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軫拂弦瑟瑟徽——淺談吉他調弦與編曲(一)調弦概述

本文面向掌握基礎樂理的進階吉他學習者,旨在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為吉他曲的創作、改編提供思路和經驗。同時,作為學習心得,文章中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帶有筆者主觀意識的猜想、假設、偏見、吐槽,希望各位抱著求同存異的態度在知乎這個分享知識的平台上進行交流。

  • 除非特殊說明,文中的吉他均指六弦的鋼弦吉他

begin{tabular}{l}n  hlinen  hlinen  {          }nend{tabular}

關於調弦

  吉他作為弦鳴樂器,其定弦(調弦)決定了吉他本身重要的音響學特性。

  吉他的標準調弦是EADGBE,弦與弦之間的音程關係為:P4, P4, P4, M3, P4 。與提琴類的五度定弦不同(小提琴的GDAE),吉他採用了「非等間距」的定弦方式。古典吉他在發展過程中,由最初四根弦的CFAD移調至DGBE,而後又依次加入第五弦、第六弦演化而成。

  與吉他同源但在不同文化中孕育的其它樂器中,演化出了其它種類的調弦。比如琵琶的ADEA,烏德琴的GADGCF

  在此,有理由提出一個命題:調弦是根據樂曲和演奏的需要作改變的。

  吉他是一種方便移調又可以同時演奏旋律和和聲的樂器,然而由於人體手部結構的限制,吉他的演奏並不像鋼琴那樣便利;而吉他的弦的排列也註定了指板沒有鋼琴的鍵盤直觀。因此練習吉他——尤其是古典吉他總是充滿著困難。

  相信很多吉他初學者遇到的第一個難關是「大橫按」,顯然把最靈活的食指牢牢定住反而要用另外三個手指按弦是有點「反人類」的事情。在和弦轉換的時候,橫按的切換也會強行切斷低音的持續音(這在延音較短的古典吉他中並沒那麼明顯)。因此特殊調弦帶來的便利是顯而易見的:左手指法的簡化和空弦音的大量使用。在指法簡化後,被解放的食指既可以進一步豐富旋律走向的可能性,又能便於使用吉他特有的左手技巧(擊勾等)。彈響的空弦音帶來了良好的延音,這使得吉他演奏中的和聲變得豐富飽滿。這也解釋了近百年來音樂家和演奏家開始對吉他各種特殊調弦進行嘗試和使用的原因。

begin{tabular}{l}n  hlinen  hlinen  {          }nend{tabular}

第二個命題

一個樂曲中用到的所有音符的音高都屬於某個調的某種音階(的音高構成的集合)。

  這個命題顯然過於狹隘,它取決於幾個先決條件:

    1. 在調性音樂中

    2. 不包含轉調和離調

    3. 不包含調式交替

    4. 不含裝飾音

  如此偷懶地使用這麼嚴格的前提是為了方便得出之後的結論:

    綜上考慮,可以認為吉他的空弦音屬於某個調的某種音階。

      //這裡的邏輯待完善

  這個結論將音階外的變化音完全剔除在樂曲之外,這在實際應用中是過於簡單的。但是在一般認為的調性音樂中,旋律的構成幾乎完全在音階之內(除去裝飾音);而在和聲上,各級和聲也均由音階決定的調內構成。因此以上四點假設可以覆蓋音樂中的大部分情形。關於特殊情況的處理會在專門的章節中討論。

  在古典吉他時代,罕見標準調弦以外的定弦方式。個人認為在標準調弦下所創作出的音樂與其所在時代的音樂風格相契合是這個調弦長久穩定存在的原因之一(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脆弱得沒法調來調去的琴弦)。而調式與和聲可以一定程度上體現一種音樂風格。在中國,琵琶的定弦是ADEA,這個調弦恰好與中國傳統五聲音階的相性很好。如果將ADEA進行移調至DGAD,這正是Low C調弦中前四弦的音高。(知道大家多愛用Low C寫中國風么!)

begin{tabular}{l}n  hlinen  hlinen  {          }nend{tabular}

下一章會好好重新複習一下標準調弦,看看本章得出的結論是怎麼起作用的。


推薦閱讀:

怎麼判斷一個吉他老師是否靠譜?
押尾光太郎的 Attack Mute 技巧在練習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TAG:音乐 | 吉他 | 指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