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飄的哪個版本好?


譯林出版社的硬精裝,香港大學李美華譯。

習慣了李譯本中郝思嘉等幾位主角的中文化譯法,再看斯嘉麗·奧哈拉總有種疏離感,李美華作為女性(原著作者主角不也是女性么),文風比較溫婉凝重,因為翻譯得晚,遣詞用典更現代化,在人物口語表達的翻譯上也不偏不倚,比如傅譯本用了些上海土話,如今已有些過時。

其實普通讀者對於翻譯之優劣評多半是,先入則為主,一見即鍾情。


年少的時候愛讀書,名著甚之。其實對一個連什麼世界觀、價值觀都沒搭建好的少年來說,讀書只是一個為了吸引女孩子的方法。對我們那個三線城市小鎮來說,物質生活艱苦不說,精神生活也極度匱乏,幾乎只有新華書店,除了教輔無書可讀。如若不是席殊書屋那時的瘋狂鋪張,可能我也不會讀到《馬丁·伊登》、《美國的悲劇》、《了不起的蓋茨比》、《憤怒的葡萄》、《蒙田隨筆》、《惡之花》、《萌芽》(左拉)...,即便從興業到閉業席殊書屋僅存活了三年,我望著一堆無處可兌積分搓嘆。

有次偶爾剛從老友那邊借來一本舊書,封面封底全無,書脊勉強能辨認出《亂世佳人》字樣(如果沒記錯,是上海譯文出版社陳良廷先生翻譯的版本),規定周日必須歸還。入晚我便迫不及待挑燈夜讀,全身心跟隨瑪格麗特·米切爾開始神遊那段風雲變幻的愛情歲月。試想在那個文化沙漠的年代,在蠻荒的熱帶原始叢林邊緣,我慶幸自己竟能與《亂世佳人》狹路相逢並靈魂相擁,這本書的魅力徹底將我征服。

那時我並不知道,這部優秀作品得到世界公認,它直接開啟我熱愛寫作的大門,令我產生不可遏止的寫作衝動,如果說從前那些半推半就、半熟半生的文學著作積累了我對文學的情愫,那麼正是這次閱讀促使我拿起筆來,在稿紙上逐漸寫下一些故事,高中時代語文作文能一路開掛不無相關。今天來看,我從事文字工作可能是從此之後的命中注定。

前日,良師益友 @王洪浩 贈一本1954年再版的《Gone With The Wind》。工作多年後讀的書越來越少,與文學漸行漸遠。曾經認為閱讀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享受,是無法用語言言說的快樂,那種感覺似乎回歸了。

這應該是我認為最好版本的《Gone With The Wind》。


三賈翻譯的版本不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陳良廷 譯 1995-12


燕山出版社的那種藍綠色皮


幾個版本比較過,可是就喜歡傅東華版的,可能是先入為主了。


我讀了朱攸若、黃懷仁翻譯的版本,感覺很好,很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

我也讀過李美華的版本,感覺翻譯的很粗糙,好多都是生硬的英文直譯。

珠黃版值得推薦。


我剛看完李美華譯的 很喜歡


我覺得應該是翻譯成斯嘉麗奧哈拉的版本。

是不是上海譯文的《亂世佳人》來著?


更偏愛黃健人版本的。口語化和方言化很讓人有代入感。有個細節我覺得處理的很好。書里的「上等人」說話都是以「我」開頭的,而黑人奴隸說話則是以「俺」開頭。


推薦閱讀:

獻給死去的美人
一本書,帶你玩轉職場和生活
有效提升閱讀能力的5本書
魯迅是不是有心理上的缺陷才造成的偏激?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