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Instagram上爆紅的瓦片牆背後的故事

年初有段時間,我在 Instagram 上不時看到有人發布和一整面五彩斑斕的瓦片牆的合影。當時我就好奇了,這到底是什麼地方,怎麼這麼好看,叫我心花怒放。於是順藤摸瓜,我知道了這是倫敦一個叫 Sugarhouse 的園區內一棟叫 Yardhouse 的建築。2014 年就已完工,為何會在 2016 年突然又再次爆發巨大魅力?看到後面你就知道了 ?°???/?°?

這棟由手工製作的水泥瓦片砌成魚鱗狀外觀的建築,是倫敦的建築設計團隊 Assemble 為倫敦東部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建造的開放式協作辦公空間,位於倫敦東部 Stratford 原為工業區的 Sugarhouse Yard 里,2014年完工後就被當做經濟型新建工作室的模範。

Assemble 的創始人之一 Lewis Jones 說,他們想利用這個項目來探索和展示如何將一塊短時間內空出來的地方用作臨時工作場所。模塊化的建造方式使得建築在租期結束後還可以拆卸後在別的地方重新組裝起來。Yardhouse 證明了可以低成本地建造新的創意工作空間,在非常有限的預算內創造一個靈活而有吸引力的工作環境。

Yardhouse 採用簡單的木製樑柱和基本現成的圍護系統,內部並沒有太多的裝飾,但外觀卻讓人印象深刻。鋪在正面牆上的彩色瓦片看起來十分獨特,這大約300片瓦都是設計團隊手工製作的。他們研究了水泥瓦的歷史,還自己設計和改造瓦片製造工具。這看起來非常和諧的色彩估計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以為是事先經過設計的吧。真相讓人大吃一??,Jones 告訴我們這些顏色都是隨機的…隨機的…機的…的…… 隨機也能這麼美,難道這就是設計師的隨機和普通隨機的差別?!Jones 說每一批瓦片加入的顏料都不一樣,完全是由當時製作那個人決定,他們也沒有制定過任何規範,所有顏色都是正在做的那個人覺得好看就行了。他們想創建一個讓人感到歡樂的裝飾性正面,讓前面正對著的公共庭院也活潑起來。

這棟建築在平面上是一塊約12米×12米的正方形,室內面積250平方米,共有兩層。樑柱結構將平面分成了三部分,邊緣兩側分布著16個面積約為12平方米的工作間,每層每側有4個。中間部分是兩層高的公用中庭。穀倉狀的天花板從3.5米到4.5米高,有助於自然光照進室內,也讓房間有更多的儲藏空間。每個工作間都可以用作不同的用途,相鄰的工作間沒有隔斷,租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租用相鄰幾個空間連起來使用。這裡不是一個安靜的、只能從事案頭工作的空間,而是充滿了各種凌亂、嘈雜、需要親自動手和實驗的過程。「這裡的布局和出租方式反映了我們的願望:創造一個社交和協作的工作環境,提供一個有價值的方式,讓創意工作者擴寬他們的思維,學習新的技能,與他人合作。」Jones 說。

整棟建築造價不到 8 萬英鎊,由 Assemble 和倫敦遺產開發公司共同出資。施工也採用了非針對性的方法,沒有僱傭磚瓦匠、泥水匠、木匠的需要,也幾乎沒有需要定製的元素。這個項目的目標就是探索出一種建造低成本、高品質的創意工作空間的方式 ,所以,善用資源和降低成本是做所有決策時的重要考量,從設計到施工、到空間的出租方式等。Yardhouse 在建成之前就已經全部租出去了,預定人數非常多,每個工作間都收到十個以上的申請。

這個創立於 2010 年由 18 位劍橋大學畢業生組成的團隊,背景涵蓋建築及文史哲領域,工作範圍橫跨建築、藝術、設計與工藝。最打動我的是,他們從不使用「藝術」來描述自己的工作,關注的反而是社區與人的福祉,幾乎算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一直默默無聞地嘗試著尋找讓公共空間再利用的解決之道,將空間與人的關係連接起來。

然而,去年 12 月,Assemble 瞬間成為了全球藝術圈的熱門關鍵詞——他們獲得了英國當代藝術界最高殊榮 Turner Prize,透納獎。當很多人看到 2015 年透納獎提名名單時,都對名單上的 Assemble 是什麼來頭毫無頭緒;而當工作人員打電話通知他們入圍全英國最高榮譽的藝術獎時,Assemble 團隊正忙著蓋房子沒空說話。最終,就在所有人都覺得這群小朋友怎麼可能打敗入圍的其他三位藝術家時,2015 年透納獎自創立 31 年來第一次頒給了非藝術家,也是第一次頒給了一個團隊,Assemble 的獲獎作品《Granby Four Street》也成為了他們最廣為人知的項目,一個通過和社區居民長期協作振興了老舊衰敗的街區住宅的項目。透納獎選擇了 Assemble,無疑預示著當代藝術創作路徑和關注焦點的改變:創作者不再固守單一專業,而是可以通過跨領域和集體合作模式,從事與社會現實切身相關的藝術計劃。

Assemble 的成立,便是希望發掘日常生活和老舊建築中的感性痕迹,藉由象徵性的視覺符號或工藝表現,邀請居民一同參與社區改造行動,重新賦予人們想像跟創造的能力,讓創意回歸每個人的心中。「社區再生絕非只是以藝術之名進行環境的點綴與美化,最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傾聽居民的心聲,以當地居民的想法為首要考量,如此發展下的計劃,才有辦法在團隊退場後持續運作,也才算是達成我們的最終目標。」Assemble 如是說。

即使知名度提升,委託的項目變多,Assemble 依舊做著自己喜歡的、並可以給人們和環境帶來真正價值的事情。這個勇於接受挑戰、著迷於將破敗幻化為嶄新的團隊,讓世界看到了藝術的更多可能性。相信以後我們也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閑置空間和廢舊建築在 Assemble 的改造下煥發新生。???(●˙?˙●)???

————————————

繼續閱讀:

zhuanlan.zhihu.com/p/22

這家擅長混搭的創意工作室設計了跟它同樣「好色」的旅館


推薦閱讀:

跟著小彩蛋去新加坡。
Live 內容與總結 —— 走出國門的中國藝術家
為了娶到女神,我只好把她的戀女癖爸爸殺了
空氣中瀰漫愛與藝術(上) | 巴黎 · 地標
Bruce Conner: Crossroads

TAG:建筑 | 设计 | 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