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場論」及其對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啟示(上)| 馮建國

「心理場論」及其對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啟示(上)| 馮建國

原創 2016-08-15 馮建國 關注訂閱號 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

試探人與人及環境間心理-物理場的相互作用(上)文 | 馮建國,王天雪,王暉

回首20世紀人類對自我身心探索的理論與實踐,我們感到一個日漸凸顯的主題,這即是關於人類身心的場理論趨向;許多人從不同的側面逼近這一問題。或許,這正是在現代物理學場論及人天有機整體觀的時代背景下,探索人類自身生命奧秘的必然走向之一。當然,心意場論的提出,首先是立足於個人自我生命與生活的實踐探索,以及從事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個案經驗,以此為基礎,協調眾多的相關研究,而嘗試建構的。故此,與其說理論已經形成了,毋寧說我們正在提出一個或可以稱作是「時代的問題」更恰當。

1. 心意場論概要初步

1.1 概要初步

人的心理意識的活動,既是神經系統的活動,同時也是人體場的活動。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既通過視、聽、嗅、味、觸等各種已知的方式進行,同時也通過無形無象的物理場的方式進行。人的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同時通過場的方式作用於他人及環境。善心、愛心產生親和、柔和的場,自私、邪惡之心則產生排斥、強暴的場。人對心意場的感知與調控,可以通過系統的修養和訓練而產生並不斷提高。

人物相親、人天相合,人的無上智慧和潛能的開發、運用,既通過有形有象的社會實踐,也是在無形無象的人體生命場與社會文化場、天地自然場的不斷溝通、調和與同化中完成的。

「心理的」與「場的」不同說法,是對人的同一精神即物質運動過程的不同角度與層次的描述和說明,兩者本是同一物質的同一運動過程。

1.2 概念及其關係

「心」:有三層含義,即心臟、心理、心靈,對應於人之生理、心理、靈性三個層面。靈性,絕非是超越物質大腦的概念,而是指人之為人的本質與全部潛能,是引導人生不斷超越小我,追求真善美之天人合一的聖賢境界的原動力。傳統文化認為:人與天地並列三才,人為萬物之靈,即靈性的含義。

「意」:含無意識、意念、自我意識三層含義。在人類有意識的心靈對自身的探索中,由意識而發現無意識,超越個體無意識而發現集體無意識,乃至可能超越集體無意識而感通、體悟宇宙萬物與我合一之境界,似乎反映了研究心靈的某種必然的趨勢。這正如現代物理學的研究,竟在天窮小的粒子及其場的探索中,發現了其與無窮大的有機關聯一樣,反映了人類由局部分析始,終趨向整體與綜合的認識論趨向。

自我意識,是對意識的意識,即心理活動中能反觀自照的觀照者,相當控制論信息加工過程的反饋功能。人的意識活動是受主、客觀影響的念念不斷的意念過程,古人用「心猿意馬」形容;此外還有「心為形圄」、「心為物役」、「心隨境轉」等觀念,意指人為現實和一己私慾之有形有象的具體存在所惑,而迷失了對靈性及無形無象的整體的把握。如何由局部達到整體、由心理之「有」達到無形整體之場?自我意識是橋樑、是核心與關鍵。使心靈整體由無序到有序,由小我返歸大自然,是在自我意識的向內反觀自照的不斷調場中完成的,也同時是在意識自我的向外順應人生、社會和天地萬物的自然規律中漸次完成的。這是兩條同一的道路,缺一不可。

「場」,是現代物理學意義上的概念,是物質的兩種存在形式之一,我們又稱其為「物理場」。人們基於不同的研究,從不同的層次和角度提出的人體場概念 有十幾種之多,這一現狀似乎說明了,科學技術與測量儀器的現有水平,還達不到為人的生命場定性的階段,故「心意場」的提出,仍是一個經驗的哲學的一般物理學概念。

現代物理學與複雜性科學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足夠複雜的高度和可能,那就是:心意識的所有存在事實,均可以在現代科學的框架內得以說明——不需要假設存在超越實物與場的靈魂,精神卻可以自然具有超越的意義與價值;不需要引入各種超自然的規律與宗教的神聖,心靈卻自然具有其無上的莊嚴與至善的純正——這是由心意識的場本質所決定的。

2. 心理與腦場的同一(一)

不同的心理狀態下,腦電波呈現不同模式的波形,是個早已發現的科學事實。問題是,這說明了什麼?雖然腦電波是大量神經元電活動的宏觀效應,不過由下述事實,可以初步說明,心理活動與腦場的活動是同一的過程:

一是由嬰兒到少年到成年人,隨著心理活動的內容日趨複雜化,佔主導地位的腦電波由德爾塔δ(0.3~0.5赫茲)發展到西塔θ(3.5~7赫茲),到阿爾法α(8~12赫茲),到貝塔β(13~30赫茲),每秒震動頻率的增加與心理內容的日趨高級、複雜化是相應的。

二是對正常的成年人,與其腦神經活動的複雜程度相應,各有不同的腦電波型:在深度睡眠和昏迷中,對應著最不活躍的δ模式;在其他睡眠階段則有α、θ及比α略高的13~16赫茲的棱狀和紡錘狀腦波出現;全神貫注的意識活動狀態,則是活躍程度最高的β模式。尤其有意義的是,在閉目全身放鬆而又不想任何問題的清醒狀態,腦波呈α模式,與其他心理狀態相比,這可以說是一種最有序的狀態,相應的,α波恰恰是一種節律波!這一生物鐘現象似乎說明了,與此相對應的心理狀態,是一種最自然的狀態。[1]

三是基於榮格(C.G.Jung)提出的語詞聯想技術,不僅僅發現了無意識的情結,也發展為後來被廣泛應用的測謊儀,其所依據的一般事實是:說謊所引起的下意識的生理反應,能夠通過心率、血壓、呼吸和皮電反應的變化表現出來。[2]尤其是皮膚電的相應變化,說明心理活動與身體場的息息相關。能在皮膚上被測量到,也說明了其對外的開放性。其重要意義,我們還要在後面專門討論。

把腦波,如β波,看成是心理內容積極活動的同一過程,其困難之一在於,心理活動的內容是極其複雜多變的,而相比β腦波,可能要簡單得多。在我看來,弗朗西斯·克里克的一個比喻,提供了解決矛盾的簡明隱喻:「單個電極將提取多至上千萬個神經元產生的電場信號,因而單個神經元對電極貢獻的信號淹沒在它臨近的大量神經元的活動中。

這就好象試圖從1000英尺高度(約300米)上研究城市中人們的談話一樣。你能聽到足球賽場中人們的叫喊聲,卻無法判斷那裡的人們用何種語言交談。」[3]正如研究螞蟻的專家所言:當我們身處螞蟻王國之外,匆匆一瞥間,所有的螞蟻都是一樣的;只有當我們身處螞蟻群體的生活之中,才會知道:每一個螞蟻都是不同的,有著豐富而複雜的個性。

以此看最近十年來發現的,在腦的大範圍中相干發生的40HZ的腦神經電磁震蕩,就不僅僅能被看作是同一的意識過程,也可以看作是同一的意識內容的活動過程。[4]

雖然有報道,美國的研究者已能識別數個概念的腦波,不過對腦電波精神內容的真正識別,顯然還有待科學技術、尤其是測量儀器與方法的質的發展才有可能。即使真到了那樣一個時代,由心意場論看,非常微妙的是:

在能測量的水平上,心靈會非常有效的干擾儀器,以至使儀器「失靈」!故測量心靈的儀器,只是對願意被測量者,才可能是有效的。

3. 心意場通你我「她」

3.1 現象

生命體本身具有生物電磁場,是個已被證明的科學事實,如植物,象合歡樹的電磁場,已經被用來嘗試預測地震;很多動物的生存離不開對電磁場的感知和運用,如:鳥的遷徙;很多魚,象鯊魚,通過感知對象(如游水的人,甚至埋在沙灘下七英寸深處的比目魚)身上微弱電磁場的變化來捕獵食物;等等。[5]

人,無疑也具有人體電磁場。測謊儀依據的事實之一,說謊能引起皮膚電的變化,具有特別的意義:它說明了心理的變化,會表現於身體場的波動之中;而在皮膚上能被測量到,也說明了心理活動對外界的物質場波的開放性。

其實,神經系統的傳導過程,本身就是離子電的傳導,伴隨之必然有極其微弱的電磁場的變化。基於這一客觀事實,趙國求先生提出:「思維過程起碼是電磁場的傳播過程。不同的思維,則表現為電磁場的不同結構形式,包括場的強弱、波長、頻率、相位等等的區別。」此結論的提出,也是基於梅磊先生等一批中國的腦科學家以腦波為研究對象而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6]雖然皮膚電與神經電傳導及腦心理間變化的內在機制還遠未搞清,然而其因果聯繫是不容置疑的。當然其性質是否電磁場?大量不同的研究說明其他場效應是存在的。[5] [7]

反過來看,自然界的變化能通過場的方式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也是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如老寒腿嚴重的風濕病人,可以提前感知天氣的突變(當然這裡有對身體變化感知的認知經驗理解問題,後面還要專門討論);當黑雲壓頂,暴風雨欲來的惡劣天氣,即使人呆在屋中不看外面的世界,也常常會有壓抑、煩躁之感;太陽磁暴發生時,交通事故會增加;因病死亡率,在重大的節氣如冬至日,會顯著上升;等等。

3.2 經驗與可能

人與人的情感、思維,可以不通過視、聽等五官,而由無形的場傳遞信息么?我們首先在自己的生活和心理諮詢與治療中,發現了個體的經驗事實。在心理治療中,我印象最深的經歷之一是:來詢者D.在強烈的移情和劇烈的內心衝突中,從諮詢室中跑走,我隨即也追出,她跑一段走一段,最後坐在林間的石凳上,我隨後坐在她對面,自然調整身心到高度神入狀態,靜靜地關注著她、陪著她;誰也不說一句話。一段時間過去了,突然,我的大腦轟的一下,象炸開了一樣痛不能忍;隨後,她的眼淚也奪眶而出……在諮詢與治療實踐中,我們還經歷過許多更加微妙的心意場感通經驗。

在另一個層面上,榮格早就提出,「醫生通過替患者患病而治癒了患者的疾病」;「分析家的人格和自我,同樣會被長期專心致志的心理分析關係所影響。」並告戒我們:「分析家可能會受被分析者的心理疾病『感染』,並且有時還會出現人格的同化。」當分析深入雙方的人格潛意識領域,「一種潛在的深度整合將要發生的時候」,也會出現「潛在的傷害和危險。」 [8]

在對榮格的反向移情的深入研究中,福德漢姆(Fordham,1957)提出:「分析家可能與患者的內心世界非常合拍,以至於分析家會發現他自己的情感或行為方式是患者的內心過程投射進他身上的一種延伸。」[9]顯然這可以理解為,是分析者重構了被分析者的精神世界。不過,也可以象安東尼奧·梅內蓋蒂(Antonio Meneghetti)那樣,從對被治療者的語義場的感知層面上來理解。

梅內蓋蒂教授認為:「『場』 是兩個以上力點相互作用的特殊區域。語義場就是兩個以上的個體相互作用的基本信息通路,是獨立於任何感情、情緒和意志之外的作用形式。……語義場的信息是通過人體感官直接傳遞的,是無意識的。人與人之間語言的交流是表面的,語義場的交流才是最關鍵的」。「人的身體好象一個完整的雷達,以波的形式相互作用」,「每個人都發出信息、衝擊力、功能。」 [10]

從本節測謊儀的分析看,心意場具有開放性,即心理活動能通過身體場的變化,「傳遞」場信息能量到周圍場空間,雖然其能量的數量級很小,然而具有本質意義的是:人與人在同一數量級上!據我們初步的估算,即使在比地磁場低7個數量級的水平上的人腦電磁場波,也可以在大氣空間中傳遞數千乃至數萬公里而衰減。不過其傳遞的速度卻與光速一樣,大約是每秒鐘三十萬公里。且由腦波模式的「相同」,其同構共振互感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故人與人的心理-腦波完全存在著同構共振感通的心理-物質場基礎。借用古人的話說,是「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場波的物理學機器通訊,已經成為人類通訊的主要方式,而人腦無論從結構、功能、複雜程度等各個方面看,都要遠遠優於通訊機器。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基礎DNA結構、生理基礎、心理活動的方式、內容-場物質腦波間,均具有同構、共振的最大相關性,故人與人間的心理-腦波的「通訊感應」,具有理論和物質基礎的可能性。

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偶然、巧合、感覺、直覺、靈感、緣分、愛、心心相印、夢、共時性等現象,也展示了個體經驗事實的可能性,如親人間發生重大事件時的相互感應現象,是個並不少見的個體經驗事實。只不過其層次還停留在被動的巧合、偶然水平,遠未達到自覺運用的境界。為什麼達不到?我們以為,缺少對此自覺的心靈,使外來信息淹沒於心猿意馬的意識自我的汪洋大海之中,而不能自覺——這是由人的現實的心理活動內容的繁雜自主性-場能量活動狀態的混亂無序決定的。不過,我們將看到:心理諮詢與治療所要求的,人與人之間的特殊相互作用關係方式,卻提供了通向自覺道路之可能。
推薦閱讀:

于飛心理:心理層次探索和療愈
于飛心理:身心癥狀存在的意義
父母很急 我都不敢和現男友分手!! 我的人生因父母在婚姻上對我的期待壓力超大 有時真的很絕望 怎麼破?
專欄 | 越用力,越焦慮:改變生活第一步,正確認識和處理「焦慮」這種慢性病
母親千辛萬苦教聾女說話,女兒入學第一天卻將她捂死?

TAG:心理 | 心理学 | 心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