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都不願意告訴你的中緬關係,雙邊?博弈?都不精確...
作者:孫錫良 來源:察網
導語:緬甸這個國家本身很特殊!
在經歷了時冷時熱的中緬關係波折之後,昂山素姬率領著她的龐大代表團來華了,受到了超越正常儀規的熱情招待,中國國內媒體對此評價很高,對中緬關係的未來也情緒樂觀,部分媒體甚至認為緬甸有「親華遠美」的傾向。
在我看來,中緬關係並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使短期有較快改善,從中長期看,兩國很難成為全方位親密朋友,能從經濟上實現最大程度的利益共享就是理想的結果。中緬關係不只是雙邊關係,也不只是國際博弈,最根本的問題是緬甸這個國家本身很特殊,它與中國的歷史關係也很特殊。
下面,我想從四個方面來敘述中緬關係:
一、古代中緬關係的歷史演變。
緬甸,在1044年以前,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不同民族割據一方,語言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直到
1044年,蒲甘王國正式誕生,這個王朝經歷了大約240年,隨後又經歷了250多年的撣族統治時期,包含阿瓦、白古和東吁三個階段,再到後來,緬甸又經歷了東吁王朝和雍籍牙王朝。
在長達一千多年的王朝更迭中,緬甸與中國始終保持著亦戰亦和的關係,在王朝形成之前,緬甸內部的撣國、蒲甘和膘國就有朝貢中國的記載,但並沒有約定的藩屬關係,阿奴耶陀建立王朝之後,朝貢中國還沒有成為定製,只是偶爾向中國朝貢,在長達二百多年的時間內,也只向中國朝貢了兩次。
1281年,元世祖侵緬,擊殺萬餘人,1287年徹底平定緬甸,避免了北緬對滇南的侵擾,此後,撣族王朝堅持按成制朝貢中國,在二百多年的時間內,大約朝貢了18次,每次都能從中國帶回更多的封賞。在中國明朝時期,緬甸再次交惡中國,嘉靖年間,明軍出征打擊緬甸,並在緬甸設宣撫六慰,其後又增加三慰。再往後走,直到中國清朝滅亡,緬甸一共向中國朝貢了15次左右。(上摘於《緬甸史》 英,G.E哈威著,商務印書館,1943年)
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中緬關係在很長時間內,名為主屬,實際卻鬥爭不斷,納貢方與帝國之間整體關係鬆散,在文化交往和經濟往來方面,中緬關係還不如印緬關係密切,緬甸文化的根源在印度和尼泊爾,不在中國。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是,它的多民族構成與中國有別,中國是以漢族占絕對多數的國家,而緬甸則不具備占絕對優勢的民族,最多的緬族也只佔六成左右,撣族、欽族、克欽族、克倫族、孟族等都實力不弱。擁有130多個民族的緬甸一直都處在內耗的長河之中,今後仍然擺脫不了這個軌跡。
二、近代中緬關係的歷史演變。
1885年,緬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不再是中國藩屬國。
1886年,英國侵略者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會議緬甸條款》,大體規定了尖高山以南的中緬邊界,以北則「俟將來查明該處詳情」再定。該條約還規定:中國允許英國在緬甸行使一切政權,均聽其便。
1893年,中國駐英公使薛福成向朝廷呈關於與英國商辦滇緬邊界情形奏摺,該奏摺提及曾紀澤與英國交涉邊界一事,但英其時不議,未能得出結果,英國對中國的要求也不予承認。公使力勸清政府以大金沙江為界,江東歸滇屬,江西歸緬。清廷此時已經內外交困,未盡心詳議奏摺。
1894年,英國再次逼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滇緬界、商務條款》,議定先查明北緯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邊界,俟將來查明該地詳情,兩國再定邊界。
1894年,中國駐英公使薛福成再次向朝廷呈奏摺,折中稱:……秋冬之間,詳細考察,始知鐵壁、龍虎二關早被英兵佔領……觀於前使臣曾紀澤商辦之時已經隔八年,再與議約,難易相損,相去甚遠,臣再四思維,決機宜速不宜遲,雖未能復百年前舊地,較之渡邊所守新界,似已稍有展拓,此界務已定之大略也……
1897年,英國再次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附款》,其中第二條:自太平江及南奔江相會處,順太平江至瓦蘭嶺相近處,由此順瓦蘭嶺及瓦蘭江至南碗河,順南碗河至龍川江相會處…….惟是地乃中國永租與英管轄,其地之權威歸英國,中國不用過問,其每年租價若干……
這個條款還附有一個「專條」,即清政府答應廣東、廣西對英國開放使用口岸的條款。
1940年7月,英國與日本談判得出結果,英國向日本承諾,自7月18起,英國將切斷中國西南交通,禁止軍械、彈藥、汽油、載重汽車及鐵路材料等經緬甸輸入中國,致使中國抗戰面臨彈盡糧絕的危險。
1940年7月16日,中華民國政府外交部就英國封鎖發出聲明,聲明強調,英國此舉違反國際法之原則,也違背了國聯歷來之決議,是間接幫助日本侵華。
1940年7月18日,英國和日本正式簽訂封閉滇緬公路的協定。(英國首相邱吉爾向下院作了涉及此事的可恥報告)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緬甸成為重要戰場之一,雖然緬甸當時已經淪為日本附庸,但美國領導下的太平洋戰爭仍然在緬甸取得了重要戰果,包括中國遠征軍在內的多國部隊進行了頑強的拼殺,最終取得了勝利,中英在緬甸的糾紛也暫時解凍,但中緬兩國之間關無聯繫。(上摘自《中國對外關係史資料選編》,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長期的被英國殖民過程中,緬甸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1939年,緬甸共產黨成立,同年10月,緬甸自由聯盟組建成功,昂山擔任聯盟總書記,成為緬甸著名的民族運動領袖,1940年6月,自由聯盟遭到鎮壓,昂山等領導人出奔中國,1941年,昂山、溫奈等組成的「三十志士」赴日本受訓,企圖借日本之力驅趕英國殖民者,昂山在聯日反英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失敗後,又加入了自由聯盟並擔任聯盟主席,1945年3月,昂山率領國民軍起義,又開始掀起抗日運動。
二戰勝利後,英國於1947年7月19日策劃並暗殺了昂山等八名聯盟官員,史稱「7.19慘案」,昂山時年32歲,緬甸取得獨立地位後,昂山等人被視為緬甸的民族英雄。(上摘自《戰後世界史》,1985年)
三、新中國成立後的中緬關係。
1950年,中緬兩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195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自1956年起,中緬兩國開始邊界談判,毛澤東主席指示周恩來總理親自負責,周恩來總理派出以軍人和外交人員為主的團隊到滇緬邊界實地調研,並結合歷史過程、中華民國政府與英國達成的1941年兩國邊界協定確立了新的中緬邊界,1960年兩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1970年因關係反覆,條約中止),1961年正式簽訂兩國邊界條約。
值得注意的是:緬甸在戰後與日本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尤其是經濟關係,日本除對緬甸作出賠償外,還大力度援助緬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緬甸接受日本的外援占接受國際援助的一半左右。
在1970年以前,緬甸除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正常關係外,還與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存在著對立的關係,尤其是中國遠征軍的遺留問題,由於蔣介石出於內戰繼續的考慮,留有大量遠征軍在緬甸,當時得到了美國支持。緬甸政府則認為,這種行為威脅了緬甸的民族獨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抗議,要求國民黨軍隊撤出。迫於國際壓力,蔣介石口頭上答應撤軍,但是,又向軍人下了一個命令:建制軍隊須撤,但軍人可以個人身份留在緬甸,繼續侵擾中國大陸邊境。蔣介石的這種安排並沒有讓緬甸政府放心,繼續向國際社會尋求幫助,大約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國民黨又慢慢招回部分遺留士兵,最後,留在緬甸的大約3000軍人基本都願意定居緬甸,成為合法或者不合法的緬甸人。(摘自緬甸內部讀物《為維護民族獨立、民主和恢復國內和平而鬥爭》一書,1964年)
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今天,很多國人把遠征軍留緬難歸的責任推給大陸政府,這是極為荒唐可笑的,並不是大陸政府拒絕遠征軍歸國,而是部分人當年願意誓死效忠蔣政府才留在緬甸,尤其是在兩岸對立時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代表中國),根本就不存在共產黨政府拒絕遠征軍的問題。
緬甸,還有一個政治生態,自二戰以後,緬甸軍人對國家的影響力超級巨大,軍人在各個時期都牽制甚是決定著緬甸的外交走向。
四、中緬關係的未來。
為什麼在講中緬關係的未來之前,我大篇幅介紹了中緬關係的過去?因為不少國人對中緬關係的歷史知之甚少,對緬甸這個國家的歷史也了解很少,以為中國高調款待昂山素姬,中緬關係就會順風順水,更有人提出,昂山素姬此次來華是規劃中緬關係的長期路線。
我完全不贊成這種判斷,中緬關係,不只是密松水電站的事,也不只是石油走廊的事,中緬關係涉及到複雜的民族、地緣和國際競爭關係,很難確立非常鮮明的長期路線。
中緬關係不是坦途,並不意味著不可以進行動態規劃,我認為至少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1)認真研判緬甸的政治生態。緬甸的民主改造還能堅持多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看點,軍人在多在程度上願意徹底放棄干政,如果現行政府的執政效果不理想,或者說在處理內部平衡方面做得不夠好,改革進程有嘎然而止的可能性。有鑒於此,中國應加強對緬甸各政治力量的深入研究,要避免政黨更替和政局突變對中國產生方向性的負面影響。
絕對不能相信昂山素姬有能力規劃中緬兩國的長期未來,任何政治變動都有可能改變態勢,「邊走邊看」是中國對緬外交最現實的選擇。中國應多方位向緬甸派出工作人員,讓不同的民間小組分別與緬甸不同的政治派別打交道,建立低調、合適、不干涉內政的合作關係。
2)要著實妥善處理好中緬邊境隱患和民族關係問題。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兩國關係可能永遠也達不到比較理想的高度,相對而言,中國應該有更大的政治決心,當前的模糊政策可能難以為繼。
3)要警惕美國借「東盟」這個平台對緬甸進行打包處理。美國在單邊接觸緬甸的同時,也在聰明地利用「東盟」這個平台,美國重返東南亞必將深化美緬關係,美國還想簽署《東南亞友好分工條約》,目標就在於深入與東南亞更深刻的關係。某些東盟國家表現出與中國對立的同時,用「東盟」這個整體接觸美國符合他們的想法,緬甸是東盟重要成員國,美緬雙方的接觸深度完全可看成美國東南亞外交的成果和結晶。
美國可能將加大對緬甸的經濟援助力度。美國對緬甸的經濟援助往往不是直接的,因為美國的制裁措施沒有完全解除,美國不可以公開全面援助緬甸。但是,近兩年來,美國正在不斷地透過東盟內部的第三方國家實施對緬甸的影響,比如說藉助新加坡等國取得緬甸國內的眾多港口經營權和企業投資。緬甸是一個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它對資金和項目的需求如飢如渴,政府的統治力也與其經濟成就緊密聯繫,不解決緬甸經濟的長期落後面貌,緬政府必將面臨巨大的國內壓力,美國政府已經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經濟擒緬」必然是美國東南亞政策的一個重要手段,中國切不可掉以輕心。
美國會否在適當的時候開展美緬兩軍的合作?這種想法如果放在過去是不可想像也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些人認為未來也不會發生。實際上,完全有可能發生。美緬關係改善的同時,會派生出諸多挑戰,美國如果在朝鮮這個方向壓制中國,並迫使緬甸軍政府中斷與朝鮮的軍事往來的話,那麼離美緬兩國的軍事交往就為期不遠了。儘管緬甸與中國的地理優勢能填補中國的某些弱勢,但是,美國的離間術會在緬甸取得一定的成就。
4)地理優勢如何轉化為合作勝勢?中、美、日等大國在競爭緬甸影響力的時候,其實每個國家都感到了困難,沒有誰感受到了順利,這個以佛教為文化核心的國家,其國民屬性總是具有很多的不可琢磨,光靠物質並不能消除緬甸的對外戒心,光靠援助美元也不能打動緬甸人的情感。這個國家給人的感覺是:你幫了我,我也未必會感動。
不過,即使緬甸很難打交道,中國仍然應該給緬甸人民以「看得見的援助」,要象援助「坦贊鐵路」一樣幫助緬甸實現鐵路交通現代化,要象援助朝鮮一樣幫助解決緬甸急需的緊缺,對緬甸的項目援助理念要由「以我為主」轉變為「以緬為主」,即:雙方合作,緬甸主導,中國輔導。對緬甸的援助要讓緬甸人有共識:看得見。中方援助緬方,會面臨很多挫折,但不能因為出現挫折就產生動搖,這種挫折屬戰略層面的挫折,任何大國都必須面對,美國也不例外,只有堅持拉緊對方的手,才有可能逐步產生熱量。
總結中緬關係:早日化解歷史遺留,努力消除現實障礙,自信面對美日競爭,充分預案複雜未來。作者:孫錫良 來源:察網
在經歷了時冷時熱的中緬關係波折之後,昂山素姬率領著她的龐大代表團來華了,受到了超越正常儀規的熱情招待,中國國內媒體對此評價很高,對中緬關係的未來也情緒樂觀,部分媒體甚至認為緬甸有「親華遠美」的傾向。
在我看來,中緬關係並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使短期有較快改善,從中長期看,兩國很難成為全方位親密朋友,能從經濟上實現最大程度的利益共享就是理想的結果。中緬關係不只是雙邊關係,也不只是國際博弈,最根本的問題是緬甸這個國家本身很特殊,它與中國的歷史關係也很特殊。
下面,我想從四個方面來敘述中緬關係:
一、古代中緬關係的歷史演變。
緬甸,在1044年以前,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不同民族割據一方,語言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直到
1044年,蒲甘王國正式誕生,這個王朝經歷了大約240年,隨後又經歷了250多年的撣族統治時期,包含阿瓦、白古和東吁三個階段,再到後來,緬甸又經歷了東吁王朝和雍籍牙王朝。
在長達一千多年的王朝更迭中,緬甸與中國始終保持著亦戰亦和的關係,在王朝形成之前,緬甸內部的撣國、蒲甘和膘國就有朝貢中國的記載,但並沒有約定的藩屬關係,阿奴耶陀建立王朝之後,朝貢中國還沒有成為定製,只是偶爾向中國朝貢,在長達二百多年的時間內,也只向中國朝貢了兩次。
1281年,元世祖侵緬,擊殺萬餘人,1287年徹底平定緬甸,避免了北緬對滇南的侵擾,此後,撣族王朝堅持按成制朝貢中國,在二百多年的時間內,大約朝貢了18次,每次都能從中國帶回更多的封賞。在中國明朝時期,緬甸再次交惡中國,嘉靖年間,明軍出征打擊緬甸,並在緬甸設宣撫六慰,其後又增加三慰。再往後走,直到中國清朝滅亡,緬甸一共向中國朝貢了15次左右。(上摘於《緬甸史》 英,G.E哈威著,商務印書館,1943年)
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中緬關係在很長時間內,名為主屬,實際卻鬥爭不斷,納貢方與帝國之間整體關係鬆散,在文化交往和經濟往來方面,中緬關係還不如印緬關係密切,緬甸文化的根源在印度和尼泊爾,不在中國。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是,它的多民族構成與中國有別,中國是以漢族占絕對多數的國家,而緬甸則不具備占絕對優勢的民族,最多的緬族也只佔六成左右,撣族、欽族、克欽族、克倫族、孟族等都實力不弱。擁有130多個民族的緬甸一直都處在內耗的長河之中,今後仍然擺脫不了這個軌跡。
二、近代中緬關係的歷史演變。
1885年,緬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不再是中國藩屬國。
1886年,英國侵略者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會議緬甸條款》,大體規定了尖高山以南的中緬邊界,以北則「俟將來查明該處詳情」再定。該條約還規定:中國允許英國在緬甸行使一切政權,均聽其便。
1893年,中國駐英公使薛福成向朝廷呈關於與英國商辦滇緬邊界情形奏摺,該奏摺提及曾紀澤與英國交涉邊界一事,但英其時不議,未能得出結果,英國對中國的要求也不予承認。公使力勸清政府以大金沙江為界,江東歸滇屬,江西歸緬。清廷此時已經內外交困,未盡心詳議奏摺。
1894年,英國再次逼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滇緬界、商務條款》,議定先查明北緯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邊界,俟將來查明該地詳情,兩國再定邊界。
1894年,中國駐英公使薛福成再次向朝廷呈奏摺,折中稱:……秋冬之間,詳細考察,始知鐵壁、龍虎二關早被英兵佔領……觀於前使臣曾紀澤商辦之時已經隔八年,再與議約,難易相損,相去甚遠,臣再四思維,決機宜速不宜遲,雖未能復百年前舊地,較之渡邊所守新界,似已稍有展拓,此界務已定之大略也……
1897年,英國再次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附款》,其中第二條:自太平江及南奔江相會處,順太平江至瓦蘭嶺相近處,由此順瓦蘭嶺及瓦蘭江至南碗河,順南碗河至龍川江相會處…….惟是地乃中國永租與英管轄,其地之權威歸英國,中國不用過問,其每年租價若干……
這個條款還附有一個「專條」,即清政府答應廣東、廣西對英國開放使用口岸的條款。
1940年7月,英國與日本談判得出結果,英國向日本承諾,自7月18起,英國將切斷中國西南交通,禁止軍械、彈藥、汽油、載重汽車及鐵路材料等經緬甸輸入中國,致使中國抗戰面臨彈盡糧絕的危險。
1940年7月16日,中華民國政府外交部就英國封鎖發出聲明,聲明強調,英國此舉違反國際法之原則,也違背了國聯歷來之決議,是間接幫助日本侵華。
1940年7月18日,英國和日本正式簽訂封閉滇緬公路的協定。(英國首相邱吉爾向下院作了涉及此事的可恥報告)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緬甸成為重要戰場之一,雖然緬甸當時已經淪為日本附庸,但美國領導下的太平洋戰爭仍然在緬甸取得了重要戰果,包括中國遠征軍在內的多國部隊進行了頑強的拼殺,最終取得了勝利,中英在緬甸的糾紛也暫時解凍,但中緬兩國之間關無聯繫。(上摘自《中國對外關係史資料選編》,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長期的被英國殖民過程中,緬甸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1939年,緬甸共產黨成立,同年10月,緬甸自由聯盟組建成功,昂山擔任聯盟總書記,成為緬甸著名的民族運動領袖,1940年6月,自由聯盟遭到鎮壓,昂山等領導人出奔中國,1941年,昂山、溫奈等組成的「三十志士」赴日本受訓,企圖借日本之力驅趕英國殖民者,昂山在聯日反英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失敗後,又加入了自由聯盟並擔任聯盟主席,1945年3月,昂山率領國民軍起義,又開始掀起抗日運動。
二戰勝利後,英國於1947年7月19日策劃並暗殺了昂山等八名聯盟官員,史稱「7.19慘案」,昂山時年32歲,緬甸取得獨立地位後,昂山等人被視為緬甸的民族英雄。(上摘自《戰後世界史》,1985年)
三、新中國成立後的中緬關係。
1950年,中緬兩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195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自1956年起,中緬兩國開始邊界談判,毛澤東主席指示周恩來總理親自負責,周恩來總理派出以軍人和外交人員為主的團隊到滇緬邊界實地調研,並結合歷史過程、中華民國政府與英國達成的1941年兩國邊界協定確立了新的中緬邊界,1960年兩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1970年因關係反覆,條約中止),1961年正式簽訂兩國邊界條約。
值得注意的是:緬甸在戰後與日本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尤其是經濟關係,日本除對緬甸作出賠償外,還大力度援助緬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緬甸接受日本的外援占接受國際援助的一半左右。
在1970年以前,緬甸除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正常關係外,還與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存在著對立的關係,尤其是中國遠征軍的遺留問題,由於蔣介石出於內戰繼續的考慮,留有大量遠征軍在緬甸,當時得到了美國支持。緬甸政府則認為,這種行為威脅了緬甸的民族獨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抗議,要求國民黨軍隊撤出。迫於國際壓力,蔣介石口頭上答應撤軍,但是,又向軍人下了一個命令:建制軍隊須撤,但軍人可以個人身份留在緬甸,繼續侵擾中國大陸邊境。蔣介石的這種安排並沒有讓緬甸政府放心,繼續向國際社會尋求幫助,大約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國民黨又慢慢招回部分遺留士兵,最後,留在緬甸的大約3000軍人基本都願意定居緬甸,成為合法或者不合法的緬甸人。(摘自緬甸內部讀物《為維護民族獨立、民主和恢復國內和平而鬥爭》一書,1964年)
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今天,很多國人把遠征軍留緬難歸的責任推給大陸政府,這是極為荒唐可笑的,並不是大陸政府拒絕遠征軍歸國,而是部分人當年願意誓死效忠蔣政府才留在緬甸,尤其是在兩岸對立時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代表中國),根本就不存在共產黨政府拒絕遠征軍的問題。
緬甸,還有一個政治生態,自二戰以後,緬甸軍人對國家的影響力超級巨大,軍人在各個時期都牽制甚是決定著緬甸的外交走向。
四、中緬關係的未來。
為什麼在講中緬關係的未來之前,我大篇幅介紹了中緬關係的過去?因為不少國人對中緬關係的歷史知之甚少,對緬甸這個國家的歷史也了解很少,以為中國高調款待昂山素姬,中緬關係就會順風順水,更有人提出,昂山素姬此次來華是規劃中緬關係的長期路線。
我完全不贊成這種判斷,中緬關係,不只是密松水電站的事,也不只是石油走廊的事,中緬關係涉及到複雜的民族、地緣和國際競爭關係,很難確立非常鮮明的長期路線。
中緬關係不是坦途,並不意味著不可以進行動態規劃,我認為至少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1)認真研判緬甸的政治生態。緬甸的民主改造還能堅持多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看點,軍人在多在程度上願意徹底放棄干政,如果現行政府的執政效果不理想,或者說在處理內部平衡方面做得不夠好,改革進程有嘎然而止的可能性。有鑒於此,中國應加強對緬甸各政治力量的深入研究,要避免政黨更替和政局突變對中國產生方向性的負面影響。
絕對不能相信昂山素姬有能力規劃中緬兩國的長期未來,任何政治變動都有可能改變態勢,「邊走邊看」是中國對緬外交最現實的選擇。中國應多方位向緬甸派出工作人員,讓不同的民間小組分別與緬甸不同的政治派別打交道,建立低調、合適、不干涉內政的合作關係。
2)要著實妥善處理好中緬邊境隱患和民族關係問題。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兩國關係可能永遠也達不到比較理想的高度,相對而言,中國應該有更大的政治決心,當前的模糊政策可能難以為繼。
3)要警惕美國借「東盟」這個平台對緬甸進行打包處理。美國在單邊接觸緬甸的同時,也在聰明地利用「東盟」這個平台,美國重返東南亞必將深化美緬關係,美國還想簽署《東南亞友好分工條約》,目標就在於深入與東南亞更深刻的關係。某些東盟國家表現出與中國對立的同時,用「東盟」這個整體接觸美國符合他們的想法,緬甸是東盟重要成員國,美緬雙方的接觸深度完全可看成美國東南亞外交的成果和結晶。
美國可能將加大對緬甸的經濟援助力度。美國對緬甸的經濟援助往往不是直接的,因為美國的制裁措施沒有完全解除,美國不可以公開全面援助緬甸。但是,近兩年來,美國正在不斷地透過東盟內部的第三方國家實施對緬甸的影響,比如說藉助新加坡等國取得緬甸國內的眾多港口經營權和企業投資。緬甸是一個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它對資金和項目的需求如飢如渴,政府的統治力也與其經濟成就緊密聯繫,不解決緬甸經濟的長期落後面貌,緬政府必將面臨巨大的國內壓力,美國政府已經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經濟擒緬」必然是美國東南亞政策的一個重要手段,中國切不可掉以輕心。
美國會否在適當的時候開展美緬兩軍的合作?這種想法如果放在過去是不可想像也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些人認為未來也不會發生。實際上,完全有可能發生。美緬關係改善的同時,會派生出諸多挑戰,美國如果在朝鮮這個方向壓制中國,並迫使緬甸軍政府中斷與朝鮮的軍事往來的話,那麼離美緬兩國的軍事交往就為期不遠了。儘管緬甸與中國的地理優勢能填補中國的某些弱勢,但是,美國的離間術會在緬甸取得一定的成就。
4)地理優勢如何轉化為合作勝勢?中、美、日等大國在競爭緬甸影響力的時候,其實每個國家都感到了困難,沒有誰感受到了順利,這個以佛教為文化核心的國家,其國民屬性總是具有很多的不可琢磨,光靠物質並不能消除緬甸的對外戒心,光靠援助美元也不能打動緬甸人的情感。這個國家給人的感覺是:你幫了我,我也未必會感動。
不過,即使緬甸很難打交道,中國仍然應該給緬甸人民以「看得見的援助」,要象援助「坦贊鐵路」一樣幫助緬甸實現鐵路交通現代化,要象援助朝鮮一樣幫助解決緬甸急需的緊缺,對緬甸的項目援助理念要由「以我為主」轉變為「以緬為主」,即:雙方合作,緬甸主導,中國輔導。對緬甸的援助要讓緬甸人有共識:看得見。中方援助緬方,會面臨很多挫折,但不能因為出現挫折就產生動搖,這種挫折屬戰略層面的挫折,任何大國都必須面對,美國也不例外,只有堅持拉緊對方的手,才有可能逐步產生熱量。
總結中緬關係:早日化解歷史遺留,努力消除現實障礙,自信面對美日競爭,充分預案複雜未來。
推薦閱讀:
※凋零的義人,缺席的正義:轉型後的「除垢」為何艱難
※如何理解大國治理
※毫無意義的言辭之爭構成了社會生活。
※6.3.4 為什麼說713中美南海對峙是世界現代史上冷戰之後力量此消彼長的一個真正轉折點
※如何看待抗日戰中的日本與現在的日本民眾這兩者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