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芙姑娘,你可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在花卉市場,店主姑娘包好花,交給我說:「剪得短一些,水要足量,一定要曬太陽才能開。」

我看著手裡這一把結結實實的藍紫色花苞,和半透明水汪汪的褐色花梗,還真有點將信將疑。

今天下午一回到家,迫不及待衝到窗檯,喔~曬了一天的睡蓮果然開了!竟然是這樣奔放的花朵!

翻翻書才知道,這樣的睡蓮原本就是埃及公主,尼羅河的女兒,最最喜歡日晒,白天開花晚上閉合,當睡則睡,絕不熬夜,這真是當個美人的必要修養啊。

尼羅河中的白睡蓮和藍睡蓮,恆河中的紅睡蓮,斯里蘭卡甚至以睡蓮為國花,非洲和東南亞就是睡蓮的家鄉,與其說清澈高遠,真不如說它們神秘又嬌艷。

興許正是這異常魅惑的姿態,令睡蓮得到了「Nymphaea」的植物學拉丁名。這名可不簡單,正來自於希臘神話中生於山林水澤的精靈仙女Nymph——寧芙仙子。

說到寧芙,故事就有意思多了。這些仙子,其實是山水中的小妖精,自然而生自然而長,全都是無知無辜的美麗少女,在希臘神話中除了當丫鬟伺候各位主神,就是和大神們、大神的跟班們尋歡作樂,業餘時間呢,迷惑個把人類帥哥也是常有的。

在盧浮宮裡,你會看到端莊起來長這樣的寧芙:

林中寧芙 A Nymph In The Forest,Charles Amable Lenoir(1860–1926)

法國插畫家Gaston Bussière筆下,寧芙也是純美得不可思議:

寧芙 Nymphe,by Gaston Bussière,1926

但是,通常情況下,寧芙是穿成這樣的……你一定看著很眼熟,是不是小時候的掛曆上看到過?這幅《寧芙與薩提爾》,是法國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在1873年創作的。薩提爾(Satyr)就是希臘神話中的森林之神,設定為半人半獸,時不時爆發一下獸性,你懂的。但在這幅畫中,面對寧芙姑娘們貌似純真的邀請,倒像是手足無措的樣子——見過女流氓,沒見過這麼清純的女流氓嗎?

寧芙與薩提爾 Nymphs and Satyr,by 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1873

其實,大多數薩提爾和寧芙之間的故事,都是圍繞著勾引、掠奪,但說穿了都是他們之間的遊戲,西西里島出土的古羅馬馬賽克裝飾畫中,早有表現:

法國畫家亞歷山大·卡巴內爾也把這個強搶民女的主題做了發揮:

寧芙與薩提爾 nymphe et satyr,by Alexandre Cabanel

寧芙還有一個有名的故事,這故事說來話長,請提前自備節操。

我們都知道,希臘神話里宙斯有個最英勇的私生子,完成了12項不可能任務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我最喜歡的小個子大偵探波洛其實也有這麼個威武的名字),我們不一定知道的是,這半人半神的大英雄其實有著男男女女情人無數,其中他特別鍾愛一位美少年許拉斯(Hylas),愛到什麼程度呢?

簡直愛到難分難捨,連去參加遠征隊,尋找金羊毛,都不忘把少年帶在身邊。

想想看,能和小情人同吃同住同勞動,還能一起建功立業當大英雄,赫拉克勒斯計劃得可真挺齊全的!不料,在航行中途,少年下船到一座小島上取水,被水澤中的寧芙們看到了。小妖精們立刻決定:這麼標緻,當然要歸我們呀。於是,她們毫不猶豫地誘惑了美少年,把他帶入了她們的世界。

公元3世紀的古羅馬裝飾畫上,就曾講過這個故事:

後來,19世紀末唯美主義大師沃特豪斯,先是畫了寧芙發現酣睡的許拉斯,過了幾年,又將這誘惑的一刻,畫成了不朽的畫作:

水精 A Naiad or Hylas with a Nymph,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93

許拉斯與水澤仙女 Hylas and the Nymphs,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96

看到這樣姿態各異的睡蓮少女們,有的嬌美,有的慵懶,那種憂鬱、夢幻、多少有點如鬼似魅的氣質,那種看似無知無辜的殺傷力,許拉斯大概也真無力抵抗,就這樣隨她們而去,再也沒回到船上。

而赫拉克勒斯呢?他在船上左等不來右等不來,下船去尋找,最終也沒有找到情人的影子。後來,有人說美少年被淹死了,有人說他自此和寧芙少女們共游山水之間,總之,出軌的少年,就這樣不知所終……

想想看,寧芙們確實是小妖精的至高境界了,1975年的某沐浴露,乾脆採取了這個主題製作了廣告,你別說,還真有那麼點感覺。不過要注意的是,前景的睡蓮,葉子和花都鋪在水面上,葉片有裂縫,花瓣纖細多層,確實是睡蓮。而遠處那些探出水面的葉子,可就明顯是荷葉了。

原產中國的荷花,和睡蓮最大的區別就是花與葉子都高高探出水面,葉片完整,花瓣寬廣少層,一派東方意境,確實比睡蓮雅緻得多。

不過睡蓮背後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傳說,最令人心動的畫作,還要數莫奈筆下不朽的自然的睡蓮。莫奈,大名鼎鼎印象派的創始人,他的一生都在捕捉光與影的流動,人到中年,拉家帶口搬到小鎮吉維尼,很少遠行,只在自己花園中日復一日地沉醉於睡蓮池,日復一日地試圖留下季節變換的睡蓮的美。

巴黎橘園美術館,永久展出著莫奈的巨幅睡蓮作品。這幅創作於1920~1926年的《睡蓮》又名《寧芙女神》就是鎮館之寶。

Nymphéas,by Claude Monet,1920~1926

寧芙的輕佻,睡蓮的優雅,不同的語境里,演繹著不同的故事。雖然住在水泥叢林中的我們,無法建立一個睡蓮花園,至少也可以布置出一個角落,用花朵裝飾生活。植物那種神奇的力量,看似纖弱,卻能將蓬勃或者優雅的美實體化。真有心意,詩意又何必非要遠方呢?

謝謝觀看,我是@珊珊cat,貓咖的貓主編

知乎專欄:貓的咖啡漫遊

微信公眾號:mockupcoffee / 貓的咖啡漫遊

歡迎隨時勾搭~喜歡就贊一下唄?


推薦閱讀:

對話 | 每個深夜,都因他的畫筆而溫柔
項目失敗,士氣低落,《守望先鋒》藝術總監談項目團隊如何走出陰影
今天陳冠希想和你坦誠相待
這些年,我們看國畫的姿勢都錯了?
寫給吃瓜群眾的西方繪畫找北指南(十):要有光

TAG:美术 | 生活 | 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