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窮,是因為你覺得金錢「罪惡」

第一個場景:

你在參與一個活動,在這個活動中,你們可以自由的交換手上的錢,這是一個遊戲,你更傾向於【用你手中小面值貨幣交換別人的大面值貨幣】還是【用大面值交換別人的小面值】?

註:因為是虛擬貨幣,面值不一樣,無法等價交換。

第二個場景:

你的一個朋友拿出一張50元,一張100元,讓你選一張,你選什麼?

某一天和@木木女王大人聊天的時候,她告訴了我一件事:

她覺得金錢罪惡。

她一直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存不下錢,有錢就要花掉,直到她參與了一個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有兩個場景讓她觸動很深,一個是一個模擬的銀行,你每次路過都能得到你的工資,這個數額是固定的,在某一次路過的時候,銀行多發了她錢,她接受了。而她前面的兄弟看不下去了,提醒了她,她有點憤怒。

一直以來喜歡探索自己的她開始反思這個「貪婪」與「憤怒」。

她想起了小時候的經歷,偷爸爸的錢,偷了之後因為恐慌要迅速的用掉,但是一但父親指責自己,她卻會好像沒偷這個錢一樣憤怒。

她說,是因為自卑,覺得自己不配得到錢,所以要用特殊的方式獲取,而獲取之後,又因為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些錢,所以要非常快速的用掉。

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成年,她很難承認金錢重要,但是生活裡面很多細節又會透露著對金錢的需要。

在木木女王的教導下,我開始反思自己。

我偷過錢,因為我媽媽不給我,但更重要的是,我不敢直接要。

我曾經要過,但是不給,似乎給我形成了一個印象,我是不配擁有這些錢的。

在【場景一】中,我感受了一下,我會選擇用我的大面值換小面值,讓自己不斷虧損,我可能當時自己感受到的是自己的紳士風度,或者慷慨大度,但我確定,最真實的原因是:

我不配占別人便宜。

我沒有資格讓別人為我奉獻,我沒有資格用自己的魅力來獲得更多財富,我所能做的只不過是通過犧牲自己的利益換取自我價值感。

在【場景二】中,我看到過兩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個認為要100元,大的不要要小的,傻嗎?

一個認為要50元,他覺得50元正好,還有很多空間,100元就貪婪了。

要100元的是人見人愛的校園小美女,要50元的,是思想深沉的電競王子。

一個朋友多的數不過來,一個卻很孤獨。

不合理,對嗎?為什麼看似更加貪婪的卻有著更多的朋友。

在我的心理諮詢工作中,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一個人特別為別人考慮,特別怕因為自己而影響別人,特別在乎別人的感受,特別為了別人的需求而放棄自己的需求的人,他們難交朋友。不合常理,對嗎?

越是覺得自己值得被別人照顧、付出的人,朋友越多。

不小心職業病犯了,又講人際關係了,我們今天的主題是窮。

當你覺得自己窮的時候,你覺得一個擁有金錢的自己是罪惡的嗎?你覺得自己配擁有金錢嗎?

我身邊有不少年少富裕的人(通過自己的力量實現,而不是二代,但是父母有一定的影響,大多城市工薪家庭子女),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特質:在他們很年輕的時候,一直都在鑽研怎麼賺錢。他們會通過很多手段去試著賺錢,在一次次嘗試中積累經驗,擴大格局。

他們對錢,一直都有著執著,他們覺得自己配。

也有著一批人,他們不覺得自己配得上財富,但是很好的機遇使得他們有著比一般人更強的賺錢能力,但是他們都會遇到一個瓶頸,在有了比身邊的人更多的財富之後,不想賺錢了,不想工作,覺得疲憊,不知道人生價值。

當你迷茫與自己的貧窮的時候,可以先想一想,我是不是覺得自己不配這些財富。

窮人家的孩子大多對金錢恐懼,在面試的時候不敢問薪資,不敢因為薪資而拒絕。

不敢花費金錢用來提高生活質量,不敢「用錢」,只敢「糟蹋錢」,就好像是偷來的,要快點用掉。

木木女王說,當你能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你已經擺脫了它。


推薦閱讀:

坐擁5套房還想買第6套的魔都土著,可能日子還沒你過得好
一個重要風險提示...
文章被投訴,是時候揭開這個內幕了

TAG:心理 | 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