解,稱這是吸毒岔道,犯罪嫌疑人沒有控制好劑量和方法。這種無知且低劣的洗地言論,充斥著很多評論區,在他們眼裡出事者只是沒按正常的套路出牌才引發低概率事件,不值得妖魔化。對於這些人,用知乎上的話來說不是蠢就是壞,或者本身就是吸毒人員或毒販。這群枉顧人性為之洗地的人,雖然活著,卻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
了解新型化學合成毒品的人都知道,這類毒品是直接作用於大腦和中樞神經的,且對大腦神經細胞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人的正常行為完全依賴這兩大部分,當毒品不停的侵害這兩大部位,最終結果就會造成思維和行為的混亂,通俗的說法就是成了神經病。
而所謂的吸毒岔道,其實就是甲基苯丙胺精神病癥狀。
化學合成毒品中的甲基苯丙胺成分是一種廣泛的神經毒素,長期濫用嚴重損傷大腦神經細胞,一些吸毒者所表現出的語無倫次、口齒不清,經常講一些幼稚又含糊不清的話,說明思維能力已經遭受嚴重破壞。而這種損傷可能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損傷。一旦成癮,若不及時戒斷,隨著吸食量、吸食時間的累積,吸毒者可導致苯丙胺類精神病,類似精神分裂症,以犯罪妄想、迫害與被害妄想表現明顯。
常見的表現行為有:
1、時刻感覺被人追殺,特別是在吸食完毒品後,這種感覺更明顯。無中生有地堅信某人對自己或者親人進行監視、攻擊或迫害。這些迫害活動包括陰謀、盯梢、食物投毒等。在妄想支配下,吸毒人員會變得兇殘暴戾,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而更為恐怖的是,他們通常會認為要想不被人砍殺,就需要先發制人,也就是砍殺別人。這種情況下,無辜路人、親人就特別容易成為他們的刀下冤魂。2、時刻感覺被人跟蹤和關注,吸毒者出現此類幻覺後,堅信周圍環境的各種變化和一些本來與他不相干的事物,都與他有關係。別人的談話,電視廣播、報紙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針對他的;別人的咳嗽、吐痰是表示輕視他等。走在街上或呆在家裡都會時刻感覺到有人監控他們,或是懷疑警察隨時能上門抓人。這種情況下,他們極度恐慌、如喪家之犬般到處逃竄。最後他們會認為無路可逃,選擇自殘或輕生,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有時候他們還會拿著親人孩子一起陪葬。3、懷疑配偶不忠,新型化學合成毒品吸食者長長伴隨著的是道德上的喪失,如淫亂、群P等行為。當毒品對他們 大腦和神經進行強烈刺激和傷害後,他們通常會表現的主觀、固執己見、敏感多疑、易激動、自我中心、自命不凡、自我評價過高、好幻想,從而有懷疑配偶有不忠行為。吸毒者不僅懷疑配偶不忠,更是懷疑配偶與自己的親人亂倫,從而引發他們心中的暴戾之氣,對親人進行瘋狂的暴力攻擊,導致喪命。
4、親人有時候經常會發現吸毒者偏安一隅的喃喃自語,不知道叨叨絮絮些什麼,神經兮兮的樣子。這是由於吸毒者的大腦聽覺部分產生了嚴重的幻聽,類似於精神分裂症的幻聽,這種奇怪的聲音讓吸毒者時刻聽到腦中響起有人講話,隨時隨地,不由自主。這將他們帶入無窮無盡的夢魘之中。當這種聲音越來越頻繁時,吸毒者會越發神經兮兮,做出讓自己無盡後悔的事。
5、如同某些邪教組織一樣,吸毒者出現精神癥狀後會認為自己是偉大的人,是超人,可以控制國家,有特殊才能、能主宰世界等等。有些誇大妄想還帶有宗教色彩,如認為自己是宗教領袖,是佛祖化身,能救苦救難等到。伴隨誇大亡想,患者的情緒可以表現為欣欣然,十分愉快,洋洋自得。
通過這些表現我們不難發現,當吸毒人員做出人神共憤的惡性案件的最根本原因化學合成毒品中的甲基苯丙胺對人體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的嚴重傷害下的結果,而那些枉顧醫學依據的洗地者報描述的岔道,劑量過大,吸食方法不對的等無知言論根本站不住腳。
根據大量的臨床資料表明,濫用苯丙胺類興奮劑後最常出現的後果是精神病樣癥狀。甲基苯丙胺和MDMA、MDA等可以對大腦神經細胞產生直接的損害作用,導致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出現急慢性精神障礙。
一般認為靜脈注射10毫克甲基苯丙胺即導致急性精神障礙,對於一些敏感個體,靜脈注射2毫克的甲基苯丙胺即可出現急性精神障礙。其主要表現為多語不安、焦慮過敏、思維活躍但難以深入思考,其中最具典型的精神病性癥狀為「常同行為」,即長時間反覆重複毫無意義的相同動作,決不厭煩。例如,一直不停地揪髮、挖耳屎等。
靜脈注射20毫克甲基苯丙胺可以引起幻覺,吸毒者還可以出現被害妄想、追蹤妄想、嫉妒妄想以及幻聽等病理性精神癥狀。在這些病理性精神癥狀的作用下吸毒者極易實施暴力行為。
長期濫用甲基苯丙胺類興奮劑可以導致慢性精神障礙,又稱為甲基苯丙胺性精神病。研究表明,82%的苯丙胺濫用者即使停止濫用達8—12年,仍然有一些精神病癥狀,不少苯丙胺濫用者經過治療,精神疾病癥狀得到改善或治癒,但在以後的生活中,可以因再次吸毒(哪怕是1—2次)或在藥物中毒、醉酒、精神壓力等非吸毒因素的刺激下突然再次發作精神疾病,這被稱為再燃現象。
雖然很多醫學報告,以及包括吸毒者本人都有說過,像冰毒、麻古、搖頭丸和K粉之類的新型化學合成毒品的生理成癮性低於傳統阿片類海洛因低,且戒斷反應沒有海洛因般的痛不欲生,斷絕圈子文化,生理隔絕一段時間就能戒掉。但是需要明白的是,由於此類毒品他們直接作用和刺激的是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更容易讓人體產生深刻的毒性記憶,這種記憶最終演變成強烈的心理成癮。
新型化學合成毒品易戒難守,強烈的心癮時刻鼓動著吸毒人員在遇到任何不良情緒,如挫折、抑鬱、壓力下有再來一口的想法。久而久之,甲基苯丙胺對大腦的傷害越發大,最終結果就是成為間接性甲基苯丙胺性精神病患者。最後一個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有明確規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那麼吸毒後的間接性甲基苯丙胺性精神病患者犯罪會負刑事責任嗎?
據本地禁毒辦負責人說法:排除原本有家族遺傳精神病史外區別對待外,因吸毒產生的間接性甲基苯丙胺性精神病人員犯罪同樣需要負刑事責任,通俗一點就是:該償命的償命,該進監獄的進監獄。這裡有專門講述毒品、禁毒、戒毒知識的公眾號-毒言毒語(cmdydy),以及微博、頭條、網易、一點專欄-與毒品的戰爭 ,值得您搜索關注。
推薦閱讀:
※多圖讀懂你不了解的黑冰世界:形勢嚴峻!毒販居然搞網購
※如果把成癮性的毒品或者藥物當做調味品加入飯菜內會怎樣?
※佛系三毒梟之劉招華
※毒品買賣的「暗網」都在哪?
※懷疑被人追殺、老婆出軌、化身佛祖,吸冰毒導致的精神障礙一些常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