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歷史和現狀 ----第一章 閱讀的興趣 第三節/共四節

第三節 佛教的歷史與現狀

3.1 原始佛教

佛教的起源是喬達摩-悉達多,出生於公元前約560年。他是釋迦族首領的兒子,早年生活富裕,卻依然感受到「老病死」的人生痛苦。29歲離開家庭,尋求解決的方法。他先向「苦行沙門」學習,嘗試通過嚴格的苦行發現真理。悉達多逐漸減少飲食,甚至到了每天只吃一粒米的地步,苦行6年後,身體消瘦,形同枯木,可是依然沒有發現什麼真理。悉達多認識到苦行並不能使自己解脫,他放棄苦行,沐浴進食。他在菩提樹下思考四十九天,最終大徹大悟,悟得「四諦」的真理,從此得自在解脫。悉達多自稱佛,意思是「覺悟者」,此時他約35歲。當時人們尊稱悉達多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本書以後簡稱悉達多為釋迦),而後他傳道長達45年,約80歲時圓寂。

「四諦」指的是「苦集滅道」,後來被佛教徒記錄在《阿含經》中。但對「苦集滅道」的解釋,《阿含經》中卻多達15種。這裡簡單地講解一下:

「苦」指的是人生各種痛苦,釋迦總結了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

「集」就是找出「苦」的原因,那就是慾望得不到滿足。被稱為西方佛教的叔本華說:生命就是一團慾望,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間搖擺。而慾望不滿足是因為「業」造成的。

「滅」指的是消滅慾望不滿足的因素「業」。如何消滅呢?那就是n「識自本心」,「見自性清凈」,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潔凈的,人類的身體和自然慾望都是潔凈的,人類的自然慾望(食慾,性慾,自由,愛)本來無需努力就可以滿足。而「業」則是指人類以身體和慾望為不潔凈,人類自設障礙使得自己需要努力才能滿足慾望,這造成了人生之苦。

「道」就是在人思想覺悟後,通向極樂世界之路,佛教又稱為「正道」。「正」即指人類應該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人類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積累財物絕不是人生的目的。當人類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在人類出生時就已經完全具備的,則可達「正道」。人類歷史的發展到最終就是極樂世界,人類覺悟後即可超越世代,直達最終的極樂世界。

印度在釋迦在世時的宗教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認為靈魂不滅,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崇拜毗濕奴,濕婆,梵天三大神。將人們按種姓分為四類,由高至低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嚴格的社會等級限制使得當時出現了「沙門思潮」,抵制統治階級的種姓制度。根據佛教《大本經》記載,沙門「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逢苦不戚,遇樂不欣。」沙門的修行方法以不染外欲的苦修為主,婆羅門教和沙門思潮都影響著原始佛教的發展。

而早在釋迦在世時,佛教內部就出現了分裂。釋迦成道30年左右,他的堂弟調達又開始提倡苦行,認為僧眾只能持缽乞食,不得到施主家中就餐;只能露天住宿,不得居住房舍;只能素食,不可食肉。釋迦自己悟道時就已經知道苦行無用,所以對此持「分別說」,認為可以隨心所樂,於道無礙,肉亦非都不可食。

釋迦在世時,發現自己如果直接和人們講最終的佛法,人們無法理解認同。《法華經》記載:釋迦在世時講大乘法會,一些佛教徒當即中途退出。釋迦自己也經歷過無意義的苦修,知道悟道需要時間,也會走彎路。所以釋迦為使人們能理解,將佛法分階段講解,在「佛乘」下又設另外三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但是釋迦又特地強調,只有「佛乘」是最終的目的,中間的三乘只是為了幫助人們理解而虛設的,並沒有實際意義。《法華經》中,釋迦設「火宅四車」,「長者窮子」等比喻來說明這個意思。

但最終的結果是,由於人們自身對佛法的理解不同,釋迦去世後佛教由此分成了三類,小乘佛教研習「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認為人無法成佛,最多成為阿羅漢;大乘佛教研習「佛乘」,認為人人可以成佛;而成佛後的極樂世界則成為「密教」流傳,不輕易示人。

3.2 佛教第一次集結(五百集結)

釋迦生前傳教,均以口口相傳的形式,並未留下任何文字記錄。為了整理佛教經典,他的弟子主持召開僧眾大會共同憶誦,這就是「集結」。在釋迦去世當年,公元前約480年,由釋迦的弟子大迦葉王舍城召開五百佛教徒集結大會,共同結集出釋迦的教法。首先由阿難代表僧團誦出「經」(經文),其次由優婆離代表僧團誦出「律」,建立了根本佛教的基本經典與僧團戒律。其中哪些是屬於釋迦本人的思想,已經無法考證,釋迦弟子的背誦可能已經夾雜了自己的思想。而這次會誦的「經」和「律」,仍無文字記載。

「第一次結集」以後,佛教的經文慢慢形成,佛教《阿含經》系列等最早的佛經初步形成。此一時期,僧團形成傳承「經法」之阿難系與傳承「律戒」之優波離系兩大師承。此時雜糅印度傳統神話,將釋迦神化的「本生」故事也開始流傳。

3.3 佛教第二次集結(七百集結)

釋迦去世100年後,公元前約380年,優波離系中的毘舍離僧團發生「受取金錢」等十事,史稱「十事非法」。由耶舍為首的阿難系西方僧團主導「第二次結集」,由阿難系六位長老及毘舍離系兩位長老,代表僧團組成長老會議,共有700位僧人參加。當時阿難系僧團為「上座長老」,雖然支持耶舍的僧人是少數,但是因為「上座」地位較高,會議強行通過了「十事非法」,而毘舍離僧團長老表示接受八大長老會議的決議。於是在毘舍離僧團的妥協下,阿難系維持了僧團表面與暫時的和合與團結。

3.4 大眾部與上座部的分裂

大眾部大天提出新學說「大天五事」,導致的爭議終於撕開了自「十事非法」以來僧團的表面團結。上座部將分裂的原因上溯至「十事論爭」。上座部記載,毘舍離僧團不同意「第二次集結」的會議決議,自行組織上萬人集結,承認「十事合法」,並自行制定戒律。如是否接受金銀財物的布施,大眾部認為可以接受,而上座部則拒絕改變。因「第二次集結」代表了上座部長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團,稱為上座部;而毘舍離僧團因人數眾多,則稱大眾部。至此佛教僧團徹底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史稱「根本分裂」。

3.5 佛教第三次結集

公元前236年,到了阿育王時期,又舉行了第三次集結。以國師目犍連子帝須為首,有上千佛教徒參加。當時阿育王確定了用湯藥,飲食,衣服,卧具等四事供養佛教徒的原則,大力支持佛教發展,這導致大量「外道」為了供養混入佛教。所以這次集結的目的,就是剔出摻雜進佛教的「外道」教義,再次整理「經,律,論」。這次集結北傳佛教沒有記載,一般認為只是上座部的集結。

佛教徒們花了九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經典的集成。阿育王將6萬名異教僧侶逐出了僧團。目犍連子帝須親自自擬《論事》,對當時外道的各種異議,邪說,加以批駁。第三次經典結束後,阿育王便派遣傳教師去傳播上座部的佛法,而傳播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此次集結中許多重要的內容,正是南傳佛教的特點:國王要供養佛法,不論貧富,生子必須出家。佛教由於阿育王的支持而得到廣泛的流傳,但推動佛法傳播的同時,也導致了佛教部派的形成。

上座部佛教流傳於東南亞等國,稱為南傳佛教,其中還包括我國雲南的巴利語系佛教。中國通常稱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小乘」是大乘佛教的貶低之語,本書將「小乘佛教」稱為「上座部佛教」。代表上座部佛教的佛經主要是阿含經系列,包括《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和《増一阿含經》。

3.6 部派佛教

在上座部跟大眾部分裂之後,釋迦去世後100年到400之間,僧團因地域、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分裂出許多派部,史稱「枝葉分裂」。大眾部分裂為八部:一說部,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而上座部分裂為十部:說一切有部,雪山部,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飲光部,經量部。這一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

在宗教教義上,上座部認為釋迦是歷史人物,其偉大之處在於他的思想與智慧,釋迦的肉體是有限的。上座部同時提高了阿羅漢的地位,認為佛只有一個,常人修習佛教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大眾部則將釋迦神化,認為釋迦完全是出世間的,他已經斷盡漏失,根絕煩惱。他肉體的壽命和威力都是無限的。釋迦的長相也異於常人,有所謂「三十二大人相」,「八十微妙種好」。大眾部佛教徒還認為釋迦之所以成為佛,是他累世修行的結果。

3.7 大乘佛教

到了公元1世紀,隨著佛法不斷地流傳,人們對佛法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大乘佛法終於開始盛行。上座部佛教認為佛只有釋迦一個,人們只能修行成為阿羅漢,不能成佛。這樣造成修行無窮無盡,永遠無法解脫。而釋迦自身35歲就成佛,人們為什麼不能和釋迦一樣成佛呢?大乘佛教則認為人人皆可成佛,人人本來就具有成佛的智慧,只是因為不見本心而陷入了虛妄之中。所以大乘佛教重於內心覺悟,而不重視外在行為的修行。小乘佛教以羅漢的解脫為目標,大乘佛教則以成佛為目標。

佛法只有一種,並不分大乘小乘,但是由於上座部佛法自我限制,認為人無法成佛,這導致了大乘佛教的出現。大乘佛教的開創者是龍樹,出生於公元前144年左右,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但大乘佛法則並非龍樹創造,而是釋迦在生前講法時就已經提及。

龍樹同時還是佛教密宗的祖師,根據藏傳佛教密宗的記載,龍樹「曾在南天竺的黑峰山鐵塔中由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親授密宗教義,並受灌頂。」具有神話意味的記載可能有些誇張,但是我們確切地知道龍樹開啟了密宗教義。密宗經典《大日經》中的思想深深影響了大乘佛教的宗教教義。《大日經》中(1)「一切眾生本有如實自知的清凈菩提心」,(2)「即心是佛、自心自覺」,(3)「貪染即為凈菩提」,(4)「住心是安住於眾生自心之實相」等思想即是漢傳佛教禪宗的思想。禪宗六祖慧能的《六祖壇經》中對應有(1)「何期自性,本自清凈」,(2)「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若識本心,即本解脫。」(3)「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金剛經》中則對應(4)「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但是大乘佛教初始流行時,被認為是早期佛教的異端,經過了相當激烈的鬥爭。它被攻擊為「外道」,「魔說」,它的信奉者大批地被趕出戒律嚴謹的僧團組織。大乘佛教認為早期佛教只是釋迦對淺根下愚者的權便之說,而非「究竟」之言,所以在多數情況下,貶斥其為「小道」,「小乘」。但大乘佛教自身也將佛陀過於神話,將釋迦擴展為「法身,色身,報身」等「三身」的概念。

公元6世紀時,大乘佛教內部開始了「空有之爭」,分為了中觀派(空宗)和瑜珈行派(有宗)。空宗代表佛護清辨弘揚龍樹的《中觀論》,而有宗代表無著世親則注重「瑜伽」這種禪定修行方法。空宗重視思想的覺悟,而有宗則重視身體的行為。思想指導行為,行為實踐思想,兩者都很重要。沒有思想的覺悟,找不到自在解脫的方法;而沒有行為,極樂世界落不到實處。

代表瑜伽行派思想的佛經有《解深密經》,八識就是瑜珈派所創,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而代表中觀派的佛經有《大般若經》,經論則有龍樹所作《中論》,《大智度論》。早期大乘佛教佛經有《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後期大乘佛教佛經有《涅槃經》,《楞伽經》。

大乘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以漢傳佛教為代表,漢傳佛教以顯教為主。

3.8 秘密佛教

大乘佛教中觀派重於內心覺悟成佛,而瑜伽行派重於行為修行成佛。我們回到釋迦成佛的經歷,可以知道釋迦放棄苦行,而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但是成佛後釋迦除了說法,到底如何真實生活呢?佛經並沒有記載,而秘密佛教則向人們展示開悟以後的真實生活,也即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大乘佛教的理念在釋迦時期就有人無法認同,那其行為則更加無法認同,佛教在大乘佛教之後轉入了秘密佛教。我們可以拿同性戀來舉例,現今社會對同性戀已經能基本接納,但是歷史上同性戀被認為是精神病,需要被強制治療甚至被打死。所以密宗之所需要秘密進行,並不是因為其故作神秘,而是因其教義無法被一般大眾所接納。

秘密佛教的佛經則是《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大日經》中提出「貪染即為凈菩提」,指出人的貪婪本身就是潔凈的。而《金剛頂經》中則提出「離欲清凈故,以染而調伏。」意思是:為了離開慾望達到清凈,必須染指慾望從而調伏慾望。而這裡的「染欲」就專指以性行為為解脫手段。在《佛說秘密相經》中,甚至提到蓮華與金剛杵相合,「如是,當知彼金剛部大菩薩入蓮華部中,要如來部而作敬愛」。金剛杵與蓮華即是男女性器官的暗示用詞,也即既然自性清凈,則以欲制欲,即達極樂世界。而人們在提到藏密時,則一般會認為是淫穢和荒謬,無法認同也無法理解。

密教主要流傳於西藏,藏傳佛教的特色就是顯密同重。藏傳佛教密宗的佛教徒喝酒吃肉,並且他們修行的方法是「男女雙修」。密宗最至上的儀式是灌頂,由「明妃」和「上師」通過性行為來進行修行,實際上這是宗教人士在顯示性權力。而我們在討論社會階層時曾經說過,對於上層階級,性比金錢更能顯示其權力和地位。現代佛教中最接近原始佛教狀態的是藏傳佛教,西藏由於地理原因不開放,反倒保留了較多原始佛教的面貌。

3.9 印度佛教的滅亡

伊斯蘭教的入侵使得部分印度人改信伊斯蘭教,造成了印度的國家分裂,信仰伊斯蘭的印度人成立了新的國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然而印度自身卻並沒有回歸秘密佛教,印度依然信仰印度教,13世紀佛教在印度徹底消亡。

3.10 漢傳佛教

介紹完印度佛教,我們再具體介紹下漢傳佛教。佛教傳入中國時,正是印度佛教由小乘轉向大乘的階段,所以佛教在傳入時就有許多派別。並且由於語言不通,故而佛教傳入中國時翻譯佛經成為一個主要問題。阿育王后期,佛教的傳播分為兩條路線,一條以斯里蘭卡為基地向東南亞傳播,為南傳佛教。一條以克什米爾為中心,繼續向北部大月氏,大夏等地傳播,直至中國,為北傳佛教。

3.10.1 隋唐前佛教

隋唐前佛教基本處於求法和譯經的狀態,在這段時期各類佛經開始流入中國,人們開始將佛經譯為中文。

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為西漢博士口授佛經,此為佛教傳入中國內地的開始。

公元67年,印度僧人竺法蘭攝摩騰攜帶《四十二章經》來到洛陽。漢明帝建洛陽白馬寺,為中國佛教的「祖庭」。竺法蘭譯經150餘部,包括小乘佛經《佛本行經》,大乘佛經《光贊般若經》,《正法華經》等。

公元148年,安息國僧人安世高來到洛陽翻譯小乘佛教經典。

公元167年,支婁迦讖來到洛陽與竺佛朔合作,譯《小品經》。

公元260年,受到竺佛朔《小品經》影響,中國內地僧人朱士行首次西行求法,於印度求得梵文本《大品般若經》。

公元384年,雲摩難提譯《中阿含經》,《増一阿含經》。

公元399年,法顯從長安去印度求法,遊歷14年,帶回梵文本《長阿含經》,《雜阿含經》等多部佛經。並著有《佛國記》,記載了絲綢之路沿途三十餘國的情況。

公元405年,鳩摩羅什譯經,主要包括《法華經》,《般若經》,《維摩詰經》等大乘佛經,以及龍樹的《中論》,《大智度論》。

公元435年,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

公元495年,少林寺建成,佛駝耶舍竺佛念在此譯《長阿含經》。自此小乘佛教經典四部《阿含經》全部翻譯完畢。

公元502年,梁武帝放棄道教而皈依佛教,並制定戒律,規定僧人必須素食。

公元508年,印度僧人菩提流支來洛陽傳播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思想,譯《金剛經》,《深密解脫經》。

公元520年,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來到廣州。

公元552年 真諦翻譯《金光明經》,《俱舍論》。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佛教史上譯經最多的時期,大乘佛經《大般涅槃經》,《華嚴經》,《楞伽經》,《深密解脫經》等競相譯出。瑜伽行派《攝大成論》,《十地經論》等也進入中國。其中鳩摩羅什的譯文簡練精當,流暢可讀,所以其譯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金剛經》就是採用鳩摩羅什的版本。

漢傳佛教在外在形式上,受到了梁武帝的影響,諸多的戒律都是在梁武帝時期規定的。他規定僧人不能吃肉必須吃素,不能殺生,不能喝酒,必須禁慾。頭頂燙戒疤也是他的發明,梁武帝把犯人強行拉到佛教修行,為了便於區分,犯人一律需燙戒疤。而東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均無此類戒律,比如這三派都沒有素食的要求。梁武帝雖然推崇佛教,但其自身並不懂佛法。「達摩初遇梁武帝」在中國佛教是一段已有定論的公案。我們來看《壇經》記載n

決疑品第三:韋公(韋刺史)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菩提達摩和慧能都說: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沒有功德,梁武帝未通佛理,他只是在求福德。而梁武帝制定的戒律也與佛法相異,他通過政治的影響使得漢傳佛教走向了禁慾和苦修。

3.10.2 隋唐時期佛教

隋唐時期,印度佛教各派佛經基本翻譯結束,與印度「部派佛教「時期一樣,漢傳佛教各個宗派也開始出現。

公元629年,玄奘自長安出發西行印度求法,遊學17年後回長安譯經。玄奘翻譯的重點是瑜伽行派和說一切有部的論著,《心經》就是採用玄奘的版本。玄奘將其西行經歷寫成《大唐西域記》,明朝吳承恩將之改編成《西遊記》。

至中唐時期,中國佛教經歷了自己的「部派佛教」時期,並不是因為分裂,而是因為佛教流傳過來時本身就有許多派別。創立於隋代的有天台宗,三論宗,三階教;產生於唐朝的有華嚴宗,法相宗,禪宗,律宗,凈土宗,密宗。

公元695年,寶叉難陀譯《華嚴經》,武則天為之做序。

公元667年,慧能於廣州開始弘揚禪宗,禪宗分為「北秀南能」兩派。

公元713年,慧能去世,弟子法海編撰的《六祖壇經》成為唯一一部漢傳佛教自己的佛經。

禪宗的興起,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一般認為在六祖慧能以前,中國佛教在做加法,翻譯和吸收一切佛經知識。而至六祖慧能以後,吸收進來的佛法真正得到消化,中國佛教開始做減法。禪宗已經吸納了密宗《大日經》的思想:即心即佛,一切佛智眾生本有。此時印度佛教正處於大乘佛教轉向秘密佛教的時期。中國禪宗在顯教教義上,融合中國各派佛學,已達巔峰。所以晚唐時期除禪宗與凈土宗兩家流行外,各派佛教均衰落,密宗此時還未出現。凈土宗就是「念佛宗」,倡導只需口念阿彌陀佛,即可往生極樂世界,因其門檻較低,故而流傳較廣。

公元671年,義凈西行印度求法,歷時23年,693年返回洛陽終生譯經,並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

公元716年,善無畏進入中國創立密教,譯密教《大日經》。

公元746年,金剛智與其弟子不空進入長安,譯密教《金剛頂經》。

顯教教義已達巔峰後,落實於極樂的密宗開始發展。密宗在中國一般僅稱唐密,在唐朝後基本消亡了。人們將最著名的佛經翻譯者稱為四大譯經家:前三位分別為鳩摩羅什,玄奘,真諦,第四位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是義凈,一派認為是不空。至此佛教的經文基本已經都具有了漢譯本,翻譯工作基本結束。

3.10.3 唐朝後佛教

翻譯結束後,接下來就是傳播佛經。由於印刷術的發明,宋朝開始刊刻佛經,佛經得以廣泛流傳。

宋以後漢傳佛教以禪宗為最盛,禪宗新出現楊岐派和黃龍派,完備了禪宗的「五家七宗」。禪宗雖然吸收了密教思想,卻依然是顯教。因為沒有極樂世界的行為支撐,禪宗開始強調口頭機辯,卻無論如何也落不到實處去。《景德傳燈錄》等禪宗論著開始出現,裡面記錄了各種逞機辯的話語。禪宗大師們的機鋒,有的富於哲理,啟迪人生;有的妙趣橫生,諧謔兼備;有的語義晦澀,文字遊戲。

最著名的例子即為趙州禪師的「吃茶去」:兩位僧人從遠方來到趙州,向趙州禪師請教如何是禪。趙州禪師問其中的一個,「你以前來過嗎?」那個人回答:「沒有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 趙州禪師轉向另一個僧人,問:「你來過嗎?」這個僧人說:「我曾經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這時,引領那兩個僧人到趙州禪師身邊來的監院就好奇地問:「禪師,怎麼來過的你讓他吃茶去,未曾來過的你也讓他吃茶去呢?」 趙州禪師稱呼了監院的名字,監院答應了一聲,趙州禪師又說:「吃茶去!」後人稱為「禪茶一味」。

元明清時代,漢傳佛教遠不如唐宋那樣興盛,元代和清代統治者扶持藏傳佛教,僅明代支持漢傳佛教力度大一點。近現代時期,藏傳佛教由於其較接近原始佛教,越來越受到中國內地的重視。

3.11 佛教現狀

(1)佛經浩瀚如海,佛教宗派眾多,但沒有一個宗派可以說清楚到底如何成佛

基督教只有一本聖經,伊斯蘭教也只有一本古蘭經。而佛教佛經則浩瀚如海,令人望之生畏。雖然禪宗一派獨大,但其他各宗派依然流傳,佛教教義顯得非常複雜,並且還有相互指責的現象出現。比如禪宗六祖時著名的南能北秀,雙方弟子各執一詞,都宣稱自己是五祖真正傳人;漢傳佛教僧人也不認可藏傳佛教的密教,認為密教是淫邪。而產生這些分歧的原因只有一個,沒有哪一個宗派能夠明確告訴人們到底如何才能成佛。

(2)釋迦自身被神化,成佛變成了信佛

釋迦在世時,就只稱自己為覺悟者。但經過佛教漫長地演化,特別是大乘佛教的影響下,釋迦變成了無所不能的神。佛教最基本的教義「成佛」,則轉變為了「信佛」。人們不再以自身覺悟成佛為目的,而是跪在佛像面前燒香祈福,求財求子,這違背了佛教最基本的教義。而「開光法器」,「捐功德」,「香火錢」則變成了寺院斂財的途徑,這曾經導致中國歷史上的「滅佛運動」。和尚們的用途大多是為喪事念經,而影視劇中則變成了降妖伏魔的高手。

(3)佛教外在形式受到政治影響

由於梁武帝的規定,漢傳佛教的僧人變成了苦行的代名詞,而這些戒律在原始佛教期間都是沒有的。漢傳佛教的僧人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對於素食和禁慾開始慢慢提出新的看法。而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系統,則受到了婆羅門教轉世學說的影響。而活佛轉世實際上是政治藉助宗教獲得權力的手段,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代轉世靈童都出於一個家族的現象。1793年清朝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籤」的制度,才避免了活佛轉世的徇私舞弊現象。

3.12 本章總結

從以上基督教和佛教的歷史和現狀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和悉達多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被神話,最終變成了現在的模樣。耶穌由神的兒子上升為神,而悉達多由覺悟的人變成了能夠賜福消災的神仙。耶穌和悉達多都是通過自身的覺悟,在三十多歲時悟得真理,開始傳教。我們只有將他們首先還原成活生生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然後才能開始正確理解佛經和聖經。

兩種宗教的發展也極其相似:以色列人信仰猶太教,基督教在耶穌自己的民族並不被接受;而印度人則信仰印度教,佛教在印度已經滅絕。基督教分裂成為眾多派別,沒有哪派能提出聖經最合理的解釋說服其他派別;而佛教也分裂為眾多派別,沒有哪派能說清楚到底如何成佛。

上一篇:基督教的歷史和現狀----第一章 閱讀的興趣 第二節/共四節 - 知乎專欄

下一篇:哲學的歷史和現狀----第一章 閱讀的興趣 第四節/共四節 - 知乎專欄

回到目錄:《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書籍和專欄介紹--永久置頂 - 知乎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上半冊(宗旨和基督教部分)已完成,下半冊(佛教與哲學部分)脈絡已完成,正在寫作中。全書約100萬字,售價100元;僅有電子圖片版,通過郵箱發送,沒有紙質實體書。僅購上半冊57萬字,售價50元。購書請加微信號sunonefly,不購書請勿擾,交流可用私信知乎。以上文章出自作者即將出版的書籍《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版權所有,轉載務必經過作者本人同意。

推薦閱讀:

根宋佛教音樂:秋葉,滿地的落葉歸根
從藏族寺廟還俗的不懂漢語的青年,有什麼好的方法謀生和學習漢語?

TAG:佛教 | 藏传佛教 | 大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