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隨時都有可能掉腦袋的工作
01-28
如果小編問大家:現代外交起源於哪個國家?有多少人能答出來呢?這個問題,最後回答!在地球越來越是一個村子的時候,外交就已變得稀鬆平常了,而這種外交形式也不再像以往那樣,懷揣著一封信函,八百里加急,送到外交對象的手中。如今,一個電話、一個新聞發布會就能把該傳遞的信息直接、具象地交給對方,看來,外交官的工作環境與以前相比,真是有了很大的改善啊。
推薦閱讀:
尤其是人身安全問題。
中國人都聽說過一句話: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意思很明顯了,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使臣這種活兒很危險,大家約定一下,別因為一時火大殺了人。當然,在歐洲也是這樣,這是戰爭的屬性,與民族無關。義大利的諺語 「Ambasciatore non porta la pena.」 則更加直接地告訴大家一點——信使無罪。即使交戰的雙方有著多少深仇大恨,信使也沒必要承受因此而帶來的刑罰。小編以為,這是文明和人性的一種體現,正所謂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果大家都是這麼覺得的,那這句現在聽起來理所當然的諺語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的呢?公元前480年,斯巴達王萊昂尼達斯殺掉了波斯王薛斯西的使者們,因為波斯的部隊正逼近著希臘城。有一部非常著名的電影講述了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故事,電影的名字叫作《斯巴達三百勇士》。
公元前438年,Fidene Tolumnio屠殺了四位羅馬使者,因為他們前來詢問交換結盟城市的事宜。這種對待使者的習慣持續了許多個世紀。公元610年,伊朗國王殺死了拜占庭使者,因為他們前來提議修訂一個令人不悅的和平條款。看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使者真是個一個非常危險的職業。他們常常要出入敵人的領土,傳遞那些或許連他們自己都覺得沒有把握的壞消息,所以總會受到懲罰,通常是杖責,但要是消息足夠壞,那殺身之禍在所難免。這是歐洲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那在中國這邊呢?據說不斬來使是春秋時期的交戰規則,一旦違反,就有可能被大軍壓境,比如楚宋之間由於楚大使被宋襲擊而發生的戰事。在每個人的印象中,中國歷史上的使者更加有血有肉:春秋戰國時期有完璧歸趙的藺相如,有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晏嬰;三國里有舌戰群儒的諸葛亮;唐朝時期的最牛大使王玄策,這傢伙作為一個大使居然聯合文成公主的老公差點就把天竺給滅了,等等……這些故事聽起來令人暢快,但事實上,這些人之所以名垂青史,也恰恰是因為他們沒死成!比如,三國里的周瑜在赤壁之戰前就斬了曹操的使臣,有誰會記得他是誰?
慶幸的是,死亡總會給人帶來警醒,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分久必合。當有人意識到殺了使者也無濟於事,甚至對戰事弊大於利時,使者的命運就此有了轉機。關於這句諺語的起源,也有著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該句諺語出自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並一直沿用到現在。小編認為,這種觀點是受到了現代外交起源的影響,在本文的開頭,小編提了一個問題,即現代外交的起源是在哪個國家?答案是義大利,確切的說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地球上最早的大使館就是於13世紀在義大利北部設立的,這個北方城市叫「米蘭」。如今的許多外交習俗就是從當時的義大利開始的,如大使上任時向對方國家元首提交其任命書。第二種說法就頗具戲劇性了,據說是一個著名的皇后期待另一個國家的國王封賞的橋段,本應該由一位使者帶給她的封賞,但令她不爽的是,國王派來了已個女人。「信使無罪」是想告訴人們這位皇后所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吧。第三種說法認為這就是一種禮儀,尤其在允許傳遞信息的戰爭中。為傳遞消息的使者訂立這樣一條規矩,是尊重使者的行為。這種說法與中國春秋時期的約定俗成很相像。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而這種說法也恰恰與外交的起源有關。「外交」這個詞來自於希臘語的「diplωn」,意思是「雙的,雙重的」,即「摺疊的信函」,這是一種文書,上面書寫著此行的目的,持有者表示接受了主人的這個使命。最早記載外交行為的文獻(發現於尼羅河右岸的Tel-el-Amarna)要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上面記載了赫梯和埃及之間的同盟條約。此外,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出土於尼尼微的文獻,講述了亞述王巴尼拔與其它東方強國間的頻繁的外交。
使者們都會有一個特殊的通行證,叫做「國書」。其上會寫有三個基本要點:使命的目的、使者的身份以及一條「堅定的聲明」——信任該使者所說的一切並不傷其一根毫毛——因為 「信使無罪」,這句諺語沿用至今。以上幾種說法,究竟哪種才是最初的起源呢?坦白說,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準確的答案了,但在這個文明的世界裡,有一句話早已刻骨銘心,那就是今天的諺語:信使無罪。如果要問小編,信使無罪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那小編會說那一定是「彭城相會」。能把當時水火不容的狀態搞得像朋友會見,真不愧為禮儀之邦。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神風特攻的精神,這和董存瑞炸碉堡的精神有何異同?
※以解放軍目前的兩棲戰艦實力是否足夠登台?
※你心目中的上將許世友是怎麼一個人?
※如何評價日本蛙人在吉布地港偵察中國軍艦?
※馬英九是共諜嗎?