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ILL DIVA說起(上)
對於K374這樣的型號,聲音差質量差沒有關係,後麵價格腰斬了自然也會有人說性價比很高,反正有AKG名號加成;對於IE80這樣的型號,(現在來看)落後於時代的調音和素質也沒有關係,總有喜歡森海這塊金字招牌的人願意慢慢尋找它的優點。
而對於國產耳機來說,必須要一耳朵就覺得不錯,必須『沒有不買的理由』,那才能稱之為一個好耳機。無論是做工上的一些瑕疵,或者品控上的一些問題,都會導致鋪天蓋地的嘲諷,而類似的事情在國外品牌上發生時,似乎就不會出現這麼刻薄的場面。這是一種非常奇葩的『國產品牌的政治正確』,只要是中國的牌子,就必須有很高的性價比才能夠出來說一說(大概這就是為啥OV手機在知乎被無限嘲諷?)。這種做法導致了一種非常糾結的市場狀態——廠商必須有意無意暗示自己的產品超過數倍價格的大廠產品,才能夠獲得足夠的關注;而這種越級PK無疑又會帶來大量負面態度,容易讓自己陷入到品牌形象不佳的尷尬境地。後者不僅對於廠家來說是一種傷害,對於品牌粉絲來說也會陷入到「政治不正確」的漩渦之中。正如當年HIFIMAN一樣,無數人嘲諷HIFIMAN,到處說af2000就是HIFIMAN的走狗,凡是說HIFIMAN好的都是槍手,而其中還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怎麼接觸過HIFIMAN的產品。這樣一種追求扭曲的「政治正確」在燒友圈子極為明顯,而對於大多數國產品牌來說,更多只能期望自己進入「正確」的陣營,一如當年R02和PR200MK2,或者前幾年的VSD系列。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這種「政治正確」最終傷害的也是燒友自己,因為同價位有某個比較突出的型號所以哪怕風格不搭也會被反覆推薦;如果有人推薦對於各路大神來說性價比較低的型號都會引來一片口水——「這麼差勁的東西你也推薦,你一定是槍手」。在這麼一種環境下,我們還怎麼能夠理性地從產品本身出發來看待產品呢?所有的投票最終都會變成保有量調查,也難怪不明所以的新人只能遵循著社群的『政治正確』來說話。正如Roger Ebert 在《東京物語》的影評中說的那樣,We escape into truisms, small talk and distractions. 我們躲進老生常談、閑話家常與避重就輕的說法之中。這樣一種情況來源於耳機這樣一種產品核心是『體驗』,你沒辦法用簡單的數據來判斷好壞,也沒有辦法低成本對比大量不同的產品。對於絕大多數燒友來說,相近價位的耳機真的同時擁有過的能有兩三個就已經算是很多的了,能長時間聽過五六個已屬罕見。市面上耳機價位跨度之大,產品之豐富,就算你是開耳機店的都不可能聽全,更何況還有各種好壞搭配一說。這就導致大多數人對於現在這個時間點某個特定價位的耳機應該有什麼樣的表現是沒有清晰概念的——他只能根據自己聽過的一些型號和自己的喜好來推斷這個價位的表現,而很難以更為全面與宏觀的視角來看待。應該說這也是客觀條件所限,所以很多人為了防止被噴,乾脆就選擇法不責眾的『沒有錯誤』的品牌來推薦,成為『代表了光榮正確的那部份燒友群體中的一員』。這種心理對於任何一個將發燒當作一個社交圈子的人來說都很正常,然而當我們討論某個具體產品的時候,這就會出現問題。 現在有什麼普遍的「正確」?最經典/廣為流傳的一條應該就是BEATS都是垃圾。其他的比較常見的還有藍牙耳機的音質很差,降噪耳機的音質很差,潮牌音質很差。很不巧,FIIL恰好把後面幾條都佔了,無論是『好聲音耳機』還是『汪峰耳機』的名號,在大家看來似乎都是應該嘲弄的對象。這個品牌在很多燒友心中第一印象如何不言自明……考慮到形象代言人兼「產品經理」汪峰也不是一個昆西瓊斯那樣的傳奇人物,美譽度和號召力都不大夠,這麼幾點一綜合……簡直是趴在鄙視鏈底端的品牌啊。一代產品在非HIFI耳機(或者說功能型耳機)當中價格較高,在HIFI耳機當中增加主動降噪(WIRELESS版本還有藍牙)的不討好行為,這些因素都可以成為你討厭FIIL耳機的正當理由,但是當我們討論產品好壞的時候,是與好惡無關的。這就好像我之前非常不喜歡南開米飯,並且因為這個態度我可能永遠不會發生購買HIFIMAN產品的行為,但是這些因素都不影響我在討論HE-6的時候將其定義為一個相當好的耳機。『喜不喜歡』和『好壞』是完全不同層面的概念。回到產品本身,幾乎完全將自己定義為功能耳機的DIVA顯得謹慎了很多,宣傳上也低調了許多(FIIL一代還與Momentum、Beats進行了直接PK)。先不說聲音,現在京東眾籌799的DIVA,在功能上可以說是齊平甚至超越了之前1599的FIIL WIRELESS,這對於FIIL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惠活動」——畢竟會去買FIIL WIRELESS的人看重的也更多是藍牙和降噪,而非希望得到一個多麼HIFI的聲音,這與DIVA的目標客戶群重合度其實很高。根據FIIL發布會上所言,這一次在降噪部分投入良多,最終效果能夠接近國際頂尖水平(BOSE)。無論是技術上的進步,還是在宣傳措辭上的低調,都顯示出了FIIL在產品策略上的一種變化,雖然在宣傳上依舊走得是酷炫華麗風格,但是內里他們已經開始將自己定義為『追趕者』,開始慢慢走之前很多國產廠商走過的不那麼開心的積累口碑的階段。這個階段大約需要兩三個鎮得住場子的核心產品,一方面是能夠打開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積累口碑,在人們心中貼上『還不錯』的標籤。
並且,哪怕拋開FIIL智能耳機的概念,單說幾個核心功能,我也很希望FIIL能夠在未來有更大的發展。能夠看到的是,無論是鐵三角、索尼還是其他家的藍牙、降噪,價格一般要比普通版耳機貴上數百乃至上千元,並且功能上往往比較平庸,沒有什麼特別驚艷的表現,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表示實在是難以接受如此誇張的溢價。唯二可能值得花大價錢去購買的就是索尼和BOSE,前者的LDAC和後者的主動降噪演算法都還算是有外人幾乎無法模仿的『黑科技』。 以降噪為例,雖然真正長時間使用過BOSE降噪耳機的人可能不算多,但是用過的普遍評價很高。安靜對於繁華城市生活來說真的是奢侈品,窗外來往的汽車,家裡空調電腦風扇洗衣機冰箱的噪音,樓上樓下裝修走動的動靜……對於很多習慣了都市喧囂的白領來說,戴上BOSE主動降噪耳機的那一刻的感受是極為震撼的,甚至可以說『從來沒有感覺這麼安靜過』。這樣一種寧靜感正如『不被騷擾簡訊電話打擾』一樣,是一種聽上去很難想像有多麼重要,然而真正體驗過就會被強烈吸引的感覺。在飛機上不需要忍受發動機帶來的一波波強勁的低頻侵襲,在火車上閉上眼睛就彷彿周圍的人群退到了四五米之外,這樣一種安心感恰恰是QC25/35能夠賣到2K+的核心原因。 FIIL選擇在降噪上進行技術投入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我個人非常希望看到價格不那麼高昂的表現還不錯的主動降噪耳機,或者一個價格、降噪差不多,但是聲音要好得多的選擇。我並不指望FIIL能夠在兩三年內做出一個趕上BOSE水平的降噪,但是我對於它未來能夠用40%價格提供一個80%水平的產品還是比較有信心的,畢竟邊際效益遞減的趨勢在耳機上也是非常明顯的,和小米手機類似,一群靠譜的人在一起做出一個三分之一價格,三分之二功能/體驗的東西也並沒有那麼困難。 對於現在的DIVA來說,如果真的它能夠像它宣稱的那樣,給出一個能夠打到80分的降噪,和正常水準的藍牙,以及一個過得去的聲音,我覺得這已經是一個很有成功潛質的產品了。它是一個可用、好用的耳機,同時價格非常合理。說真的,同價位我想不到什麼能夠與之相比的同類型產品,從現有的各路評價來看它的水平比同價位只有藍牙的大牌無線耳機一點不差,這種硬素質上的保證是這個產品能夠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的第一步(從眾籌成績來看要好於前代產品)。從這個角度來說,它變得『合理』了,也更加明確自己的邊界在哪裡,這是好事。後續的問題,就是在交付能力上做到良好的水準。『Over Promise, Under Deliver』的事情我們已經見得太多。補充:最近正好拿到了DIVA,下一篇將會著重聊一聊DIVA本身的品質。最後一篇將會是對於『智能耳機』這個概念的一些想法。
推薦閱讀:
※扶桑之色--SONY MDR-100ABN耳機測評 音質篇
※FIIL DIVA 使用感受
※六款中高端動圈入耳簡評
※不同尋常的聲音,Unique Melody ME.1平板振膜入耳耳機聽音談
※絕對是國產的驕傲,一年同款三次升級次次火爆,銅雀EN700 PRO耳機評測
TAG:耳机 | 高保真音频HighFidelity | Hi-Fi | 耳机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