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的時候總感覺沒什麼話說,是不是看得書太少了?

寫小說(長篇)我一般先確定整個故事總目的,然後再寫每一章的梗概,根據提綱去寫,可是正式寫的過程中總覺得話語的過渡太快,少了點什麼?我寫得時候比較重視畫面感,但還是覺得過渡快,讀起來總感覺不舒服。


或許這個回答會對你有幫助: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15870/answer/13674360


這裡用邏輯思維回答一下,寫小說的目的是什麼?是給讀者講述一個故事,一份感情,一種情懷。更深層次的作者是會傳達自己的思想,將小說拔高到新的層次。

有了這個目的要怎樣達到?

首先是風景、場景的渲染,運用修辭手法,引用典籍等,這樣一個簡單的景物就可以通過文學方式豐富起來,也是你所強調的畫面感。

然後是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的刻畫,這部分對於小說來說算是重頭戲,一個生動的人物需要有鮮明的性格來感染讀者,產生共鳴,然後讀者會把自己帶入角色,來感受你所描繪的世界。人物的刻畫需要你平時對人面目表情,言行舉止的細節觀察和思索,比如一個小細節描寫,或者一個小動作的敘述是否可以讓你的人物鮮活起來。甚至用作伏筆也可以產生一種妙趣。例如魯迅筆下祥林嫂反反覆復重複著一句話,金庸描寫平西王一摸鼻子就是要殺人,郭敬明描寫付小司最常用的就是一雙沒有聚焦的眼睛。大量閱讀可以豐富你對這方面的體會,但真正自己的東西還是要親自去理解,去琢磨。怎樣能讓讀者記住你的人物,人物有了,故事也就順利成章了。

最後說說敘事的手法,拿武俠小說舉例子,比較簡單且的就是金庸和古龍。
金庸的小說很強調畫面感和動作描寫,每一招一式都有自己的名字,並配上動作,讀者甚至會讀著讀著不自覺去照著擺出來,這樣既讓讀者不感到枯燥,自己寫起來也會很流暢。不過對個人的想像力等要求較高了。
古龍的小說對於場面和場景描寫更多於對打鬥畫面的刻畫,兩人說了半天鬥智斗勇的話,然後常常就是剛一動手就結束了打鬥,但讀者並不覺得不過癮,反而有一種秒殺的快感,配合著緊湊的情節和詭異的故事發展,更增意味。
所以對此二位作者的評價,常常說金庸的武俠是部戲,是電影,;古龍的武俠更像是靜畫,把畫面停留在最動人的那一刻。

說了這麼多貌似有些偏離了您的提問,怪我一寫起來就容易發散,個人的一點看法,對了不對了您多包涵。


分開說

1、閱讀量的問題。

閱讀可以學習組織結構、情節鋪排、遣詞造句,當然還有擴大視野。但是僅僅閱讀可不夠。

2、沒話說的問題。

這是欠缺洞察力造成的,需要細節的觀察和描繪,需要大量的練習。

3、節奏感的問題。

過渡快不舒服是閱讀喜好的原因,有些文字就是要犀利、要緊湊,但是前提是這個節奏是你想要的,而不是無奈之舉。如果你喜歡舒緩的節奏,那就盡情的鋪陳你的文字吧,用你的閱歷、想像和觀察,不難。如果實在是短板,可以做些基礎訓練補補課,拿個普通的物件像鉛筆、回形針什麼的,寫上三千字,多練,然後就會發現,話是說不完的,話嘮起來收都收不住。


幾乎每一篇優秀的小說都是從一個優秀的點子延伸而來的…優秀的點子誰都有,不一樣的就是作家能將一個點子發展為一篇小說,而普通人最多在心裡yy(措辭不當哈哈)一下。題主看來是不缺點子,也不缺展開的勇氣,寫每一章梗概也是很好的做法。我的建議是,你可以試試不要拘泥於自己每一章的梗概,在寫作時讓自己的靈感天馬行空,再從中汲取有用和有趣的地方。這樣寫的話是不是就有更多話可以寫了呢?


籠統的就不啰嗦了,先說說提綱。提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靈感並不豐富的時候,提綱反而會變成限制思路的枷鎖,你會按照自己的提示,在完成一個內容後進入下一個內容。心有提綱,拋開提綱,放任靈感的自由向下,可能會好一點。

故事過渡快,考慮多增加幾條線索,增加人物,用支線情節ABCD……來豐富主線。畫面感再怎麼好,只是一個場景,而多個場景,通過連貫的線索才能串聯出完整的故事。好好想想角色們的內心慾望,此時此刻,事情進展到這一步,下一步要有一個大致的安排,為了實現這個安排而去做了很多細節的事——如果不知道怎麼豐富故事,一定要抓住故事的脊椎。

除了畫面感,那些渲染,環境,小說比起戲劇特殊的是心理,不管是你自己,還是對角色,還是建議由內到外地創作。

最後說說「是不是書看的太少」。我說是,不要打我。但其實我覺得與其用「書」來定義,不如說成「閱歷」。寫作的基礎是自知,自身的經歷感悟。缺乏的就用外物彌補,在這方面我也不是個頑固分子,覺得一定要是文學,其它的東西——電影、電視、動漫甚至是打遊戲,能獲得營養的都可以。但需要你接觸過後有所思考,有所記憶。所有看過的形形色色的示例在寫作的時候能夠提供參照,以及規避。但是提升知識量是畢生的事業,也不是說你現在就啥也寫不好。內涵不夠就技巧彌補咯。


鄙人才疏學淺,有什麼不對可以當面指出,謝謝。以下純屬個人經驗。

我讀書挺少的,這是相對而言。網文看過估計數不清,可是一些好一點的名著之類的便相對而言不多。

但這也沒什麼,當然不是為了我讀書少開脫。

如果不想抄襲的話,其他的網文頂多借鑒靈感。這種靈感不是一切玄幻殺殺殺搶搶搶燒燒燒的套路,而是某一句話突然讓你浮想聯翩。比如《龍族》的一句話,但我不想寫出來,我不會告訴你其實我擱在收藏夾裡面半天找不到。

至於名著,最好是借鑒文筆,借鑒思路。個人最喜歡高爾基的《童年》,也在試著模仿。畢竟,模仿是為了日後的超越。如果實在沒話說,可以參考《魯濱遜漂流記》,這個可真是沒有主線沒有大反派沒有漂亮女主沒有恩恩怨怨,可是依舊還能夠寫出一篇好故事的超級典型,不是嗎?

到了這時,寫不出來的話,不需要四處去翻各種書籍。靈感強求不來,只能靠運氣瞎撞。這時,既然你已經寫好了大綱,那就如同為文章搭好了骨架,只需填進血肉即可。

至於血肉,那就更簡單了。

比如,要寫「我想要個女朋友」。

霸道一點可以寫「寡人後宮佳麗尚不足三千,卿等曉得與否?」。

文藝一點,可以寫「不知為何,我的心中彷彿被你帶走了一般,空虛,凄冷。我想,我可能是喜歡上你了。」

當然還有真-霸道總裁,「喂,從今天開始,你是我的女朋友了,有意見嗎?」(這個有點像是小混混。沒辦法,我沒當過總裁。)

這就是小學學過的人擴句了。當然,這是基礎手法。

更重要的,根據我個人經驗,應該就是劇情之中各種矛盾衝突以及情感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

有幾個簡單的小竅門。當然,依舊是我個人愚見。畢竟,我是空手起家,用研究作文的方法研究了小說幾年。

劇情不一定要拿對話充。一篇小說更多的應該是劇情衝突和情感變化。比如多年前看過的一篇中篇小說(名字我忘了,好像是跟蘆葦盪有關,很紅很共產),通篇出現的對話只有兩句。而佔據大片的則是各個角色的心理變化或者是劇情變化,其次才是環境描寫。大量的環境描寫會讓讀者感覺空洞,一點就好。環境描寫就像是點睛之筆,一點便可以渲染氣氛,烘托主題。當然,你還可以湊字數。

不過,心理描寫也不是越多越好。其中有一個度,其中道理只可意會,不能言傳。說出這句話,感覺我像是什麼隱居大師。

好吧,其實是我真的說不出來。小說之中各種部分都需要個人把握,不能給出一個確定的值。

最後,希望能夠創新,三觀正確,文采飛揚。

另外附贈一個個人小技巧,女主死的越慘,故事就約好。

反正我沒有女朋友,管他呢。

耶!這就是單身狗的我好處了,你可以肆意描寫沒有女朋友的孤獨寂寞。以及女朋友離去的凄涼蕭瑟(反正從來都沒有,放開寫!)。

我已經能夠聽到雷聲轟隆隆了,這大半夜的,真吵。如果贊很多的話,說不定我會添加更多自己心得感悟哦~


不能解答題主的問題,但是可以給你一個解決辦法。構思小說的時候除了寫大綱,也要把你頭腦中存在的有意思的劇情點寫下來,作為一個個精華。最後串成完整的一篇小說。

只是個建議。


不是看的書太少,是想的太少。即使是閱讀,也要把書本的內容和現實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味,一個從沒有情感經歷的人讀《安娜卡列尼娜》必然不會有什麼感觸,情感豐富的人則相反。多思未必發生在讀書的時候,儘管閱讀量是一個優秀作家的必須功課,但是這些作家也都有很豐富的生活體驗,那可不是憑空從書裡面得來的。

不只是多思考,還需要多練筆,如果你沒有多年如一日的寫作習慣,上來就寫長篇恐怕是不太現實的,還是得先從短篇寫起喲。


我覺得你會有這種感覺是少了細節描寫。比如人物說話時會有什麼表情,有哪些習慣性的動作,有的人焦急的時候會踱步,有的人會握緊拳頭,這裡就可以多出一些細節描寫來構造畫面感。

還有一類細節描寫是風景,比如武俠小說在兩位高手決鬥的時候,一般都會描寫一下決鬥環境,敵不動我不動,讓風動,讓葉動,


寫的時候腦子裡應該有東西

比如xxx是怎麼處理這個事情的

xxx說了什麼話堪稱一絕

而與我這個情況有什麼區別

我應該怎麼辦才能超過他們

我應該怎麼辦才能超過上次自己寫的這個細節


推薦閱讀:

如何完結掉一部長篇小說?
《無塵》徐村篇:二
《逆命人》| 第十七章:別姬
《無塵》五行果篇一
平原-天之涯(05)

TAG:小說 | 小說創作 | 小說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