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世界裡的「叢林法則」——談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與「共情」能力

陳棉棉(Alice Chen)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公眾號以任何方式轉載,違者請支付千字百元的稿酬。轉載微信朋友圈請隨意。圖片全部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如果您想閱讀往期完整的主題文章,或者給我留言投稿,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愛麗絲與奇妙豆」,微信號:AliceandMagicBeans)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Alice)。今天,讓我們來談談一個殘酷的話題:兒童世界裡的「叢林法則」。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世界純真無邪,只有善良和美好,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孩子的世界,比我們想像中複雜且有壓力得多,和成年人一樣,兒童世界裡也有殘酷的「叢林法則」。

從2011年開始,我分別在中國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和加拿大早教機構從事與青少年和兒童教育相關的工作。通過我的觀察,其實兒童從三歲左右就會開始無意識地在集體中劃分「階級」,接受自己認可的成員,排斥自己不認可的個體。到了青少年時期,這種「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的情況則會愈演愈烈。

還是以真實的事例加以說明。

在我到加拿大的第二年,在BC省首府城市的某知名的早教中心實習,主要負責一歲半到三歲之間的兒童教育。在那裡,有一個兩歲的小姑娘名叫琳達(化名)。琳達的年齡在班上12個小朋友中間剛好到達平均值,她的行為方式也比較具有該年齡段的代表性:她會有意識的選擇和她年齡相仿(2歲左右)、長相相近(深色頭髮淺色皮膚)的女孩子做朋友,主動接近她們,面對她們時舉止十分友好

對於年紀比她大的孩子,無論性別,琳達都會表現出即崇拜又敬畏的心情,和他們相處時小心翼翼地不與他們發生衝突;

對於年紀比自己幼小的小朋友,琳達則比較肆無忌憚,常常欺負他們。也許在老師一轉頭的工夫,琳達就一掌把某個小孩推倒在地,惹得對方哇哇大哭。

老師們對此非常頭痛,常常會輪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教育琳達。之後,琳達會有所收斂,但不久之後又會故態復萌。

那時候的我對於琳達的行為模式感到十分好奇,於是有意識地進行了為期一周觀察。我發現,琳達並非對每一個比她小的小孩都如此對待,她的「霸凌」行為總是會最高頻率的集中在兩個特定的小孩身上。

這兩個小孩之間的共同點,一是和琳達一樣都是女孩子,二是語言能力相對比較弱,三是外表上和琳達的差異較大(一個淺色頭髮,另一個深色皮膚)。

當然,我的觀察僅僅限於當時工作的集體中,作為兒童行為實驗觀察來看樣本也不夠大。不過,僅僅就事論事,我們還是能夠看出一些琳達(兒童世界裡的「霸凌者」)的行為規律:

1. 「霸凌者」會有意識的挑選能力較弱的群體成員作為「受害人」

這裡的「受害人」,指的或者是年紀小、或者是個頭小/力氣小、或者是語言能力不夠強(不能及時求助和準確描述自己受到了怎樣的不公正對待)的兒童。琳達正是因為本能的知道,欺負這樣的人不會引發激烈反抗,也不會導致嚴重後果,才會一次次挑選她們下手。

解決方案:

讓孩子按照法定年齡入學,和自己同年齡段的人相處。國內不少家長都喜歡「揠苗助長」,托關係讓孩子早一年入學,殊不知是將孩子置於了一個更脆弱而易受傷害的環境之中。

在成年人看來,相差一歲貌似沒有什麼分別,但對於年紀幼小的孩子而言,相差一歲是一條巨大的鴻溝,在體能、認知、語言能力和人際交往方面的發展程度可能會大不一樣。年紀小或能力弱的孩子,最容易成為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另外,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幫助訓練以加強孩子的語言能力,讓他/她有能力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強硬的反抗,大聲拒絕(下文插圖翻譯:「NO這個字是你最好的朋友」),並學會向師長和父母求助。

2. 「霸凌者」挑剔的大多是同性

也許是人的天性使然,「霸凌者」欺壓的對象大多是同性。

解決方案:

除了教孩子遠離「霸凌者」,在受到欺負的時候一定要奮起反抗,暫無別的辦法。

如果大家對此有好的解決方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提出您的建設性的意見。

3. 「霸凌者」偏好選擇同自己個體差異大的人作為「受害人」

孩子們在集體中生活,會在相處不久後迅速的形成相應的「階級」,互相給對方貼上「標籤」,並通過「標籤」來衡量這個人應該受到怎樣的對待。

兒童世界裡的標籤一般有如下幾種:

1.「明星人物」——長得極其好看、有特長(例如能歌善舞)又有魅力的孩子;

2. 「領袖人物」——綜合素質優秀、成績好、受老師喜愛並委以重任的孩子;

3. 「美女/帥哥」——長得漂亮可愛、人緣好的孩子;

4. 「追隨者」——大多數孩子都屬於這一類,他們表現不突出但是能夠「隨大流」、人緣尚可也不會受到歧視;

5. 「小流氓」——成績差、但是校內校外資源多、大家都不敢隨便得罪的孩子;

6. 「獨行俠」——各方面都不差但喜歡獨來獨往的孩子,由於本身能力不俗,也不容易受到孤立和歧視;

7. 「邊緣人(Outsiders)」——受到孤立和歧視的孩子的總稱。

在以上七種分類裡面,「邊緣人」算是一個大類,代指所有因為自己不同而不受歡迎的孩子。他們可能會得到各種惡意的外號,例如「書獃子」、「怪胎」、「鼻涕蟲」、「醜八怪」,等等。

想到小時候學校里那些被孤立的孩子那嚅囁的神情,以及他們一走近大家就一鬨而散時他們受傷的眼神,我現在都覺得不寒而慄。雖然我從來沒被孤立也沒有主動孤立過別人,但我了解,被孤立和歧視會讓人承受多麼難堪痛苦的折磨。

校園從來就不是一片樂土,尤其在孩子年紀尚小還不懂掩飾的時候,赤裸裸的惡意最傷人。

變成一個集體中的「邊緣人」,說到底是概率問題。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這個集體中的無形標準和不成文條約是什麼。只要一個孩子足夠的不同,又還不夠強大到能保護自己,他/她就有可能成為被「邊緣化」的犧牲品。

例如下面的例子,《1Q84》中童年時期的青豆小姐:

她的臉上似乎永遠蒙著一層不透明的薄膜,那是為了消除自己的存在感。若無必要,她從不在人前開口,也不會把感情表露在臉上。薄薄的嘴唇總是緊緊地抿成一條線。……

全班同學都知道她是「證人會」的信徒。她因為「教義上的理由」不參加聖誕節的活動,也不參加走訪神社、佛寺之類的遠足或修學旅行。從沒參加過運動會,也沒唱過校歌和國歌。這樣一種只能稱為極端的做法,使她在班級里越發孤立。而且,每次吃午飯前,她必須念誦一種特別的祈禱詞,而且得清晰地大聲念誦,讓人人都能聽見。自然,周圍的孩子都覺得那祈禱令人毛骨悚然。她肯定也不願在眾目睽睽之下這樣做,但已被訓練得堅信在進食前必須念誦祈禱詞,即使沒有其他信徒在一旁守著,也不能敷衍了事。

——村上春樹《1Q84》Book 1

很勢力、很殘酷,不是嗎?

雖然兒童世界中這樣的排斥行為並不值得稱道,但我們必須明白,「排除異己」這種行為,原本就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人性之中。了解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考慮如何避免和緩解這種歧視和矛盾。

解決方案: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讓孩子在穿著打扮和行為習慣上和同伴類似,是有效的融入集體的手段。

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有的學校會要求學生穿上統一的制服,每天統一吃學校發放的營養午餐。沒有攀比,沒有落差,就沒有傷害。

問題是,家長和學校的這種保護機制,能保護孩子們多久?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家門走出校園,然後需要自己應付一切惡意。

我認為,最根本的解決辦法不是建立一個固若金湯的保護機制來防止校園霸凌(當然能做到這一點也很重要),而是讓孩子的身心都強大起來,同時建立高度的「自我肯定」和「共情(Empathy)」能力

「共情」能力又稱作「同理心」,也有人把它叫做「換位思考」,是指個體有能力站在對方的立場,轉換角度來為對方設身處地的思考的狀態。「共情」能力強的人往往對他人的情緒變化很敏感,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深刻的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在這裡我們討論的「共情」能力,無論是幫助孩子在集體生活中保全自己,還是擴大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起到的作用都是決定性的。「共情」能力是情商高低的一大硬指標。「強大」和「共情」這兩點,都能有效的幫助孩子融入集體生活,不僅不容易受到欺負,還很有可能會成為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伸張正義的「領袖人物」。

還是舉一個例子吧。我以前回答一個問題「怎樣讓粉紅色看起來很硬漢?」時,給大家科普了加拿大的「反欺凌日/粉紅襯衫日」(Anti-BullynDay/Pink Shirt Day)。這個節日的起因是這樣的:

在加拿大,有一個九年級的男生在開學第一天遭到了校園惡霸的欺凌,原因是他穿了一件粉紅色的襯衫,被認為是弱爆的「娘娘腔」。

高年級的男生David Shepherd和Travis Price聽說了這件事,不忿於校園裡惡意的滋長,決心好好整治一下霸凌者。於是他們買了50件粉紅襯衫,在高年級男生中散發,大家商量好第二天一起穿粉紅色出現以支持被欺凌的小男生。

後來,校園裡其他人也得知了此事,自動要求加入反霸凌的「粉紅襯衫行動」,於是校園成為了粉紅色的海洋。

這是創始人DavidnShepherd and Travis Price:

現在全球已有25個國家慶祝這個節日。全球的「反霸凌日/粉紅襯衫日」通常在2月28或29日慶祝,美國的則是5月4日。

屆時校園裡的畫風通常是這樣的:

連學校里最酷的一撥籃球運動員們(「校園明星」)也穿上了粉色襯衫,以支持反霸凌運動。「霸凌者」其實是懦夫,因為他們只敢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只要大家都勇敢的發聲反抗,就能保護那些需要被保護的人。

綜合以上信息,我們怎樣才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既能強大到保護自己,又能「共情」到體察他人?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引導和激發出孩子的「正直感(Integrity)」和「體察自身和他人情緒(Self-awarenessnand Emotional Sensitivity)」的「共情」能力,而且這種能力在孩子早年越早培養就越好。

假如兒童世界是一片原始叢林,其中的生存法則應當是這樣的:

在無人監管的狀況下,個體能夠在保護自身利益且不傷害他人,並做到主動進行有效的社交、保持良好的人際互動。

那麼,作為父母和長輩的我們,要如何引導和培養孩子建立「叢林生存法則」呢?

第一步: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

孩子一定要通過「被愛」來學會「愛人」,正如同他們一定要通過被親人「徹底的接納和理解」來學會如何接納和理解他人,從而和陌生人建立信任感。

因此,在孩子出生以後,要讓他們體驗到充分的愛與信任感。根據教育界著名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如果在嬰兒時期孩子和父母之間形成了安全的依戀關係,對他們之後的人格健康發展有顯著積極的影響。

換句話說,在人生早期得到足夠的愛、建立起「信任型」依戀模式的人,長大後在人際關係方面的表現更佳,也更不容易成為被同齡人霸凌的對象。

第二步:孩子需要和同齡人接觸及玩耍

作為一名資深貓奴,在這裡我想要舉一個關於貓咪性格發展的例子。

眾所周知,貓咪的形象一向是獨立孤傲的,即使是和主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也仍然保持自己獨來獨往的個性。但難道每隻貓的性格都一樣嗎?不不不不不。

以常見的田園短毛貓為例吧。五年以前,武漢下暴雨,我在街邊撿到一隻瑟瑟發抖的小白流浪貓,把它帶回了家。很快,小白貓長成了大白貓,但還是野性十足,不喜歡和人親近,常常抓人咬人,並且每次抓人必伸爪子,每次咬人必下重口。由於我老是想去逗她玩和抱她,她的表現是這樣的:

結果是那段時間我的手上和腿上都滿是血口子(不要問我為什麼明知她不親人還老去撩她,心累T_T)。

後來我來了加拿大,白貓留在家鄉和我爸媽住,聽說他們由於比較尊重貓咪的「貓格」,相處相安無事。

之後我在溫哥華的BCSPCA(寵物收容中心)領養了另一隻本地土貓,小小的黃色虎斑貓。領回家之後才發現,這隻小虎斑真是「天使貓咪」:教的規矩一次就會,溫順聽話,超級黏人,和人打鬧從不伸爪子,不小心踩著她的腳了她也只是輕輕叫一聲,從來不記仇。

我就不明白了,土貓和土貓之間差距怎麼這麼大呢?於是特意查找了一些相關的資料,發現結論非常的有趣。

動物學家們研究發現,無論什麼品種的貓,它的性格形成與早年經驗都呈正相關性。如果小貓出生後前三個月由母貓哺育,並和它的兄弟姐妹們一同玩耍,那麼這隻貓擁有「好性格(親近其他人和貓、下手有輕重、遵守群體規則)」的概率是最高的。

這是因為,在小貓和母貓充滿愛意的相處中,它建立了一種類似「世界是安全的地方」的信念;

在小貓和其他貓咪玩耍的過程中,它習得了「社會化」的生存守則:不能在打鬧時下重手,否則,別的貓會一巴掌打回來,大家就不能愉快地一起玩耍了。

貓咪之間也需要社交,通過它們和同類的溝通,它們也習得了不少和人類相處的原則。

我的第一隻貓是來自街頭的流浪貓,沒有經過「社會化」的過程,所以她野性難馴;我的第二隻貓從小就生活在寵物收容所,和其他的大貓小貓共同生活,也接觸過工作人員和飼養員,所以她早早的完成了「社會化」進程,懂得了和人與貓相處的生存法則。

講完了關於貓的故事,現在回到「兒童世界裡的規則」的主題。其實兩件事的規律是一致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在集體中交到朋友。想要自己的孩子受到歡迎,就一定要讓孩子早早的就和同齡人有接觸,讓他們一同成長,在玩耍的過程中探索人際交往的邊界和「社會化」過程中不成文的規定,慢慢調節和改善自己和同齡人相處的模式。

第三步:學會在傷害中成長

前文我們提到了,長相不同、信仰不同、家境較差、或者行為模式與集體中其他成員有顯著差異的孩子,最容易成為被攻擊和被孤立的對象。

然而,我們誰也不能保證,在長長的人生中,我們或者我們的孩子不會遇上類似的「被邊緣化」的情況。

成為「邊緣人」的滋味絕對不好受。但是,這並非是自己的「錯誤」,只能說是一種「不幸」。如果我們的孩子恰好被無形的標準所牽制,剛好被孤立成了集體中的「邊緣人」,我們應該怎麼幫助他/她呢?

解決方式:

1. 自我肯定(Self-assertiveness)、自我強大

《老友記》中的菲比就是一個著名的「怪胎」。她本人也坦然承認了這一點,在朋友們用言語擠兌她的時候,菲比坦率的說:「是啊,我就是很怪。」

她很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對於別人的指責攻擊並不當一回事,因為她打心眼兒里認為「我是個很酷、很棒、很有個性的人」

反倒是更受歡迎的美女瑞秋和莫妮卡,對於自身的弱點完全接受不能,所以被指出弱點時大受打擊。

菲比的內心是強大的,因為她完全接受了自己本來的面目,並且仍然為自己而驕傲。所以她有朋友,有愛人,有事業(雖然事業只是在咖啡館彈著吉他唱奇怪的歌曲),而且過得逍遙自在。

在菲比的另一半向她求婚時,他是這麼說的:

「古怪的你是那麼迷人(You are so wonderfully weird),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像是新的冒險。簡直難以置信,我竟然如此幸運能遇見你。」

只有做真實的自己能讓我們快樂。如果我們能勇敢地忠於自我,我們也能給周圍的人帶去快樂。最終,一定會有人走過來說,他們是多麼欣賞這樣的我們。

2. 認識到「標籤」並不能定義一個人

我們的作用決不是打碎這些「標籤」(而且我們也做不到),而是讓孩子們意識到,一個諷刺性的「標籤」或者「外號」不足以詮釋人的複雜性和完整性。

「標籤」不過是在當時當日的那一刻,特定的人群為了特定的理由,對他們的不精準分類,經不起推敲和考驗。「標籤」不能代表這個人,最多只是表述了他/她此時的某一種習慣,而習慣和人一樣,都是會變的。

我們還應該讓孩子們知道,他們本身的意義絕不是那一個個充滿惡意的小「標籤」所能定義的。

既然群體中的「歧視」和「標籤」行為是不可能被消滅的,那麼我們要學會與它共存,而不是向它投降和妥協,也不是根據身上的「標籤」來自我設限。

3. 在原生家庭中建立積極的楷模

在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之時,作為父母的這一方,也需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孩子通過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模仿和習得人際交往的界限,漸漸形成一套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和生活哲學。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作用和影響舉足輕重。無論是在孩子完全「社會化」之前還是之後,他/她的一生幾乎都擺脫不了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那麼,作為家長的你,有沒有充分理解自己的孩子,站在他/她的角度換位思考?

中國家長們通常會誤解,以為只要是發自內心的關懷就都是好的(現代社會的十大酷刑之一:「我這不還都是為了你好!」),無論孩子受不受得了這份關懷的形式。中國家長還特別喜歡對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攬,以為是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最近的新聞常常出現類似於父母逼孩子結婚生子、強迫孩子放棄北上廣深的高薪職位留在家鄉生活之類的悲劇。前段時間,還出了個「香港富商豪擲5億重金為同性戀女兒招婿」的新聞。

捫心自問,我們真的有好好尊重自己的孩子嗎(攤手)?

如果父母能夠先從自身解決「自我中心、無法共情」的問題,相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一定會更加出色。

1. 創傷後自我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人要受過傷才會沉默專註,因此,無論是心靈還是肉體的創傷,對成長都有益處。」

——亦舒

就像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陰影一樣,幾乎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逃不開被傷害。然而,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有一部分人會在受傷後患上「創傷後心理障礙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而另有一部分的人是可以實現「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的。

一旦經歷過創傷,穿越過黑暗,人是能夠經過積極的自我調試和尋求幫助而倖存下來的。這些創傷後的「倖存者」,無一例外的都認為自己獲得了自我成長。

他們和他人的關係更緊密,更願意袒露自我,並且更能體察理解他人的痛苦(「因為我也曾經到過那裡」)。他們的「共情」水平會變得更高,人際關係也由此變得更好。

有句話說得很形象:「殺不死你的,讓你更強大。」

因此,我們應該坦然的面對自己和孩子人生中的挫折,並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處理和解決。我一向秉持的觀點是,儘可能的讓孩子去體驗和認識這個世界,好的壞的,都是經驗。父母只要遠遠的看著,給予讚賞的眼光就好。如果孩子真的需要幫助,他/她會回頭向我們走過來。如果他/她自己處理得不錯,父母就應該放開手,讓他/她用自己的方式去建立自己的領土、去征服屬於他/她的世界。

綜上所述,我們這一期的文章講到了「兒童世界裡的叢林法則」,「異類」和「弱小者」容易受到排斥。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做出相應的努力,來盡量避免讓自己的孩子被「邊緣化」,例如在孩子的早年經驗中,給予足夠的愛和信任感,讓孩子和同齡人有足夠的接觸,合理安排孩子的入學時間,以及幫助孩子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和學會拒絕。

在以上的步驟都完成之後,如果孩子不幸仍然變成了集體中的「邊緣人」,我們仍然有辦法應對,例如教會孩子自信和自我堅定,相信自己的價值,保持好的溝通能力,接納負面情緒,從創傷中學會自我成長。

一旦當孩子的身心都變得強大,「共情」水平也有所增加,他/她將不再是「叢林法則」的受害者,而變成兒童世界中的「領袖人物」。

~~最後,祝各位寶寶都健康成長,各位家長都高枕無憂~~

THE END


推薦閱讀:

妹紙為什麼只發表情不說話?
如何辨別別人誇你好看是真心還是出於禮節敷衍?
想精想怪69——中國式社交
性格不太合群,但是野心又比較大,想在社會上活出個樣來,怎麼破?
選男人,就看他怎麼花錢

TAG:儿童教育 | 共情 | 人际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