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克己復禮,慈民愛物——趙禎

當我們將天下無雙和帝王放在一起的時候,會想到什麼?

相信絕大部分人在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那些強盛朝代的開國帝王們。不錯,像漢高祖、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一干自帶王霸光環的強人,都是在屍山血海的亂世中起家,從無到有打下偌大江山,綜合來看,絕對是當時天下無雙的存在。

這些人物,自然擁有一種天生的英雄氣概,可以讓四方豪強聞風景從,為王前驅。生逢亂世,他們都殺伐決斷,搏命沙場,在戰陣上磨礪出了無敵的氣勢,更符合人們對英雄豪傑的想像。就像李世民親率玄甲重騎沖陣,這一幕才是大家最希望看到、最令人熱血沸騰的。醒掌天下權,醉卧美人膝,天下無雙,不過如此吧!

其實這些都只是表象。皇帝不是專擺POSE的機器人,也要吃喝拉撒,也有喜怒哀樂,也不能無視能量守恆定律不間斷地外放王霸之氣。正所謂吃多了會撐,喝多了會醉,干多了會累,剝去那層神聖的外衣,他們只是更強一些的普通人而已。

當然,作為中國的皇帝,他們比起西方的國王來要舒心的多。西方的國王們,上面有教廷的壓迫,下面有大大小小的領主刺頭,夾在中間頗為難受。中國很早就進入了大一統的封建集權社會,皇帝是真正的至高無上者。除了那些被一塊毒餅、三尺白綾斷送的倒霉蛋之外,大部分皇帝還是可以為所欲為,享有近乎無限的權利。

絕對的權利,帶來的往往是絕對的腐敗。當你發現你的每一句話都能讓無數人為之奔走,

每一個願望都可以不計代價的被實現時,你會怎麼做?有少數英明神武的皇帝們起初還能控制的住自己的慾望,勤政愛民、嚴於律己,創造出青史留名的盛世。但十幾二十年過去,當他們漸漸習慣了自己手中的權利後,沒有幾個人能受得住這世上最大的誘惑,於是晚節不保——看看唐玄宗,就是最好的例子。這還算是好的,更多的皇帝從一開始就迷醉在權力之中,輕則留下荒淫昏聵之名,重則身死國滅,斷送祖宗留下的江山。

特例總是存在的。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在位四十多年,卻一直將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上,謹慎地使用自己的權利,平等的去對待每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著名的宋仁宗——趙禎。

宋朝是一個有趣的朝代。他的立國過程頗有問題,不像漢唐那樣是堂堂正正地廝殺而來,而是靠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欺負後周的孤兒寡母而得。等到了趙光義,更是靠了燭影斧聲的疑案,從自己的大哥身上搶了皇位來做,順帶逼死了自己的親侄子。有這兩個人的遺傳,宋代的皇帝們在人品和性格上多少都有點問題,這也算是導致宋代積弱的原因之一吧。雖然宋朝有著種種缺憾,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宋代的政策、經濟、國力、文化、技術各方面又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很多可以算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最高峰。

(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局部,可以窺見一絲當年東京城的繁華景象)

北宋建國後不久,趙匡胤去世,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太宗去世後,宋真宗即位,正趕上北方的遼國國力興盛之時。當時遼國承天太后蕭燕燕率軍大舉南下,宋真宗本來想逃,結果被名臣寇準硬是給架到了最前線,直面遼國的大軍。雙方打了個平手,遼國有後路之憂,真宗也不想繼續打下去,於是就簽訂了澶淵之盟。不得不說,這一份盟約還真的是歷史上最靠譜的盟約之一,給宋遼雙方都帶來了百年的和平。

真宗對這份盟約並不滿意。他為了給自己掙一些面子,就沉溺於宗教之中,整天不是假造天書祥瑞就是封禪泰山,變得瘋瘋癲癲。後來連他的大臣和皇后都看不過去了,於是大家乾脆架空他,該幹啥幹啥,保持政府的正常運轉。

(宋真宗標準照)

這還多虧了真宗的那位傳奇皇后劉娥。她本來是一個四川銀匠龔美的妻子,家鄉受災後和丈夫一起逃難到東京城。來到東京以後,年輕貌美的劉娥因緣際會下遇到了還是皇子的真宗,結果真宗一見傾心,想納她為妾。龔美不願意耽誤她的未來,於是乾脆和她以兄妹相稱,將劉娥送入了王府。真宗即位後,劉娥也隨之成為後宮的貴人。與其他的嬪妃不同,劉娥不僅容貌極美,而且聰明敏銳,知書達理,能以色娛人,更能夠幫助真宗處理大量的事務,深得信賴。在真宗統治晚期,朝廷政務幾乎全由劉娥處理,一如當年的武則天一般。真宗在《勸學詩》中寫「書中自有顏如玉」,不知道有沒有炫耀自己愛妻的意思?

趙禎是真宗唯一沒有夭折的兒子。他的身世頗為傳奇,著名的「狸貓換太子」故事就是講的他。在民間傳說里,真宗的後宮中劉妃和李美人同時懷孕,但是劉妃的胎兒夭折,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於是用一隻死狸貓將李美人剛生下的男孩調包成自己的,污衊李美人生下的是個妖怪。李美人被大怒的皇帝打入冷宮,劉妃則成為皇后。多年以後,男孩即位,在包大人的幫助下終於翻案,母子相認,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當然,這個故事只是虛構,劉皇后是被譽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的賢后,對大宋朝貢獻良多,成功完成了真宗和仁宗之間的交接過度。仁宗確實不是她的親生,但其生母的死因應與劉皇后無關,她對小皇帝也一直視如己出,撫養仁宗順利長大成人——看看宋朝皇子們的夭折記錄,就能知道這一點有多不容易。

仁宗成年後,習慣了權利的劉娥一度不太願意將權利還給皇帝,但是在群臣的勸諫和自己的剋制下,並沒有作出過分的行為。劉太后去世後,二十三歲的仁宗順利親政,開啟了宋朝最長的一段盛世——仁宗盛治。

這一盛世的知名度,比起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要低很多,但實際上這一盛世持續了四十二年,其規模不下於歷史上的另外幾個盛世。在這一期間,宋朝的人口從867萬戶增長到1276萬戶,增長的這379萬戶,相當於唐太宗貞觀之治時的天下人口總數。人口的數量,和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繁華密切相關。以宋朝較小的疆域實現這一壯舉,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是何等的平和安寧。宋朝的大臣都自豪的認為,宋代是好過唐代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另一項盛世的表現,是社會的富足。根據史料記載,仁宗時期的國家財政收入,是唐代最富裕時的四倍,而且這一時期人口增加,但農稅收入反而不斷下降,大部分稅收都是來自於商業稅——這是農業社會向商業社會轉變的表現。人民需要負擔的稅減輕了,百姓們有更多的錢可以去消費。當時的東京城,是一個沒有宵禁、人口百萬的不夜之城,商業極度繁華,普通人都習慣於把錢花在種類繁多的美食、琳琅滿目的服飾、豐富多彩的娛樂上,甚至連洗臉刷牙的水都是買的,這和之前中國傳統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截然不同。假如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北宋的東京汴梁,他一定會很快的適應下來,因為這個城市的氛圍和現在的大城市沒有太多的不同。

這個熱鬧的城市裡,皇宮不太大,皇帝坐在宮中,就能聽到皇宮外傳來的喧鬧。有些是皇宮周邊勾欄酒肆的音樂,有些是皇城根下小攤販們叫賣的聲音——沒有凶神惡煞的城管,皇城司的士兵們也會去小攤上吃吃喝喝。在這滿是市井氣息的宮中,皇帝和市民們常有交互,不像後世戒備森嚴的紫禁城一樣。不過,皇帝反而不如大臣們自由,有一次仁宗召喚當時極為流行的女相撲進宮演出,結果就被大臣上書罵了個狗血噴頭,認為皇帝不應該帶著老婆們看這種色情表演。仁宗謙虛地接受了大臣的批評,繼續孤單的呆在宮裡,看著他的大臣們下了班就去飲酒作樂,沒有任何怨言。

仁宗知道,治理這個天下所依仗的,就是手下這批大臣們。宋朝是一個不殺士大夫、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朝代,宋朝的官員,尤其是仁宗手下的官員們,們可以算是最幸福的公務員人群。拿著高薪,享受著優越的福利,可以在朝廷上隨意開噴——反正皇帝是個好人,噴錯了也不用擔心滿門抄斬,大不了退休回家享福去。這麼好的待遇下,仁宗朝出了一大群流傳後世的名臣,用群星燦爛來形容都毫不為過:

晏殊,著名的太平宰相,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神童之一。十四歲就考中進士,不僅聰明,而且人品極好,能力很強。晏殊是真宗時期發掘出來的,被仁宗任命為宰相,可以說是仁宗朝前期的核心,慧眼識珠,賞識和提拔了很多名臣。

范仲淹,被讚譽為「求之千百年間,概不一二見」的人物。他是晏殊引領出來的人才之一,在布衣為名士,在地方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將,在朝廷為名臣,能力和人品上幾乎毫無缺點。著名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他所倡導的思想。

歐陽修,被晏殊所提拔的另一名臣,宋代的文壇領袖,文學改革的主導者。晏殊、范仲淹雖然也是名垂千古的文學巨匠,但那一輩人中,歐陽修是毫無爭議的文學第一。他在政治和治事能力上比不上前兩人,但在教育識人上和晏、范一樣,極具慧眼。「唐宋八大家」,除了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之外,其餘六位都是出在仁宗一朝,一位是歐陽修,其餘五位(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都是他從布衣之中選拔出來,算是他的學生。

包拯,號稱「日審陽、夜審陰」的包大人其實在文學、斷案等方面都沒有太大貢獻,他最為人推崇的是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的品性,不僅敢於和皇親國戚們對著干,還能一咬一個準,權貴和貪官們都很怕他。包大人對誰都不客氣,仁宗曾經把自己愛妃的伯父提拔成高官,但包拯為了此事專門找仁宗當面爭辯,口水濺了仁宗一臉。被包大人噴的下不來台的仁宗,回到後宮向愛妃抱怨道:「包拯向前說話,直吐我面,汝只管要官!要官!汝豈不知包拯御使乎!」

王安石,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所主導的新法為北宋帶來了希望,但也帶來了北宋覆亡的誘因。對於他變法的成敗爭論很多,但不管如何,他都是宋代最頂尖的人物,文學大家,國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臣之一。

司馬光,這個從小就會砸光的神童司馬缸,後來更是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名臣——前面說的敢於阻止仁宗看女子相撲的就是他。他最有名的事迹,是一個人寫了數百萬字的史詩巨著《資治通鑒》,和當年司馬家的另一位大牛司馬遷前後輝映,其他的史學家都難以和他們相比。

蘇軾,神一樣的文學家,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出自於歐陽修的推薦。仁宗在科考中發現了蘇軾兄弟後,高興的回來和老婆炫耀:「今天為兒孫們找到兩名宰相!」雖然仁宗想將蘇家兄弟留作後世宰相的願望只實現了一半,但是這兩位給中國文化所帶來的貢獻,卻是遠大於兩名宰相的價值的。

這個名單還可以列很長。韓琦、富弼、文彥博、狄青等人都是名臣,曾鞏、柳永等人是文學巨匠,黃庭堅、米芾、蔡襄等人與蘇軾並稱書法大家,張載、程頤、程顥等人是儒學宗師,沈括、畢昇等人是科技能手……仁宗朝人才之鼎盛,歷朝歷代以來都沒幾個時代能比的上。

究其原因,正是仁宗仁慈寬厚的性格,帶來了非常良好的人才選拔和成長環境,促成了這一時期名臣輩出、賢才雲集的現象。和後來一些動輒文字獄,聽不得一點逆耳之言的皇帝不同,仁宗對待士人們幾乎可以用放縱來形容了。蘇轍當年考試時,在文章中大罵仁宗只知道沉溺於酒色——我們後面就會講到,這可不是事實——但仁宗卻對這種赤裸裸的污衊加以讚賞,認為朝廷就需要這樣敢說話的人,特意將已經被取消成績的蘇轍提拔上來。還有一次,成都有一位屢試不中的老秀才,心懷怨恨,在酒店題了一首反詩「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看到這種反動標語,當地連忙把老秀才抓起來,並向仁宗彙報。仁宗卻說到:「這是老秀才沒有官做著急,不必在意。」反而給了他一個小官。

至於朝廷中的那些官員們,在仁宗面前更是敢說敢做,像包大人那樣去噴皇帝口水、把皇帝的聖旨頂回去、甚至和皇帝嬉笑怒罵的人不在少數。據說仁宗和一位官員聊天,提到這位官員家境孤寒,深表同情。結果官員直接對仁宗說:「陛下,我內有老婆孩子,外有親朋好友,有什麼孤寒可言?倒是陛下,家裡就兩個老婆,連孩子都沒有,你才是孤寒!」

這怎麼說話的?要是放在別的朝代,估計砍一百次腦袋都不夠。不過仁宗並不以此為過,大家罵完該怎麼喝酒怎麼喝酒,就當沒這回事。沒有一位大臣因為直言勸諫(有時候甚至是沒事找茬)而獲罪,這樣的好脾氣,在普通人身上都不多見,別說是一位手握極權的皇帝!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僅僅平等對待官員和士人,對百姓、對身邊的僕役也都是一樣平等的。這一點和當時的士人們都有很大不同。在很多士大夫的眼裡,只有士人之間才是平等的,至於侍妾僕人等,無異於牲畜貨物,就連蘇軾也干過將懷孕的侍妾送人的事。但在仁宗眼裡,每一個人都值得尊重和善待。

根據宋史記載,仁宗有次一回到宮中,就著急的讓宮人給倒杯水來喝。宮人就很奇怪的問他,為什麼渴成這樣,在外面沒有水喝嗎?仁宗回答道,剛才在外面的時候我就很渴,幾次回頭,都沒有看到哪位內侍捧著水瓶,想來是他們都忘拿了。我如果開口問,肯定會有人因此受到責罰,所以我就忍著沒說,回來再喝。另外一件小事,是仁宗吃飯的時候,被砂礫硌到了牙齒。他忍痛吐出飯,並告訴身邊人不要聲張,以免這事被誇大,導致廚師遭殃。

雖然仁宗時期國家經濟繁華、富裕之極,甚至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但擁有這個國家的仁宗卻還是力行節約,過的比手下還要節儉。他喜歡穿舊衣,衣服壞了就打補丁,有時候補丁多了被宮人們指點笑話,他也不當回事。一次,仁宗加班到深夜,突然很想吃烤羊肉,但卻強行忍住。第二天大臣知道此事後就問他,為什麼不吃呢?仁宗回答,如果我沒忍住點了烤羊,那今後御膳房肯定會每晚都殺一隻羊,以備我不時之需。這不僅浪費,而且有傷天和啊!

看到宋史中的這一段時,不禁深深的為之觸動。對於當時的汴梁市民而言,烤肉可不算什麼稀罕物,是百姓都能吃到的東西,更別說一干官吏們了。而一名富有天下的皇帝,卻能將對美德的遵從和對生命的尊敬放在自己的口腹之慾前面,這是多麼強大的自制力!那些握有一點權利就開始肆意濫用揮霍的貪官們,在仁宗的面前,真應該羞愧而死了。

是的,仁宗不是老好人才這樣做,他很清楚自己手中所擁有的權利,也很明白權利是從何而來,要用在何處。就像宋人筆記中記載的一樣,一天,仁宗和宮人們在皇宮中聽到外面傳來的絲竹歡笑之聲,仁宗問道:「這是哪裡的聲音?」宮女回答說:「這是外面民間酒樓在作樂呢。你看呀,外面都這麼快活,反而是皇宮裡冷冷清清。」仁宗回答道:「你知道嗎?正是因為我這裡冷清,百姓們才能如此歡樂。要是我這裡熱鬧,百姓們可就歡樂不起來了。」

權力者的奢侈背後,必然有更多的不公;朱門的酒肉之外,是民不聊生的慘狀。縱觀古今中外,一旦權利被濫用,就如同決堤的洪水一樣,沖毀社會秩序、淹沒整個國家。後人要付出千百倍的精力,才有可能挽回其害。與其去亡羊補牢,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源頭上去限制和規範,讓每一個握有權利的人都心存敬畏,不敢逾越。

這道理人人都懂,但做不到啊。權力就如同面前的美味佳肴,又好比枕邊的絕世美女,再堅定的人,也禁不住身邊這日復一日任君品嘗的誘惑。可一旦有了第一次,才知道佳肴里摻了毒品、美女早染了艾滋,已經無法回頭,早晚都是一死,乾脆就痛痛快快的墮落下去——多少帝王將相、英雄豪傑都是倒在這條路上!

仁宗抵擋住了這些誘惑,而且堅持了四十二年。他沒有濫用過自己的權利,而是小心謹慎地將權利用在為子民謀福上。他盡自己的一切力量去照顧他人,上到百官,下到黎民百姓。有官員生病,需要所謂的「龍鬚」入葯,他二話不說就剪了自己的鬍子送去。他多次放還宮人,讓宮女內侍們回家與親人團聚。翻開仁宗本紀,基本上能看到大宋年年都有地方受災,皇帝年年都在自掏腰包,一次次地把自己的私財送給士兵的遺屬、受災的民眾。當大臣建議他好歹也為了天家體面修繕一下宮室園林時,他卻說,祖輩留下的園子我都覺得太大了,怎麼還要花錢修呢?

可惜好人並不見得能做好皇帝。雖然大臣中多有君子,但仁宗缺乏魄力、耳根太軟,在不同派別的意見中左右搖擺,沒有鐵腕決策,這對與一個國家來說絕對不是幸事。由晏殊、范仲淹、歐陽修等人大力推行的慶曆新政,本來有希望改變宋朝冗官冗兵的沉痾,但在反對派的鼓吹之下,不到一年就被匆匆叫停——不僅沒能改變什麼,反而揭開了朝堂黨爭的序幕。宋朝那遙遙領先於世界的GDP,被繼續消耗在官僚體系的無底洞中。雖然軍費高昂,但北宋的軍事弱點愈發突出,被西夏打的大敗,一直到後來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才有所改觀。

儘管如此,北宋的百姓們也好好享受了幾十年的和平歲月,享受到遠超漢唐、遠超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富庶生活。這是一個極度繁華的時代,當時的一名普通汴梁市民,所享受的都能勝過同時期大部分異國君王。縱觀數千年歷史,這樣安逸穩定的時代極為少見,可以算是數得著的太平盛世了。仁宗作為這一盛世的親手締造者,能四十二年如一日地保持自己恭儉慈愛的本性,更是在歷代帝王中都獨一無二的。

仁宗五十四歲時因病去世。史書記載,他去世時,京城裡的百姓們都自發罷市哀悼,就連乞丐都來到皇宮旁焚燒紙錢,嚎啕大哭。太陽被香燭紙錢的煙霧所遮蔽,天空黯淡無光。他的死訊傳到遼國後,遼道宗耶律洪基抓著使者的手痛哭失聲,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還在遼國為仁宗建了衣冠冢,以便祭拜。一位去四川出差的官員,看到深山裡的婦女們都自發的頭戴紙帽,為他守孝。

他去世以後,大臣們經過商議,為他擬定了「仁」的廟號,史稱宋仁宗。「為人君,止於仁」,這是能夠給予君主的最高評價之一,在他之前,還從來沒有一位皇帝得到過這個至高的讚美。在他之後,還有幾位皇帝也跟風拿到了這個稱號,但都是名不副實的阿諛奉承之作。唯有宋仁宗,才是真正當得起這個稱號的人。

從他的出生年1010年算起,恰好過去了一千年。在這一千年中,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格局在改變,文化在革新,科技在進步,惟有人性始終未變。絕大部分人,在旁觀時都能擺出一副偽善的面孔,對昏君貪官們深惡痛絕,口誅筆伐。但真輪到他們坐上那個位置,大權在握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能真的像自己所聲稱的那樣,面對權利的誘惑還能無動於衷呢?

如果從縱橫天下、殺人如麻的角度來評判,那宋仁宗可以算是最慫的皇帝。他沒有出過東京城,更不曾在陣前怒斬敵將,恐怕連只雞都不敢殺。如果從快意恩仇、霸氣無雙的角度看,那他也是墊底,他被手下罵都不敢還口,被老婆抓傷了還得去找宰相訴苦。他做皇帝勉強及格,能力上普普通通,沒有多大的膽識和多高的氣魄。那些形容皇帝的詞語,不管是天子一怒流血千里,還是四夷賓服萬國來朝,不管是英明神武算無遺策,還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都和他沒什麼關係。他只是一個穿著補丁長衫,希望照顧好身邊每一個人的胖胖宅男而已。

但他卻當得起「天下無雙」這四個字。不為別的,只為他曾經讓大家自由、平等、有尊嚴的活著,讓百姓安心享受富裕太平的生活。人們可以不因言論而獲咎,不因未成文的規定而犯法,不因莫須有的罪名而死去。他所代表的,是東方傳統文化中善的一面,是經久閃耀的人性光輝。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那些很強很完美的鐵血帝王。就像那些YY小說的主角一樣,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永遠無法成為那樣的人,所以會將他們放在神壇之上崇拜。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仁宗,都可以剋制自己的慾望,都可以學會去尊重和親愛身邊的人。

nn 仁者並不一定無敵,但總會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有宋光宗這樣怕老婆的皇帝?
唐代建築與宋代建築有何異同?
#姨容直播間#第八期:阿姨論宋史 武大遭僭越
青龍捲水過臨安
遼宋兩國情報戰,契丹人竟壓漢人一頭?

TAG:宋朝 | 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