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黔無驢」說起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

——試分析這次運驢的物流過程。

從字面意思,我們理解為黔地無驢,有人用船運來一個,發現沒什麼卵用,於是扔在山下讓驢自求多福。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驢是怎麼用船運過來的呢?

永貞元年,柳宗元被貶永州,一直等到元和十年之後才調回京城,然後板凳沒坐熱就在此被貶柳州,直到元和十四年十一月病死任所。《黔之驢》就是在他任職永州的時候寫的。

知道創作背景之後我們再來分析《黔之驢》,第一個需要考慮是就是,這個「黔」,具體指哪?

以「黔」為名的地方,古今大概有三處,一為先秦楚國黔中郡;二為黔中道,道治黔州;三為貴州。此三處,貴州建省遲至明朝永樂十一年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柳宗元沒那個未卜先知的本事,自可以排除;先秦楚國黔中郡遠於唐中期一千餘年,迄今尚有爭議,所以以常理窺之,柳宗元所寫的應該是唐朝的「黔」,也就是黔中道黔州。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分江南道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治黔州,領黔、辰、錦、施、巫、業、夷、播、思、費、南、溪、溱、珍、充等州。

然而黔州並非唐朝所設,由開元年間上溯到一百七十多年前的北周武帝保定四年,當時涪陵少數民族首領田思鶴以地內附,歸順北周王朝,遂置奉州。建德三年,廢奉州置黔州。這個黔州是哪呢?查《北周地理志》卷四山南上,黔州條,云:「治在今四川彭水縣東北郁山鎮。」隋大業三年,黔州改置黔安郡,治彭水縣。沿至唐朝,武德元年改為黔州,天寶元年,改黔州為黔中郡。

《舊唐書》卷四十四志二十地理志三,黔州條,云:(黔州)隋黔安郡。武德元年,改為黔州,領彭水、都上、石城三縣。……天寶元年,改黔州為黔中郡……乾元元年,復以黔中郡為黔州都督府。

此處說的明白,黔州州治彭水縣。據查,隋開皇十三年置黔安郡彭水縣,而彭水縣水文,則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九載:涪陵江在縣城西,亦曰黔江,亦曰巴江,自貴州思南府流入境,東北入武隆縣界……水德江在縣東南,其上源即烏江也。

再說說驢的問題。中國養驢始於秦漢,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九云:自秦以上,傳記無言驢者,意其雖有,而非人家所常畜也。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列舉的奇畜,有槖駞、驘、駃騠和驢。班固《漢書·匈奴傳》記載同。這也證明此處運驢入黔之事不會是秦漢之時。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過烏孫、大宛、大月氏,彼時西域各國普遍養驢,貳師將軍李廣利從敦煌出師討伐大宛時,役畜「牛十萬,馬三萬餘匹,驢騾槖它以萬數」(《史記·大宛列傳》)。

驢大規模傳入中國,大約是在漢武帝時期。《後漢書》卷二六《張楷傳》記載張楷n「家貧無以為業,常乘驢車至縣賣葯。」《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列傳》向栩「恆讀《老子》,狀如學道……或騎驢入市,乞匄保於人。」張楷是順帝時期人,向栩是桓、靈時期人,在後漢中後期,驢已經可以是「貧者」乘物,而《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戴良母親喜聽驢鳴,更可以說明此時驢已是常見植之物。

驢喜乾燥溫暖氣候,故此,黃河流域的晉冀魯豫遼甘陝新八省為多,以農牧漁業部1983年統計數字而言,彼時國朝共計驢玖佰玖拾肆萬玖仟匹,而八省驢匹總數則達柒佰叄拾肆萬陸仟匹,約佔八成。而內蒙古亦為數不少,主要分布於烏蘭察布、伊克昭、巴彥淖爾、錫林郭勒四盟,共計柒拾肆萬肆仟匹,而此九省區,則共計捌佰零玖萬匹,占約八成半。而與此相反,貴州全省不足千匹,廣西全省一千出頭。如此,則西南山區陰雨天氣並不適合驢的生存,川驢多生於川西北,全川不足三萬五千匹,貴州則近乎無驢。度建國後對牲畜疫病控制得體,猶是此等情況,而中唐之時,江南並未開發,運驢之事,當從中原起運,暫將此驢定做東都洛陽。

故此,運驢之事應如下流程:

黔無驢,有好事者起運於中原,由東都洛陽西郊洛河、谷水入黃河,循至滎陽西北,轉入汴河通濟渠至泗州盱眙,轉淮河而東,自楚州南走邗溝,在揚子鎮以南走伊婁河,經瓜洲入江,然後溯江而上,過三峽直抵涪州,轉入烏江,抵達黔中道黔州彭水縣,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

參考資料:

[1] 漢·司馬遷.史記[M].中華書局,北京:2007.

[2] 漢·班固.漢書[M].中華書局,北京:1962.

[3] 南朝·范曄.後漢書[M].中華書局,北京:1982.

[4] 唐·魏徵等.隋書[M].中華書局,北京:1973.

[5]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M].中華書局,北京:1975.

[6] 宋·宋祁、歐陽修.新唐書[M].中華書局,北京:1975.

[7]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M].中華書局,北京:2009.

[8] 明·顧炎武.日知錄[M].中華書局,北京:1935.

[9]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8.

[10] 清·王監清等.涪州志[M].民國17年鉛印本.

[11] 清·庄定域.彭水縣誌[M].成文出版社,台北:1974.

[12]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M].中華書局,北京:1990.

[13]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中華書局,北京:2005.

[14] 中國馬驢品種志[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7.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15]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M].三秦出版社,西安:1986.


推薦閱讀:

TAG:历史 | 脑洞网络用语 |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