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逛西雅圖活電腦博物館(七)
在前面的幾期文章中,介紹了活電腦博物館中各種活著的古董電腦,從大型主機到PC和可移動電腦,都是觀眾可以親自操作的,而這一期作為整個系列的最後一期,主要介紹博物館中其它的一些展品。
下面的這張圖是1960年代電腦上常用的磁芯內存和延遲線內存,磁芯內存是一種非易失性內存NVRAM,與現在的DRAM和SRAM掉電之後丟失數據不同,磁芯存儲器在失去電力之後仍然可以存儲數據。挑戰者號太空梭在1986年失事,其中一部分的飛行數據就是從搭載的磁芯內存中恢復的。
而延遲線存儲器的工作方式則有點類似於今天的半導體內存,需要通過不斷刷新來保持數據,不過保存數據的並非是二極體的通電狀態,而是線圈中的機械波。
下面這台巨大的圓柱並不是硬碟,而是磁鼓內存,磁鼓內存的原理與硬碟類似,不過卻沒有硬碟的磁頭和碟片,而是使用了巨大的圓筒形磁鼓以及許多的磁頭,所以其訪問速度更快,可以作為電腦的內存使用,這隻磁鼓的使用年份大概是1969年,容量400KB~1.5MB,這個容量今天看起來很小,在當時可是價值3萬~6萬美元的高端設備。
穿孔卡片式是1960年代常用的外存設備之一,通常用作批量的輸入設備,雖然現在穿孔卡片已經很少用作電腦的輸入設備,但其進化版本光學卡片仍然被用作考試和彩票等場合。
上面的這台IBM 029與著名的IBM 360大型主機一同於1964年面世,是一台使用了EBCDIC(Extended Binary Coded Decimal Interchange Code - 擴增二進式十進交換碼)的打卡機,這個名字來源於每一個豎排上面都包括了從0~9的十進位數字,電腦讀取二進位的打孔狀態,而操作者則讀取卡片上的十進位數字。下面的這台機器是IBM 1052印表機鍵盤(Printer-Keyboard),因為沒有遠程通信的能力,所以不能稱作是電傳打字機。這台機器的列印部分非常特別,它使用了IBM Selectric打字機所使用的「高爾夫球」球形列印頭。
在1970年代使用微處理器的小型計算器出現之前,機械計算器可能是人們能夠接觸到的最方便的計算工具,這隻Curta發明於1940年的納粹集中營,從1948年~1972年,Curta系列計算器總共銷售了14萬隻。
從1970年代,隨著微處理器的流行,電子計算器逐漸取代機械式計算器成為攜帶型的計算設備,進入90年代後,Apple Newton和Palm Pilot的出現,定義了日後PDA和智能手機的基本形態。
體型較小,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統的「亞筆記本」,在多點觸摸技術成熟之後,進化為以iPad和Android Tablet為代表的專用系統平板電腦,而UMPC則進化為今日的X86平板電腦。
2007年的Surface 1.0(後來成為PixelSense),則展示出未來電腦的一種可能的形態。
下面這張照片主要是80年代的電腦遊戲,此時正是電腦平台大戰的時期,每一款遊戲都跟著長長的平台列表,如果想您還不了解這些電腦平台,可以回頭看一下 帶你逛西雅圖活電腦博物館(二)、(三)、(四)
陸軍野戰醫院 M*A*S*H,1983年,Atari 2600,Atari 400/800,TI-99/4A
野戰排 Platoon,1987年,Amiga, Amstrad CPC, Apple II, Atari ST, Commodore 64, MS-DOS, NES, ZX Spectrum
鐵血戰士 Predator,1987年,tAcorn Electron, Amiga, Amstrad CPC, Atari ST, BBC Micro, Commodore 64, ZX Spectrum
機械戰警 RoboCop,1988年,Arcade, Atari ST, Game Boy, Amiga, Commodore 64, Apple II, IBM PC compatible with DOS, MSX, NES, ZX Spectrum, Amstrad CPC, TRS-80 CoCo
奪寶奇兵3:聖戰奇兵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1989年, DOS, Amiga, Amstrad CPC, Atari ST, Commodore 64, Game Boy, NES, Sega Master System, Mega Drive/Genesis, Sega Game Gear, MSX and ZX Spectrum
虎膽龍威 - Die Hard,1990年,Commodore 64, NES, MS-DOS
微軟之家
這間博物館的創辦者保羅·艾倫是微軟的創始人之一,自然博物館裡也少不了微軟產品的展示,這個櫃檯的標籤叫「Microsoft Home」,展示的全都是微軟在1990年代的軟體產品,大盒包裝的遊戲包括:
瘋狂大腳車 - Monster Truck Madness,1996年
近距離作戰 - Close Combat,1996年星際迷航:星際艦隊學院 - Star Trek: Starfleet Academy,1997年精度賽車 - CART Precision Racing,1997年帝國時代 - Age of Empires,1997年微軟模擬飛行98 - Flight Simulator 98,1997年而小包裝的包括了微軟MS-DOS 5.0,MS-DOS 6.22,ENCARTA 95等等,櫃檯前面展開的雜誌中的圖片是微軟總部1995年的航拍照片。
微軟雖然名為「微軟」,可是微軟生產硬體的時間一點也不短,這倒是坐實了「巨硬」的外號。這張1980年生產的Microsoft SoftCard,是一張為Apple II開發的Z80處理器卡,裝上它的Apple II電腦同時具有MOS 6502和Zilog Z80兩款當時最流行的微處理器,除了可以運行Apple II自帶的BASIC語言解釋器和Apple DOS,還可以運行工業標準的CP/M操作系統。所以今天我們大可不必吐槽用蘋果電腦裝Windows的做法,因為三十多年前的保羅·艾倫幾乎也是這麼想的。(SoftCard的想法是由保羅·艾倫提出的)。
1983年,微軟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滑鼠——「綠眼睛」 Microsoft Mouse,而中間的大黃色軌跡球EasyBall則是1996年針對2~6歲兒童開發的。這是當年保羅艾倫和比爾蓋茨成立微軟時的合夥協議,對於微軟粉絲來說這可是無價之寶。
保羅艾倫和比爾蓋茨當年的名片,旁邊的合同上寫著微軟開出的第一份工資,1516美元。無論你是古董電腦愛好者,還是微軟的忠實粉絲,活電腦博物館都是一個能讓你「信仰充值」的地方,走在活電腦博物館中就像走進一隻時光隧道,等著你去發掘電腦發展史中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全文完)
推薦閱讀:
※如何給對象解釋什麼是「面向對象」?
※筆記本換固態硬碟能否保留原有系統?
※Reaktor —— 正弦波變異
※安卓手機哪些軟體經常後台偷跑流量?
※給視頻加特效的三種優美姿勢
TAG:微软Microsoft | 计算机历史 | 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